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蛋白核小球藻不同培养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自养、异养、混养3种方式对蛋白核小球藻15-2070进行了培养.测定了3种培养方式获得的生长曲线、最高生物量(干重)和最大比生长速率.对3种方式培养获得的藻细胞的化学组分进行了检测,并比较了三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水产养殖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研究了盐酸恩诺沙星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各药物质量浓度组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并且随药物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大,藻细胞的生长逐渐降低,显示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盐酸恩诺沙星对蛋白核小球藻的24,48,72,96h的EC50值分别为184.83,341.07,457.84,171.38μg/mL,叶绿素a和b的含量随着盐酸恩诺沙星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大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寻找能够抑制或消灭产油微藻非共生菌且对产油微藻培养有促进作用的抑菌剂,推动富油微藻生产生物柴油的进程,研究了孟加拉红、硫酸链霉素和制霉菌素3种抑菌剂单独和组合分别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的影响,并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和索氏提取法测定了藻类细胞中的脂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制霉菌素会抑制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孟加拉红和硫酸链霉素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表现出积极的促进作用,藻细胞密度的最大值分别为4.216×107 cells/mL和3.512×107 cells/mL,高于不加任何抑菌剂的对照组3.325×107 cells/mL,而对油脂含量几乎没有影响.孟加拉红和硫酸链霉素的混合抑菌剂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固定化藻菌小球在气升式内循环反应器内脱氮除磷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蛋白核小球藻和活性污泥包埋于聚乙烯醇中制成藻菌小球,用于气升式内循环反应器处理模拟生活污水中氮磷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光照度为3500~4500 lx、水力停留时间为12h情况下,固定化小球的填充量影响着反应器效率的提高.运行初,氮、磷的去除率随着填充率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运行时间延长,填充率为10%时对氮、磷去除率均高于填充率为5%、20%时的去除率.包埋于小球中的最初藻和活性污泥的量影响其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在藻细胞数量一定下,包埋活性污泥的量越少,去除效果越好.固定化小球对氮、磷的去除率还与系统中的有机负荷量有关,有机负荷量每增加约94mg/L,氮、磷的去除率就增加12%~21%.  相似文献   

5.
发酵条件对豌豆根瘤菌细胞生长和辅酶Q10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豌豆根瘤菌(Rhizobium leguminosarum)1.1723为研究对象,对影响细胞生长和辅酶Q10合成的培养条件:温度、pH值、接种量、装液量、收集时间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的最适生长条件为pH值5.0,温度30℃,接种量体积分数2%,装液量25mL、培养时间24h,辅酶Ql0的合成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5种绿藻对几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考察莱茵衣藻、亚心形扁藻、四爿藻、微绿球藻和小球藻5种绿藻对几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莱茵衣藻对卡那霉素、四环素敏感,敏感浓度(细胞致死浓度,下同)均为25μg/mL,对氯霉素敏感性次之,而对氨苄青霉素不敏感;亚心形扁藻和四爿藻对氯霉素敏感,敏感浓度均为25μg/mL,对四环素、卡那霉素和氨苄青霉素不表现敏感性;小球藻和微绿球藻对实验中的4种抗生素都不敏感。  相似文献   

7.
油脂萃取是许多生物柴油制备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原位萃取-酯交换法可以将蛋白核小球藻藻粉直接的转化为生物柴油避免了单独从藻粉中萃取油脂.研究了以蛋白核小球藻藻粉和甲醇为原料,在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原位萃取-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对产率的影响.其适宜的反应条件为:用水量和藻粉质量比为1∶1,反应温度为65℃,催化剂用量为藻粉质量的3%,甲醇用量和藻粉质量比为8∶1,酯交换反应在8 h内完成.结果表明:以干藻粉质量为基准微藻粗生物柴油收率可达到16.0%,由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得知微藻粗生物柴油中生物柴油量为43.5%,以干藻粉质量为基准微藻生物柴油总收率为6.96%.  相似文献   

8.
以蓝光、白蓝光、红光、红蓝光、白红光、白光等6种光质作为光源研究了蛋白核小球藻膜的生长以及除镉效果,测定了蛋白核小球藻膜的生物量、蛋白质含量、光合色素含量,分析了其除镉效果。结果表明:蓝光为蛋白核小球藻膜生长的最适宜光质,蛋白核小球藻膜的生物量达到0.61 g/L,蛋白质、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22、1.74、0.26 mg/L;蛋白核小球藻膜在1 h内可以快速吸附镉,在红光条件下,其除镉效果最好,去除率达82.62%。  相似文献   

9.
藻类对三氯杀虫酯的吸附和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两种水生藻类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和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对有机氯农药三氯杀虫酯的吸附和降解.探讨了农药逸散过程中生物降解、生物吸附、水解以及光解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两种藻类均能快速有效的消除三氯杀虫酯,降解的半衰期大约在16 h左右,而吸附作用在一定时间后会失去,可能是藻类细胞体内凝结的缘故.总之,生物降解和生物吸附是农药逸散的主要因素,水解的贡献较小,而光解基本上可以忽略.结果表明这两种藻能够对三氯杀虫酯进行持续有效的去除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海水小球藻外源基因转化系统,使外源植酸酶基因在海水小球藻细胞内获得稳定表达,利用电激法将植酸酶基因与海水小球藻细胞共转化;利用含G418的抗性平板筛选抗性藻株,并对所获得的抗性藻株依次进行PCR检测、Southern杂交分析和植酸酶活性与性质的检测.经过转化处理的微藻细胞在含G418的抗性平板上培养3周后,每个平板有10~30个抗性藻株长出;在这些抗性藻株中,PCR检测的阳性率为40.16%;Southern杂交分析和植酸酶活性检测证明,植酸酶外源基因已经在小球藻细胞中获得正确表达.植酸酶外源基因在海水小球藻细胞内被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企业管理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上升到文化管理.企业必须从人本管理文化、和谐文化、执行文化三方面来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工业、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强烈需求大力推动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工业文化底蕴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也是高职人才的基本特征和明显标志。如何培养及提高高职学生工业文化素养,关键在于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两者有效对接,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装备文化是我军进行信息化装备建设的文化导向,加强中国特色装备文化建设对于推动我军装备发展、军队信息化转型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都起到积极的作用。重点论述了中国特色装备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装备文化建设的内容以及实现途径,为中国特色装备文化的发展提出思路。  相似文献   

14.
茶与咖啡是中西方极具代表性的两种饮品,分别被视为中西文化的象征之一。茶的平和淡雅,咖啡的浓烈醇厚,各有千秋。对比分析两者的特点及其传播历史和普及发展的状况,有益于探寻其背后所蕴含的中西方民族的特性和文化差异,对于探索当今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方式策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树立国家形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文化互动是校企合作纵深发展的本质体现。通过对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条件与基础的分析,提出将企业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工作、将专业建设作为融合主渠道、加强科研先导与理论支撑等措施作为两者对接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比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同之处,就如何围绕企业需求将企业文化教育或职业素质的培养前置进校园,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的必然性与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对推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改进技工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式具有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以高职院校为主体、企业文化为主导,发挥高职院校的主体作用,使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在高职校园文化中得到内化,才能形成校企合作育人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发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19.
利用双菌种对不同动植物蛋白配比的混合原料进行发酵研究,选定了发酵的优化工艺和动植物蛋白的配比为6∶4.测定结果表明发酵工艺设计合理,氨基酸结构分布较为理想,对含量65.78%的动植物混合蛋白发酵,所得的固体渣和发酵液中必需氨基酸分别为33.45g/100g和6.57g/100 g,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8.36%和43.57%.取得了双菌种对动植物混合蛋白发酵的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忠信诚毅的儒家思想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为核心,从国网公司企业文化体系与儒家思想有共通性和儒家思想在世界著名企业文化中的成功实践两个方面论证了构筑国网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该理论与实践体系的建设规划与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