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表面处理剂对李咀矿矸石粉补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考察了用不同处理剂处理的淮南李咀矿矸石粉表面与橡胶本体的作用情况,分析讨论了处理剂组成特点对表面处理效果的影响,发现富含C-O-C的吐温-85更有利于加强李咀矿矸石粉与橡胶之间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2.
谢一矿矸石表面形态对其补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德海  俞永萍 《非金属矿》1996,(3):44-45,41
作者用SEM分析了经谢一矿煤矸石填充的橡胶试样断口,结合表面处理剂的组成特点.讨论了表面处理对矸石粉表面形态的影响。矸石粉对橡胶的补强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用表面处理剂本身的结构。对谢一矿矸石粉而言,以富含-OH的处理剂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对诸如浮选、过滤、分散、絮凝等选矿过程,通过吸附来调整控制固-液界面性质是至关重要的。通常,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比单一的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更能提高矿物表面的活性和耐盐性,这一点对盐类矿物的浮选尤为有利,因为在高浓度下溶解的多价阳离子往往会使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沉淀而损耗。本文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辛乙二醇十二烷基醚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研究了其混合物在高岭土上的吸附。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4.
改性煤矸石粉对轻便雨靴外底补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淮南潘一矿和谢二矿的煤矸石粉进行表面包覆改性处理,并将之用作轻便雨靴外底用胶的填充剂,考察分析了煤矸石本身的性质以及表面处理对煤矸石补强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电气石表面改性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择了三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改性剂,对电气石粉体的表面改性效果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与反应性试剂、偶联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改性剂相比,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电气石的表面改性效果明显较低,为电气石表面改性及其综合利用提供了明确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6.
表面活性剂与钾长石提钾过程的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SC I-A)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pan-60),研究了其单一或混合物对钾长石提钾过程的影响。通过钾溶出率的变化,讨论了不同表面活性剂与钾长石的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钾长石的相容性最好,并以离子对形式吸附于钾长石表面;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钾长石的相容性较好,其吸附形式可能是范德华吸引力吸附;混合表面活性剂比单一表面活性剂更有利于提高钾溶出率。  相似文献   

7.
在本研究中,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一种浮选分离石英和长石可能性的新概念,研究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Brij58对石英和长石浮选行为的影响,还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浓度低时,石英出现最大的可浮性,长石不能被这种表面活性剂捕收,用预先经过盐酸浸沥过的长石进行浮选试验,其浮选特性与石英相似,本文还研究了长石表面碱金属离子的消除对其可浮性的影响。根据无机和有机添加剂的盐(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表面活性剂对神东低阶煤的润湿改性机理,选取三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采用润湿改性试验、接触角试验、Zeta电位试验、FTIR分析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改性机理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曲拉通X-100)对于煤的润湿改性能力最强,其次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于煤的润湿改性能力最弱;Zeta电位试验表明,阳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均能大幅度改变煤表面电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于煤表面电性影响较小;FTIR分析表明,表面活性剂分子通过吸附实现了对煤表面的润湿改性;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表明,三种表面活性剂与煤的相互作用能均为负值,绝对值大小依次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说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煤的吸附更为稳定。另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煤-水体系中的水分子自扩散系数最高,表明其对煤表面的润湿改性能力最强,这与润湿改性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
表面活性剂型助滤剂的结构及助滤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筱敏  罗茜 《金属矿山》1994,(11):35-37
根据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的助滤效果比较,从表面活性剂的极性基和非极性基的结构论述了表面活性剂型助滤剂的结构与助滤性能的关系。作为高效助滤剂的表面活性剂的极性基对固体表面应有较强的亲合性,但要避免太强的亲合性;对于非极性基应具有较大面积的疏水基,且能在固体表面大量的单层吸附使固体表面大面积疏水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4种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单体溶液进行张力值的测定,并结合表面活性剂单体溶液对煤尘润湿接触角实验,对煤尘润湿性进行定量表征研究。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单体溶液对煤尘的润湿性不仅表现在溶液的表面张力的大小,而且体现在溶液与煤尘的接触角大小;通过煤尘接触角实验结果拟合分析,阐明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润湿效果上明显好于阳离子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在用油酸钠与十二烷混合物作捕收剂浮选磷酸盐矿石时,试验了一组壬基苯基聚乙烯乙二醇酯表面活性剂的优良作用。为了评价浮选结果,测定了用油酸钠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制备的单一和二元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平衡表面张力。用溶液表面张力的变化和根据表面张力数据计算出的相互作用指数来决定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协同作用。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时,油酸钠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油酸钠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P-4之间的相互作用参数计算值为-0.21。这表明两种表面活性剂之间发生吸引。然后在磷酸盐矿石分批浮选中试验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P-4。在捕收剂不同用量和捕收剂不同组合时,证实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油酸钠与羟乙基化壬基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单一和二元混合物在磷灰石矿物上的吸附量和接触角。研究了在有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情况下,Ca^2 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磷灰石表面上油酸吸附多层和Ca^2 离子的存在增加了它的吸附量,这是由于以油酸钙形式发生油酸盐表面沉淀而引起的。但是,由于表面活性剂间的竞争和使油酸盐离子不能以油酸钙的形式沉淀,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存在降低了油酸的吸附量。羟乙基化的表面活性剂在磷灰石表面上的吸附层数和吸附量随每个分子中的羟乙基的个数增加而降低。当分别测定时,在油酸盐溶液中的接触角明显地比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接触角大。在两种药剂的浓度相对较低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P-4的存在,增大了油酸盐溶液的接触角。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纳米金刚石在水介质中稳定分散的问题, 利用粒度检测、光电子能谱、表面电性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 对表面活性剂的组合使用在纳米金刚石表面改性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 加入单一的表面活性剂往往不能使纳米金刚石在介质中稳定分散, 而组合使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可以对纳米金刚石进行表面化学修饰改性, 从而得到稳定分散的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复配型表面活性剂对不同粒径煤尘的润湿效能,对红庆河煤矿3-1煤层3个不同粒径的煤尘样品进行沉降试验研究。通过单体沉降试验优选表面活性剂发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煤尘的润湿能力优于非离子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再对优选出的4种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沉降试验,发现添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0.04%快渗T溶液对煤尘的润湿效果是添加两性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1.7和1.3倍;对于0.06%快渗T溶液,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复配液的润湿性变化较小;添加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与0.04%和0.08%快渗T溶液复配,极大地提升了快渗T溶液对小粒径煤尘的润湿效能,其复配比分别为2∶1,3∶1时,煤尘润湿性最好。  相似文献   

15.
煤尘表面特性及润湿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煤尘的红外光谱实验、电泳实验和正向渗透实验系统,研究了煤尘的表面化学结构、表面电性和表面润湿性,对煤尘表面润湿机理进行了研究,阐明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对煤尘的润湿效果好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机理.研究表明,溶液对煤尘的润湿性能不仅取决于溶液的气-液表面张力,而且取决于溶液与煤尘的固-液界面张力,溶液与煤尘的固-液界面张力的大小,又与煤尘的疏水性、电性、溶液添加剂(如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性质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各种洗涤助剂复配,得到一种用于乳化炸药生产过程中清理用清洗剂。该清洗剂具有去污快、泡沫低、易冲洗等特点,价格也比较便宜。  相似文献   

17.
低阶煤约占我国主体能源煤炭的57%,其洁净高效加工利用对煤炭行业落实国家“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浮选是处理细粒(-0.5 mm)低阶煤最为有效的方法。但因低阶煤天然可浮性差、浮选捕收剂消耗量大等难题,其工业化至今未能实现。为了降低低阶煤浮选捕收剂消耗量,提高其浮选性能,综述了非离子型、离子型和复配型表面活性剂类捕收剂,探讨并总结了其与煤表面的作用机理。表面活性剂类捕收剂主要通过氢键作用、静电吸附等与煤粒表面作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类捕收剂中苯环的存在有助于其极性基团中极性氧原子在低阶煤表面的吸附;离子表面活性剂类捕收剂对煤表面酚羟基的掩蔽作用强于羧基;复配表面活性剂类捕收剂的吸附是由表面活性剂与煤表面之间的静电与氢键作用、药剂长链对煤表面极性基团的覆盖作用、不同捕收剂之间的协同作用共同实现的。捕收剂的乳化有助于提高药剂的分散效果,复配表面活性剂形成的活性油泡可作用于煤表面的特定部位(疏水和亲水位点),明显提高药剂的选择性和黏附强度,降低低阶煤浮选药剂消耗量。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煤层注水减尘效率,选取了2种非离子与2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下单体与复合表面活性剂溶液表面张力及其对疏水煤尘润湿特性的变化规律(接触角与自然沉降速率),对比分析了复合表面活性剂溶液对疏水煤体的协同润湿效应,探讨了协同润湿机理,并对其开展了煤层注水现场验证试验。实验结果表明:4种表面活性剂在超过临界胶束浓度后对煤尘的润湿性仍不断增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100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DSS之间具有显著协同润湿效应,且该效应随溶液浓度增加呈增强趋势,复合表面活性剂在1%质量浓度时较TX-100、DSS单体表面活性剂协同润湿率分别达60.06%、132.03%,即高浓度复合表面活性剂溶液对疏水煤体具有显著协同润湿效应。利用界面化学理论对该协同润湿机理分析得到:在高浓度复合表面活性剂溶液中,表面活性剂胶束解离速率的大幅提升是其对疏水煤尘具有协同润湿效应的关键原因。为验证该协同润湿效应,在杨柳煤矿1076综掘工作面进行煤层注水现场试验,试验结果发现:利用添加1%质量分数的TX-100:DSS复合表面活性剂溶液进行注水后,综掘巷减尘率达71.04%,较仅添加0.05%TX-100...  相似文献   

19.
随着煤矿开采逐步向深部延伸,煤层瓦斯压力与含量趋于增大,瓦斯浓度超限问题日趋严重,而添加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是降低煤体瓦斯涌出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分析了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在煤矿瓦斯灾害防治中的应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安全性、温和性考虑,表面活性剂优选顺序依次为两性和生物型、非离子、阴离子、阳离子,同时大部分非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复配功能;②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除生物型表面活性剂外,其他类型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均出现明显的表面张力及接触角变化的浓度拐点,对应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1 %,获得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润湿性效果排序为阴离子、非离子、两性、阳离子、生物型;③添加表面活性剂水溶液能够显著抑制煤岩瓦斯解吸扩散能力,这与水溶液的润湿铺展增强作用及封堵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表面活性剂在干燥中控制粒子团聚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敏  刘桂华  尹周澜 《矿冶工程》2006,26(6):65-67,72
以中和沉淀法制备超细氢氧化铝粉,通过粉末的粒度分析和粒子数的计算,研究了干燥时表面活性剂对超细粒子团聚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若不加表面活性剂,粒子团聚严重,小于0.2μm的粒子消失,粒子总数减少了99.9%,干燥后粉体表面孔径分布不均匀,粒子易成快。加入表面活性剂后,细粒子团聚程度降低,粒子总数减少小于30%,干燥后粉体气孔发达,分布均匀。N2吸附-脱附曲线和SEM分析结果表明,加入表面活性剂后,由于表面活性剂吸附在界面上,影响了粒子表面性质,影响粉体中孔的结构和大小,从而导致了毛细管力的变化,影响了粒子间氢键及架桥氢键的生成,继而抑制了粒子的团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