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润滑油潜含量测定方法RIPP9-1990中使用的丙酮-苯-甲苯混合溶剂挥发性大、毒性较高的情况,采用低毒的丁酮-甲苯混合溶剂作为减压蜡油的脱蜡溶剂进行实验研究。根据脱蜡油收率随溶剂组成的变化确定了丁酮-甲苯的适当组成,并且采用不同原油的减压蜡油(VGO)对新、旧两种脱蜡溶剂进行了对比考察。结果表明,由新、旧两种溶剂得到的脱蜡油在性质和质谱组成上基本一致,因而可以用低毒的丁酮-甲苯(体积比60:40)混合脱蜡溶剂替代RIPP9-1990方法中毒性较高的丙酮-苯-甲苯混合脱蜡溶剂。  相似文献   

2.
本文记述了重质润滑油料的特点及其脱蜡溶剂的要求,比较了苯和甲苯的性能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从而指出:丁酮一甲苯溶剂在低温下的性能比丁酮一苯好,在工业生产上能灵活地调节溶剂的组成,可以得到较高的脱蜡油收率,而且能耗较低。综合效益为:处理一吨原料可比丁酮—苯溶剂脱蜡多得利税3.05元,因此丁酮—甲苯溶剂是重质润滑油脱蜡的优良溶剂。建议石油七厂二酮苯脱蜡装置改用丁酮—甲苯溶剂。  相似文献   

3.
燕山石化公司炼油厂的润滑油酮苯脱蜡装置采用丁酮-甲苯混合溶剂.在整个脱蜡过程中,除新鲜溶剂外,各种滤液、蜡液和各塔进料等许多混合物均主要由丁酮、甲苯和油(蜡)三个部分组成.因此,及时提供这些混合物的组成数据对采取正确处理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润滑油》1992,(1)
大连石油化工公司脱蜡脱油联合装置是1973年由冷榨脱蜡改建为溶剂脱蜡,1986年又改建为加工能力为30×10~4t/a的脱蜡脱油联合装置。装置以甲乙酮——甲苯为溶剂,采用一段脱蜡、两段脱油工艺流程,加工大庆原油的减二、减三线馏分油,所产去蜡油为150SN、200SN、500SN半成品基础油,含油蜡为食品蜡和皂化蜡  相似文献   

5.
国内简讯     
荆门分公司酮苯脱蜡装置应用活性炭纤维净化回收有机尾气  中国石化荆门分公司酮苯脱蜡装置设计年生产能力为 0 .4 0Mt。以糠醛精制油为原料 ,丁酮和甲苯混合液为溶剂 ,主要生产低凝点的脱蜡油。装置由结晶、真空过滤、回收、冷冻四大系统组成。真空过滤循环使用的惰性气亦称为安全气 ,一路作密闭气 ,另一路作反吹气 ,同时在反吹线上引出排空线 ,将多余的惰性气排放 ,排放量约为 4 0m3 /h。常规工艺上采用水吸收法处理此废气 ,然后排入大气 ,用此吸收法丁酮回收率在 6 9%、甲苯回收率在 6 9% ,回收效率低 ,不仅造成了溶剂损失 (排空中安…  相似文献   

6.
润滑油溶剂脱蜡主要工艺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兰化合成橡胶厂新建的2万t/a酮苯脱蜡装置,采用的是甲苯-丙酮脱蜡工艺。通过对溶剂的选择,原料油的稀释程度,蜡的结晶状况,蜡和油的分离效率等的分析,找出最佳工艺控制条件,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油的凝固点,减少了石蜡中油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气相色谱法测定酮苯油蜡中丁酮,甲苯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分析酮苯油蜡中的残余溶剂。用聚乙二醇(20M)作为固定相,测定润滑油和蜡中的丁酮和甲苯含量,该方法适合测定酮苯车间脱蜡油和蜡中含量小于500ppm的溶剂组成。其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14%、最大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  相似文献   

8.
酮苯脱蜡脱油是利用丁酮一甲苯二元混合物对原料中的油、蜡具有不同的溶解能力和油与蜡的熔点差,利用物理溶解和解析方法进行蜡和去蜡油生产.对溶剂选用、脱蜡方法及国内外新技术发展,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效果进行了阐述,说明了酮苯脱蜡脱油装置向节能降耗、优化控制、设备大型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最终实现节能降耗,产品收率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炼油生产润滑油的过程中需要脱蜡,溶剂脱蜡法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脱蜡方法,这种工艺需要对脱蜡溶剂进行回收。迄今为止工业上主要采用2种方法回收脱蜡溶剂,一是蒸馏法,二是膜分离+蒸馏的组合工艺。本文详细介绍了近年来润滑油脱蜡溶剂回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介绍计算机优化控制系统在北京燕山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炼油厂520kt/a酮苯脱蜡脱油联合装置上的开发应用情况。经过4年多的工业应用证明,该系统能够较好地优化脱蜡系统各次溶剂的加入比例,降低总溶剂比,提高脱蜡油收率。采用计算机优化溶剂比操作,在原料和产品性质及主要操作条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轻油系统总溶剂比降低了0.24,脱蜡油收率提高了0.9个百分点,重油系统总溶剂比降低0.07,脱蜡油收率提高0.86  相似文献   

11.
石油化工研究院大庆化工研究中心研发的接枝苯乙烯改性膜及其制备方法,对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将该膜用于润滑油酮苯脱蜡滤液中的甲苯和丁酮溶剂分离回收,在-15℃时,截留率高达88%。  相似文献   

12.
马明  董瑞辉 《润滑油》1992,(3):22-26
目前,在酮苯脱蜡生产工艺流程中,结晶系统采用一段脱油的滤液作为第一、第二次溶剂,采用新鲜溶剂作为第三次溶剂加入,但效果不太理想。1991年3月茂名石油工业公司炼油厂在酮苯脱蜡装置上进行了改进原工艺流程的工业试验,改用新鲜溶剂作为第一、第二次溶剂加入,一段脱油的滤液作为第三次溶剂加入,结果改善了结晶效果,降低了单位能耗,提高了装置处理量及脱蜡油收率。此工艺流程改进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3.
溶剂脱蜡装置的溶剂干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丁酮—甲苯脱蜡溶剂干燥的原理、工艺流程及混相进料的节能方案,并讨论了按这一方案生产时的有关问题及工艺条件选定的原则。文中附有用 NRTL(non-random two liquid)法计算出的丁酮-甲苯-水三元系的活度系数及气液平衡关系图可供设计及计算时应用。  相似文献   

14.
溶剂含量蒸馏是酮苯脱蜡装置生产中的一个经常性分析项目,分析样品多,工作量大,由于溶剂易挥发,也易污染空气。我们装成的溶剂含量自动蒸馏装置,不需人工调节,达到十点自动报警,分析装置放在密闭罩内,既提高了化验效率,又较为安全。一、工作原理分析试样为酮苯脱蜡装置的脱蜡油和溶剂的混合物。溶剂中丙酮的沸程为55.5~56.5℃,苯的沸程为79.6~80.6℃,而脱蜡油的初馏点则比溶剂的沸程高得多,蒸馏时,溶剂全部蒸出的温度仍比脱蜡油的初馏  相似文献   

15.
润滑油加氢异构脱蜡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以加氢裂化尾油、溶剂精制 加氢处理的减压瓦斯油为原料 ,采用加氢异构脱蜡工艺和异构脱蜡催化剂FIDW 1制备VHVI、HVI润滑油基础油的试验结果 ,并通过与溶剂脱蜡和催化脱蜡技术的对比 ,说明采用异构脱蜡工艺制备的润滑油基础油具有收率高、粘度指数高和倾点低的特点。同时 ,还介绍了以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 ,采用异构脱蜡工艺制备食品级白油的试验结果以及异构脱蜡催化剂FIDW 1运转 2 0 0 0h的稳定性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酮苯脱蜡是润滑油生产过程的主要装置。脱蜡过程中结晶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脱蜡油的收率。上海高桥石化公司炼油厂与华东化工学院协作,采用过程优化的新方法——相关积分法,开发成功酮苯脱蜡计算机溶剂比优化控制系统。经一年多的工业试用、改进和完善,已在2号酮苯脱蜡装置连续使用。  相似文献   

17.
郭瑞昕 《润滑油》2006,21(1):14-17
酮苯装置采用优化控制,以产品收率和稀释溶剂、冷洗溶剂比为函数关系,通过优化调节运行参数,提高产品收率和产品质量。由于酮苯装置类型的不同,优化控制分别用于酮苯脱蜡装置和酮苯脱蜡脱油联合装置,找出存在的缺点,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润滑油脱蜡装置开停工频繁等问题,根据脱蜡原料分布范围大的特点,提出在同一套脱蜡装置上用同一种溶剂组成,在生产不同组分原料时,进行脱蜡工艺改进,和国内同类装置相比,历史上首次成功实现了用同一溶剂组成加工从轻质到重质脱蜡原料。降低了装置大跨度切换原料时操作难度,使装置能耗、物耗经济技术指标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9.
兰州炼油厂一套酮苯脱蜡装置有稀冷脱蜡工业试验系统。在试验中,由于溶剂含水较高,溶剂冷却困难,稀冷塔喷头经常堵塞,致使试验不能正常进行。同时,由于溶剂含水高,一、三次和冷洗溶剂套管和冷却器均需定期熔化,影响产品质量和收率。因此,在1980年5月增设了溶剂干燥塔。该塔投用后,经过试验调整,在干燥塔采用热进料时,溶剂干燥取得较好效果。在处理减压三线日加工量700吨时,干燥塔底溶剂含水可达到0.2%以下,系统溶剂循一段时间后,装置湿溶剂含水由0.9%  相似文献   

20.
浅谈单溶剂与双溶剂的脱蜡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温树棠 《润滑油》1998,13(6):25-27
就溶剂脱过程中溶剂的选择进行了论述。通过用甲异丁基酮和甲乙酮混合溶剂做脱蜡或脱油溶剂,对溶解能力,脱后油收率,等性能方面的综合比较,提出了发展MIBK脱蜡工艺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