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目前房地产市场关于房价构成的困惑 从根本上讲房价的高低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也就是市场的力量在起作用。但如果房价到了普通购房者根本无法承受的时候,就会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就该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而且,面对高房价普通购房者确实存在不少困惑。主要是对非建设成本困惑有三:  相似文献   

2.
左农 《城市开发》2006,(9):72-73
许多购房者在买房时都存在一种消费误区:倾向于购买大开发商开发的产品,认为大开发商的产品质量更高,品质更好,售后服务和物业管理都更有保障.新政出台后甚至有专家预言,新政的实施将把70%的中小开发商淘汰出局,未来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将由"大"开发商独霸天下,这是房地产市场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殷琳 《上海住宅》2006,(5):72-73
目前,相当一部分购房者购买房地产是为寻求房地产的保值增值。物业管理对房地产的销售、建筑物的折旧、建筑物的经济寿命、房地产的价格及租金均有影响。因此,物业管理的好坏,是决定房地产保值和增值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调控目标,应该是房价合理回归的同时交易量保持稳定,是让购房者能够以合理价格买得起房子而房地产行业保持稳定并充分发挥对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房价和房地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是高房价而非房地产,  相似文献   

5.
董福才 《城市开发》1996,(10):31-31
商品房销售亟待规范「基价」董福才在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交易中,价格竞争已成为房地产同行中竞争的焦点,因为房屋地段和房型是购房者一看就能明了的,唯价格上的欺诈行为容易让购房者上当受骗。如有一购房者投诉说,他买某处商品房,广告上标明“基价”为2500元/平方...  相似文献   

6.
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合发出的关于取消48项收费的通知,对于培育和完善房地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但有部分消费者认为这会导致房价的大幅度下降,因而持币观望,另有一部分已购房者认为房价下降自己吃了亏,要求退还房款。实际上,房价能否大幅度下降,应认真分析一下。首先,据国外房地产发展经验看,经济起飞、加速阶段,地价或楼价一般不会出现大幅度降价的现象,反而会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而有一定幅度的上升。国外房地产几次大的楼市降价是在工业化后期经济发展欠活力的时候出现的。我国GDP1995年增长9.9%·1991年至1995年平均增长11…  相似文献   

7.
2005年和2006年,我国连续两次颁布了以稳定房价为重点的宏观调控文件。就在宏观调控文件颁布的当年,有些城市的同质房价(同质房价指同区位、同档次住房的房价,具有很强的可比性)竟以高于10%甚至高于20%的幅度上涨。去年11月财政部公布了对39个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检查情况(注:这仅是受检查的39个企业,不代表全国所有的房地产企业)。  相似文献   

8.
<正>降价非但不能解决危机,反而会加重民众观望情绪,进一步加深房地产行业危机2009年房价要暴跌?这是不可能的,请丢掉幻想。对开发商来说降价不是问题,问题是降价并不能解决当前房地产行业的危机。导致今日房地产行业危机的不是高涨的房价,而是价跌量缩、楼市低迷、信心不足、消费乏力。因此降价非但不能解决危机,反而会加重民众观望情绪、进一步加深房地产行业危机。  相似文献   

9.
<正>购房者、银行、政府、施工单位……一个个棘手的问题接踵而来房地产行业和金融行业是近3年来风头正劲、发展最快的两个行  相似文献   

10.
张兴军 《中州建设》2009,(16):84-85
一家是有房管局背景的“红顶”房地产商,一家是没有开发资质的房地产开发“黑户”,这个河南南阳房地产界的“红与黑”组合,因为联合套用经济适用房指标违规开发商品房,并且挪用购房者缴纳的数百万元办证费用和大修基金,从而导致数百位业主在住进新房多年后仍然无法获得房产证,事件在当地引发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1.
我提几个房地产的问题。第一个问题,中国到底有多少房子?我知道有三个说法。一说中国房地产住宅的存量是120亿平方米,这是一个数据。第二个数据是220亿平方米。第三个数据来自一位年近七十的老经济学家,他讲中国现在住宅的面积早已经超过三百亿平方米了。如果说我们的房子只有120亿平方米,那这个发展空间至少还有四五十亿甚至上百亿平方米,地产业还有很多事情可做。如果说我们的房地产已经有220亿平方米,大家可盖的房子就已经非常少了,如果是老先生讲的数据,不包括写字楼,已经超过三百亿平方米,那就不用再盖房子了。我希望知道,中国到底有多少房子。身边的人,几乎每个人都有两套以上的房子。一些人至少是两套、三套房,甚至有的有十几套、几十套。有人说.你要考虑到中国的住房最多只能管  相似文献   

12.
霍俊杰 《城市开发》2007,(14):40-41
限价房政策自出台以来,一直受各界关注:政府关心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购房者关心能否买到低价房,而目前房地产企业也对限价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国各地房价迅猛上涨,国家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以期稳定房地产市场和调控房价。目前宏观调控效果已开始显现,房地产市场从“单纯市场化改革”向市场与保障并行的“双轨制”转变,既可以改善中低收入群众住房状况。又有利于遏制房价过快过高上涨的态势。这一改革趋向,符合广大购房者意愿。房地产调控依此思路走下去。房价回归到合理状态的愿景将在不久的将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付新民 《中州建设》2008,(24):13-13
记者:年关难过,您是怎样看待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全国和郑州)?上官同君:目前,郑州房产市场和全国基本一致。国家严格控制房地产开发资金的信贷,购房者持币待购。同时,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从开发商取得土地开始到商品房出售为止所涉及的房地产税进行了解释,同时对目前房地产税收制度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开征物业税的必要性,并以一实例阐明征收物业税对购房者的影,提出房地产税制改革后的物业税不应将开发商出售房地产产品时缴纳的土地增值税涵盖其中,但应涵盖物业保有阶段增值税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在英国一般房地产的按揭还款期是20到25年,现在却有银行推出长一倍的还款期,意味着购房者可以用一生偿付贷款。  相似文献   

17.
金融政策对房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骏 《城市开发》2005,(10):82-84
国家金融政策作为房地产市场的外生变量,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影响房地产行业。对于供给方来说,其房地产开发投资所需大量资金均来自金融机构,对金融机构的依赖程度之高致使一旦出现金融政策紧缩,开发商的资金链可能会断裂。对于需求方来说,个人购房的大部分资金是通过银行抵押贷款获得,金融政策一方面直接影响当前贷款者的购房成本,另一方面从心理上影响潜在购房者的预期。  相似文献   

18.
陈棋 《城市开发》2008,(6):76-77
<正>随着地产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购房者专业眼光的提升,行业呼唤有品质的地产,品质地产呼唤物业管理的延伸。经济学家徐滇庆称,在银行将贷款门槛提升到35%之后,大概有20%~30%的房地产企业会被洗牌出局。著名的经济战略咨询专家、策划人王志纲先生则认为,75%的常规地产发展商将会被淘汰出局。"品质"是大势所趋,是地产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房地产从业者的必走之路。房地产项目从设计、开发、施  相似文献   

19.
声音     
《城市开发》2015,(4):9
<正>成思危楼市二年调整期后将恢复常态"中国的房地产不会崩盘,这点是肯定的。当前的房地产进入了调整期,这个调整期大概是两年左右。从长远来看,房地产价格还是上涨的。因为中国仍然处在城镇化过程中,需求在那里。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只有52%。如果每年增长1%,每年1100万农村人口要流向城市;每年700万大学生毕业,他们要工作、结婚;还有相当数量的家庭要改善住房。"  相似文献   

20.
<正>如何在困难的环境下正确抉择,关系到房企的生存与发展,所以要想在淡市中刺激成交、加快资金回笼,房企就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市场与自身的实际状况,量体裁衣,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推盘计划。时间已经跨入2012年,但房地产市场的冷清现状却与2011年无异,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依然整体从紧,市场降价预期明显,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中央巩固调控成果的决心不容质疑,而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问题却日益严重,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