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Planning》2015,(13)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设计为三塔四跨悬索桥,其1号塔位于长江汉阳岸边坡坡脚,门框式结构,采用了高效快速施工方法施工成型。底节塔柱与塔座同步浇筑,塔柱采用无劲性骨架法施工,配备6m高大节段液压爬模结构,塔柱下横梁采用钢管支架法与塔柱并行施工,上横梁采用牛腿支架法与塔柱同步施工,并在地面进行对拉试验取代高空支架预压施工。通过设计和施工相结合,做到了施工过程模块化和简单化,实现了塔柱快速施工,探索了塔柱施工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凤雏大桥为工程背景,分析索塔钢混结合段施工特点及难点。详细阐述索塔钢混结合段关键施工技术,包括整节段和单个立柱两种形式首节段钢塔柱定位技术、塔梁不同强度等级同步浇筑施工技术、UHPC混凝土施工技术、承压板下压浆密实控制技术。钢混结合段施工的顺利完成,验证了整个钢混结合段施工工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索塔是悬索桥重要的支承结构,营运过程中承受竖向荷载和纵横桥向的水平荷载,塔柱间设上下横梁使塔柱形成框架结构.索塔横梁构造、施工工艺复杂,其施工方案直接影响桥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并对桥梁施工的工期有很大影响.针对泰州大桥南塔下横梁工程,采用先塔柱、后横梁,两次浇筑、两次张拉,满堂式落地支架与在塔柱上预埋牛腿相结合的支撑方案.横梁施工顺利完成,保证了工程质量,符合工期要求.  相似文献   

4.
与传统桥塔塔柱不同,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右汊斜拉桥桥塔为拱形塔柱。本文以该拱形塔柱斜拉桥为例,从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桥塔节段划分、拱形桥塔爬模施工技术、可调圆弧模板施工方法、主塔横梁预应力施工及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等方面介绍了桥塔的施工工艺。此外,总结了一系列结构物外观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广佛江快速通道江顺大桥主桥Z3号主墩桥塔采用了改进型液压爬模大节段快速施工桥塔、上下横梁与同高度的塔柱异步施工、上塔柱内模整体提升及钢锚梁整体吊装等方法加快施工进度,从塔柱混凝土施工外观控制、表面裂缝控制、钢筋露筋及保护层厚度控制保证塔柱混凝土外观质量,通过中塔柱设置3道水平横撑顶推、塔柱精密测量确保中塔柱线形,设置高空防护平台、液压爬模自带活动防护平台等确保塔柱、横梁和钢箱梁同步双层作业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钢塔柱安装施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主塔下横梁以下为混凝土塔身,以上为钢塔身.整个索塔呈人字形并由3个横梁联结,除钢混结合段外,钢塔柱共分21个节段安装.其钢混结合段施工、钢塔柱基础的精确定位、钢塔柱安装工艺及线形控制均较困难.结合工程难点和现场条件,分别介绍了钢混结合段施工技术,钢塔柱安装设备、安装流程和分节段吊装工艺,横梁施工技术,线形控制措施及安装测量控制方法和结果.最后介绍了塔柱施工过程中的防震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港珠澳大桥青州航道桥为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最大跨度达458m,主塔高度达163m,是港珠澳大桥跨度最大、主塔最高的通航孔桥。其两座索塔采用H形框架塔,代表港珠澳三地中的香港、澳门和珠海,其结构包括下塔柱、中塔柱、上塔柱、下横梁和"结形撑"。索塔结形撑设置于索塔两上塔柱之间,为索塔横梁框架受力的上端联系结构,  相似文献   

8.
湖北白洋长江公路大桥北索塔采用钢筋混凝土门形框架结构,索塔设上下2道横梁,下横梁底距离索塔根部9.5 m.在此简要阐述了白洋长江公路大桥北索塔下横梁落地大钢管现浇支架塔梁异步施工,同时采用水平分层、预留后浇段分块浇筑及预应力分批张拉的施工工艺,在节约施工工期的同时,很好地解决了超低下横梁预应力张拉后索塔根部外缘混凝土拉应力超标和极易导致混凝土开裂的问题,保证了施工质量,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7月24日,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武汉青山长江大桥南岸主塔上横梁顺利浇筑完成。南岸19号墩主塔为无下横梁的"A"型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度为271.5m,采用液压爬模法施工,最大分节高度6m,分48个节段浇筑。此次浇筑的上横梁位于28节段和29节段(中上塔柱连接系处)之间,分2次浇筑完成,单次浇筑C55混凝土920m~3。武汉青山长江大桥全长7 548m,桥面宽48m,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大桥建成通车后,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徐盐铁路工程跨新洋港斜拉桥索塔施工为例,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对索塔施工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忽略上下横梁支架的连接加固作用下的塔柱结构受力结果,在此基础上优化了斜拉桥索塔施工临时支撑和横梁支架设计方案,并采用数值模拟进行了验算,结果显示该优化方案能够保证塔柱横梁施工及支架结构安全质量、稳定性,具有工序简单、降本增效等优点,可为类似桥梁索塔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白居寺长江大桥索塔高度大,横桥向为水滴形,线形及结构复杂。利用BIM技术、函数法等解决异形桥塔模板配置、钢筋制作安装、应力控制及外形控制等难题。施工过程中主要采用下塔柱空间扭曲面线形控制、水滴形内轮廓倒角控制、中横梁线形控制、上塔柱线形和应力控制、塔偏控制技术,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新田长江大桥主桥采用主跨1 020 m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桥塔采用门式框架结构,塔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横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以高峰岸桥塔为例,其下塔柱较矮,刚度较大,由下横梁预应力产生的塔柱拉应力较大。为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桥塔的变形和内力,提出三种临时横撑方案,两种下横梁施工方案,文章采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对桥塔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临时横撑方案二最能有效控制桥塔的应力和变形;选择合适的初始顶撑力以及合理的顶撑时机,可以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塔底的应力差;两次浇筑,两次张拉的下横梁施工方案,可以使得下横梁下半部分受上半部分荷载时不出现拉应力,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开裂。  相似文献   

13.
为了得到某独塔双索面斜拉桥索塔与横梁交接段的空间应力情况,通过空间杆系结构模型计算得到塔柱与横梁连接段的最大弯矩,在整体计算的基础上对索塔与横梁连接段进行空间实体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在塔柱与横梁交接区域出现较大的负弯矩,塔柱在与横梁交接段呈现外侧受拉内侧受压,横梁底部与塔柱交接的角隅处出现较大的主压应力,应力集中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一、概况南浦大桥主侨桥塔跨间距离423m,该塔总高154m,呈折线 H 形,由承台、塔座、下塔柱、下横梁、中塔柱、上横梁、上塔柱组成。承台面标高为4.5m,下横梁面标高为46m,上横梁底标高为101m,塔顶标高为154m。桥塔塔柱截面外为六边形,其中顺桥向外边线平面斜率为1:10,内为矩形空腹柱体。  相似文献   

15.
张毅君 《广东建材》2021,(4):39-41,44
南京长江第五大桥为纵向钻石型索塔中央双索面三塔组合梁斜拉桥,桥跨布置为80+218+2×600+218+80=1796m。索塔采用纵向钻石型钢-混凝土组合索塔,横向为独柱式结构,为国内首次采用钢-混组合塔柱结构。针对索塔首节段定位、钢壳吊装、钢筋连接、混凝土施工等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6.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2号中塔为国内首次采用纵向人字形钢-混叠合塔。下塔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底节3m与承台混凝土一起浇筑;针对下塔柱截面尺寸大的特点,利用钢绞线作为模板拉杆。上段钢塔通过设置锚杆定位支架和限位装置、三向千斤顶等措施对T1节段进行精确定位;T1节段承压板下采取后压浆工艺,确保钢-混结合段密实、密贴;T3节段采用分块吊装、现场焊接技术;上横梁采用2节段无支架悬臂拼装技术。通过工厂预拼、现场测量和计算机模拟分析,提前对钢塔线形进行预控,并在调整接头设置合理的调整量,最终使钢塔安装线形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7.
叶建国 《市政技术》2014,(2):55-58,62
宁波市福明路跨宁波东站主桥是跨径布置为55+45+220+45+55=420 m的双塔双索面斜拉桥。索塔为A型,包括上塔柱、下塔柱及横梁。塔身混凝土结构高71 m,塔顶装饰高度3 m,共74 m。索塔采用液压爬模施工技术,结果表明,该桥索塔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均达到预定目标。  相似文献   

18.
某部分斜拉桥的异型主塔采用多肢钢管-钢管混凝土复合结构,在其塔底钢混结合段5根钢管混凝土塔柱相贯焊接在钢筋混凝土塔座的加劲板上,结构十分复杂。为分析钢混结合段的受力性能,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精细化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并充分考虑结构复杂的空间几何形状、网格划分精度、材料非线性、部件之间的接触关系以及边界条件等问题。最不利荷载工况下的荷载分析结果表明:钢混结合段整体受力较为均衡,变形连续协调;塔柱钢管应力均小于屈服强度,中塔柱与次塔柱相贯处出现较为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管内混凝土局部出现较大的拉应力;管底钢板和加劲板的应力由边缘至中心逐渐增加,最大应力点均位于中塔柱和次塔柱交界处;混凝土塔座未出现开裂或压碎现象,但与管底钢板和加劲板相交处易出现应力集中现象。研究结果可为其他相似工程中钢混结合段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舟岱跨海大桥主桥索塔上横梁采用牛腿配合钢管支架及预制型钢支架技术进行快速施工,对牛腿、钢管支架及型钢支架进行建模分析,对各构件受力进行计算及复核,对上横梁施工支架快速加工及安装进行说明。工程实践表明,主桥索塔上横梁快速施工技术可缩短主线工期,提高施工安全性,具有一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大型悬索桥索塔在使用膨胀混凝土时的力学性能,本文以甘肃某大型单跨简支钢桁加劲梁悬索桥为研究对象,就钢管膨胀混凝土下的索塔各构件及整体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索塔格栅处应力集中区出现在顶面的加载区域;横梁最大剪应力出现在与左塔接触的顶部及右塔接触的底部区域;索塔塔柱钢管最大竖向应力出现在靠近横梁上下端及第二层塔基上部区域。同时得出,相较于上部荷载作用,膨胀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对钢管轴向应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