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针对云南某铅锌矿一段磨矿细度及磨机充填率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了不同磨矿介质配比和充填率的对比试验。根据云南某铅锌矿矿石力学性质和磨矿产品循环的粒度筛析分布,利用球径半理论公式精确计算出补装球荷尺寸为Φ80∶Φ60∶Φ40∶Φ30=20∶25∶25∶30。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0.010mm级别的产率较现场生产降低3.83个百分点,中间可选级别0.15~0.010mm产率提高了4.72个百分点。因为钢段同时具有钢球和钢棒的作用且减轻过磨现象,为考察充填率对磨矿效果的影响,按照重量相等的原则使用了钢段,确定钢段配比为:Φ60×70∶Φ50×60∶Φ35×40∶Φ25×30=20∶25∶25∶30。当钢段充填率增至33%,维持磨矿细度与推荐钢球方案大致相当(即不会降低处理量)的情况下,中间可选级别0.15~0.010mm产率与中间易选级别0.10~0.028mm比现场生产分别提高2.98、0.57个百分点,过磨减轻了2个百分点,达到了优化磨矿产品粒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球磨机钢球级配、充填率理论,并结合青海某金矿生产实际,对选矿厂一二段球磨机充填率、初始级配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选矿厂一、二段球磨机的初次钢球填充率应控制在40%左右和36%左右;正常情况下一段球磨机每台班补加120 mm钢球0.50 t,二段球磨机每台班补加80 mm钢球0.15 t;钢球添加制度优化后金精矿金品位提高了1.37个百分点、金回收率提高了5.77个百分点,选矿厂钢球用量、钢球单耗及钢球总成本分别减少206.5 t/a、0.59 kg/t原矿、165.2万元/a,年增效1 081.304万元。  相似文献   

3.
以冬瓜山铜矿矿石为研究对象,运用精确化装补球技术,精确的计算出初装球的球径和球比,并根据质量相当的原则,用耐磨铸铁段替换钢球作为磨矿介质,最终确定了50 mm×60 mm∶35 mm×40mm∶30 mm×35 mm=30∶25∶45的球磨机初装比方案,然后通过普通钢球与耐磨铸铁段的对比试验来研究磨矿过程中铸铁段作为磨矿介质的磨矿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磨矿条件下,铸铁段的中间易选级别比现场方案提高了13.43个百分点,过粉碎比现场方案降低了2.53个百分点,磨矿细度比现场方案提高了7.89个百分点,铸铁段可以取代钢球作为新型磨矿介质。  相似文献   

4.
七角井铁矿石属于微细粒嵌布的铁矿石,磨矿细度需达到-0.045 mm 95%左右,生产采用钢球为磨矿介质不仅磨矿效率低,而且磨矿成本高。为了提高磨矿效率,降低磨矿成本,进行了钢锻磨矿效果优越性试验,在取得较好实验室指标的情况下进行了工业应用。生产实践表明:第三段磨矿用钢锻取代钢球取得了成功,-0.026 mm粒级产率降低了5.27个百分点,+0.045 mm粒级产率降低了2.88个百分点,0.045~0.026 mm粒级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某金矿选矿厂因原矿处理量增大,目前球磨机100 mm、80 mm、60 mm、40 mm的钢球质量比20∶20∶40∶20的钢球制度已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磨矿细度偏粗。通过球径半理论公式精确计算出钢球制度优化方案为90 mm、70 mm、50 mm、40 mm、30 mm的钢球质量比15∶25∶20∶15∶25。在相同的磨矿条件下,磨矿产品粗粒级含量下降,易选粒级含量上升,磨矿产品粒度组成和选矿技术指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在铸铁段用于金川磨矿的实践中,发现钢球更换为铸铁段后磨矿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铸铁段对提高磨矿细度有利,而且铸铁段要求的磨机充填率低。在钢球作为磨矿介质时,球磨机的电单耗在32.54kW·h/t,而铸铁段作为磨矿介质时,球磨机的电单耗为30.87kW·h/t,降低了1.67个百分点。在钢球更换为铸铁段后最显著的变化是球耗,随着磨矿时间的增加,铸铁段消耗呈现逐渐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7.
针对冬瓜山铜矿粗磨产品细度及均匀性差,磨矿技术效率和磨机利用系数低的问题,以钢球、钢段、钢球+钢段(简称球段)介质方案进行磨矿对比试验。实验室结果表明:推荐的介质制度与现场介质制度相比,过粗粒级含量γ+0.15mm低0.75个百分点,小于0.074 mm粒级含量γ-0.074mm高6.74%,磨矿技术效率及磨机-200目和-100目利用系数分别提高2.17%、10.19%和1.84%;钢段方案及球段方案磨矿产品粒度均匀性较差,不适用于粗磨。因此,推荐冬瓜山铜矿粗磨采用Ф60:Ф40:Ф30:Ф25=25:15:25:35钢球介质配比方案,可有效提高粗磨磨矿效率。  相似文献   

8.
在铸铁段用于金川磨矿的实践中,发现钢球更换为铸铁段后磨矿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铸铁段对提高磨矿细度有利,而且铸铁段要求的磨机充填率低。在钢球作为磨矿介质时,球磨机的电单耗在32.54kW·h/t,而铸铁段作为磨矿介质时,球磨机的电单耗为30.87kW·h/t,降低了1.67个百分点。在钢球更换为铸铁段后最显著的变化是球耗,随着磨矿时间的增加,铸铁段消耗呈现逐渐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9.
针对云南某铅锌矿二段球磨机磨矿产品粒度不均匀等问题,分别进行不同磨矿介质配比、充填率、磨矿浓度试验。通过测定矿石力学性质和二段球磨机给矿粒度组成,利用球径半理论公式计算出推荐钢球方案m(φ40): m(φ30): m(φ20)=20:45:35,按照质量相等原则,得到相应钢段配比D×L 35×40:25×30:20×25=20:45:35。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推荐钢段方案中间易选级别(-0.074+0.01 mm)含量最高为76 %,过粉碎(-0.01 mm)含量最低为12.18 %;充填率达到24 %,与现场充填率对比,中间易选级别(-0.074+0.01 mm)产率提高2.1个百分点,粗级别(+0.1 mm)减少了0.21个百分点,过粉碎级别(-0.01 mm)含量仅增加1.33个百分点;磨矿浓度70 %时,中间易选级别(-0.074+0.01 mm)与过粉碎级别(-0.01 mm)含量提高1.56与1.6个百分点,粗级别(+0.1 mm)含量降低0.36个百分点。因此,推荐钢段方案D×L 35×40:25×30:20×25=20:45:35、充填率24 %、磨矿浓度70 %可有效提高磨矿工艺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为降低泗洲选矿厂二段磨矿作业球磨介质消耗和磨矿电耗,针对传统磨矿介质钢球在磨矿过程中自身消耗和磨矿电耗高的缺点,进行了氧化铝瓷球替代钢球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室不同球径氧化铝球配比试验和生产现场磨矿介质充填率对比试验,得出35,25 mm 2种球径按质量比6∶4,磨矿介质充填率为36%时,磨矿产品中的-0.074 mm含量最高,磨矿过程最稳定。分析钢球和氧化铝球生产运用对比试验数据可知,氧化铝球可使磨机磨矿电单耗下降约30%,介质单耗下降66%,经济效益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鞍钢东鞍山烧结厂原矿主要以细粒嵌布的赤铁矿和磁铁矿为主,为解决现场球磨机效率低、有用矿物单体解离度低等问题,进行了陶瓷球搅拌磨、球磨工艺的优化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搅拌磨适宜条件为充填率80%、料球比0.9、磨矿质量浓度60%、介质尺寸6 mm、搅拌器转速650 r/min;球磨适宜条件为介质质量配比为m(32 mm):m(25 mm):m(19 mm)为5:3:2、充填率40%、料球比1.0、磨矿质量浓度70%。此时搅拌磨机磨矿效果更好,-0.038 mm比生产率达3 636.20 kg/(m3·h),磨矿效率达71.93 kg/(kW·h)。相同细度样品分析表明,搅拌磨产品中过细和过粗粒级含量均相对较少,有用矿物单体解离度比球磨高4.5%~8%。反浮选试验表明,搅拌磨可将精矿铁品位和回收率分别提高0.94和2.99个百分点。因此,搅拌磨机比球磨机具有更好的磨矿效果和浮选指标。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利用大量堆积的半自磨机顽石作为介质在实验室小型磨机内的磨损和磨矿规律进行了研究。针对来自于江西铜业集团银山矿业的样品和顽石,开展了单独顽石自身损耗的试验研究和顽石的磨矿效果试验研究,包括:磨矿时间、充填率、磨矿浓度和顽石大小等条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半自磨机顽石可以作为介质在磨机内使用,其损耗量相比较于传统钢球的损耗量(大约0.05%)是较大的,一般为1-2%之间。顽石的磨损率随着时间基本呈现线性增加的关系,随着充填率先增加后减小,在40%充填率时达到最大磨损,随着浓度也是先增加后减小,随着顽石尺寸增大而急剧增加。磨矿细度随时间的趋势呈现刚开始增加很快,过了20 min后趋势基本变平缓,在30%-70%充填率之间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随浓度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60%浓度时达到最大细度,同时过粉碎粒级(-10μm)含量也达到最大,随顽石尺寸增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40 30 mm大小的顽石磨矿效果是最好的。同时,在不同条件下的最终产品粒度曲线基本相似,-0.125 0.045 mm粒级的磨矿速率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13.
Absrtact: Overflow ball mill is a common equipment in fine grinding of gold cyanide. There are problems of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and ball consumption in fine grinding ball mill of Jinqiling gold mine cyanide plant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fine grinding ball mill is studied by precise ball filling technology. Firstly,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ore are tested by the rock mechanics experimental system, and the preliminary pellet scheme is calculated accurately by using the semi-theoretical formula of the diameter of the ball of Duan, and a precise supplementary pellet scheme i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the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steel ball system, the processing capacity of the mill is increased by 1,915 tons and 179 tons, and the grinding fineness is increased by 3.88% and 1.78%, respectively, by using steel ball and short cylindrical cast iron as grinding media. When cast iron is used as grinding medium, the grinding fineness index is better than that of steel ball, but the ball consumption is higher. Therefore, accurate ball filling technolog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overflow ball mill in large gold cyanide plant, and has a good promotion value.  相似文献   

14.
以0.3~0.6 mm的钾长石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以陶瓷球为磨矿介质的磨矿动力学。在磨矿介质为陶瓷球和钢球的球磨机内进行磨矿动力学试验,得到不同粒级的筛上累计产率并计算得到对应的ln(R_(0)/R),在Origin中拟合得到两者磨矿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两种磨矿介质均符合一阶磨矿动力学模型,且粒径d和磨矿动力学参数k呈幂函数相关。以陶瓷球作为磨矿介质,在介质充填率为40%的情况下,磨矿动力学方程为R=R_(0)exp[-(0.00506+0.62238d^(1.49467))t]。当介质充填率或磨矿介质质量相同时,陶瓷球较钢球磨矿速度更慢,且在较粗粒级时尤为明显。因此,在实验室阶段陶瓷球作为磨矿介质对钾长石的破碎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云南狮子山铜矿选厂生产能力偏低及磨矿产品细度差等问题,应用精确化装补球法改进选厂两段球磨机的装补球方法。工业试验结果表明,新的装补球方法使磨机生产能力提高9%,磨矿产品细度提高7.88个百分点,磨矿介质单耗降低10.42%,全厂电耗降低10.81%,铜回收率提高2.98个百分点,可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钒钛磁铁矿磨矿动力学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攀枝花密地选厂钒钛磁铁矿进行了分批次磨矿试验, 通过单一因素变量法确定了最佳磨矿条件: 给矿粒度-0.2 mm, 矿浆浓度80%, 磨矿时间8 min, 给矿量500 g/次, 钢球配比D30∶D25∶D20=40∶58∶90, 介质充填率23.22%, 磨矿产品-0.074 mm粒级含量达到97.18%。在此条件下进行了动力学试验研究, 采用Origin曲线拟合方法建立了磨矿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 粒度为0.055~0.2 mm矿石磨矿动力学方程式中参数k与粒径d为幂函数关系, 参数n与粒径d为对数函数关系。建立动力学方程有助于指导选厂磨矿实践。  相似文献   

17.
实验室通常采用间断式磨矿,装料量1kg,浓度50%,然后给出一个磨矿时间,得到磨矿产品。一般情况下前两个参数不变,只是后一个参数“磨矿时间”变化,依次得到不同磨矿细度的磨矿产品。球磨机钢球的充填制度对磨矿产品的细度、泥化程度,磨矿功效都会产生影响。本次试验研究主要从钢球的充填量、不同钢球尺寸配比两方面试验,检测磨矿功效及泥化程度,找到最佳的钢球装填制度。  相似文献   

18.
大型球磨机钢球配比试验研究与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单系列磨矿流程处理能力由15 kt/d增加到了19 kt/d,磨矿细度降低较多,为了达到设计的磨矿产品细度指标-74μm占61%,进行了钢球级配小型试验研究、原矿不同粒级的浮选试验研究。得出可以通过改变球磨机钢球配比,来实现磨矿产品细度的提高和各粒级的优化。工业试验结果表明球磨机钢球配比在Φ60∶Φ40=1∶2后,+175μm粒级产率较之前明显降低,+175μm含量与只加Φ80 mm球时相比降低了6.14%。该粒级含量降低对提高浮选铜、钼回收率非常有利。加小球后磨矿细度明显提高,-74μm细度总体上较加小直径钢球前提高了3.41%。  相似文献   

19.
对云南某铅锌矿石测定原矿力学性质、粒度组成并通过磨矿介质的对比实验来解决其一段球磨机处理量偏低、细度不达标、产品粒度组成不合理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矿石属于中硬偏软矿石,软硬分布不均匀,容重和韧性都偏高;控制工艺参数与现场接近,磨矿细度为-0.074 mm 65%时效果较佳;采用Φ80mm:Φ60mm:Φ40mm:Φ30mm=20:25:25:30钢球方案能提高磨矿效率和磨矿细度,同时降低过磨粒级含量。  相似文献   

20.
以Ф520 mm×40 mm的试验磨机为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填充率、转速率和衬板高度下的研磨介质冲击特性和碰撞能量区域分布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离散元法可以较好地预测研磨介质的冲击特性和碰撞能量区域分布;转速率一定时,球磨机衬板所受平均法向冲击力随着填充率增加而增加;填充率一定时,球磨机衬板所受平均法向冲击力随着转速率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衬板高度增加,研磨介质碰撞频率减少,法向碰撞能量先减少后增加,切向碰撞能量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