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研究以高温正火、临界区高温侧正火、高温预回火等热处理方法为基础的不同热处理工艺对35CrNi3MoV钢组织遗传的消除能力.结果表明,高温正火(950℃×4 h)+正常正火(850℃×4 h)的热处理工艺能够有效地消除组织遗传,细化并均匀晶粒,经处理后的材料晶粒度为8~9级.同时,研究发现临界区高温侧正火及高温预回火对35CrNi3MoV钢晶粒的细化作用不佳.  相似文献   

2.
石油机械高端材料25Cr2Ni4MoV钢大型锻件中心易出现混晶和粗晶组织,致使其力学性能波动较大。本文研究了消除25Cr2Ni4MoV钢混晶及粗晶组织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25Cr2Ni4MoV钢的晶界遗传性严重程度高于其组织遗传性,即使原始奥氏体晶粒度为0级,也可以通过预处理加正火处理将其细化至6级,而通过锻造加合适的热处理可将其细化至9级,因而大大提高材料的强韧性。研究同时指出,要彻底消除25Cr2Ni4MoV钢的混晶组织及粗晶组织,关键要点在于控制好生产中的3个环节。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正火和锻造对30CrNi2MoV钢魏氏组织的影响,并研究了30CrNi2MoV钢在不同组织状态下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魏氏组织对30CrNi2MoV钢的强度影响较小,但是大幅降低其塑性和韧性,同时使其脆性转折温度显著升高;相对于正火处理,采用锻造+锻后热处理的方法能更有效地消除30CrNi2MoV钢的魏氏组织遗传及晶界遗传现象.  相似文献   

4.
35CrNi3MoV钢组织遗传消除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了两种预备热处理工艺——两次高温正火工艺和临界区高温侧正火工艺以及最终热处理工艺对消除35CrNi3MoV钢组织遗传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预备热处理都有良好的消除组织遗传、细化晶粒的效果,最终热处理后,晶粒进一步细化。  相似文献   

5.
热处理对10CrNi3MoV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热加工后性能恶化的10CrNi3MoV钢,开展了循环淬火热处理工艺试验,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组织观察和晶粒度评定.结果表明,采用835 ℃×2 h淬火+820 ℃×2 h淬火+630 ℃×3 h回火新型调质工艺可有效细化10CrNi3MoV钢的晶粒,使之获得良好的强韧性匹配.  相似文献   

6.
叶玉娟  高全德 《锻压技术》2019,44(5):169-173
30CrNi3MoVA钢极易产生粗晶和混晶组织,且具有较强的组织遗传性,严重影响产品的综合力学性能。针对该问题,对30CrNi3MoVA钢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制定了30CrNi3MoVA锻件的生产工艺,通过预留锻比在780℃控温锻造、锻后预备热处理进行二次过冷,30CrNi3MoVA钢的组织均匀细化且充分转变,同时调质前增加一道正火工序,进一步均匀、细化组织。根据制定的工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锻后正火+扩氢退火,进行二次过冷,30CrNi3MoVA钢的组织充分转变,且性能良好;调质热处理前增加一道正火工序,并加强淬火力度,30CrNi3MoVA钢的组织得到进一步均匀细化。该工艺解决了30CrNi3MoVA钢组织粗大及不均匀的生产难题,提高了其强韧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预处理工艺对调质处理前后ZG25CrNiMo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G25CrNiMo铸钢具有粗晶组织遗传特性。单一的890℃×2 h正火预处理对组织遗传改善能力有限,通过950℃×2 h高温正火+890℃×2 h正火预处理则可以消除组织遗传特性、细化奥氏体晶粒。在两次正火基础上进行一次670℃×6 h退火处理,能细化晶粒,使钢消除残余内应力;再经调质处理后,ZG25CrNiMo钢抗拉强度达到800 MPa以上,-45℃低温冲击吸收能量达到50 J以上。  相似文献   

8.
应用等温退火与其他工序相结合的方法对35 CrNi3 MoV钢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60 h等温退火+850℃/10 h正火不仅能够消除35 CrNi3 MoV钢的组织遗传,并且获得了细小均匀的等轴晶,晶粒度可达9~10级.在等温退火前进行高温预回火和临界区高温侧正火会阻碍退火过程中珠光体形成,保留组织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9.
30Cr2Ni4MoV钢消除混晶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金相显微镜分析技术,针对30Cr2Ni4MoV大型转子钢锻件多次正火难以消除混晶的问题,研究比较了目前消除混晶最常用的多次高温正火工艺与高温侧正火工艺。结果表明,原始晶粒度为1级的晶粒,经三次高温正火晶粒度能达到7级,但经两次高温侧正火晶粒度就可达到8级。30Cr2Ni4MoV钢只需两次790℃高温侧正火,就能阻断粗大组织遗传,消除混晶,并有效细化晶粒。  相似文献   

10.
正火消除准贝氏体铸钢组织遗传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程巨强  何鹏  康沫狂 《铸造技术》2002,23(3):187-188,192
研究不同温度正火对消除准贝氏体铸钢组织遗传性的影响 ,观察并测试不同正火温度下的组织特征及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 ,准贝氏体钢铸造态晶粒粗大 ,常规正火工艺不能改善贝氏体组织遗传性 ,提高正火温度有利于改善其组织遗传性 ,奥氏体化温度在Ac3 (10 0~ 2 0 0℃ )有明显的细化晶粒作用 ;阐明改善组织 ,提高韧性 ,消除改善组织遗传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以TB9钛合金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TB9铸锭不同部位在热加工过程中的组织差异,揭示了TB9钛合金棒材的组织遗传效应及其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B9钛合金铸锭可以分为底部沿轴向的柱状晶区,芯部的等轴晶区,边部与轴向呈45°的柱状晶区。其中铸锭底部的柱状晶具有较强的<100>织构,在随后的锻造和热轧过程中,<100>织构的柱状晶难以破碎,具有很强的遗传性,致使最终棒材尾部残留粗大的柱状晶结构,时效后抗拉强度仅为987 MPa。铸锭芯部等轴晶区没有明显的择优取向,最终制备的棒材晶粒细小,组织均匀,棒材的性能优良,抗拉强度可达1290 MPa。  相似文献   

12.
20CrMnMo及17Cr2Ni2Mo钢的晶粒长大及组织遗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20CrMnMo钢和17Cr2Ni2Mo钢晶粒长大倾向及不同组织状态的组织遗传倾向和校正工艺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20CrMnMo钢以粒状贝氏体+粒状组织为主的混合组织(粒状贝氏+粒状组织+铁素体)具有组织遗传倾向,且粒状贝氏体+粒状组织中的奥氏体岛稳定性差,利用一次高温回火便可有效地消除组织遗传;17Cr2Ni2Mo钢粒状贝氏体+粒状组织的遗传倾向大于马氏体组织,正火对粒状贝氏体+粒状  相似文献   

13.
钢中奥氏体晶界遗传性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德林  张帆 《金属热处理》1994,(1):27-32,50
作者用20Cr2Ni4A钢研究了晶界遗传现象和本质、再次处理前的热变形对晶界遗传的影响以及晶界传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该钢存在典型的晶界遗传现象,其本质在于加热过程中于原晶界处形核的新相奥氏体分属于两个原奥氏体晶粒,并且不能跨越原晶界合并或长大。高温大变形能够彻底消除晶界遗传现象。遗传下来的粗大原晶界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无特殊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25SiMnMoV钢矿用圆环链闪光对焊接头组织进行了分析,接头组织为粒状贝氏体,而焊缝、热影响区不同部位粒状贝氏体形态有所差异。以粒状贝氏体为原始组织快速加热淬火,有利于机械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热处理工艺对X80管件焊缝低温冲击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热处理工艺对X80厚壁试板焊缝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正火处理可以消除焊缝组织遗传性,细化晶粒尺寸,使得M/A组元细化,弥散分布在板条状贝氏体上,从而提高焊缝壁厚中心的低温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16.
The inheritance phenomenon of precipitated V_4C_3 in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electron diffraction and matrix analysis.A crystallographic orientationrelation among austenite,martensite and V_4C_3 carbide was found to be.(010)_A∥( 10)_M∥(010)_(v_4c_3),[10 ]∥[11 ]_M [10 ]_(v_4c_3)The V_4C_3 first precipitated in austenite,and then was inherited to martensite.Although cer-tain orientation relation was kept between V_4C_3 and martensite,the interfacial structural ana-lysis pointed out that the biphase interfacial energy is higher than that determined byBaker-Nutting relation,thus it is metastable.Because the V_4C_3 precipitated along thecrystalline defects in austenite,they could be inherited to martensite.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预处理温度对低温用马氏体高强度不锈钢板材强度的影响。通过对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检测、金相检测、X射线衍射分析后表明:热轧材750~850 ℃预处理遗传了热轧态的组织,使最终固溶处理后的奥氏体内累积了较高的缺陷密度,这些高密度缺陷最终遗传到马氏体内。850 ℃预处理的材料既存在缺陷强化,又降低最终的残余奥氏体含量,因此出现强度峰值。冷轧材的组织遗传、再结晶等特征温度低于热轧材,25%和50%变形的冷轧材分别在800 ℃和750 ℃预处理出现强度峰值。  相似文献   

18.
析出V4C3在马氏体相变中的遗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电子衍射和矩阵分析方法探讨了析出V_4C_3在马氏体相变中的遗传现象。结果表明,奥氏体、马氏体和V_4C_3三相间的晶体学取向关系为: (010)_A∥(110)_M∥(010)_(V_4C_3) [101]_A∥[111]_M∥[101]_(V_4C_3)V_4C_3首先在奥氏体中析出,遗传至马氏体中后,虽能与马氏体保持一定的取向关系,但界面结构理论分析指出,两相间的界面结合能高于Baker-Nutting关系所规定的结合能,因而是一五稳态。由于V_4C_3沿奥氏体的晶体缺陷析出,故这些缺陷将遗传至马氏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