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性看待IMS     
IMS将可能成为统一的固网和移动融合平台,为加强对互联网的管控能力、开发融合业务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统一平台。文章分析了IMS标准化进展情况,IMS业界实际进展,并提出了IMS面临的挑战等。  相似文献   

2.
理性看待IMS     
赵慧玲  董斌 《移动通信》2007,31(2):45-48
IMS将可能成为统一的固网和移动融合平台,为加强对互联网的管控能力、开发融合业务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统一平台。文章分析了IMS标准化进展情况,IMS业界实际进展,并提出了IMS面临的挑战等。  相似文献   

3.
IMS(IP多媒体子系统)提供了统一的业务平台和网络融合的基础,基于IMS的固定移动网络融合已经成为网络演进的方向。本文对网络融合的必要性以及基于IMS的网络融合架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基于IMS的固定移动网络融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MS为电信运营商提供了统一的业务提供平台和网络融合的基础,基于IMS的固定移动网络融合是网络演进的方向;对其网络融合架构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IMS(IP多媒体子系统)作为业界公认的核心控制层融合技术,在运营商推进网络融合进程中备受关注。通过对IMS规模部署中的组网结构、与其它网络的互通、业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建议运营商在IMS的组网结构上,可以依据IMS用户规模和管理机制等因素,以大区或省为单位建设统一的IMS网络;在IMS业务平台建设上,运营商可以依据现有网络情况,灵活选择利用原有业务平台或新建IMSAS来实现业务融合,同时为固网、移动用户提供业务,同时IMS还可满足运营商多媒体业务推广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吴彤 《电信科学》2007,23(3):44-47
IMS是NGN的IP多媒体业务部件,是为3G的IMS域用户和固定宽带用户提供融合业务的统一网络.对于固定宽带用户,软交换是IMS的一种实现.PSTN/窄带软交换与统一IMS分属不同的网络并且将长期并存.为宽带终端提供业务的软交换设备必然要成为统一IMS的一部分,覆盖固定宽带终端的网络将向统一IMS演进.本文还介绍了呈现、即时消息等业务服务器的组网方式以及基于IMS的语音融合业务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7.
基于IMS的网络融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3GPP、ETSI TISPAN和ITU-T在IMS研究方面的标准化进展情况,IMS作为网络融合解决方案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了目前IMS在技术和产品方面的现状,并提出了运营商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IP多媒体子系统(IMS)由于自身的特点,已成为现有网络发展和演进的方向.本文对IMS相关标准的进展情况进行了汇总,结合IMS的特点,分析了IMS在网络融合等方面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IMS标准进展情况及其体系结构特点,研究了IMS与网络融合并探讨了IMS网络规划。  相似文献   

10.
通信网络发展趋势--固定移动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P多媒体子系统(IMS)是FMC的最终架构,是网络演进的方向.在核心网络完全基于IMS融合之前,首先应在应用/业务层和终端接入层进行融合,借助统一的用户数据和统一、开放、标准的业务平台开展FMC业务,将是平滑演进到IMS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1.
NGN承载网建设思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GN是指能够承载全部电信级业务(如语音、视频、数据的统一承载平台),即整合NGN和IMS体系架构、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融合在同一张NGN上.  相似文献   

12.
IMS下的网络融合作为当前通讯业界所关注的热点议题,能有效实现其固定和移动网络融合,对于推动通讯业界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本文通过对IMS作为固定和移动业务网络融合平台的优势环节进行分析,对IMS的业务生成环境进行介绍,并从中提出相应IMS业务网络融合架构的创想.  相似文献   

13.
下一代网络控制技术的核心——IMS的现状和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慧玲  董斌 《电信科学》2007,23(3):37-40
随着通信技术和信息应用的发展,电信业务需求正在向固定移动融合、语音与互联网应用相结合的综合信息服务转变,传统运营商面临移动运营商与互联网应用提供商的激烈竞争.IMS(IP多媒体子系统)作为下一代网络控制技术的核心正引起业界广泛的关注.本文分析了IMS标准化的进展情况、IMS部署和试验情况以及IMS与其他多种技术的关系,并提出了运营商所关注的问题和IMS面临的挑战等.  相似文献   

14.
《电信网技术》2005,(11):47-48
谈及下一代网络,目前业界越来越关注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融合问题。因为全IP网络是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共同发展方向,在NGN体系架构下,固定和移动仅仅作为NGN的不同接入方式。对用户而言,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相结合,可以实现真正地随时随地沟通,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通信手段和通信方式,并且可以享受更多固定和移动融合所带来的新业务。在这种用户需求的驱动下,软交换技术、IMS等为新业务的引入和网络融合提供了条件。特别是IMS,由于其与接入无关、统一的会话控制和用户数据管理、开放和统一的应用平台等特性,使得很多人都将其视为固定和移动网络融合的基础,希望通过IMS实现真正的从业务、设备到网络的完全融合。爱立信公司的《固定网络部署IMS正当时》一文正是从这样的思路出发,提出将IMS架构引入固定网络实现多媒体业务的解决方案及其特点,此方案为致力于该领域研究的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朗讯新闻     
鸣旋 《世界电信》2006,19(8):66-67
朗讯IMS平台助力新世界电讯研发具有突破性的固定移动网络融合服务;朗讯科技IMS技术助力马恩岛电信下一代融合网络;  相似文献   

16.
基于IMS的网络融合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从业务网络融合入手,分析了IMS作为固定和移动业务网络融合平台的优点,介绍了IMS的业务生成环境,提出了基于Parlay/OSA的IMS业务网络融合方案,并对方案中的若干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基于IMS的网络融合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从业务网络融合入手,分析了IMS作为固定和移动业务网络融合平台的优点.介绍了IMS的业务生成环境,提出了基于Parlay/OSA的IMS业务网络融合方案,并对方案中的若干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下一代网络(NGN)体系结构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IMS技术及其有关标准制定的进展。在分析IMS作为下一代网络融合发展的关键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有关固定和移动网络融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谈谈电信网络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业务层面的融合、网络层面的融合和运维支撑系统的融合三个方面介绍了网络融合的内涵.以英国电信、法国电信和NTT为例阐述了目前国际运营商的网络融合思路。IMS作为固定和移动网络融合的一种具体方案,本文还介绍了IMS的标准化进展、技术特点及其应用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IMS网络业务架构中定义了三类Application Server,分别是SIP AS、基于OSA/Parlay Server的AS和传统移动智能网.中兴通讯依托多年的电信研发成果和市场经验,精心打造了一个符合IMS标准架构并有特色扩展的统一业务平台ZXUP10,为用户提供一个全融合的IMS多媒体应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