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杨贤  王斌  乔宁强 《冶金分析》2019,39(1):54-58
热释汞是寻找油气田矿藏的重要指示参数。标准方法GB/T 29173—2012(以下简称国标法)采用金丝捕汞管吸收汞蒸气后利用原子吸收光谱对油气化探样品中的热释汞进行了测定,由于金丝捕汞管重复使用后吸收效率会降低,易产生系统误差,因此实验对国标法进行了改进,采用高锰酸钾和硝酸的混合溶液吸收热释汞蒸气,以盐酸羟胺还原,实现了冷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对油气化探样品中热释汞的测定。同时实验进一步对吸收液中高锰酸钾和硝酸的浓度,以及样品粒度、热释时间、盐酸羟胺溶液的浓度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方法线性范围为1.0~1000ng/g,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检出限为0.5ng/g。将实验方法应用于3个土壤标准物质和5个不同地区油气化探实际样品中热释汞的分析,测定结果与认定值或国标法测定值保持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10)小于9%。  相似文献   

2.
金矿封闭溶样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封闭溶矿体系由HNO3-NH4HF2-KMnO4-NaCl调整为HCl-NaClO3-NH4HF2,消除了传统封闭溶样法去除碳(包括石墨)、硫、碳酸盐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样品迸溅外溢、溶矿困难而导致分析测定结果偏低的不利因素,除硫速度和体系的反应体积易于控制,新生态[Cl]的产生速度和浓度大大增加,增加了反应容器内的压强值,进一步提高了矿石溶解效率,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3.
复硫脲的活性炭富集-发射光谱测定化探样品中金铂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蓉  李承元 《云南冶金》2006,35(4):58-60,75
对于大量化探样品的分析测定,方法必须简便、快速、经济和结果可靠.本法采用酸溶分解样品,在二氯化锡存在下,用复硫脲的活性炭吸附分离富集Au,Pt,Pd,取样20.0g时,方法检出限为0.162×10-9gAu,0.318×10-9gPt,0.221×10-9gPd,用于化探样品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吻合较好,10次平行测定的RSD在9.32%-19.5%.方法易于掌握,能满足化探样品中痕量Au,Pt,Pd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4.
微波溶样原子荧光法测定化探样品中的砷、锑、铋和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云玲  武洋  杜少文  刚绪军 《黄金》2007,28(1):59-60
采用微波消解样品预处理技术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化探样品中砷、锑、铋和汞的含量.建立了最佳微波消解程序,最终确定了4种元素连续测定的最佳实验条件;可以一次溶解样品,在同一仪器上用基本相同的工作条件同时测定砷、锑、铋和汞,RSD<3.82%.该方法适用于化探样品中w(As) =(0.5~100)×10-6、w(Sb)=(0.05~10)×10-6、w(Bi)=(0.05~5)×10-6和w(Hg)=(0.005~5)×10-6的连续测定.  相似文献   

5.
锆钛矿中存在耐高温且硬度高的锆和钛,常规酸溶法难以将其完全分解,碱熔法处理样品时样品易粘埚。采用碳酸钠-硼酸熔融样品,以50 ng/mL185Re为内标,动能歧视碰撞池(KED)模式和干扰系数校正法克服了轻稀土元素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对重稀土元素的干扰,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锆钛矿中16种稀土元素(钪、钇、镧、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分量及其总量的分析方法。对比了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敞开酸溶、硝酸-氢氟酸密闭酸溶、氢氟酸微波消解、过氧化钠-氢氧化钠熔融、硼砂熔融和碳酸钠-硼酸熔融6种分解方法,结果表明,碳酸钠-硼酸熔剂对样品分解的效果最佳。采用样品稀释法控制基体质量浓度为0.20 mg/mL和内标元素校正法降低基体效应。实验表明:各稀土元素的校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在0.999 1~1.000 0之间,方法检出限为0.000 1~0.008 4 μg/g,定量限为0.000 5~0.042 0 μg/g。采用实验方法测定与锆钛矿成分类似的锆矿石标准样品中16种稀土元素分量及总量,结果与认定值基本一致。将实验方法应用于锆钛矿实际样品的测定,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n=8)为1.2%~4.0%,加标回收率为94%~110%,符合国家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130—2006第3部分规定的加标回收率允许限90%~110%的范围。  相似文献   

6.
准确测定铜精矿中汞的含量,对铜冶炼中汞的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铜精矿富含硫,采用直接测汞仪测定其中汞含量时,样品中硫会与催化剂反应,加速催化管失效,缩短催化管使用寿命。称取0.10 g样品,选用0.2 g碳酸钠作为净化剂与样品混合,再均匀覆盖0.01 g碳酸钠于表面,在750℃下分解90 s,样品中的硫可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热稳定性更好的硫酸盐,从而在实现直接测汞仪对铜精矿中汞测定的同时,也有效延长了催化管使用寿命。低吸收池和高吸收池校准曲线中汞质量的测定范围分别为2~18 ng和18~1 300 ng,决定系数分别为0.999 9和0.999 7,方法检出限为0.002 1 mg/kg,测定范围为0.008 1~13 mg/kg。分别按照实验方法、标准GB/T 3884.20—2018中固体进样直接测汞仪法和标准SN/T 4364—2015中原子荧光光谱法对3个铜精矿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种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实验方法测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1.9%~2.7%,加标回收率为95%~104%。大量试验结果表明,按照实验方法添加碳酸钠净化剂后再采用直接测汞仪测定,...  相似文献   

7.
将样品焙烧后采用蒸汽加热王水消解,用两块聚氨酯泡塑分两次吸附消解后样品溶液中的痕量Au,将两块泡塑合并、灰化,用王水溶解,以Re为内标进行校正,实现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化探样品中痕量Au的测定。对消解条件、吸附条件和脱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蒸汽加热消解所得到的Au测定结果与电热板消解相同,但蒸汽加热消解方法能够明显节约电力能源并能有效降低外来污染;选用化探金标准物质为试验对象,在吸附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分两次投入2块泡塑进行吸附,Au的回收率为97%~101%,比一次投入2块泡塑的Au回收率87%~92%更接近100%;采用先在180℃灰化20min,再经50min升温至700℃灰化1h的方法对载Au泡塑进行灰化,化探金标准物质中Au的回收率稳定在100%附近。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6,方法检出限为0.13ng/g,测定下限为0.43ng/g,测定上限为120ng/g。应用实验方法对3件化探金标准物质、3件土壤样品和3件水系沉积物样品中Au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化探金标准物质的测定值与认定值相符;Au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2)为2.9%~6.4%。按照实验方法对化探金标准物质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8%~104%。  相似文献   

8.
使用国家标准方法GB/T 8151.15—2005酸溶-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锌精矿中汞时,采用开放式酸消解体系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再利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汞,检测流程较长,不能满足进口锌精矿在口岸快速验放的需求。实验建立了固体进样-直接测汞仪分析锌精矿中汞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无需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并通过正交实验法确定了样品分解时间为330s,分解温度为800℃,称样量为0.050~0.10g,测定范围为0.50~150μg/g。校准曲线在50~15000ng范围内线性良好,曲线决定系数为1.0000。方法定量限为0.44μg/g。按照实验方法测定锌精矿样品中汞,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2.8%~5.4%;与现行国家标准方法GB/T 8151.15—2005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将样品焙烧后采用蒸汽加热王水消解,用两块聚氨酯泡塑分两次吸附消解后样品溶液中的痕量Au,将两块泡塑合并、灰化,用王水溶解,以Re为内标进行校正,实现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化探样品中痕量Au的测定。对消解条件、吸附条件和脱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蒸汽加热消解所得到的Au测定结果与电热板消解相同,但蒸汽加热消解方法能够明显节约电力能源并能有效降低外来污染;选用化探金标准物质为试验对象,在吸附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分两次投入2块泡塑进行吸附,Au的回收率为97%~101%,比一次投入2块泡塑的Au回收率87%~92%更接近100%;采用先在180℃灰化20min,再经50min升温至700℃灰化1h的方法对载Au泡塑进行灰化,化探金标准物质中Au的回收率稳定在100%附近。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6,方法检出限为0.13ng/g,测定下限为0.43ng/g,测定上限为120ng/g。应用实验方法对3件化探金标准物质、3件土壤样品和3件水系沉积物样品中Au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化探金标准物质的测定值与认定值相符;Au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2)为2.9%~6.4%。按照实验方法对化探金标准物质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8%~104%。  相似文献   

10.
《黄金》2017,(12)
在高海拔条件下建立了蒸气浴封闭溶样-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化探样品中痕量金的分析方法,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最优实验条件下,采用蒸汽浴封闭溶样法,金回收率可达95%以上,方法的检出限为0.18 ng/g,检出上限为300 ng/g,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00%。该方法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测定结果与标准值吻合,准确度与精密度良好。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环境污染小等优点,满足低氧低分压环境下化探样品中痕量金的大批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A simple, rapid and reliable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otal mercury in biological samples. Samples were solubilized using tetramethylammonium hydroxide (TMAH). The organically bound mercury was cleaved and converted to inorganic mercury by on-line addition of KMnO4. The decomposed mercury together with inorganic mercury originally present in samples was determined by flow injection cold vapour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fter reduction to elemental mercury vapour using NaBH4. A sample throughput of 100 measurements per hour was achieved after a 30 min dissolution with TMAH.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for 20 micrograms l-1 Hg was 1.3% (n = 11) and the limit of detection was 0.1 microgram l-1 (3 sigma).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validated by the analysis of a suite of certified marine biological reference materials, DORM-2 (dogfish muscle), DOLT-2 (dogfish liver) and TORT-2 (lobster hepatopancreas), with calibration against simple HgII standards.  相似文献   

12.
钟涛  许卓  刘庆昌  马建学 《黄金》2013,(9):84-86
采用正交法优化封闭溶样前处理条件,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的痕量金。实验结果表明,前处理最优组合为王水用量30mL,溶解时间60min,吸附时间40min,解脱时间40min。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16ng/g。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该方法精密度、准确度均适用于地球化学样品中痕量金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采用王水/HBr溶解样品,酒石酸掩蔽锑,用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将汞萃取到有机相中,建立了有机相进样-断续流动注射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锑锭和氧化锑中汞含量的方法。研究了溶样方法和共存离子可能引起的干扰,优化了仪器工作条件、萃取条件、酸度及其他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汞含量在0.02~5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13 μg/L。将方法应用于锑锭和氧化锑实际样品分析,测得结果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6)在0.65%~2.4%之间,加标回收率为94%~99%。  相似文献   

1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硫化矿中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60 mL逆王水和60 mL王水溶解5~10 g样品,在基体浓度不大于5.0 mg/mL时,以1%王水做为测定介质、Rh为内标,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硫化矿中金的方法。试样中基体共存元素和试样分解所引入的酸以及载气等形成的复合离子对测定无干扰。方法检出限为0.007 5 ng/mL,测定下限为0.025 ng/mL,回收率为98%~104%。方法应用于硫化矿实际样品分析,测得结果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8)在0.78%~3.2%之间。  相似文献   

1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锡矿石中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凤祥 《冶金分析》2017,37(11):59-63
分析锡含量的常用方法是极谱法,由于该方法在分析过程中需要使用汞,而汞常温下可蒸发为有剧毒的汞蒸气,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安全、环保、快速的锡分析方法。本实验采用碱熔融法对锡矿石样品进行消解,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锡矿石中锡含量进行测定的方法。通过试验得出,采用过氧化钠熔样的最佳温度为670℃,熔样时间为7~10min,样品经热水提取后,经过30mL盐酸(1+1)进行酸化处理,然后采用1.00g酒石酸进行锡的络合,最后引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进行测定。采用实验方法对锡矿石标准物质GBW07281和GBW07282的检测结果与认定值基本相符,且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2)分别为1.8%和3.7%;对锡矿石实际样品进行测定,结果同传统的极谱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实验方法满足矿山实验室准确快速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6.
龚沂 《世界有色金属》2020,(2):130-130,133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质化探样品中原子荧光光谱法应用水平,简单快速精准的对大批量地质化探样品进行测定,获取样品准确全面的成分数据,需要进一步加强原子荧光光谱法在地质化探样品测定中的应用研究。文中基于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样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原子荧光法常见影响因素,对于具体测定过程当中的污染源及应对方法,干扰因素及其消除方法进行概述,论述了一些常见地质化探样品预处理技术及其特点,也寻找运用其他设备测定相关元素,以便省时省力获得更好的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压密闭消解系统,以6 mL HNO3-1 mL HF-3 mLHCl酸体系消解锰矿石,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锰矿石中钛、钒、锶3种金属元素的方法。选择48Ti、51V和88Sr为待测同位素,以钪(45Sc)和铟(115In)为内标校正了基体效应与信号漂移。钛、钒和锶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为0.999 9,检出限分别为0.12、0.003 0和0.014 ng/mL。将方法用于锰矿石实际样品分析,结果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 n=11)不大于2.0%,加标回收率在99%~102%之间。  相似文献   

18.
采用密闭微波消解技术对萤石试样进行预处理,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萤石中硅、铁、镁、钾、钠(以氧化物计)以及磷、硫含量的分析方法。对试样的溶解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微波消解的条件下,采用盐酸、硝酸和氢氟酸消解试样,样品溶解完全,且避免了硫、磷、硅等非金属元素的挥发损失。绘制校准曲线时采用在部分标准样品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钾、硫、磷标准溶液和使用氧化钾、硫、磷及氧化镁含量范围宽的国外标准样品,使氧化钾、硫、磷及氧化镁的分析范围得到扩大。实验方法应用于萤石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的分析,测定值与认定值或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值一致,相对标准偏差 (RSD, n=10) 除磷外均小于5.0%。在样品中加入各成分的标准溶液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为91.5%~109.0%。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双毛细管喷雾一氢化物发生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汞的新方法,即在5%HCl(含一定量KBH4、硫脲、抗坏血酸)介质中测定硫化锌精矿中0.00X%-0.X%的汞;在4%H2SO4(含一定量KBH4、硫脲、抗坏血酸)介质中测定硫酸产品中≥X mg/L的汞。所拟方法快速、简便、准确,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0%~110%,可用于湿法炼锌及制硫酸生产工艺中微量汞的生产监控分析,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