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点火与起爆是矿山爆破工作中的两个重要环节,进行矿山爆破工作中点火与起爆方法的改进总结分析,有利于提高矿山爆破工作质量,降低矿山爆破中的采剥成本,从而提高矿山爆破的安全性与经济效益。具有积极的作用意义。本文将结合矿山爆破中,电子点火与引爆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其改进后的无线电遥控引爆技术工作原理与具体技术方法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2.
深孔台阶和光面爆破综合施工方法,主要把深孔台阶松动控制爆破与边坡光面爆破相结合,并根据地质条件不同,经过多次试爆研究得到合理的爆破参数及起爆网络,再采用“孔内外微差非电起爆网络控制起爆”技术,一次起爆路堑边坡内所有需开挖石方的岩石爆破技术.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对深孔台阶与光面爆破综合施工方法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3.
杨云天 《城市建筑》2014,(8):301-301
地下室基坑石方爆破施工过程中,本文在复杂的环境下,采用了浅眼小孔径爆破的方案。利用微差起爆控制起爆时间,减小单次起爆药量,控制爆破对周围建筑的振动。采取了控制爆破飞石的安全措施,在闹市中安全实现了地下室基坑石方爆破施工。  相似文献   

4.
王立新  马志刚  李磊 《山西建筑》2010,36(36):142-144
采用延时定向控制爆破方法拆除六层教学大楼,针对爆破环境复杂的特点,将教学楼分为三个区延期起爆,先起爆中部,后起爆两侧,先前柱再后柱的起爆顺序,并对教学大楼做了充分的预处理,爆破后证明采用以上技术取得了理性的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 一、爆破工程的安全可靠性爆破是一项危险性的工作,又是一种人为控制的生产手段。爆破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就是指施爆过程中及其起爆后,确保人员、设备和周围环境安全和按照设计要求准确起爆,达到预期工程效果的可靠性。在工业建设中,根据某工程公司的统计资料,自1976年至1985年在城市和厂区建筑工地爆破岩石250余万m~3,矿山爆破岩石80余万m~3,其中硐室爆破40余万m~3,深孔爆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已经在现代化社会的飞跃发展过程中得以蓬勃发展,土石方爆破是建筑工程中技术性非常强的一个施工环节。本文针对土石方爆破技术,重点阐述了无限分段起爆网路技术的概念和最大爆破量计算方法,并详细阐述了无限分段起爆网路技术在土石方爆破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正> 一、微差控制爆破基本原理在现代控制爆破工程中,常常应用特制的毫秒延期雷管、毫秒继爆管或微差起爆器,以毫秒级时差,按特定的方向顺序起爆各个(组)药包,并针对不同爆破目的,同时应用某些特殊工艺,在取得预期爆破效果的同时,把爆破有害效应控制在最小限度之内。这种微差控制爆破机理是:把爆体中的大药量的齐发起爆变为小药量的顺序延期间隔起爆;最大限度地分散齐发爆破药量的最大空间分布;使先爆药包为后爆药包创造新的自由面和各种有利的爆破条件;有目的地  相似文献   

8.
靠近建筑物处进行石方爆破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对爆破的安全、质量要求非常高。针对石方周边环境复杂的特点,根据《爆破安全规程》进行爆破方案和爆破参数的设计,严格爆破施工,采取铺设沙袋等安全措施。采用毫秒延时起爆技术和逐孔起爆网络相结合,降低一次爆破炸药用量,爆破过程中对爆破振动效应进行实测,严格控制爆破飞石和爆破振动,取得了良好的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9.
马长涛 《市政技术》2014,(1):106-108
详细介绍了爆破施工的方式、布孔方式、爆破参数、装药和填塞、起爆方式、起爆网设计、爆破的安全防护和施工管理,为城市爆破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隧道爆破工程中,爆破方式及技术的改进对爆破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聚能水压光面爆破中起爆位置的不同对爆破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官田隧道为背景,通过现场试验、理论分析、并结合现场施工经验对炮孔中不同起爆位置对爆破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起爆点位置对爆炸应力波的传播及作用方式有着重要影响,起爆位置在炮孔底部时,爆破产生的应力波向孔口方向传播,爆轰波在孔底反射回去,因此更利于应力波的有效利用;(2)水压聚能爆破孔底起爆方式,爆生气体不易泄露,可有效作用于水袋,从而达到"水楔""气楔"效果作用于孔底岩石,从而提高爆破效果,增加炮孔的利用率;(3)孔底起爆方式可以让施工速度大幅提高、节约材料,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工期,说明该理论对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公路爆破向安全、环保、科技方面发展,导爆管起爆网路便应运而生,该网路可根据爆破要求选择不同的起爆网路;该起爆网路可避免误爆事故的发生,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控制最大振峰,提高炸药的利用率,对爆破技术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预防爆破安全事故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爆破效果,减小飞石距离,降低大块率,使爆堆更加集中,江油红狮水泥有限公司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现场爆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合理的爆破参数下,V型逐孔起爆技术与后倾式逐孔起爆技术相比,在爆破效果、爆破安全和经济效果方面有较明显的改善。该矿山最佳的起爆网路为V型逐孔起爆,孔间延期时间为25ms(控制孔为17ms),排间延期时间为65ms。  相似文献   

13.
本文王要论述了在特殊地段及复杂环境条件下在预裂深孔松动控制爆破中采用同段位高段别微差起爆网路所取得的成功实践,达到了在深孔爆破中有效控制爆破震动效应和一次性起爆多组多排炮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实操爆破工程为例,介绍爆破设计技术在山体平整复绿中的应用,从爆破工艺、参数、装药、起爆、安全、质量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特别从爆破参数设计及装药起爆设计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起爆时差对孔间裂纹扩展的影响,采用动态焦散线实验的方法,研究含缺陷介质相邻切槽炮孔被采用同时起爆和微差起爆时孔间爆生裂纹的扩展和贯通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在定向断裂控制爆破过程中,其他参数相同时,同时起爆的爆生裂纹成壁质量比微差起爆的质量好。因此,在岩体的定向开挖工程中,可采用同时起爆的方法来提高定向断裂控制爆破的效果。(2)爆炸应力波中的P波前缘压缩波与爆生运动裂纹相互作用降低了爆生运动裂纹的扩展速度和爆生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值。实验研究结果对于定向断裂控制爆破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蔡明亮  田浩 《建筑》2011,(12):59-61
在杭长高速公路施工中,为确保隧道爆破施工及爆破区周边房屋安全,减少扰民,在现场测试的基础上,根据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用最小二乘法对大量的实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出爆破地震波衰减系数α和k值,根据测试中单段最大起爆药量及相应建筑物安全允许振动速度,按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计算相应房屋爆破安全距离,并通过理论分析确定爆破振动影响范围,将爆破总装药量及单段最大起爆药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保障了爆破工程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正> 在目前的毫秒爆破中,大都用导爆管毫秒雷管代替了传统的毫秒电雷管,达到毫秒间隔延期起爆的目的。导爆管毫秒雷管,又称非电毫秒延期雷管,常见国产毫秒雷管的毫秒量如表1所列。在工程爆破中,常把毫秒爆破称为微差爆破,即在前后相邻药包起爆之间以毫秒计算时差,使先爆药包的爆破为延迟药包爆破时创造一个瞬间自由面,  相似文献   

18.
基于张吉怀铁路隧道项目岩山出口,对聚能水压光面爆破技术爆破效果与炮孔堵塞情况、起爆点位置及聚能槽方向关系进行研究,通过现场试验及试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爆破封堵会对爆破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可有效提高爆破能量的利用率;(2)孔底起爆方式相对于孔口起爆更有利于聚能爆破中爆破能量的利用,可有效提高炮孔利用率,提高爆破效果;(3)聚能槽朝向对聚能爆破联孔效果会产生显著影响,在实际施工中应保证聚能槽朝向与开挖轮廓面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9.
爆破破岩过程中,起爆方式对爆炸能量传输和破岩效果有着重要影响。从理论上证明两相向传播的爆轰波的碰撞聚能效应,分析孔内双点起爆条件下的爆炸能量传输特征。采用张拉–压剪统计损伤模型计算不同起爆方式下的岩石爆破破碎范围,并结合台阶爆破现场试验对比不同起爆方式下的爆破块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孔内双点起爆时两束相向传播的爆轰波在炮孔中部发生正碰撞,碰撞点附近的压力大于两冲击波的强度之和,局部破岩能力显著增强。双点起爆条件下炮孔附近岩体的张拉破坏区和压剪破坏区体积均大于常规的孔底、孔口、中间起爆,当改变孔内双点起爆的起爆点位置时,压剪破坏区域体积变化不大,而张拉破坏区域体积有明显的改变。可以通过合理设计起爆点的位置和数量,利用爆轰波、冲击波的碰撞来调整炸药爆炸能量的空间分布,从而显著提高局部爆破破岩能力,以满足不同的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20.
目前隧道爆破施工主要采用电雷管起爆法、导爆管起爆法,但电雷管起爆受环境杂散电流影响,易发生意外爆炸引发安全事故。为降低风险,提高工效,今着重从导爆管在起爆针两端电火花产生的冲击波作用下激发导爆管,进而引爆雷管。经实践验证,导爆管起爆针远程起爆技术操作方便、安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爆破施工安全隐患,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