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装配扶壁式挡土墙结构,并研究其受力性能。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对不同键槽尺寸、键槽间距、扶壁墙高度、扶壁墙厚度的该结构在土压力作用下进行数值计算分析。研究发现该挡土墙结构的最优键槽尺寸为:键槽深度为50mm、宽度和间距均为180mm。在静止土压力作用下,采用最优键槽尺寸的挡土墙仅在预制扶壁墙底端的键槽处出现轻微的应力集中和损伤,但整体受力性能良好;整个墙体位移和变形均很小,满足工程设计要求;装配与现浇挡土墙极限承载力比较接近,该新型装配扶壁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的安全性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
《四川建材》2016,(2):115-116
以挡土墙大量建设为背景,首先对挡土墙的一些结构形式以及其试用条件进行了简要的总结,接着针对扶壁式挡土墙的特点进行了具体的说明,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扶壁式挡土墙的设计计算进行了简要的阐述,给扶壁式挡土墙的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1 前言 扶壁式挡土墙也称有肋角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当挡土墙较高时,不加肋角会导致墙身过厚,应采用扶壁式挡土墙。此外,工程场地窄小,挡土墙底板宽度受到限制时,也可采用扶壁式挡土墙。本文旨在对扶壁式挡土墙的计算原理进行探讨,并将该原理应用到工程设计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设计一套室内扶壁式挡土墙试验模型,研究扶壁式挡土墙在不同厚度填土作用下的土压力和墙体应变的变化趋势。试验中利用光纤传感器和土压力盒分别对应变和土压力进行监测,分析试验数据得出了扶壁式挡土墙墙体的应变分布规律和土压力分布规律。得出的研究成果对扶壁式挡土墙在工程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工程扶壁式挡土墙原设计方案的不足之处,从挡墙截面、扶壁厚度与间距、预拉式挡板锚杆布置等方面,提出了扶壁式挡土墙的优化设计方案,并分析了优化后挡墙的稳定性,阐述了其施工技术要点,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水泥厂设计中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扶壁式和悬臂式挡土墙在工程中结构设计的特点及计算原理。对两种挡土墙在经济性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研究,对类似设计选取方案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综合扶壁式挡土墙和双排抗滑桩的特性,提出了由扶壁式挡土墙和抗滑桩组成的扶壁椅式挡土墙支挡结构。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扶壁椅式挡土墙计算模型,研究了扶壁椅式挡土墙在填土和自身重力作用下结构的位移、变形和受力情况。结果表明:主桩的水平位移由下往上逐渐增大,但在承台上部主桩水平位移不再增加,且在同一水平位置主桩的竖向位移比副桩高出约0. 88 mm;挡土板应力从下向上逐渐降低,在距离承台2 m处,应力降低趋势减缓。  相似文献   

8.
对扶壁式挡土墙上主动土压力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土的塑性极限分析理论,在挡土墙倾覆破坏机制下,对不同的墙后无粘性土体的破坏模式,较为系统地探讨了扶壁式挡土墙上土压力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算例对扶壁高度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扶壁式挡土墙进行优化计算,利用优化设计程序对不同参数下的截面状态和工程造价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0.
扶壁式挡土墙作为一种轻型、柔性的挡土结构,具有方便施工和受力性能好等特点,但对支挡高度却有一定的限制。为此,本文以威海龙润国际项目为依托,提出一种新型的组合扶壁式挡土墙结构,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挡墙结构的受力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扶壁式挡土墙可有效提高抗倾覆抗滑移能力,将原有的肋板受力转变成箱体受力,提高了边坡的整体稳定;在满足组合扶壁式挡土墙最大基底压力的前提下,位于0.5H(挡墙高度)处的5.0m盖板宽度的弯矩最小,边坡稳定系数为1.62。现场监测结果得到挡土墙填筑及使用期间最大水平位移为18.3mm,验证了支护方案的合理性,可为今后同类工程的计算及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小煤矿贮煤仓的现状,提出将扶壁式挡土墙应用于贮煤仓中的新观点。通过对挡土墙的抗倾覆性、抗滑移性、截面强度、基底应力、水平地震力计算和验算,实现扶壁式挡土墙在贮煤仓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王董平  耿道全 《山西建筑》2006,32(22):123-124
结合工程概况,确定采用扶壁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从荷载、稳定性验算、挡土墙强度计算、桩基础计算五方面介绍了该挡土墙的有关计算,避免了传统重力式挡土墙的缺点。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肋板间隔不同对墙后土压力以及对填土位移的影响,建立扶壁式挡土墙的三维模型,进行了有限元的数值分析。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扶壁式挡土墙的肋板间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水平向土压力空间分布,在面板的下部,由于肋板的影响,作用在挡墙上的土压力出现中间大,向两侧逐渐减小的趋势,且肋板间隔越大,产生的影响越小。该类挡墙对填土的水平位移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可为扶壁式挡土墙在边坡支护中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短扶壁对干式矩形泵房外墙受力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悬臂外墙模型和8种不同墙厚短扶壁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下部走道板下设置短扶壁能大幅减小外墙底部的弯矩,外墙厚度越小,减小的幅度越大;短扶壁模型下部走道板边缘纵向拉力随外墙厚的增加而减小;短扶壁根部的剪力随着外墙厚度的减小呈线性递增趋势。与悬臂式外墙方案相比,在下部走道板下设置短扶壁的结构方案能显著减小外墙根部弯矩,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杨萍 《房材与应用》2004,32(4):28-28,45
介绍各种常用类型挡土墙的适用条件。着重分析扶壁式挡墙,应用库伦理论、朗金理论的优势并分析了第二破裂面出现时,对挡墙内力计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北京市北五环某盾构隧道小角度下穿扶壁式挡土墙工程为背景,借助FLAC3D数值分析手段,考虑挡土墙与盾构隧道水平位置的不同,分别计算分析隧道在扶壁式挡土墙正下方13.5 m处施工、向墙后填土方向移动13.5 m处施工、远离填土方向移动13.5 m处施工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隧道在扶壁式挡土墙正下方小角度穿越施工时,挡土墙竖向位移及倾斜率均最大,挡土墙向x轴负方向发生倾斜;当隧道向墙后填土方向移动13.5 m后施工时,挡土墙竖向位移减少,倾斜率略变小,但倾斜方向由x轴负方向变成正方向;当隧道向远离填土方向移动13.5 m后施工时,挡土墙竖向位移及倾斜率均减小,倾斜方向不变。该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选线及施工监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组合式支挡结构正逐渐应用到实际工程中。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一种新型组合式支挡结构——扶壁椅式挡土墙,其由扶壁式挡土墙和双排抗滑桩组成,研究了扶壁椅式挡土墙的位移和内力变化情况,得出以下结论:承台以上部分桩的水平位移不再明显变化;桩身轴力随深度变化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同一水平位置,主桩轴力平均高于副桩轴力0. 57 MN。  相似文献   

18.
某园建工程包含三阶景观墙,原山体边坡表面没有处理、填土没有压实,在雨水长期浸泡的情况下出现墙体开裂和倒塌等问题。由于场地有限而无法将填填土挖除、重填压实的前提下,采用了下部抗滑桩、上部扶壁式挡土墙的联合支护措施对该园建工程进行了修复,扶壁式挡土墙外形按景观墙设计,整个填土的下滑推力由抗滑桩和扶壁式挡土墙共同承担,目前该修复工程已完成,经监测完全满足规范要求,该设计成果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尧 《四川建筑》2015,(2):115-116
褔厦铁路厦门北站DK242+693~DK243+127段线上式站台与线侧下式站房之间采用悬臂式、扶壁式加筋体填土支挡结构,最大设计墙高13 m。墙背采用包裹式加筋体填土,挡土墙地基采用旋喷桩加固。新型悬臂式、扶壁式挡土墙加筋体填土支挡结构综合了悬臂式、扶壁式挡土墙和加筋体填土两者的优点,有效地解决了空间狭小、高差大、压实标准要求高、变形要求严格、需设置直立挡墙地段收坡困难的难题。  相似文献   

20.
扶壁式挡土墙有自重轻、结构简单、适用高填挖方路基的优势,基于土体平衡理论,对高速铁路扶壁式挡土墙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扶壁式挡土墙的稳定计算要点、土压力计算要点和基底压力计算要点.分析了抗倾覆稳定系数的计算和抗滑移稳定系数的计算,探讨了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总结了扶壁式挡土墙的施工要点,从资源配置、过程控制等方面提出了评价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