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析了颈部对领子纸样的影响,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了面料性能与衬衫领下落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了面料的缩水率和热缩率对衬衫领尺寸的影响,找出了衬衫领纸样设计中的3个主要因素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领子纸样设计中前颈点、侧颈点以及后颈点与颈部构造有密切关系,并指出颈部倾斜形态对纸样的影响;面料的拉伸比功、拉伸功回复率、压缩功回复率、单位面积重量等4个主要性能指标对下落量有影响;在确定领子样板尺寸时必须考虑面料的缩水率和热缩率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人体工学的角度分析领部在结构设计中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颈部基本形态及颈部运动对服装领部结构设计的影响,从人体工学的角度探讨了领部在领窝线、倾斜角、颈根与肩部相连的装领线和生理及运动宽松量等结构方面的处理方法,以及不同方法带来的不同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将数字化三维技术和衣身直绘法运用到衬衫领型的款式与结构设计中,实现领型设计的"款式虚拟可视化"和"结构修改实时化",领子结构设计的"直观可控";将纸样差异匹配原理融汇到领子的裁配当中,实现纸样结构的"非等长""非等型"设计,以塑造贴合人体颈部的立体造型;采用高水平的缝制工艺与技巧,使设计制作完美的衬衫领变得简单准确又易于操作,提高了企业的产品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4.
张中启 《国际纺织导报》2010,38(10):72-72,74-76
通过男式衬衫领纸样设计影响因素的阐述,对衬衫领纸样设计进行了分析,指出合体衬衫领纸样设计必须结合人体颈部特征、款式、面料与工艺,才能保证衬衫领型外观效果与人体颈部曲线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颈部基本形态及颈部运动对服装领部结构设计的影响,从人体工学的角度探讨了领部在领窝线、倾斜角、颈根与肩部相连的装领线和生理及运动宽松量等结构方面的处理方法,以及不同方法带来的不同效果。  相似文献   

6.
朱旭明  王红 《广西纺织科技》2010,39(3):49-51,54
以衬衫领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参数——下落量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面料的力学性能指标对下落量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每种面料所制作领子最佳下落量,运用SAS软件分析出面料性能、下落量、翻领宽与领座高差值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使衬衫领造型更加美观,针对领窝结构参数,以横开领与横直开领差为自变量,衬衫领造型评价为因变量,采用4×5双因素实验设计,设置了20组不同的横直开领并得到对应的领圈弧线。在此基础上进行衬衫领的结构设计与制作,并对其外观造型进行主、客观评价。确定客观评价指标为:翻领上口空隙量、翻折线夹角、领角线夹角。研究结果表明:横直开领差、横开领对衬衫领外观造型影响显著;横开领与领上口空隙量高度正相关,与造型主观评分值显著负相关,横开领值取7.5~8.0 cm时,衬衫领的领上口合体度较高,造型较为美观;横直开领差与翻折线夹角呈显著正相关,与领角线夹角、造型主观评分值呈显著负相关,横直开领差的值取-0.5~0 cm时,衬衫领的翻折线夹角为115°~120°,领角线夹角为60°~70°,造型较为美观。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7款常见的女式衬衫领型为研究对象,使用感性工学的方法,通过网络调查,获得了女性消费者对女式衬衫领型的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均值分析、因子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发现女性消费者对不同领型的感性印象存在差别,主要体现在领型结构设计。得出风格因子、结构因子以及个性因子是影响女式衬衫领型评价的3个主要因子。为设计符合女性消费者需求的女式衬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结合人体颈部特征,分析立领形态与结构的关系,并通过纸样实验,定量地描述立领结构设计的变化规律,提出具有实用性的立领(单立领和立翻领)的结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朱蕾 《毛纺科技》2023,(1):70-75
为优化女装翻驳领款式结构,提高制版效率,以标准女体为基型,在胸围量加放8 cm的基础上配置翻驳领。通过基础领圈配伍因素及其结构设计分析,采用影射结构制图法,分领座配置方式缩短翻折线,使成形后的领型更符合颈部结构。应用Style3D技术验证翻驳领影射结构制图的合理性,通过压力系统测试不同领腰高、不同翻领宽、不同翻折线收缩量组合下领成形后的舒适度,并得出适合较合体女外套衣领翻折线收缩量的取值,为优化衣领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周悦 《丝绸》2012,(1):45-47
对人体颈部形状进行研究,寻找颈部与衣领的关系,将颈部与衣领结构紧密结合。通过对颈部测量,以纸样展开的方法,得出无领、立领、翻驳领等的结构原理,并对不同领型进行拓展设计,使衣领设计与颈部造型达到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2.
依据人体生理构成特征,运用立体裁剪方法,对其颈、肩与款式形态的相互适应性进行了从原理到形态造型的分析。结果表明:人体颈、肩与服装领、身结构呈"凹"省形态;领子造型时,必须以其"凹"省形态为前提,最大程度地满足人身体颈、肩功能。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三维人体测量的江浙在职男青年颈部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珊珊  王鸿博 《纺织学报》2013,34(10):131-0
本文旨在探讨长期座位作业的在职男性颈部形态特征,为青年男性服装的领型设计提供参考。通过三维人体测量的方式提取人体颈部的相关数据,分别从颈部截面形态、颈部围度形态、颈部高度形态、颈部曲度形态、颈部立体形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颈中横矢比与颈根横矢比基本为一个定值,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颈围有逐渐增粗的趋势;颈中围与颈跟围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根据颈曲度变化情况把颈型分为三类;前后颈长呈现较强的线性关系;通过对颈部立体形态的分析,将男性颈部分为四种立体形态,并将测量结果与普通青年男性的颈型进行对比,为男性服装领型设计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衬衫领纸样制版工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通过分析影响衬衫领纸样制版的因素,论述衬衫领纸样制版设计的大致过程以及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人体颈部三维立体模型是研究服装领口与颈部之间作用力的前提,是预测颈部服装压力、优化领型设计的基础。为此,以200名在职男性颈部形态分类为基础,挑选20名颈型相似的青年男性,通过三维人体扫描仪获取枕骨下沿与颈根之间12 cm的40个颈部截面点云图;再用Mat Lab软件处理,获取颈部截面坐标;之后将颈部三维坐标输入Solid Works软件,即可输出颈部皮肤层三维模型;运用同样的方法建立包含骨骼层、软组织层的颈部三维模型,并利用服装穿着压力与三维模型曲率的关系进行模型验证。分析结果显示,建立的三维颈部模型高度有效,模型对服装压力的预测以及服装领型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