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SIP的多媒体会议框架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SIP多媒体会议框架中若干高级问题进行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探讨,并针对相应问题提出了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其中主要论述了6个方面的问题,会议类型,加入会议,获取会议信息,创建了会议,媒体混合布局,会议集联,然后结合作者实际项目经验,探讨了SIP多媒体会议系统实现的总体架构,以及SIP会议系统核心部件Focus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实现跨平台多会议分级体系结构CSCW的一种实现方法,该方法构架在Java开发平台之上,并严格按照了会议等级体系结构进行划分。  相似文献   

3.
爱特梅尔公司(Atmel Corporation)宣布,三星电子已经选择爱特梅尔的maXTouch E系列解决方案助力新型三星Focus Flash 1677和三星Focus S 1937智能手机。三星Focus Flash采用Windows 7.5 Mango OS,带有3.7英寸Super AMOLED显示器,采用爱特梅尔的E系列实现触摸功能,可以显示更丰富的色彩。三星Focus S则采用Windows 7 OS,  相似文献   

4.
DCOM的分布式体系结构及实现机制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从远程调用角度,引入了DCOM远程体系的三层结构:基本编程构架、远程构架和线路协议构架,并深入探究了它们的工作机制和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5.
一种从黑体到隶书的汉字字形自动变体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晓  蔡士杰 《软件学报》1995,6(9):542-550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构架和基本笔划为汉字的知识表示,从黑体到隶书的汉字字形自动变体方法.该方法首先实现基于特征的黑体构架到隶书构架的变换,然后实现基于笔划柔性映射的隶书构架到隶书轮廓字形的生成.此方法探讨了一条汉字字体间自动转换的途径,并具体实现了从黑体到隶书的自动变体.  相似文献   

6.
叶晶 《计算机工程》2004,30(12):53-54
描述了对应用软件系统的自动个性化的研究工作。为了实现应用软件系统的自动个性化服务,需要建五与传统软件系统构架小同的系统构架——包含Edge Server的软件系统构架。在Edge Server中建立用户档案库和用户行为日志信息库,并对用户行为日志信息进行操作行为的关联规则的挖掘,结合用户档案信息,就可以为每一个应用软件系统的用户建立一个较为准确的用户模型,以此为基础,就可以实现应用软件系统的自动个性化。  相似文献   

7.
网络化小区安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阐述了住宅小区中网络安全布局结构设计及其理论,并在对网络化小区的安全构架设计中,提出将常用的防火墙技术与两种新技术——VPN和IDS相结合,实现小区网络安全构架。文章举例说明了VPN在WIN2000系统上的实现,并对采用数据挖掘技术的IDS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EJB2.0中的JMS异步消息机制的实现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WEB应用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J2EE构架中基于EJB2.0的JMS与MessageDriven Bean具有的特色和优势,举例说明了采用JMS异步消息机制的实现方法及应用,对采用J2EE构架的Web应用的研究开发人员有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刘子英  陈剑云 《计算机工程》2006,32(19):139-140
通过对QoS技术的综合分析,提出了ISP运营商网络端到端的QoS构架,并对其构架的实现进行了论述,得出将IntServ、DiffServ、MPLS和SBM进行有机结合,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运营商网络的QoS保证。  相似文献   

10.
针对医疗信息系统中异构数据间互通、共享度低等可能带来的高对接成本、信息孤岛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JSON的医疗信息共享通用传输构架。该构架采用medicalJSON数据格式和structJSON描述配置文件,构建了轻量级的医疗数据共享通用模型,实现了传输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结构化,并采用RSA非对称加密、切片压缩加密联合加密方法保障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该构架具有数据传输配置灵活、传输效率高等特点,能够实现异构数据传输规范的一致性,降低系统间数据对接成本难度,为医疗信息系统的高效数据共享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基于SIP协议的分布式会议系统管理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颖达  徐恪 《计算机工程》2007,33(24):231-233
已有的会议系统框架大多针对小规模场景。在互联网中,会议系统的控制机制必须能够支持大规模分布式的用户分布。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IP协议的可扩展分布式高可用会议系统管理框架,实现对大规模会议的有效控制。通过将会议的控制功能进行分布式部署,在分布的区域中使用备份机制,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减轻了网络中不稳定情况对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于SIP的集中式会议控制模型及实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曾庆珩  胡瑞敏  边学工 《计算机工程》2005,31(3):198-200,217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独立于应用的、适用于集中式会议的会议控制模型。模型包括会议配置、用户管理、Floor control、应用会话管理和网络管理各组件,采用了SIP协议作为会话控制协议。会议控制消息分为命令和通知两种。会议命令使用SOAP协议实现,会议消息采用了SIP事件通知机制。该会议控制模型被成功地应用于基于SIP的实时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实践表明,该会议控制模型是合理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无线电话会议由于具有不受地域限制、经济和方便等优点,使得它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在无线电话会议中,对会议参与者的身份进行认证和匿名是非常重要的安全问题。将对称加密系统、单向的安全Hash函数和(t,n)秘密共享方案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建立无线电话会议密钥的新协议。协议较好地解决了用户认证性和匿名性问题,用(t,n)秘密共享方案保证了与会者人数不少于t。根据会议的重要性和无线网络的连接性,会议主持人可以设置合适的t值。与Zhong的方案相比,该协议具有更好的实用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蔡永泉  王亚丽 《计算机工程》2006,32(13):182-184
利用Cha和Cheon提出的基于身份的数字签名方案,提出了一种新的会议密钥协商算法,并分析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安全性和执行效率。分析结果表明,在Gap Diffie-Hellman假设下,任何窃听者均无法得到有关会议密钥的任何信息,且无论存在多少恶意参与者,诚实参与者都能够协商出共同的会议密钥。该方案效率较高,有较强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在不同类型的会议系统之间的通信,重要的是建立一个独立于信号协议的会议控制协议。本文模拟了一个基于XML的会议控制协议,并把它作为标准机制,描述了在不同类型会议系统中的简单应用,并描述了具体的框架和简单操作。模拟结果显示:这个控制协议在一些中、小型会议的控制中,当增加会议数和参加者时它可以提供稳定的服务。  相似文献   

16.
Secure communication is of utmost importance to participants of Internet conferences. Secure communication thwarts eavesdropping. In an Internet conference, all conference participants together establish a common conference key to enable multi-party and secure exchange of messages. However, malicious conference participants may try to obtain the conference key through unfair means, and this could result in the generation of different conference keys. This paper is intended as a proposal of a new form of conference key agreement protocol. It emphasizes the filtering of malicious participant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onference to ensure that all participants obtain the same conference key. The proposed method also has fault-tolerant capability. Efficiency and security of a protocol is important in practice. The security of the proposed protocol is based on discrete logarithm problem assumption. The protocol is executed in computationally secure environment. The secret information of a user cannot be determined from its corresponding public information and therefore ensures privacy. Since efficiency of a protocol depends on low computation cost, the protocol attempts to achieve lower computation cost without compromising on security.  相似文献   

17.
作为ITU-TT.120多媒体数据会议一致的网络传输协议栈,T.123引入的X.224class0传输协议严格限制其下层必须采用可靠的网络服务。这限制了不可靠网络协议及安全协议在数据会议中的使用。本文讨论了在X.224class0基础上采用协商机制的可扩展连接模型,并就其协商连接的方式和性能进行了剖析和评估,借以推广和拓展数据会议系统在安全及不可靠数据传输协议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
As the last two meetings of 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have shown, the demand for Internet teleconferencing has arrived. Packet audio and video have now been multicast to approximately 170 different hosts in ten countries, and for upcoming meetings the number of remote participants is likely to be substantially larger. Yet the network infrastructure to support wide-scale packet teleconferencing is not in place. These experiments represent a departure from the two- to ten-site telemeetings that are the norm today. They represent an increase in scale of multiple orders of magnitude in several interrelated dimension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scaling on our efforts to define a multimedia teleconferencing architecture. Three scaling dimensions of particular interest are: (1) very large numbers of participants per conference, (2) many simultaneous teleconferences, and (3) a widely dispersed user population. Here we present a strawman architecture and describe how conference-specific information is captured, then conveyed among end systems. We provide a comparison of connection models and outline the tradeoffs and requirements that change as we travel along each dimension of scale. In conclusion, we identify five critical needs for a scalable teleconferencing architecture.  相似文献   

20.
王丽霞  马跃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26(9):2497-2499,2521
介绍了多媒体会议的两种基本控制类型,并比较了T.120标准和CORBA分布式体系各自的特性.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将T.120和CORBA结合使用的会议控制系统的合理之处,并引入了一种基于Java平台的实现.该会议系统框架符合T.120协议,控制部分又继承了CORBA event service的机制,是一个高效的会议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