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掺杂Fe^2+,Bi^3+,Cu^2+的PZT陶瓷低温烧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利用水热法合成的粉体低温烧结PZT「pb(Zr0.53TiO0.47)O3」陶瓷中,掺杂了FeA^2+、Bi^2+,Cu^2+等无机化合物,使PZT陶瓷在850℃温度下即可烧成,密度可达理论值98%,压电性能测定表明,其Kp值变化不大,而Qm值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稀土元素九钨镓杂多酸盐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稀土元素九钨镓杂多酸盐α-MnH15-n「(LnO)2(OW)H.(GaW9O34)2」(Ln=La^3+,Ce^3+,Pr^3+,Nd^3+,Sm^3+,Gd^3+,Dy^3+,Er3+,M=NaK,(CH4)4N),通过元素分析、钨-183核磁共振谱、磁化率、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电化学测定对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了YBa2CuaO7-δ超细粉和Ag2O细粉,用特定的烧结方法制各得了YBa2Cu3O7-δ/Agx(x=0~90%Vol)系列超导块体。研究了含Ag量不同时的YBa2Cu3O7-δ相材料的烧结特性和渗流行为特征,以及对YB2Cu3O7-δ/Agx体系的密度、Tc、Jc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了YBa2Cu3O7-δ超细粉和Ag2O细粉,用特定的烧结方法制备得了YBa2Cu3O7-δ/Agx(x=0 ̄90%Vol)系列超导块体。研究了含Ag量不同时的YBa2Cu3O7-δ相材料的烧结特性和渗流行为特征,以及对YBa2Cu3O7-δ/Agx体系的密试、Tc、Jc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3,5,6—三氯吡啶—2—酚的合成与波谱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CuC1/Cu作催化剂,采用三氯乙酰氯与丙烯膊加成,在常压条件下合成了较高收率的3,5,6-三氯吡啶-2-酚。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对合成收率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确定了合成工艺条件:M(CuC1/Cu)=4.5g.mol^-1,M(NB)=134g.mol^-1,摩尔比n(AN?/n(TCAO)=1.2,反应时间17h,反应温度160℃,3,5,6-三氯吡喧-2-酚的红外光谱和质谱完全表明了其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研究了Ti(OnBu)4-Ba(OAc)2水解法合成高纯超细BaTiO3粉体的制备工艺和工艺参数。对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得的BaTiO3粉体进行了TG-DTA、XRD、TEM、SAXS和ICD-AES的测试和分析,找出了其中的规律。采用本工艺方法合成的BaTiO3粉体,纯度达到99.80wt%,比表面积为68m2/g,一次粒子平均粒径为46.7um,二次粒子粗径分布在20~300um之间。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ZnLa)BO3:Mn^2+、Eu^3+和(CdLa)BO3:Mn^2+,Ce^3+的光致发光材料,研究了激活剂和敏化剂的浓度,进行了X射线粉末实验,并且求得了发光粉样的颗粒大小。  相似文献   

8.
测量了304不锈钢在0.5mol/L HCl+0.5mol/L NaCl+X mol/L NaNO3(X=0.001,0.01,0.05,0.2)溶液中的极化曲线,得到腐蚀电位Ec和击破电位Eb和NO3^-浓度之间关系。结果表明,Ec和Eb都随浓度增加而正移。同时,将不锈钢试片在各试验溶液中作定时浸泡腐蚀试验,比较不锈钢孔蚀引发及早期发展之特性;低浓度NO3^-介质中比高浓度NO3^-介质中的孔蚀  相似文献   

9.
超导相YBa2Cu3O7与水发生强烈反应.反应产物为CuO,Ba(OH)2和Y2BaCuO5,并放出氧气.这主要是因为超导相中存在Cu3+离子.环境中水气氛的存在将大大影响YBa2Cu3O7超导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极谱和循环伏安法,结合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通式为β2-K6-nHn「SiW11M(H2O)O39」.xH2O(M=Mn^2+,Fe^3+,Co^2+,Ni^2+,Ch^2+,Zn^2+)杂多钨硅酸盐在溶液中的氧化还原性质,杂多阴离子的极谱半波电位E1/2顺序为Cu^2+〉Mn^2+〉Fe^2+〉Zn^2+〉Co^2+MNi^2+,发现杂多阴离子的半波电位E1/2与其组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H2O2+2I^-+2H^+=I2+2H2O的氧化还原反应为指示反应,用化学动力学法研究Ti^3+离子与H2C2O4的配位反应,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表明了TI^3+与C2C^2-4作用生成1:1的配合物,其配离子式为(Ti(C2O4)^+,K稳(Ti(C2O4)^+=(7.12±0.01)×10^7。  相似文献   

12.
已知在加氢汽油介质中Ni(naph)2-Al(i-Bu)3-(BF3·OEt2+n-C8H17OH)体系为胶体催化剂。本工作应用FT-IR谱结合Tyndal效应、电导率、UV-Vis、ESR谱对催化剂各组分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得出Ni(naph)2被Al(i-Bu)3还原的主要产物是Ni0;被Al(i-Bu)2OiBu还原的主要产物是Ninaph。Ni0聚结成胶粒(Ni0)n,胶粒表面的Ni0或吸附的Ni+是活性中心组分,与(i-Bu)2AlBF4形成配合物,给出了活性中心模型。丁二烯具有稳定胶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用柠檬酸盐作螯合剂,用氨水调节溶液的酸度,通过Sol-Gel转变制得了粒径为100nm大小的YBa2Cu3O(7-x)超细粉末,对YBa2Cu3O(7-x)在合成反应中溶胶的形成和凝胶聚合过程进行了研究和探讨。Sol-Gel法制得的YBa2Cu3O(7-x)超细粉末在粒度、纯度、烧结特性和超导性能上,均优于固态反应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4.
报道一种新的复合Ziegler-Natta催化剂-「(CO)2FeCp)」2/「(CH3)2Si(CpMe)2YCl」2/Al(i-Bu)3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的结果。研究了MMA/(Y+Fe)摩尔比、Al/(Y+Fe)摩尔比及反应温度对聚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非晶态Li2O-LiCl-P2O5-(Al2O3)和Li2O-P2O5-V2O5系统晶化前期的Li^+离子导电特性。两系统的Ln(σT) ̄1/T曲线上都有两个转折点:当T〈T1时,Ln(σT) ̄1/T满足Arrhenius的直线关系;而在T1 ̄T2温度范围内电导率呈反常增加;当T〉T2时电导率又开始下降或趋于平稳。用差热分析、扫描电镜、X镜线衍射技术对晶化前期(T1 ̄T2)电导率反常增加现象  相似文献   

16.
以硝酸盐为原料,乙二胺四乙酸(EDTA)为络合剂,乙烯乙二醇为交联剂,利用Pechini法制备了名义组分为BiSrCaCu8+δ(Bi-2212)超导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XRD)、标准四引线法等手段,研究了络合剂、交联剂用量及油浴温度、时间对超导粉体物相、结晶性及电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凝胶化条件制备的超导粉体,均保持较高的相纯度;但工艺参数的改变对Bi-2212粉体的结晶性与电学性能影响显著,其临界转变温度Tc,0相差7.3K。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5‘端共价连接EDTA的寡聚苷酸与生命金属的螯合物ODN-5’-EDTA.M(n),其中M(n)为Fe(Ⅱ)或Cu(Ⅱ);分析、计算了这3个螯合物形成的最佳PH值范围,ODN-EDTA.Fe(Ⅱ)为PH5.8-8.6,ODN-EDTA,Co(Ⅱ)为PH4.6-8.1,ODN-EDTA,Cu(Ⅱ)为H3.4-5.7,在此条件一,剪切反应必须的Mg^2+并不与Fe(Ⅱ),Co(Ⅱ)或Cu(Ⅱ)竞  相似文献   

18.
Schiff碱型羧酸开链冠醚的合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按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类端基为羧基的Schiff碱型开链冠醚其中,X=CH2CH2-时,R=CO2H(H2L1);-OCH2CO2H(H2L3);-OCH2CO2C2H5(L8):X=时.R=CO2H(H2L2):-OCH2CO2H(H2L4)测定了配体H2L1和H2L3的酸的离解常数.  相似文献   

19.
制备了不同取代基的N-取代苯氨基乙酸金属配合物M(R-PhG)n(其中M=Cr^3+,Mn^2+,Co^2+,Ni^2+,Cu^2+;R=-CH3,m-CH3O,p-CH3O,p-Cl,m-Cl,PhG=C6H4NHCH2COO^-)并对它们进了元素分析,差热分析,红外振动光谱和电子吸收光谱分析,以及磁化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利用内循环式无梯度反应器进行了BASFK8-11催化剂CO变换反应本征动力学实验,在温度320~430℃压力0.1~2.0MPa范围内,CO变换反应动力学与幂函数模型和Lang-muirl-Hinshelwood表面反应模型都有较好吻合,实验得到的反应速率方程分别为:r∞=128.3exp(-9768/RgT)P^0.760∞PH^0.209H2OP^-0.016∞P^-0.435H2(1-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