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能源短缺越来越明显和突出。引进海外天然气资源是我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目前,引进形式主要有三种,即参与海外上游油气资源勘探获得份额产量,利用跨国输气管道引进天然气,直接购买海外的LNG。无论何种方式,我们都必须面对政治因素所导致的不确定性、国内外天然气价格的差异、海外投资的高风险等问题。国家应采取积极措施,通过补贴和税率调整等手段,使气价与国际接轨;通过调峰,优化配置国内外两种资源;通过分担企业风险,促使中国油公司走出去,更好地参与全球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业务,掌握更多的天然气资源,以满足国内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在近年来较高国际油价的背景下,中国油公司直接获取海外常规大型油气田项目难度和风险越来越大,而获取海外油气勘探区块的重要性就更为突出。海外油气勘探在中国油公司海外业务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通过获取海外勘探新项目并自主勘探,这是获取海外油气储量最廉价的方式之一,避免了从其他石油公司获取油气田项目的巨额转让费。中国石油海外新项目拓展实践表明,海外油气勘探新项目的拓展必须重视以下5个方面的研究:准确判断全球油气行业基本形势、前瞻性地评估资源国油气合作(投资)环境、系统地评价全球油气资源、明确油公司海外勘探业务发展战略,以及审慎地开展油气勘探资产技术经济评价。上述5个方面的研究,对于提高中国油公司在国际上获取油气勘探新项目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刁海燕  王青  汪平  赵旭 《天然气工业》2014,34(8):147-152
随着国内能源消费量的快速增长,国内油气产量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海外油气资源的利用则极大地缓解了上述供不应求的矛盾。通过国际贸易(现货和期货)进口和到境外资源国参与油气生产获得份额油已成为中国引进国际油气资源的两大途径。在综合分析相关商业数据和调研海外油气项目的基础上,得到了以下认识:1我国已在海外建立起北非、西非、中亚、南美、中东、东南亚和北美油气生产区,截至2012年底,中国公司海外权益油气储量已达25.3×108(1toe=41.868GJ);2除了到资源国自主勘探开发,近年来资产并购亦成为中国公司获得海外油气资产的重要途径,通过并购,中石化、中海油的国际业务快速增长;3每年需进口大量石油和天然气来弥补需求量缺口,一半左右的进口原油来自中东,非洲、中亚、南美地区的原油进口量最近几年快速增加,原油进口地区趋于分散;4天然气进口主要有管道气和LNG两种形式,其中前者气源目前主要来自中亚,后者主要来自亚太和中东。  相似文献   

4.
加强石油工程技术创新确保海外油气资源战略实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油天然气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三大重要战略资源之一.为了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石油石化企业积极贯彻"立足国内、开拓国际、油气并举、厉行节约、建立储备"的方针,在立足国内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保持和增加国内油气储量和产量的同时,大踏步走向世界,努力开拓海外油气资源和工程技术服务市场,建立海外油气供应体系,参与全球油气资源分配,以满足中国经济对油气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国际油公司是上游勘探区块并购活动的主要参与者,通过对埃克森美孚、壳牌、道达尔、BP、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埃尼、雪佛龙七大国际油公司2017—2018年上游勘探区块并购情况进行梳理,总结了国际油公司勘探区块的主要获取情况、作业权益、重要勘探领域以及交易时机等方面特点。分析表明国际油公司普遍重视勘探区块收并购,交易数量创历史新高;积极争取主要勘探区块作业权,合理控制权益占比;深水油气勘探已成为当前重要勘探领域,全球前沿风险领域勘探受到广泛关注。建议国内石油公司重视勘探区块收并购研究,强化风险评价,积极关注深水勘探资产,加强国际合作;注重油气行业周期分析,不断进行资产组合优化,把握有利窗口期实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全球石油公司勘探开发业务发展动向与策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通过对去年三大类油公司(7家国际石油公司、12家国家石油公司、21家独立石油公司)上游储量、产量、收并购活动的分析,揭示了全球主要油公司上游业务发展趋势和战略,为我国油公司海外业务发展提供了借鉴。《报告》撰写人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国际所所长王建君博士认为,2017年以来,全球油气供需格局得到大幅度改善,  相似文献   

7.
油气勘探是油气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全球勘探储量增长与油气上游行业发展趋势、国际油价、勘探投资等密切相关。2008—2018年全球勘探累计新发现油气田5737个,累计新增油气探明储量约为319×108t油当量。从油气类型看,油气新增探明储量占比相当,石油新增储量占51%,天然气占49%;从海陆类型看,海域成为储量增长重点领域,海域油气新增探明储量占68%,陆上占32%;从储层埋深看,深层—超深层成为主要勘探目标,深层油气藏(4000~6000m)石油新增探明储量占54%、天然气占40%,超深层油气藏(6000m)石油新增探明储量占13%、天然气占21%;从勘探作业公司看,低油价以来国际油公司和国家石油公司投资聚焦油气田开发,独立油公司与其他公司成为勘探主体。国际油公司在风险勘探领域的"双勘探模式"经营模式值得研究和关注。  相似文献   

8.
中国石油近期新区油气勘探成果及面临的挑战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随着1998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大重组,中国油气勘探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三大油公司将面临国内外激烈的竞争局面。目前,从油气资源、储量、产量拥有量来看,中国石油在国内几大油公司中均处于主导地位,与国际油公司相比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针对中国石油的勘探状况,通过加强分层次的综合地质研究工作、加强地震技术攻关和地震准备工作、加大先进适用主导勘探技术的应用等行之有效的措施,新区勘探近期取得了一大批重要发现和成果,为提高中国石油上游业务价值的成长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石油所辖探区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勘探工作,主要含油气盆地的勘探程度日益提高,勘探难度日趋加大,新区勘探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仍将非常严峻,只要继续坚持近期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扎扎实实地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新区勘探将会不断获得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际大油公司持续在深水领域取得勘探突破。其中埃克森美孚公司领导的勘探联合体在圭亚那的斯塔布鲁克区块获得31个深水油气田发现,使圭亚那成为南美地区石油行业的重要国家之一,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海域的勘探热潮。圭亚那盆地横跨圭亚那和苏里南海域,埃克森美孚公司在圭亚那盆地的油气勘探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分别是1957—1982年超前布局圭亚那盆地苏里南海域;1999—2015年再进圭亚那盆地并长期坚守圭亚那海域;2015年至今地质认识和地震技术助推获得一系列勘探发现。国际大油公司,尤其是埃克森美孚公司领导的勘探联合体在圭亚那的勘探实践表明,开展区域地质综合研究并结合新资料坚定勘探信心,通过引进合作伙伴共担风险、共享收益,是风险勘探的典型做法,可为中国油公司实现从“走出去”迈向“走上去”开展海外油气勘探业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国际油公司油气资源经济评价现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介绍国际油公司油气资源经济评价的现状和特点,国际油公司将经济评价作为投资前最重要的工作,并贯穿于勘探开发的全过程,以单个项目作为成本核算中心和评价对象,将风险评估和经济评价相结合,进行勘探开发一体化评价,严格执行科学的勘探程序,不断开发评价新技术,值得国内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