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北拒马河是白沟河的主支,发源于涞源县城西.流经涞源、易县、房山、涞水等县,是贯穿潭州市的主要河道。拒马河于出山口的铁链崖处分流为南、北拒马河,北拒马河从镇江营又分为南北两支,于西瞳西北分别入涿州境,北支为主支,南支于北坛村北汇入北支。  相似文献   

2.
常州市北塘河水利风景区化于常州东北部,横塘河、北塘河及藻港河东支交汇处,北临环球恐龙城,南望紫荆公园,总而积约500亩,其中水域面积200余亩。  相似文献   

3.
长江口北槽挖槽段泥沙淤积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通过近几年的大量实测资料分析北槽挖槽段泥沙淤积特性,并解释其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北槽挖槽段泥沙淤积呈三峰型,其主要淤积部位在264-271灯浮区,南槽、北港水沙与北槽交换的影响使得北槽拦门沙位置上移。三峰型淤积机理各不相同,桃汛时泥沙主要在3^#测点附近集中淤积,洪汛时泥沙在北槽全槽淤积,汛后期泥沙在挖槽段内淤积,实质是洪汛北槽下段的淤积泥沙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长江口北槽最大浑浊带泥沙过程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利用长江口北槽口内和口外大潮和小潮的流速、盐度和含沙量资料,对北槽最大浑浊带水动力、泥沙过程及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此外,还利用一维悬沙数学模型对北槽的悬沙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北槽口内,最大浑浊带形成的主要动力过程是潮汐的不对称性和河口重力环流。在北槽口外,最大浑浊带形成的主要动力过程则是河口底部泥沙的周期性再悬浮。在长江口北槽口内、口外最大浑浊带中,细颗粒泥沙的再悬浮过程也存在着  相似文献   

5.
1流域概况北拒马河是白沟河的主支,发源于涞源县城西,流经涞源、易县、房山、涞水等县,是贯穿涿州市的主要河道。拒马河于出山口的铁锁崖处分流为南、北拒马河,北拒马河从镇江营又分为南北两支,于西瞳西北分别入涿州境,北支为主支,南支于北坛村北汇入北支。北拒马河在铁路以西无右堤,左堤自普利坝至大石桥,堤长8900m,为民埝,提高2.5~3.0m,顶宽3m;在铁路以东无左堤,右堤自永乐铁桥至小柳村,堤长13800m,堤高3m,顶宽5m,安全超高0.5m。北拒马河自北支人深州境~二龙坑与白沟河汇流处,长34988m。河宽660~1570m,涤2~sin…  相似文献   

6.
东淀北大堤作为国家级主要堤防,在大清河系防洪中具有特殊作用,本文分析了东淀北大堤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治理现有堤防,治理东淀内违章建筑物,提高北大堤的防洪等级,加大投资力度等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介绍桂西北大石山区基本情况,桂西北地头水柜试点情况,指出地头水柜试点工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北引渠首江道工程必须整治及几点治理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引渠首江道工程位于嫩江中下游们河市拉哈镇三江口,拉查(拉哈一查哈阳农场)公路上游7km的观测区域内,分东、西两支水流。为了系统探讨北引渠首引水江道演变规律,保证北引元坝引水工程的正常运行,设立了拉哈水文站(北引渠首水文站),任务就是积累逐年的水文资料,为江道整治提供科学依据。北引工程自运行以来一直为大庆及沿途各市县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近些年来,通过水文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东、西两支流量分流比西支正逐年继续加大,而东支输水能力越来越弱。特做以下分析:l江道分流比的分析1988年东支两道潜坝…  相似文献   

9.
水市场及水的交易──美国北克州的管水经验为了更好地吸收美国北克州水利局的管水经验,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搞好水管理的经验,笔者将有关文章编译成下文。1北克州水利局简介北克州水利局是按1937年《克罗拉多州水利法》成立的半行政、半公司性质的机构。该...  相似文献   

10.
彰北沙丘前沿区位于彰武县北部,区域行政面积1407 km2,其中平原面积为1026 km2,项目区主要地貌特征为沙丘区,坨间洼地间隔分布。彰北沙丘前沿区水资源具有特殊性。通过对彰北沙丘前沿区地下水资源综合分析,进一步确定该地区地下水资源总量及可开采量,为阜新开发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穿黄隧洞是即浆实施的南水北调东线输水线路上的关键工程,1986年4月-1988年1月,在设计洞线上成功开挖了一条勘探试验洞,施工中采用超前预注浆形成阻水帷幕,然后在帷幕内开挖成洞。由于长期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1999年8月底探洞水泵房北侧岩壁突然涌水,为确保黄河北大堤安全,同时考虑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即将实施,按大洞设计断面在探洞四周进行了灌浆加固处理。形成了穿黄隧洞的阻水帷幕,为今后隧洞的开挖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防止引黄工程土洞的渗漏是个重要问题。南干3#隧洞的灌浆情况说明,实实在在地搞好灌浆足可以防止渗漏。  相似文献   

13.
隧周帷幕注浆施工对隧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隧道穿越岩溶区施工中,洞周帷幕注浆止水是隧道辅助施工的有效方法,以在建宜万铁路金子山隧道穿越97 m的F2富水洞段为例,建立了隧道帷幕注浆模拟的数值模型,详尽分析了掌子面距富水断层不同距离时隧道掌子面岩体的应力场和位移场,探讨了不同条件时隧道的稳定性;同时就隧道施工中不同帷幕加固范围时隧道围岩的位移、应力进行分析,探讨了隧道帷幕注浆安全、经济、合理的加固范围。以上两方面的讨论为金子山隧道帷幕注浆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I期工程输水隧洞在固结灌浆施工前,选择一处典型洞段进行了固结灌浆试验。通过固结灌浆试验确定了最佳的灌浆方法、施工工艺、浆液配比、浆液性能及其他灌浆施工参数,为输水主洞固结灌浆工程施工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深埋水工隧洞衬砌渗透压力控制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西部高山峡谷地区水电站工程地下水位高, 深埋水工隧洞衬砌外水压力大, 防渗排水措施要求高。为减小作用于衬砌上的外水压力, 提高衬砌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同时减小排水对地下环境的影响, 需要采取合理的围岩防渗排水措施。结合某在建水电站工程, 拟采用固结灌浆、排水孔等防渗排水措施, 建立泄洪洞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精细模拟固结灌浆和排水孔作用, 研究不同方案下隧洞围岩浸润面变化和衬砌所受渗透压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泄洪洞深部固结灌浆可大幅减少围岩地下水内渗, 有效降低对地下水位的影响, 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排水孔的排水降压作用显著, 可有效减小衬砌所受外水压力。若需兼顾考虑地下水环境影响及有效减小衬砌所受外水压力时, 可采用深固结灌浆联合浅排水孔的处理方案, 且建议固结灌浆范围为5~8 m, 排水孔深度1~2 m。  相似文献   

16.
仇健  于红彬  梁龙群 《人民长江》2016,47(11):66-69
糯扎渡水电站泄洪洞有压段处在库水位以下,在长期水压力下,二期洞身衬砌压坏,形成洞身缺陷。介绍了利用固结灌浆对右岸泄洪洞检修闸门井后渐变段进行修复的施工方法,验证了固结灌浆在复杂条件下施工参数的合理性。同时,利用全孔壁数字测试、钻孔取芯检测、灌后声波测试等手段,了解混凝土与围岩结合面情况以及围岩完整性,为下一步科学组织抢险施工提供了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7.
锦屏水电站锦屏山隧道开挖中面临高压大流量地下水、且富水地段长(约占隧道全长的40%)的难题。为安全、可靠地进行隧道施工,以注浆材料的适应性、超前帷幕注浆的参数及工艺为研究对象,对浆液做了大量配合比试验,分析其流动性、物理力学性能和凝结时间。研究结果表明:用纯水泥进行单液浆帷幕注浆,其可注性好,可大大地提高注浆加固效果;纯水泥+双液浆对局部小的渗漏水具有很好的封堵效果。对于低于2 MPa的压力水,注浆压力取2~3倍的静水压力;对于高于5 MPa的压力水,注浆压力取净水压力加2~3 MPa。对于在2~5 MPa之间的压力水,注浆压力可灵活选取,但不宜超过7 MPa,注浆应采用孔内循环灌注的方式。地下水发生在断层破碎带时,超前帷幕注浆宜采用全断面帷幕;若出水段以溶蚀裂隙、断层、管道为主宜采用有针对性的局部超前帷幕注浆。该技术成功解决了锦屏山隧道高压大流量地下水封堵的难题,对富水地层地下隧洞施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引黄工程总干一、二级泵站和南干一、二级泵站设计扬程均为140m,若考虑特殊工况下的水锤作用,内水压力最大可达213m,为了查明隧洞围岩在高内水压力下的稳定和抗力强度问题,并为优化隧洞衬砌形式提供有关地质参数,在上述四个泵站的勘探钻孔中,分别进行了高水头压水试验,取得了较满意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观测仪器预埋在混凝土后,其事故发生的概率尽管很小,但其发生将无法使安全监测等工作顺利进行,本文分析总干线三级泵站弦式应变计施工后无法读测的原因,供以后解决类似问题参考。  相似文献   

20.
苏鲁平 《人民长江》2002,33(Z1):82-86
Based on the practices of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to cement grouting at the reservoir emptying and power tunnels of the TSQ stage Ⅰ Hydropower station, some issues on quality control of cement grouting of hydraulic tunnel are discussed, an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revision of current standard (SL62-94). It is regarded that the refilling grouting could not be used for remedying the thickness of concrete lining; the end sealing of refilling grouting section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higher grouting pressure would be used. For the consolidation grouting, grout return pipe should be placed at the grout hole top for pure pressure type grouting; five-grade water cement ratio of grout mix is suggested; a certain standard should be specified for changing the grout to thicker mix by skipping the intermediate grade; the standard for ending the grouting should be relaxed. In current grouting standard, some terms should be complemented for contact grouting of steel penstock and spiral case and for plug grouting of circular-anchor ho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