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金鑫 《人民黄河》2003,25(11):39-40
万家寨引黄工程是解决山西省太原、大同、朔州三市工业和生活用水的一项大型引水工程,其未来供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成败。通过对影响南干线未来供水水质主要因素万家寨水库水质状况、汾河水库上游河段及汾河水库的水质状况的监测评价,定性地指出了未来的供水水质状况、影响供水水质的主要因素和水污染治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万家寨引黄工程供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成败。本文通过对影响南干线未来供水水质的主要因素-万家寨水库水质状况,汾河水库上游河段及汾河水库水质状况的监测评价以及对未来供水水质进行的初步预测,定性地指出了未来的供水水质状况,影响供水水质的主要因素和水污染治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万家寨引黄工程2001年将通水到太原,为太原的城市生活及工业供水。其引用水源为黄河水,汾河水库以上将利用汾河干流输水,但黄河和汾河污染严重,而且有加重趋势。这对引黄工程的水质和引水后充分发挥效益将是严重的威胁。因此,加强黄河与汾河的水污染防治与保护,应成为引黄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万家寨水库、汾河水库的水体质量直接影响着山西省太原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本文通过调查万家寨引黄工程供水区污染源分布状况对供水区污染原因和水质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兰康杰  范荣森 《人民黄河》2003,25(6):15-15,24
对于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这样一个现代化大型远距离跨流域引水工程,供水实时调度与监测系统对工程的稳定、经济和安全运营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运用各种高新科技手段,对区域的水资源及相关的大量信息进行实时采集、传输及管理;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对区域的水资源进行实时监测、优化配置和科学调度;以远程自动控制技术为依托对流域或区域的重要水利工程进行控制操作是该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王新义 《中国水利》2006,(12):51-52
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位于山西省中北部,是从根本上解决山西水资源紧缺矛盾的大型跨流域引水工程。该工程从黄河万家寨水库取水,分别向太原、大同和朔州3个能源基地供水,工程包括总干线、南干线、连接段、北干线4部分,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总干线、南干线、连接段,二期建设北干线。引黄工程输水线路总长449.16km,设计引水流量48m^3/s,年输水量12亿m^3.其中向太原市年供水6.4亿m^3,向大同、朔州年供水5.6亿m^3。  相似文献   

7.
金林 《水资源保护》2003,19(2):51-53
通过对影响万家寨引黄工程南干线未来供水水质主要因素———万家寨水库水质状况、汾河水库上游河段及汾河水库的水质状况的监测评价 ,以及对未来供水水质进行的初步预测 ,定性地指出了未来供水水质状况、影响供水水质的主要因素和水污染治理的重点。提出引黄工程的水资源保护应首先使万家寨水库水质达到Ⅲ类水水质标准 ;其次必须加强对汾河上游河道的水污染治理 ,其主要污染物为铁、锰等金属类及石油类污染 ;根本问题是必须彻底治理汾河水库的两条主要入库支流———涧河和岚河。  相似文献   

8.
万家寨引黄工程位于山西省西北部,西起晋蒙交界的万家寨水库,南至太原,东至大同,是一项大型跨流域引水工程。其任务是向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太原、大同、朔州提供城市生活用水,以及沿线地区工农业用水。引黄工程1992年开工,随着土建工作的开展,安全监测手段也逐步引入这项大型工程。在监测工程的实施中,主要遇到了以下问题,而这些问题在监测开展较晚的山西省甚至全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万家寨引黄工程南干线供水区供水后,汾河流域原有地表水、地下水与引黄水融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为实现多种水源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统一配置,需应用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现代决策技术建设万家寨引黄工程南干线供水区水资源实时监控与调度系统。本文从系统建设范围、目标、原则、任务、系统组成、逻辑结构、功能设计及组织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将为下一步系统建设实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万家寨引黄工程太原供水区的水管理方案,是对供水经营实行市场经济的商业化运作,以达到水利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这是一种对水管理模式的探讨,也是对水利改革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汾河水库水质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万家寨引黄工程通水前后汾河水库的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汾河水库主要污染物的变化趋势,指出了引黄工程对汾河水库水质的影响,并提出了保护汾河水库水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保障天津滨海新区供水系统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地运行,综合应用多种信息技术,实现供水工程的监测、报警与控制。滨海新区智能化安全供水系统、供水管网阀门自动控制系统和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是信息技术运用于供水业务,实现供水现代化管理的成功案例。分析了这些案例中具体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并对供水系统中的信息技术应用进行了展望。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将为供水行业的科学管理、远距离监测、调度、控制,以及各类信息的传递,提供更为快速、简便、经济、安全、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5~2010年万家寨引黄一期工程沿线水质监测数据,对万家寨水库及汾河水库水质演变及现状进行评价分析,并采用PWQTrend水质污染趋势模型分析软件,对引黄沿线水质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4.
城镇供水管网监测自动化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琰  党志良  姚莎  吴波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9,15(4):351-352,357
通过分析管网系统组成与运行要求,选取相应监测点及监测仪器,建立一套实时快速、准确可靠、先进实用、高度自动化的信息采集、监测与控制的自动化系统,以便对供水管网的安全运行状态、水情信息以及设备的运行等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为供水安全可靠、水资源优化配置等提供决策支持手段,进一步提高管理决策的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引黄工程自身特点、供水区水市场及水资源管理体制等制约引黄工程初期正常运营的障碍性因素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引黄工程这一大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何走出运营初期困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海波 《中国水利》2012,(21):41-43
做好村镇供水设施水质检测与监测工作,是保证村镇供水设施水质卫生安全,促进村镇供水工程长期有效运转的重要措施。介绍了北京市村镇供水工程概况及水质监测现状,分析了当前北京市村镇供水工程在水质监测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北京市村镇供水工程水质监测、保障饮水安全的建议和做法。  相似文献   

17.
引黄工程后期的水文水资源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健  王丽英 《水利水电技术》2002,33(8):27-28,31
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以下简称引黄工程)南干线的骨干工程即将完工,预计可在2002年底通水至太原,但在通水前,还有一些必要的水文水资源工作需要引起重视并应及早开展,其主要工作包括引黄工程沿程的水量和水质监测、泥沙测验、对汾河上游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并提出应成立汾河上中游水务局,从行政统一本区域的水资源调度及管理工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万家寨引黄一期工程已具备向太原供水区供水3.2亿m3的能力。但由于太原供水区水资源尚未达到优化配置,一方面工程能力大量闲置,另一方面仍大量超采地下水,造成环境破坏。文中提出进一步调整地下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利用经济杠杆促进引黄入晋工程太原供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9.
贡湖水质自动站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贡湖水质自动站是太湖局建设的第一座水质监测站。介绍了自动站的构成和工作流程,并对自动站采用的水质监测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自动站自运行以来,能提供实时水质信息,及时反映水质变化过程,为相关行业建设水质自动站及类似技术应用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