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岩溶地区修筑的隧道越来越多,而在岩溶地区隧道施工中,对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的地质情况进行准确超前预报却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关键。以中坝隧道为例,通过对拟掘进段隧道勘察资料及工程地质条件的解读、隧道掌子面地质编录情况的判别和解译结果的综合分析,预判拟掘进段存在溶腔,并通过超前钻孔揭示验证,得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生命及生产安全,表明在岩溶地区采用地质雷达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岩溶富水隧道施工中对隧道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的地质情况进行超前探测和预测预报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关键技术。在宜万铁路金子山隧道岩溶富水区施工中,引进了TSP203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系统、红外线测水仪等先进仪器进行多途径超前地质预报。针对当前物理探测存在的多解性的特点,在施工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中长超前物探和超前水平地质钻探验证为主,辅以短距离地质素描超前分析和施工前超长炮孔加密确认的“多阶段、多手段、多层次”的“综合立体式超前预报技术”。以此技术为依托对强岩溶区富水隧道施工进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成功地穿越了金子山隧道进口工区岩溶富水带。  相似文献   

3.
在富水岩溶区进行隧道施工时,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TSP、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钻孔法的预报组合模式在中坝隧道中的应用,较准确地探测预报了隧道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为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了保障,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岩溶隧道地质雷达超前预测预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隧道施工中对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的地质情况进行超前探测和预报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关键。在宜万铁路金子山隧道岩溶富水区施工中,引进了地质雷达等仪器对隧道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同时,针对地质雷达探测中因物理探测本身具有的多解性等弱点,在施工实践中逐步提出并形成了以"中、长物探和水平地质钻探验证"为主的综合式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技术。采用该技术,成功预报并穿越了金子山隧道F2岩溶富水带。金子山隧道安全、顺利贯通证明了该技术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岩溶地区地质条件复杂,为了尽量避免冒顶、塌方、突水、涌泥等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常采用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来排除岩溶地区隧道开挖施工隐患。选用地质雷达法以及TSP法相结合的综合预报法对岩溶区溶洞发育情况进行探测,分析岩溶区获取的实测数据,提取其中的物探成果参数并且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岩溶不良地质体存在风险评价,结合围岩地质资料及评价结果进行围岩级别划分,可为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有效可靠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贵阳地铁一号线第四工作段区间隧道穿越岩溶发育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易导致地铁区间建设过程中出现涌水涌泥等地质灾害,造成施工安全隐患。为此,基于工程地质分析与超前地质物探方法,将洞内外地质灾害预警方法充分利用在地铁隧道地质灾害预警中,成功预报了地铁隧道前方掌子面可能存在的岩溶地质灾害,并通过开挖检验了预报的准确性,通过验证可知,地质雷达是一种准确度较高的无损短程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在岩溶地区可以较好的预报前方含水体,可以为施工单位提供较准确的参考。进一步通过对比论证地质预报结果,从工程地质学的角度分析了岩溶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为物探指定重点注意区域。为类似工程岩溶地质灾害预警与成因分析,提供了参考方法和理论依据。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何伟  朱国金  李云 《人民长江》2013,44(12):41-43
大公山隧洞过潘所海段位于复杂岩溶地区,施工中容易发生涌水、突泥、岩溶漏斗塌陷等事故。为了查清潘所海段的地质情况,采用地质测绘、地质勘探钻孔以及与地表物探相结合的综合勘探方法对该段的地质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根据地质分析成果,调整了隧洞线路,并针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拟定了超前地质预报、地表截水、隧洞抽排、临界距离开挖、超前处理、加强支护等措施。实际施工实践表明,综合勘探方法可有效分析岩溶发育规律,所拟定的岩溶隧道施工方案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8.
TSP203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及其在金子山隧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强岩溶区长大岩溶隧道施工中,隧道前方及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地质条件的超前预测预报技术是隧道施工中的关键技术。结合在建宜昌-万州铁路8座高风险隧道之一的金子山隧道,详尽介绍了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分析了其在远距离超前探测中的实际效果,在实践基础上总结了该系统的一些特点及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为掌握和正确使用TSP203提供参考,TSP203在金子山隧道施工中超前预报的成功经验可为同类工程提供技术资料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结合大同至西安铁路客用专线2标段隧道工程,提出并实践基于隧道内地质编录、TRT6000弹性波反射法和地质雷达的综合超前预报技术。在对区域工程地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重点依托超前预报系统TRT6000开展隧道内长距离预报,当接近不良地质地段时,应用地质雷达进行更精确的短距离预报,将隧道地质编录结果与预报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不断提高隧道超前预报的准确性。该综合超前预报方法在大西客用专线2标段隧道工程穿越破碎带、土石过渡带、断层等区域的施工中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杜家山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采用工程地质调查法、隧道内掌子面地质编录法和地质雷达超前预报法相结合的综合预报方法,即在分析研究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隧道掌子面地质编录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适合掌子面空间狭小的地质雷达探测技术,综合预报拟掘进隧道段围岩工程地质条件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地指导了隧道施工。  相似文献   

11.
随着隧道工程的发展,距离特长、埋深特深、地质条件特复杂的隧道工程逐渐增多,因而隧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问题也随之增多。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则是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的关键保证,如何更加准确地对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体进行预测预报,国内外学者展开了一系列理论分析、模型模拟以及试验研究。通过总结地质分析法、地震波法、电磁法、电法等一系列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这些技术的原理与优缺点,对现阶段隧道掘进机(TBM)施工环境下的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进行了讨论。以“地质调查与物探技术相结合、长中短距离相结合、洞内外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经验法与专家系统分析相结合”五结合为原则提出了综合地质预报体系,并以地震干涉法超前地质预报这种新型技术为基础,探讨了相关领域的研究重点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推动隧道工程中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TSP203p lus的原理及其在某水电站辅助洞工程超前地质预报上的实际应用情况,通过对比分析论证了TSP203p lus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有效性,展示了TSP203p lus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在深埋深长隧道、高压岩溶地下水下的隧道超前预报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隧洞施工中超前地质预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TRT7000超前地质预报系统采用三维空间观测方式、锤击震源、无线连接方式,是一种TBM施工工况下隧道施工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的优选方法。在TRT7000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数据处理过程中,直达波的选取、滤波器设计极为关键,并且应进行多参数分析。最终成果解释应结合各参数的结果及工程地质情况进行综合解释。阐述TRT7000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基本原理、数据处理过程中关键参数的选取方法及成果解释的方法。通过某隧道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正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由于前期的勘探不能完全探明隧道内的地质情况,在开挖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不良地质体,给施工带来隐患。所以,在开挖前对隧道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进行预判,即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已经成为隧道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隧道超前预报指的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通过地质和物探方法,推测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为隧道施工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关山特长隧道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隧道施工难度大,因此做好地质超前预报十分有必要。针对关山隧道所处的施工环境,采用TGP206预报系统和超前钻孔取芯预报两种手段进行综合预报,两种方法互相补充,预报结果与真实开挖结果对比验证了综合预报方法的准确性。用预报结果指导施工,减少了隧道开挖过程中地质灾害情况的发生,提高了开挖速度,保证了工期,提高了经济效益,也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深埋特长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体系综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保证深埋特长隧道的施工安全,在施工阶段必须根据隧道的地质情况,建立一套适合于该隧道地质情况的超前预报体系.依托锦屏水电站辅助洞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通过不断总结、研究、对比,建立了一套适合于深埋特长隧道的超前预报体系,即以地质分析为主线,物探方法为手段,多种方法相互印证和补充,宏观预报、中长距离预报、短距离预报、特殊方法相结合的综合地质预报体系,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TSP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工作流程,对依托隧道工程进口段进行相关预测预报工作,并提出相应建议。实践证明,TSP超前预报在依托隧道工程中,特别是在现场施工中得到很好的应用,为隧道安全施工提供保证,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岩溶地区隧道工程施工经常遇到溶洞、突水、突泥、坍塌等地质灾害威胁,因此,在施工中辅之以地质预报是十分必要的。介绍了TSP技术(隧道弹性地震波反射技术)与TRT技术(隧道层析扫描成像技术)的工作原理,并将两种技术应用于三峡翻坝公路鸡公岭隧道岩溶裂隙水的施工地质预报实践中。通过工程实际应用,两种预报技术均能够基本查明岩溶裂隙水的发育规模、发育位置,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安全指导。  相似文献   

19.
高风险隧道由于其穿越地区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在施工中容易遭遇断层、褶皱、高地应力、岩溶含水层等不良地质体的破坏,造成围岩失稳、突涌水、岩爆等地质灾害,因此在隧道施工前查明隧道前方的不良地质体,采取合理的支护措施,对保障隧道安全施工十分重要。西成客运专线大秦岭险隧道由于穿越的地区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断层、褶皱、富水带等不良地质体发育,为全线设计、建设的难点和重点区域,被划为高风险隧道。为了保障隧道施工能顺利通过不良地质体区域,大秦岭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采用地质编录与物探法(TSP、地质雷达)相结合的综合预报技术,成功地预测了前方的不良地质体,为隧道施工提供了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20.
我国隧道工程超前预报技术现状分析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钟宏伟  赵凌 《人民长江》2004,35(9):15-17
隧道施工期的地质超前预报要解决的问题是:能够准确无误地查明其工程岩体的状态、特征以及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不良地质体的位置、规模和性质,特别是在复杂的岩溶地区该工作尤为重要.超前预报的方法目前分为两大类,即直接预报方法和间接预报方法两类.直接预报方法主要有掌子面的超前钻探、超前平导法等;间接预报方法主要是多种类型的地球物理探测手段.回顾了我国隧道工程超前预报技术的历史,介绍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其现状,指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设想.对目前国内正在进行研制的相控阵探地雷达的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