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根据现有的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规范,从电力系统的角度初步研究了微电网并网、并网运行以及解列过程的技术要求。提出了微电网并网的基本要求和并网准则,基于配电网可靠性考虑,对微电网并网时接入点、接入容量和接入方式提出了要求。对微电网接入电网引起的电能质量、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控制、电压调节、继电保护、通信、监测和电能计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将微电网的解列分为正常解列和事故解列,着重强调事故解列时孤岛区域的划分原则及解列要求。通过对微电网接入电网所需考虑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为制定微电网的接入标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微电网并网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现有的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规范,从电力系统的角度初步研究了微电网并网、并网运行以及解列过程的技术要求。提出了微电网并网的基本要求和并网准则,基于配电网可靠性考虑,对微电网并网时接入点、接入容量和接入方式提出了要求。对微电网接入电网引起的电能质量、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控制、电压调节、继电保护、通信、监测和电能计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将微电网的解列分为正常解列和事故解列,着重强调事故解列时孤岛区域的划分原则及解列要求。通过对微电网接入电网所需考虑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为制定微电网的接入标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微电网关键技术实践及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微电网运行稳定问题,介绍了高渗透率独立微电网三态控制技术、微电网并离网控制技术、微电网运行技术,给出了独立微电网三态控制系统图,微电网稳态恒频恒压控制策略及软件实现流程,微电网动态切机减载控制策略及软件实现流程,提出了微电网暂态故障保护方案以及微电网并网控制逻辑和并网转离网切换的“无缝”及相关实现手段,同时搭建高渗透率独立微电网的物理模型并提出了相关实验方案。将该技术及策略应用于实际的微电网工程及微电网物理模型试验平台中验证,结果表明该关键技术及策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含分布式电源多微电网并离网运行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多微电网的典型结构与运行模式,研究了不同运行模式下多微电网级和微电网级以及分布式电源级的运行目标与运行约束。描述了含分布式电源的多微电网的并网和离网过程,建立了并网和离网过程中多微电网的安全约束。依据多微电网并网和离网特性,提出了并离网运行策略。仿真测试了并离网策略对多微电网的并网和离网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编写的国家标准《GB/T 34129—2017微电网接入配电网测试规范》于2017-08-09正式发布。该标准规定了微电网并网测试条件、测试方法以及测试报告等技术要求,适用于接入35 kV及以下电压等级配电网的新建、扩建及改造微电网的并网测试。标准为验证微电网并网性能提供了规范性支撑,为微电网设备生产商、使用者以及运营商评判并网型微电网的性能和质量提供了依据。微电网是分布式电源友好并网的1种  相似文献   

6.
《浙江电力》2017,(6):80-80
6月2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编制的国家标准GB/T 33589-2017《微电网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 33593-2017《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要求》、GB/T 33599-2017《光伏发电站并网运行控制规范》获批发布,将于2017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微电网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涵盖了微电网接入系统要求的各个方面,为微电网及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微电网既突破了分布式能源的发展瓶颈,又增强了大电网的末端供电能力,已经受到了广泛关注。我国对微电网并网发电提出相关国家标准,规范其并网运行,这也为光伏逆变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微电网并网/孤岛运行能量控制的变化要求,提出微电网中分布式光伏(PV)的孤岛控制策略,并基于储能技术解决了切换过程中拖动性负荷引起的逆变失败问题。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微电网运行模式切换存在控制失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恒功率控制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补偿装置相结合的微电网形式。利用德国DIg SILENT软件,进行了所提微电网形式的模型搭建,仿真了此微电网模型并网运行、解列及孤岛运行的运行特性。仿真表明,采用此控制策略的微电网能够实现微电网由并网到孤网,由孤网到并网运行模式的平滑切换,验证了此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IEEE 1547系列标准是微电网和分布式电源并网的主要技术标准。对比、分析了该系列标准与国外其他相关标准的主要技术特性,介绍了IEEE 1547每一项标准的基本内涵和当前进展情况,说明了微电网和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技术规格和要求,阐述了此标准系列所涉及的微电网结构形式、设计规范和运行模式,为国内微电网标准制定以及微电网工程规划和设计等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对国内外微电网示范工程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在山东省长岛县开展的35 kV海岛微电网示范工程建设目标、方案进行阐述。针对系统中高可再生能源渗透率以及分布式电源多点分散接入的特点,设计了微电网示范工程并网/孤岛运行控制策略,并对微电网中多类型混合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所开发的海岛微电网运行控制策略,开展了微电网并网/孤岛运行试验研究,设计微电网分别运行于并网模式、孤岛模式、并网转孤岛模式以及孤岛转并网模式,并对各模式下的运行曲线进行深入分析。试验研究表明,所提出的35 kV微电网工程建设方法及其运行控制策略是切实可行的,可以实现海岛电网在并网、孤岛2种模态中的稳定运行及模式平滑切换,保障了海岛丰富可再生能源的最大消纳,为海岛居民提供绿色、稳定的电力供给。  相似文献   

11.
对风电场对电网并网时的电能质量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简要分析了风电场并网对电能质量的影响,依据国家相关标准给出了风电场并网电能质量评估指标及其计算方法,提出由风电场并网引起的并网点处电压偏差、谐波电流和谐波电压以及电压波动与闪变的计算方法与步骤。基于某风电场的实际数据说明了上述评估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为进行风电场并网时的电能质量评估计算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光伏发电与风力发电的并网技术标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主要比较了国内外常用的光伏发电与风力发电的并网技术标准,分别从并网方式,电压偏差、电压波动和闪变、频率、谐波、直流注入等电能质量指标,保护与控制以及风电场低电压穿越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国内现有标准存在的不足,在并网技术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并网容量以及接入电网的电压等级等因素.  相似文献   

13.
德国作为世界上光伏装机规模最大的国家,使其在光伏并网技术、并网标准和相关政策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通过对德国中压并网标准的研究,旨在借鉴德国先进技术标准,进一步完善我国光伏并网技术标准,确保我国光伏发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4.
以相关标准和技术资料为基础,介绍了AP/CAP系列三代核电站电气贯穿件的功能和作用,分析在AP/CAP系列三代核电站电气贯穿件国产化过程中,如何在设计和试验中兼顾IEEE标准和GB标准,着重介绍了中压电气贯穿件电气试验相关标准要求和验收准则。  相似文献   

15.
刘璐  牛萌  李建林  惠东 《电力建设》2020,41(4):63-72
以标准引导储能电站技术升级,是实现储能技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储能市场化发展的先决条件。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电化学储能的相关标准进行梳理,重点分析了近期颁布的电化学储能相关标准和规范,研究了近期电化学储能标准的重点和布局,对现有电化学储能标准体系框架进行了扩展和完善,提出了基础通用、系统要求、设备及实验、运行维护评价、施工及验收、消防安全6个环节,共32个技术方面的标准体系,分析了每个技术层面标准的颁布情况,对储能行业关注的重点领域标准进行了布局,并结合我国储能产业的技术现状,针对标准制定的不同领域,给出了相关建议和展望,为今后标准制定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应对地区小电源并网大系统电网保护的完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萍 《电气传动自动化》2010,32(3):62-63,47
从小电源联络线的保护、系统变压器的间隙保护、故障解列装置、备自投装置的原理及运行情况上分析小电源对电网保护的影响,根据继电保护整定规程,结合电网实际运行情况,对上述保护采取了合理的整定原则,提出了积极有效的技术改进措施,完善了接有并网小电源的系统保护,保证了系统电网和并网小电源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7.
单芯电力电缆金属护层过电压保护器参数设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罗俊华  周作春  李华春  罗旻 《高电压技术》2008,34(2):355-358,372
针对高压单芯电力电缆金属护层接地方式和金属护层过电压导致电力电缆线路载流量急剧下降,甚至发生运行故障,而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如何合理选取单芯电力电缆金属护层过电压保护器参数相关标准或规程的现状,依据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DL/T401《高压电缆选用导则》和DL/T5221《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标准,结合大量现场运行经验和事故原因分析结果,采用理论计算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单芯电力电缆金属护层过电压保护器参数的优化设计。理论计算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电缆金属护层保护器的8/20μs标称放电电流和标称放电电流下的残压等电性参数符合相关标准的技术要求,能够满足单芯电力电缆线路金属套过电压保护和保护接地持续安全可靠运行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8.
张强  仇卫东 《中国电力》2012,45(9):25-28
风力发电的间歇性导致风电场电压波动较大,需要装设足够的无功补偿装置。目前对于风电场内集中无功补偿的计算和分析少有涉及,风电场接入系统设计,均是按照相关并网准则要求进行。提出风电场内各环节无功损耗的计算和分析方法,通过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依据风电场无功补偿相关技术规定所确定的风电场内集中无功补偿装置容量,在具体工程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内电气产品的“国际化”发展,相关IEC标准不断被引入、消化、吸收,其中安全性能的相关标准及要求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对相关标准的分析理解,结合实验室操作实际,针对产品电击防护、着火危险、相比电痕化指数等试验项目进行研究,为开展继电保护安全性能试验及评估奠定了基础,为相关产品安全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