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40篇
化学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 Ni( naph) 2 - Al( i- Bu) 3- BF3- OEt2 催化体系的耐热性能。实验给出 n( Al) /n( Ni)比是影响催化剂耐热性的主要因素 ,n( Al) /n( B)比是影响催化剂活性与聚合物分子量的关键因素。并得到了在聚合温度为 90℃时催化剂各组分的较佳配比 :n( Al) /n( Ni)=1 2 ,n( Al) /n( B) =0 .6,n( Al) /n( Bd) =9× 1 0 - 5。按此配比制备催化剂催化丁二烯聚合 ,转化率可达 90 %以上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 30万左右 ,凝胶含量几乎为零。这表明催化剂并没有因高温而失活  相似文献   
2.
通过Tyndall效应,电导率测定,沉降分析实验,证明C60苯,甲苯,二甲苯,甲苯乙醇介质中,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为液溶胶,超过这一范围为悬浮液,这些分散体系具有较强的聚结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已证明在加氢汽油介质中Ziegler Nata型镍体系[Ni(naph)2~Al(i Bu)3~(BF3OEt2+C8H17OH)]为胶体催化剂。本工作按多相催化反应动力学理论处理胶体催化丁二烯聚合反应体系,提出了催化机理;认为链引发反应是催化剂各组份相互作用,在胶粒表面形成的活性位,再与单体反应形成活性种的过程,且后者为速率控制步骤;在链增长反应中,丁二烯在胶粒表面服从Langmuir吸附规律,且插入反应为速率控制步骤。据此,导出的引发与增长速率方程式同实验结果相符合,得到的快引发时恒速率表示式为:RP,C=k[C],并引入恒速期,表征活性种的稳定性。在链转移反应,主要链转移剂在活性位上按Langmuir规律吸附,则导出的方程式与键谷勤等人给出的聚合度 转化率公式相类似。  相似文献   
4.
采用足够大的Cluster模拟了理想的Li(100)平坦表面和台阶面。用对势方法计算出了Cluster和Li原子的相互作用势,得到了吸附扩散势能面。给出了最佳吸附位在洞位;最低能量扩散通道为洞位→桥位→洞位。Li原子在台阶面的吸附扩散势表明,下台面形成捕获势、上台面形成反射势。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加料顺序,陈化方式,陈化条件,对Fe(naph)_2—Al(i—Bu)_3——CH_2=CHCl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按Bd+Fe+Cl+Al的加料顺序配制的催化剂的活性高于其它加料顺序;陈化方法不能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以MoCl3(OC8H17)2-(i-Bu)2AlOPhCH3为催化剂的丁二烯聚合反应,应用胶体的光学、电学、动力性质,对催化剂制备方法影响催化活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Al〉/〈Mo〉比值影响催化剂颗粒大小,数密度及还原程度;混合顺序影响颗粒形态,固而影响催化活性。由于溶胶具有一定动力稳定性,所以陈化时间对催化活性影响较小。三元陈化加入低浓度的丁二烯,在陈化时能够发生聚合反应生成短链聚合物,阻碍了催化剂颗粒聚集,形成了细小的催化剂颗粒,提高了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pauling规则算得Al_2O_3、TiO_2表面酸点、碱点电荷q,用键参数q/rk来描述两种催化剂的活性中心——L—酸碱对的酸碱性质,以此来说明两者反应机理上的差别。引入作用强度S(表示反应物与催化剂酸点与碱点之间的相互作用)解释催化剂的活性,又结合醇分子的构象来说明产物烯中高顺/反比值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察了Fe(naph)_2-Al(i—Bu)_3—卤化物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的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反应。得出:本体系属于慢引发、快增长、无终止聚合,增长反应具有逐步的特征。在低转化率阶段为稳态聚合,在较高转化率阶段为非稳态聚合。  相似文献   
9.
对 MoCl_2(n—OC_8H_(17))_2-(i-Bu)_2AlOPh 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反应研究结果,根据键谷勤聚合反应动力学理论,确定了本体系在30~70℃为迅速引发稳态逐次聚合,向主催化剂链转移为主,单基终止。据此,提出了反应机理与反应控制步骤,导出了与实验结果相吻合的聚合反应速率方程式。并计算出聚合物的摩尔链数 n,以及活化能 E_P。  相似文献   
10.
在25C加氢汽油介质中,将FeCI3-AI(i-Bu)3-Phen胶体催化剂的3组分分别以单、多组分按不同配比混合成非水体系,考察了它们的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AI(i-Bu)3以缔合状态存在并解离成离子对,它与FeCI3的作用是胶粒的主要反应。Phen与Fe^2 络合有阻止Fe^2 被还原成更低价态(Fe^ ,Fe^0)的作用。适当过量的AI(i-Bu)3形成双电层,使催化剂胶粒稳定,同时将Fe^3 还原成Fe^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