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浅海采油平台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浅海采油平台的发展现状,简述了国内外采油平台的差距,及我国浅海采油平台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从结构、设备配套、总体参数论述了浅海新型修井平台的研究、设计概况,并阐述了该平台研究与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浅海新型修井平台是为解决胜利海上作业平台能力不足,以满足生产需要而进行研究、设计的一种自升式小修平台。特别是在新型升桩系统和修井作业系统的研究、设计中,采用了创新技术及液压储能作业机,新型升桩系统可使该平台的升降高度限制在0.25m之内。液压储能作业机可使移动作业平台面积减小、机构简化、操作  相似文献   

3.
从设计思想、设计方法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多用途浅海中转平台的设计概况。并从技术经济的角度,与其他型式平台在用纲量、施工周期、配备设备、及投资费用等方面作了对比分析。认为多用途浅海中转平台是继“中心一号”后,使胜利埕岛油田成为大面积投入开发的又一新型平台形式。该平台不但全天候满足浅海的海洋环境要求,而且具有投资省、工期短、机动性大、收效快、效益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简要论述了浅海单井生产试验平台的研究设计概况,并对该平台的设计阶段所解决的关键技术及达到的技术水平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简要论述了浅海模块式固定钻采平台的初步设计概况,并介绍了该平台的需的主要设备、平台基本参数有评台的特点。该平台是促进胜利浅海7-15m水域滚动开发的新的平台型式,也是减少海上施工费用、建造快、投资省的浅海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一种好方案要。  相似文献   

6.
浅海混凝土平台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开发环渤海滩涂浅海油气田的需要,介绍国外混凝土平台的发展过程,特别是1977年以来浅海混凝土平台的应用状况,展望浅海混凝土平台的应用前景,归纳提出目前在浅海混凝土平台设计和建造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浅海修井平台是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平台,平台的配电装置采用综合型结构,辅机采用电动机控制中心,同时讨论了浅海油田极限操作环境条件的电气设备。  相似文献   

8.
针对胜利浅海固定式采油平台工艺设备是整个平台安全系统的关键环节的特点,就安全系统的基本设计、工艺设备的安全分析与保护关断、安全分析评价的方式等几个方面,来研究提高浅海采油平台的安全性的可行技术和实际生产程序。  相似文献   

9.
自立式独柱平台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海洋平台》1998,13(5):59-61
叙述了国外最新的自立式独柱平台的设计,包括环境条件,结构及制造安装的特点,对我国建造浅海区平台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浅海固定式钻采平台的总体设计思想和平台的结构设计,以及平台的主要设备配套和钻井模块的组成。该平台是根据胜利浅海油田储量条件及先期钻井后期采油的特点,采用桩基导管架式固定平台,钻井状态时甲析上的钻井设备均采用模块型式,结构设计紧凑,便于拆卸和吊装,适应了海上油田滚动开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胜利油田浅海石油开发史上探索开发模式的经过及导管架平台的应用情况。根据浅海的特点,也谈及了导管架结构的一些改进与简化。本文对浅海石油开发可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埕北35井组平台及海底管道油气集输系统的工艺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多方案技术经济对比,决定胜利浅海油田埕北35井组平台及海底管道油气集输系统采用无人值守平台和海底管运输油、油气混输上岸方式,即利用井口剩余压力(达2.0MPa)将油气经海底管道直接混输至桩古46加热站,经加热后再输送至海二接转站。该系统具有平台小型化、流程简单、设施少、井口平台与生产平台分开布置,管理方便、投资与运行费用低等特点。该系统主要是由平台流程(包括油气收集流程、加药流程和海水流程组成)与海底管道(采用保温双层管结构)组成,主要设备有计量分离器、电加热器、海水泵、药剂泵、药剂罐及流量计。最后介绍了井口平台与生产平台的结构,并对配电及自控设计进行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国浅海油田的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提出了适合浅海油田开发的多功能可移动预应力混凝土平台的结构型式,并对混凝土油罐的抗裂和防腐防渗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最后论证了混凝土平台下卧、起浮、以及搬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浅海平台的结构分析与安全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胜利浅海油田现有二十余座导管架固定平台的结构强度分析,讨论现有平台在浅海地区环境载荷作用下的安全状况。文章通过对浅海各种载荷的组合分析,得出冰载荷为平台控制载荷的结论,并在该控制载荷作用下,分析平台的受力状况和破坏形式,阐明该海域的固定平台结构设计中,应从管节点的冲剪强度和桩的承载能力出发,确定结构形式,同时对现有平台的安全作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埕岛油田是近几年开发建设的一个浅海大油田.年产原油200多万吨,已建中心平台2座,卫星平台50多座,形成了以陆地为依托的浅海大油田。海上油田环境恶劣,采油平台的管理不能采取陆地上以人为主的管理模式,而是要求管理人员越少越好,直至无人值守,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依靠先进的自动化测控系统。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单井采油平台在胜利浅海海域的石油开发中的发展过程和固定采油平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从浅海修井作业的特点、修井设施配置以及工艺流程等方面论述了胜利浅海作业平台修井工艺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随着海洋工程油气开发逐渐走向深水,深水浮式生产平台得到广泛应用。深水浮式生产平台类型主要包括张力腿平台(TLP)、立柱式平台(SPAR)、半潜式生产平台(SEMI)以及浮式生产储卸油系统(FPSO)。浮式生产平台的特点影响着上部组块的总体布置,由于这四类平台都具有浮式的特性,在总体布置上有共性的规律,同时也由于不同类型浮式生产平台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总体布置上也存在一定差异。本文以南海目标油气田不同深水开发方案为研究对象,对这四种浮式生产平台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不同类型浮式平台总体布置的共性和特性进行了研究,为我国深海浮式生产平台的总体布置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浅海采油平台修井作业的需要,研制成浅海采修一体化平台.该平台主要由固定式桩基平台和移动修井模块组成.移动式修井作业模块可通过吊装搬运,对不同采油平台实施修井作业,避免了海上平台的复杂安装,1套修井模块可服务于多座井组采油平台.现场应用表明,该平台大大提高了修井模块的利用率,降低了修井作业成本.  相似文献   

20.
胜利浅海石油勘探开发平台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胜利岛油田现有浅海平台设施,指出这些平台从材料使用,设备造型等方面既符合国情,又切合该油田的海况;亦介绍了胜利局井工艺研究院为适应油田的发展而设计开发的多种新型平台及配套设施,最后给出几个正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