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工艺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雪飞  张亚雷  胡茂冬  施炜 《化工学报》2009,60(12):3122-3129
利用活性污泥2D模型对城市污水厂脱氮除磷工艺进行优化设计,构建A2/O工艺的仿真模型,通过模型校正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将优化设计与传统设计法和试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优化模型得出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测定值基本相吻合。优化设计法得出的污水厂基建费用和运行成本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都有了很大的降低,虽然出水水质略有下降,但仍满足国家排放一级B标准。活性污泥2D模型可以对污水厂进行优化设计和控制。在满足出水水质前提下,降低污水厂的费用,并对以后的工艺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周传庭 《净水技术》2011,30(5):40-42,66
把活性污泥数学模型同数学上的最优化理论结合在一起,对A/O工艺进行优化设计,并将优化设计与传统设计法和试算法进行比较。优化法设计的出水水质在满足出水标准要求的前提下略有降低,但生物反应池的体积较传统设计法和试算法减小很多,建造投资费用和运行维护费用最小。  相似文献   

3.
罗刚  江莉 《广东化工》2007,34(11):95-97,18
近年来,基于解耦联和化学氧化的污泥减量新方法得到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介绍了几种基于化学方法的活性污泥减量工艺,包括代谢解耦联法、高浓度溶解氧法、碱(酸)加热处理法、活性污泥-臭氧工艺、氯-活性污泥工艺和控制DO浓度工艺,阐述了这些技术的优点及其存在的不足,指出与物理法和生物法相比较,化学法在污泥减量化方面同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1中的参数确定可指导活性污泥法工艺设计与运行,对国内外ASM1模型污水特性参数的测定及计算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比较,提出测定该模型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大氮肥》2018,(5)
介绍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AAO)法和序批式活性污泥(SBR)法两种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以及两者在甲醇污水站和合成氨污水站的应用情况,对比分析两者在煤化工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技术优势和工艺特点,指出各自的工艺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6.
ASM1在污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以IWA的活性污泥数学模型1号模型(ASM1)为平台开发的污水处理仿真程序模拟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其出水结果与实测数值的误差小于10%,说明活性污泥数学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状况,基于ASM1的软件可用于模拟污水处理、预测出水水质及作辅助工艺设计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介绍AAO法和QWSTN法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分析此2种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的特点,明确指出陕西煤化能源有限公司QWSTN法污水处理工艺是由AAO法演变而来的,并阐述AAO法和QWSTN法的异同之处及工艺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8.
顾晓丹  黄勇 《广东化工》2012,39(9):129-129,132
简要介绍了IWA专家组提出的4个活性污泥数学模型:ASM1、ASM2、ASM2D和ASM3。从污水处理工艺的改造、优化运行和工艺研究三个方面,综述了ASMs系列模型在国内外的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9.
实践证明,在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和净化印染废水过程中,利用BOD_5/污泥负荷作为活性污泥法的主要参数,不论在工艺设计中,还是在运行管理系统中,都是比较理想和满意的。现在国内外已普遍把它作为活性污泥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基准。  相似文献   

10.
活性污泥法污泥膨胀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涛  王敏 《广州化工》2013,41(3):106-108
活性污泥法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但污泥膨胀现象是该工艺运行中的棘手问题。通过对活性污泥法污泥膨胀现象的分析,了解其膨胀原因。另外针对几种活性污泥变形工艺的膨胀问题作了具体研究,并总结出污泥膨胀现象的几种常用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1.
活性污泥的主要微生物菌群及研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活性污泥是活性污泥法生物处理污水系统的功能主体.人类对活性污泥微生物菌群的认识随着其研究方法的发展而逐步深入.对活性污泥处理污水过程中的主要微生物菌群及其特性进行了全面描述,并且简要介绍了菌群的研究方法,对研究趋势作了展望.新的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2.
根据高负荷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对溶解性和颗粒性污染物的去除程度和机理不同,通过大量试验数据的回归拟合,提出了高负荷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处理城市污水污泥产量的经验公式,并得到污泥表观产率Y0值,为今后高负荷活性污泥系统的工业化处理装置的设计、运行及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活性污泥的生物降解能力与其酶活性相关。在各种涉及活性污泥的环境工程和生物降解分析测试过程中,快速测定活性污泥的酶活性有助于各种活性污泥的生物降解能力分析和实时监测,对于监控降解过程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选择6种与生物降解直接相关的活性污泥酶进行测定方法的研究,从反应体系的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终止方法和污泥浓度等4个方面对L-亮氨酸氨基肽酶(L-AP)、棕榈酸脂酶(LIP)、磷酸酯酶(PPA)、α-葡萄糖苷酶(α-GLC)、磷酸酶(APA)和脱氢酶(DHA)的酶活测定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L-AP最适反应pH为7.4,PPA、APA和DHA反应最适pH为7.9,LIP和a-GLC最适pH为8.4。6种酶活的最适反应温度均为37℃。a-GLC适合反应时间为90 min,其余酶活为60 min。L-AP、LIP、PPA、a-GLC和APA反应终止方法为高温加热,DHA反应的产物萃取剂为乙醇:二甲基甲酰胺=1:1。在优化测定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快速测定6种与生物降解相关的酶活方法,用该方法测定采自4个不同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的酶活,除了LIP外,发现工业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酶活普遍要高。优化后的测定方法方便快捷,对仪器设备要求低,更能直接、真实反映活性污泥的生物降解活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法的污水处理除氮过程的优化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混合逻辑动态系统法(MLD),对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1)进行了简化,利用有关活性污泥法的专家经验,建立了连续进水间歇曝气活性污泥法除氮动态模型.再采用预测控制的方法对该过程进行优化控制,通过仿真结果可知:将MLD法应用到活性污泥法建模和优化控制中,可以更加深入地挖掘相关的专家经验知识,并将这些专家经验知识和连续变量模型相结合,使模型更加精确,控制和优化的效果更好.为污水处理领域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廖嘉俊 《广东化工》2012,39(10):124-126
活性污泥法是目前中国污水处理厂普遍运用的方法。而污泥膨胀是活性污泥法运行的最大危害之一。本文主要研究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法发生污泥膨胀的特性,污泥膨胀的分类,相关理论假说,污泥膨胀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污泥膨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has investigated in a comparative fashion the effect of cation ions and polysaccharide on the floc formation of both synthetic and activated sludge. Synthetic sludge was prepared according to established procedures; activated sludge was produced in a lab-scale, continuous-flow reactor which was fed with live activated sludge from a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The results from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cation ions and polysaccharide could influence sludge floc form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ysaccharide concentration and cation ions concentration was examined at laboratory scale during flocculation with both synthetic and activated sludge; an increase in feed cation ions concentration led to a decrease in final polysaccharide concentration in the supernatant. An increase in cation ions concentration in the feed to the reactors was also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bound biopolymer concentration. The changes in the bound biopolymer were explained according to the cation bridging model. Synthetic and activated sludge behave very similarly in terms of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synthetic sludge can be used as a surrogate in activated sludge studies. The results of this work also indicate that the formation of cation-polymer complexes and polymer gelation are amongst the most important mechanisms for sludge coagulation-flocculation, and offer a means for optimisation of the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相似文献   

17.
啤酒厂有机废水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万华 《水处理技术》2002,28(5):302-303
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是处理啤酒厂有机废水的常用方法,实践证明,废水量增加以后,选择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工艺可以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