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为了替代传统的含钯敏化活化工艺,实现碳纤维表面无钯化学镀银,选择安全环保的多巴胺溶液来活化碳纤维。利用多巴胺溶液独特的自氧化聚合功能,首先采用浸泡法在碳纤维表面形成聚多巴胺活化层,然后以硝酸银为主盐,葡萄糖为还原剂,直接在碳纤维表面化学镀银。文中研究了硝酸银质量浓度、葡萄糖质量浓度、装载量对银的利用率和导电性的影响,并采用SEM和EDS对镀层表面形貌和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巴胺溶液活化碳纤维后,可以直接在碳纤维表面化学镀银。在固定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 h条件下,硝酸银质量浓度为15 g/L,葡萄糖质量浓度为30 g/L,装载量为4 g/L时溶液中银利用率最高,利用率可高达71.5%。所制备的镀银碳纤维的体积电阻率为0.74 mΩ·cm,银镀层致密均匀、无脱落现象。  相似文献   

2.
对玻璃纤维进行除油和粗化后,用硅烷偶联剂KH550进行改性,然后用葡萄糖-银氨溶液实施化学镀银,制得镀银玻璃纤维。研究了改性时间、还原剂葡萄糖质量浓度和主盐硝酸银质量浓度对镀银玻璃纤维体积电阻率的影响,得到最好的工艺条件为:改性时间100 min、葡萄糖35 g/L、硝酸银20 g/L。借助扫描电镜和能谱仪表征了所得镀银玻璃纤维的表面形貌和成分,发现银镀层均匀致密。将该镀银玻璃纤维作为导电填料添加到环氧树脂中,所得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较纯环氧树脂大幅降低。当m(镀银玻璃纤维)∶m(环氧树脂)=2.2∶1.0时,体积电阻率最低,达0.033?·cm,导电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正0前言镀银作为一种传统的电镀工艺,在输配电及装饰品行业都有着广泛的用途。以输配电行业为例,常用镀液的组成为:硝酸银35~100g/L,游离氰化钾100~160g/L。1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1.1镀层结晶粗糙、发黄,阳极易钝化(1)银的质量浓度高。应分析后稀释镀液。  相似文献   

4.
以酒石酸钾钠为还原剂,在304不锈钢表面进行了化学镀银,研究了化学镀银液的配方组分、镀液pH及温度等工艺参数对化学镀银速率的影响.较理想的化学镀银工艺为:硝酸银20g/L,氨水80mL/L,酒石酸钾钠100g/L,pH 12.5,温度20℃.在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的镀银层均匀,致密,结合力好.  相似文献   

5.
以硝酸银为主盐、葡萄糖为还原剂,通过化学镀方法制备了银包铜复合粉体。通过能谱(EDS)分析了敏化和活化后铜粉表面沉积的颗粒的组成,采用扫描电镜(SEM)和高温增重率测量等方法研究了主盐和还原剂质量浓度、pH以及镀覆时间对银包铜粉表面形貌与高温抗氧化性的影响,获得了适宜的化学镀银工艺:AgNO_3质量浓度20 g/L,葡萄糖质量浓度30 g/L,p H 11,镀覆时间40 min。不同银含量的铜粉的热重(TG)分析表明,银含量越高的粉体,其抗氧化性也越好。化学镀初期,生成的银颗粒较少,镀层呈岛状结构;随着反应的继续,银颗粒大量产生,岛状组织延伸生长,形成多镀层重叠结构。  相似文献   

6.
以硝酸银为活化剂、葡萄糖为还原剂,对玻璃纤维化学镀银工艺进行正交优化,并研究了施镀时间对镀层电阻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化学镀银工艺为:AgNO3 6 g/L,C6H12O6 8 g/L,NH3·H2O 100 mL/L,C2H5OH 100 mL/L,NaOH 4 g/L,KI 0.5~1.0 mg/L,温度30℃,时间25 min.结果表明,随施镀时间延长,镀银玻璃纤维的电阻率先减小后增大.在最佳工艺下制得的镀银玻璃纤维表面均匀、有光泽,结合力及导电性良好,厚度可达12 μm.  相似文献   

7.
基于腈纶纤维自组装膜的化学镀银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和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MPTES)对腈纶(PAN)纤维进行改性,在其表面形成一种具有活性的自组装膜,该膜在化学镀银时可使银粒子定向沉积到纤维表面,无需粗化、敏化、活化等工艺.探讨了硝酸银浓度、葡萄糖用量、化学镀温度和时间对化学镀银沉积速率及电阻的影响,获得了较佳的工艺条件:硝酸银25 g/L,葡萄糖50 g/L,温度45℃,时间50 min.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能谱分析(EDS)等方法分别表征了改性前后腈纶纤维及改性后腈纶纤维化学镀银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和元素组成,测试了改性纤维化学镀银后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腈纶纤维在较佳条件下获得的银镀层均匀致密,电阻<1 Ω/cm,在0.1 mol/L HCl和NaOH以及30 g/L NaCl溶液中浸泡24 h后电阻变化较小,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8.
刘建平  刘渊  覃庆生 《电镀与涂饰》2014,(24):1064-1066
镍镀层作为生产电接触元件中铜基体和银复合层之间的过渡层,其可塑性、抗张强度、韧性和延展性均须满足一定的要求。介绍了电接触元件的生产工艺,对适合于电接触元件的镀镍工艺进行了探讨,获得了较好的镀镍工艺条件:Ni SO4·7H2O250~350 g/L,Ni Cl2·6H2O 25~30 g/L,H3BO3 30~40 g/L,Mg SO4 20~50 g/L,(C12H25SO4)Na 0.01~0.02 g/L,p H 3~4,温度40~50°C,电流密度2.0~2.5 A/dm2。该镀镍工艺操作简单,镀液稳定,所得镍镀层光亮平整、延展性好,可以90°折弯而不出现裂纹,成品合格率达98.5%以上。  相似文献   

9.
为制备新型无源干扰材料,采用化学镀方法在碳纤维布表面沉积金属银。研究了化学镀银液的配方组分及施镀温度、施镀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化学镀银碳纤维布增重率的影响,并研究了施镀时间与镀银碳纤维布导电性之间的关系。较理想的碳纤维布化学镀银工艺为10.5g/L硝酸银、100mL/L氨水、10g/L氢氧化钠、22.5g/L葡萄糖、50mL/L乙醇,施镀温度20°C,施镀时间10min。所得碳纤维布化学镀银镀覆均匀,光泽性好,镀层结合力强,导电性好。  相似文献   

10.
以炼铁烧结灰水浸渣为原料,在物相分析的基础上,用硫脲选择性浸取其中的银,考察了物料粒径、浸出温度、硫脲浓度、浸出时间、搅拌速度对银浸出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液固体积质量比8 mL/g、原料粒径96~80 mm、浸出温度50℃、硫脲浓度22 g/L、浸出时间120 min、搅拌速度400 r/min的条件下,银浸出率接近90%. 硫脲浸出水浸渣中的银符合收缩未反应核模型,反应表观活化能为29.7 kJ/mol,反应级数近似为1,动力学限制环节为通过固体产物层的内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从氯化银及含银废液中回收银的电解法.用该方法可回收98.5%的银,纯度达到99.9%。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温还原法回收实验废液中的银(回收率达98%以上,回收银纯度达99.90%),然后溶于硝酸,制备实验用试剂—硝酸银。硝酸银的回收率为97.5%。  相似文献   

13.
牛学军 《广东化工》2013,40(6):67-68,56
以浓硫酸与氯化银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将氯化银转化为溶解度较大的硫酸银,而后采用佛尔哈德法定量分析氯化银中的银含量。当取样量为0.4~0.6 g,需要浓硫酸用量为4 cm3,铁铵矾指示剂为10 d,用0.1000 mol/L的硫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即可准确分析氯化银中的银含量。滴定时,将三角烧瓶置于磁力搅拌器上,防止AgSCN吸附Ag+离子,近终点时振摇保持30 s至溶液出现微红色不退即为终点。  相似文献   

14.
催化镀银与防银变色的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实践表明:采用自制的催化镀银光亮剂和DS防银变色剂,沉积速度为原工艺的1.638倍,均镀能力提高7.8%,经大气暴露试验考核其防银变色效果,较其它四家公司产品更好。阐述了催化镀银光亮剂应用节银原理,并给出了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日本银鳞釉及高银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选择适合这两种釉的组成系统,确定了其最佳化学组成,釉面效果达到日方产品水平。本文还对影响这两种釉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讨论,并指出了高银釉的形成机理是熔体液-液分相。  相似文献   

16.
在同种树脂体系及相同银粉含量下,加入不同比例的亚微米银粉,通过体积电阻率、接触电阻、剪切强度等测试,探究亚微米银粉对导电银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氰化镀银溶液中银的光度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对二甲氨基苄基罗丹宁与银离子形成配合物的条件及其光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在氨性介质中银与试剂生成橙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35nm,银浓度为0.004~0.04mg/10mL遵守比尔定律。用EDTA作掩蔽剂可消除许多离子的干扰,用NHO3-H2SO4消化样品可消除大量氰化物的干扰,应用于氰化镀银溶液中银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ZN爱银说     
小鱼 《中国搪瓷》2012,(2):58-58
ZN银饰店是上海最有名的银饰店之一,从苏有朋到五月天阿信,众多明星纷纷光临,此店何来如此大的吸引力?店面外观的设计以黑色色调为主,感觉神秘莫测,似乎一个巨型的大石洞出现在城市街角,让人忍不住要打探一番。一走进去,复古气息交织着银饰反射的光芒,看得人几分恍惚。一转头,冷不丁看到一只活生生的变色龙正瞅着你——还真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相似文献   

19.

Silver particles less than 20 nm in diameter were synthesized by pyrolysis of an ultrasonically atomized spray of highly dilute aqueous silver nitrate solution at temperatures above 650°C and below the melting point of silver. Feed solution concentration and ultrasound power applied to the atomizer were found to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article size of the silver nanoparticles. Average particle size was found to be controllable in the range of 20 nm to 300 nm by varying the solution concentration and the ultrasound power to the atomizer.  相似文献   

20.
古银今怪     
唯一 《中国搪瓷》2009,(1):56-56
古银今怪DIY银饰发明工坊,是一家坐落在西湖南岸的小店。虽仅有一间门面,却别有一番洞天。玻璃店门在身后关上的时候,整个世界的喧嚣都被关在了脑后,店主季虹君是个阳光大男生,旅游专业毕业的他有种独特的漂泊气息,这和橱窗里东南亚为主的舶来品恰到好处地相互映衬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