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8 毫秒
1.
陈敏 《人民长江》2015,46(19):48-51
在总结长江防洪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基础上,对近年来长江防灾减灾体系在防汛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长江流域防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发生常遇洪水和局部强降雨时,中小河流及城市防洪问题突出,山洪灾害严重;遇大洪水时,长江中下游河道安全泄量依然不足;蓄滞洪区建设长期严重滞后,河道崩岸问题突出,水库安全度汛任务重等。因此,长江防洪减灾形势依然严峻,防洪仍然是长江治理开发和保护的首要任务。针对所分析的问题,提出了继续加强长江防洪减灾综合体系建设,强化长江防汛减灾管理,加快实现从洪水控制向洪水管理转变等措施,以统筹解决防洪安全问题,确保长江安澜。  相似文献   

2.
防洪非工程措施主要是洪水预报、预警,防汛指挥,防洪减灾及灾害评估等,防洪现代化是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本文结合博州暴雨洪水的特点,提出博州防汛指挥系统建设的基本思路、总体结构和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3.
张瑞芳 《中国水利》1994,(11):50-51
一、概述 水文情报预报工作是防汛抗旱工作的耳目、参谋,是防灾、减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项重要的非工程措施。 我国是一个暴雨洪水灾害频繁的国家,也是较早采用洪水预报以减轻洪水灾害的国家。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各级政府对防汛和洪水预报工作非常重视,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水文  相似文献   

4.
丁留谦:实施并不断完善山洪灾害的综合防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各地暴雨、洪水、山洪、泥石流、滑坡、城市内涝等灾害频发,洪涝灾害呈现洪灾范围广、洪水量级大、险情灾情多、洪涝灾害重、"两小"(中小河流、中小水库)损失大等五个特点。水旱灾害频发,既是一种气候事实,也暴露了我国防灾减灾体系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有效防灾减灾避灾至关重要。中国水利杂志编辑部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研究所合作,在本期推出"防灾减灾避灾专题",约请部分专家结合今年的汛情、灾情,就防灾减灾避灾工作发表意见。同时本刊也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为完善我国的防灾减灾避灾体系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5.
洪水风险图作为一种防洪非工程措施在全国众多城市已经开展推广应用,利用预测降雨信息制作实时、动态的洪水风险图,在目前暴雨频发、多发的城市防洪救灾中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以佛山城区内涝预警系统为例,介绍动态洪水风险图的绘制方法,绘制时需要的基础、实时、预测等关键信息,阐述动态洪水风险图在自动预警、实时预报、历史查询、方案设计、城市防汛决策指导等方面的应用,对佛山城区的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盘锦是国家首批重点防洪城市之一,历次洪水都造成了严重灾害,面对频繁的洪涝灾害,必须全力以赴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分析盘锦地区洪水的特点及防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御洪水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提高广州防洪减灾能力的对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安仁 《人民珠江》2002,(1):39-40,43
广州历来是洪涝灾害频发的地区。近年来,广州市从防洪除涝的理论和减灾对策的研究、加速城市防洪体系的建设、完善防洪法规体系及加强执法力度、狠抓地方各级行政首长防汛责任制、提高三防预测预报准确度及加强预警工作等方面,大力开展将现代技术用于防洪非工程措施的研究与实践来提高其防洪减灾能力,为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的中心城市奠定良好的基础。介绍了广州市提高防洪减灾能力的对策;加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开展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应用现代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开展提高城市防洪减灾超前性对策的研究,简述了番禺区防洪大堤建设和白云区景泰涌整治工程的减灾效益、研建的工程管理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是水旱台风灾害频发的省份,由于乡村防洪基础设施少,房屋安全质量差,预报预警信息缺乏,防灾减灾意识薄弱,乡镇没有防汛机构等原因,导致乡村防洪减灾能力薄弱,成为历次灾害中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最为严重的区域。本文提出了设立乡镇防汛指挥机构、建立乡村信息收发平台、延伸防汛视频会商系统到乡村、修编乡村防汛应急预案、健全乡村防汛责任体系、推行乡村社会保障机制等6项主要措施,以期强化乡村防洪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9.
对城市防洪、非工程措施、洪水预报与数值模拟技术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结合浑河沈阳城市段分别从预报方案和预报系统技术对系统的功能结构进行归纳总结。同时,介绍了数值模拟技术在城市防洪中的应用情况,提出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应用该系统妥善解决了浑河防洪减灾中原有存在的疑难问题,为浑河防洪减灾工作提供全面支持。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东营市河口区遭遇“达维”强热带风暴形成灾害的原因.提出了建立健全防洪预案以及洪水调控、防汛指挥、防汛减灾等体系的思路措施。  相似文献   

11.
2016年汛期,湖南省降雨频繁,总量偏多,共发生15次造成较大汛情和灾情的强降雨过程,多个站点降雨量超过历史记录值,多条河流出现超历史洪水,洞庭湖地区水位全面超警戒,灾害损失严重。面对严峻汛情,全省上下,积极应对,获得了防汛抗灾工作的胜利。通过总结2016年度雨水灾情概况、防汛抗灾成效、防灾减灾措施、 经验与启示以及防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薄弱环节,以期为今后防洪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洪涝问题日趋严重,城市洪涝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聚焦城市洪涝灾情评估与风险管理,从城市洪涝灾情评估方法、城市洪涝风险分析与区划和城市洪涝风险管理与对策3个方面开展研究,预期成果可为城市洪涝灾害防治提供科学支撑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刘宁 《中国水利》2006,(4):11-13
在介绍了我国洪水、干旱及渍涝灾害情况、论述了防洪减灾与灌溉排水的密切关系后,从分析我国洪水灾害特点入手阐述了对洪水灾害的认识,结合近年来治水新思路的探索和实践,提出防洪减灾的总体思路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国外防洪减灾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39  
本文根据美、日等国最新文件和资料,结合作者多年的研究,简明地介绍经济发达国家在防洪减灾方面的最新发展趋势.内容涉及洪水灾害风险管理、泛滥原管理、防洪标准、城市雨洪调蓄、堤防建设技术、公众参与、洪水保险、蓄滞洪区管理、防洪投入、防洪减灾科学研究、法规建设等诸多内容  相似文献   

15.
我国防洪减灾对策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理论层面阐述了洪水管理的科学内涵,并结合防洪和减灾的现状,讨论走向洪水管理的难点、方向,并对工程规划与建设、法规法制完善与实施、工程与非工程部署、洪水风险管理、减灾行为社会化等方面应有的举措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珠江防洪减灾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珠江洪水的特征:一是峰高,量大,历时长,二是洪水遭遇情况复杂,三是西江,北江,东江洪水特性差异较大。珠江洪患严重,进入90年代以来,流域内频发大洪水,特大洪水,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近20a来,由于堤防洪,修建桥梁,码头,管线,河道淤积,河口无序围垦,以及在河道内过量采砂,使河道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引起水情变化。  相似文献   

17.
近60年中国典型洪水灾害与防洪减灾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介绍我国洪水灾害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近60 a来的典型洪水灾害事件及防洪减灾对策,认为我国洪水灾害的基本特征未发生根本变化,但体现出洪水多样性更突出、人类活动影响增强、高坝溃决风险加大及山洪灾害日益突显等新特点和新变化。提出了防洪减灾对策:①切实更新防洪减灾理念,加快向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重、防洪工程与抗洪抢险相结合的新型防洪减灾模式转变;②加大科研力度和投入,努力提高气象和水文预报精度;③整合各类防洪资源,实现优化配置,进行科学调度,动态控制水库汛限水位;④加大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规范流域开发行为,坚决打击侵占河道与蓄滞洪区的非法行为;⑤强化高坝大库溃决的风险意识,合理设计、科学管理和运行,建立风险规避机制;⑥加大山洪及其次生灾害的防治力度,加大投入,科学规划,建立预警机制,完善防洪预案。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估洪灾损失,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选取淮河流域发生洪水灾害较频繁的安徽省几个典型城市作为研究区域,以2007年洪灾为例,在洪水灾害理论的基础上,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载体易损性3个方面,选取了7个洪灾损失影响因子,建立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该区域洪灾损失影响因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降雨量、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防洪标准对洪灾损失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湾沚区水旱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化系统是防汛抗旱的重要手段,为防汛抗旱的决策和调度提供技术支撑。本文对湾沚区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化建设背景、需求和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以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为导向,针对湾沚区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不足,提出监测体系、预警平台、终端服务、运维机制等方面的措施建议,为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化建设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水利事业波澜壮阔的70年。作为基础产业,经过70年的艰苦奋斗,我国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防洪抗旱作为水利的重要工作,70年来通过采取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建设,我国的大江大河干流基本具备了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洪水的能力,中小河流暴雨洪水防范能力也显著提升,旱区供水基本得到了有效保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梳理分析了1950—2018年洪涝、干旱、山洪、台风灾害基本情况,总结了防洪抗旱工程和非工程措施体系及科学技术在防洪抗旱中发挥的作用,分析了70年防洪抗旱减灾成效,用数据说明了水利建设特别是防洪抗旱减灾建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保障作用,为今后我国水旱灾害防御和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