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同时提高黑花生衣原花色素和花色苷的得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试验对黑花生衣原花色素和花色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固定pH值为3、提取时间120 min,选取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温度设计响应面试验,考察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原花色素和花色苷得率的影响。获得最佳提取参数为:液料比52∶1(mL∶g)、乙醇体积分数48%、提取温度44 ℃。此条件下黑花生衣中原花色素和花色苷的提取率分别为13.769 mg/100 mg、0.660 mg/100 mg。  相似文献   

2.
黑花生衣花色苷含量测定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勇  陈琼  张琪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0):73-76
从黑花生衣中提取花色苷,并测定其含量;测定不同温度、酸碱度、光照及金属离子(Cu2+、Mn2+、Mg2+、Fe3+)对黑花生衣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在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50、乙醇浓度60%且为酸性、温度60℃、提取时间60min时,黑花生衣色素中花色苷含量为10.3mg/g;加热对花色苷有增色作用;pH小于5.0时随着pH增大花色苷的吸光度降低,pH大于5.0时随pH增大花色苷的吸光度增加,并朝蓝色趋势渐变;pH越接近7.0,光照后花色苷保存率越高;在Mn2+、Mg2+浓度为2.00mmol/L时,花色苷吸光度最高;随Fe3+、Cu2+浓度增加花色苷的吸光度随之增加,铁离子对黑花生衣花色苷无絮凝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了黑花生衣中花色苷和总酚的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经过烘烤后,去除花生衣比较容易,但是其中的花色苷和总酚显著减少。花色苷和总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40℃,时间120min,料液比1∶6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花色苷含量为6.013mg/100g,总酚含量为47.892mg/g。采用大孔树脂对提取物进行初步纯化,冷冻干燥后测定其还原力和清除DPPH·能力。结果表明,黑花生衣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其还原力与清除DPPH·能力与提取物中的总酚含量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因此,黑花生提取物可以作为抗氧化剂或者功能性食品的着色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酒石酸提取黑豆皮花色苷的工艺。方法:以黑豆皮为原料,黑豆皮花色苷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优化酒石酸提取黑豆皮花色苷的工艺。结果:酒石酸提取黑豆皮花色苷最佳提取工艺为酒石酸质量分数40%,料液比1∶30 g/m L,加热温度60℃,加热时间150 min。花色苷含量14.32 mg/g。优选工艺条件下,黑豆皮花色苷含量14.32 mg/g。结论:结果稳定,具有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黑果枸杞花色苷提取率,以果胶酶辅助溶剂提取,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以黑果枸杞花色苷含量为响应值,分别研究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加酶量对其提取率影响。再依据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出加酶量0.10%时,各因素影响为: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液料比,且提取温度49℃,乙醇浓度80%,提取时间1.05 h,液料比21∶1(mL/g)时提取条件最佳,此时黑果枸杞花色苷含量达(24.675±0.027)mg/g。  相似文献   

6.
以黑小豆种皮为原料,采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其中的多酚物质。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优化黑小豆种皮中多酚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黑小豆种皮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450 W、料液比1∶45 (g/m L)、提取温度80℃、超声-微波时间35 min。在此条件下,黑小豆种皮提取液中总酚含量为(103.55±1.05) mg/g、总抗氧化能力为(19.64±0.67) U/mg、总黄酮含量为(43.69±0.87) mg/g、总花色苷含量为(6.64±0.50) mg/g。此工艺便捷、可行、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7.
李梦莎 《中国酿造》2014,(9):129-133
为优化超声提取黑果腺肋花楸花色苷的工艺条件,在对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超声功率5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Minitab 15.0软件设计回归正交试验,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对花色苷得率影响的最佳组合,得出超声提取黑果腺肋花楸花色苷最佳提取参数为提取液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48 min,在此条件下黑果腺肋花楸果花色苷提取量为39.80 mg/g.  相似文献   

8.
以黑小麦为研究对象,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黑小麦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花色苷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为影响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利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对花色苷提取量影响最大的是料液比,其次是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影响最小的是乙醇浓度。最终确定黑粒小麦的花色苷最佳提取条件是料液比1∶48(g/mL),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58 min,提取温度40℃。在此条件下,花色苷提取量最高为28.61 mg/100 g,与模型理论预测值相近,说明该模型回归性良好,试验的拟合程度高,可以用于黑粒小麦花色苷提取率的预测。  相似文献   

9.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6):104-108
研究黑杞一号制干前后酚类物质的变化。对黑杞一号鲜果和干果的总酚、总单宁、总花色苷、单体花色苷和非花色苷单体酚类物质进行测定分析。与黑杞一号鲜果相较,干果的总酚含量高2.10 mg/g、总花色苷含量低5.30 mg/g、总单宁含量高0.66 mg/g。黑杞一号鲜果中检测出8种单体花色苷,干果中检测出4种单体花色苷。两者均以甲基花翠素葡萄糖苷及其酰化衍生物含量最高。黑杞一号鲜果的单体花色苷总量比干果高6 119.33μg/g。黑杞一号鲜果和干果中均检测出29种非花色苷单体酚。与干果相较,黑杞一号鲜果中非花色苷单体酚总量低0.54μg/g。干燥有利于黑杞一号总酚和总单宁的积累,同时降低了果实中总花色苷的含量,以期为黑杞一号的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花色苷提取量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冻干黑果枸杞花色苷提取工艺,并在此条件下研究花色苷纯化工艺及其降解动力学,探讨不同温度、pH下花色苷提取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g:mL)、乙醇浓度60%、pH4、提取时间2 h,此条件下花色苷提取量达36.507±0.325 mg/g。研究显示AB-8大孔树脂纯化黑果枸杞花色苷效果最好,对花色苷吸附量和解吸量的影响效果最佳,其最佳条件为:上样液浓度200 mg/100 g,解吸乙醇浓度80%,上样流速2 mL/min,洗脱流速2 mL/min,上样体积为5 BV,纯化率为90.02%。降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相同pH下,随着温度升高花色苷的降解速率增大、半衰期减少;此外,花色苷在酸性环境中较稳定,在碱性环境下易降解,当pH为3,50℃时花色苷稳定性最好,t1/2最大为38.5 h,Ea最大为41.89 kJ/mol。因此黑果枸杞花色苷提取量与其提取、纯化及温度、pH的工艺条件密切相关,本研究为黑果枸杞花色苷的提取及饮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黑花生衣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pH、常见食品添加剂、氧化剂、金属离子、氧气等对黑花生衣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对黑花生衣色素稳定性影响很大,应在酸性环境中使用;蔗糖和食盐对黑花生衣色素具有增强吸光度的作用;添加少量苯甲酸和山梨酸钾对颜色没有明显影响;抗坏血酸及H2O2的存在加速了黑花生衣色素液褪色;焦亚硫酸钠也会导致黑花生衣色素液颜色变淡;Fe^3+会导致黑花生衣色素迅速生成黑褐色沉淀,Mn^2+、Mg^2+会导致色素液吸光度降低;氧的存在会加快黑花生衣色素的降解.  相似文献   

12.
杜蕾  李新华 《食品科技》2012,(10):241-245
通过黑花生衣色素在不同光照、温度、糖、盐、防腐剂、抗坏血酸、pH值、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等环境条件下的结构和色泽变化,探讨其对食品加工理化因子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黑花生衣色素对光不稳定,对热稳定,耐糖、耐盐性好,耐防腐剂。抗坏血酸可导致色泽加深。该色素适应pH范围较广,通过调节pH值可获得不同颜色。该色素耐还原性,但对氧化剂比较敏感,色素对数种金属离子的稳定性较好,Cu2+和Fe2+2种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影响比较大,使色素产生沉淀。黑花生衣色素性质比较稳定,色调自然,应用性状良好,使用时注意避光保存,避免氧化剂及Cu2+和Fe2+2种金属离子的混入。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黑花生衣色素的抗氧化能力,对黑花生衣色素溶液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并分别测定黑花生衣色素的还原能力,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能力以及抗脂质过氧化功能。结果表明:黑花生衣色素的紫外光谱图显示在223nm和278nm处有两个最大吸收峰,与可可色素和高粱红色素等天然抗氧化物质的紫外吸收图谱相似;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能力IC50分别为0.601、0.496、0.208mg/mL,对脂质过氧化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是一种效果较好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黑花生衣色素的色泽,拓宽黑花生衣色素的应用范围,研究了几种不同有机酸对黑花生衣色素的辅色作用效果.结果表明,丙二酸、顺丁烯二酸和草酸能显著增加黑花生衣色素的吸光度.三者复合使用,对吸光度增加的影响更大.通过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和多项式回归分析得到三种有机酸对黑花生衣色素吸光度影响的回归方程式为:Y=0.759527508+3.410167410X1+1.4647540984X2-35.70003476X1X1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比了黑花生油生产中两种不同的加热方式,研究了传统蒸炒和微波加热对黑花生油品质和风味的影响。分别测定了不同处理方式对原料花生仁和成品花生油中的黄曲霉毒素B1、苯并[a]芘及锌元素等安全和质量指标的影响;详细分析了二滤黑花生油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组成。微波烘烤与传统蒸炒相比并未显著降低黄曲霉毒素B1和苯并[a]芘的含量,而对于花生仁中的锌元素具有更高的保留效果。微波烘烤的黑花生油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吡嗪类占比68 %~79.31 %,醛类类占比8.52 %~19.16 %;微波烘烤与传统蒸炒两种加热方式对黑花生油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类别产生影响不大。微波不均匀性会导致少量花生产生焦糊现象,因此在替代传统蒸炒工艺用于热榨花生油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微波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6.
从花生加工中的副产物黑花生衣中提取纯化黑花生衣色素(BPSP),并初步探究其相关细胞生物学活性.首先,采用紫外可见(UV-vis)全光谱扫描及分光光度法对BPSP的检测条件、对温度和pH稳定性以及最佳提取条件进行了探究,发现BPSP在pH2~3、520nm可见波长时有最佳特征吸收峰,其在水溶液中比在乙醇溶液中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17.
研究以全料花生酱为主要原料制备花生乳生产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对照试验对影响工艺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 μM以下的花生酱配合使用0.25%复合稳定剂SA-5A(花生酱),65~75℃,经过两次均质:25~30 MPa/40~50 MPa,121~127 ℃/15 min高压灭菌,可制备成稳定的花生乳饮料.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花生壳再利用,将其经蒸汽爆破后代替部分面粉酿造花生酱油,并采用电子鼻检测及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法对5种酱油样品的风味进行分析。电子鼻结果表明,添加花生壳或蒸汽爆破花生壳会影响酱油的整体风味;GC-MS结果表明,不添加花生壳酿造的酱油(HS0)风味物质主要由酯类构成,其相对含量高达85.35%;添加花生壳的酱油(HS1、HS2)风味物质总含量只有HS0(128.40 mg/kg)的21.79%~33.59%,且酯类相对含量下降至21.95%~38.47%;添加蒸汽爆破花生壳的酱油(BS3、BS4)风味物质组成结构(酯类相对含量为46.28%~86.51%)与HS0具有一定相似性,风味物质总含量大幅度提升(分别为514.89 mg/kg、451.74 mg/kg),远高于HS0,其中蘑菇醇、十六酸乙酯、亚油酸乙酯等香气活性物质更突出。结果表明蒸汽爆破花生壳代替部分原料可明显提升酱油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