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8 毫秒
1.
联系单位:淮安市给排水监督管理处项目内容:淮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系统改造工程,近期设计规模为200m~3/d(含水率80%),对服务范围内的四季青污水处理厂、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楚州区污水处理厂、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和淮阴区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进行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正>1我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现状1.1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高速发展,截至2010年,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已达到1.22亿m3,城镇污水处理厂已达2600多座,"十二五"期间还将增加污水处理能力9000万m3,增建和在建城镇污水处理厂达1 800多座,为实现国家减排目标和污染控制,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给水排水》2012,(2):127-128
温州市污泥集中干化焚烧工程启动联系单位:温州市政府项目内容:温州市240t/d污泥集中干化焚烧工程已于2010年6月13日开工,预计于2012年初建成投产。该工程接纳温州市区中心片和东片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设计规模为日处理含水率80%的湿污泥240t。工程位于温州市龙湾区东片污水处理厂二期预留地,规划用地面积13 333.9m2。工程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后总规模为200万m3/d,其污泥处理工程规模1020t/d(以含水率80%计),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污泥处理项目。白龙港污泥处理工程在对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采用了浓缩—中温厌氧消化—脱水—干化的处理工艺,介绍了该工程的工艺选择和具体设计情况。  相似文献   

5.
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总工程规模为100万m~3/d,一期规模为65万m~3/d,污泥采用厌氧消化工艺,再生水脱色规模为20万m~3/d,污泥干化规模为300t/d(以含水率80%计),出水水质指标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目前均已建成并投入运行。二期工程目前已立项建设,建成后总规模将达到100万m~3/d。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将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建设成为资源化、集约化、信息化、低碳化的现代污水处理工程。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十二五”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规划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浙江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现状问题入手,对污泥主要安全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按照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原则与技术要点,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了浙江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方式,根据浙江省"十二五"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规划要求,预测了浙江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规模和投资,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西安市再生水利用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西安市将大力发展再生水利用,十二五末,再生水供水能力达到75万m3/d,再生水利用率达30%。规划期间,西安市将有4座再生水处理设施需要扩建,分别为第二污水处理厂、第三污水处理厂、第七污水处理厂及阎良再生水处理设施,扩建规模分别为8万m3/d、3万m3/d、2万m3/d、1万m3/d,总扩建规模14万m3/d。同时,新建再生水处理设施17座,总建设规模61万m3/d。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广西全区共有115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运行,处理能力达到393.6万m3/d,2014年处理量达10.7亿m3,污泥产量为29万t,随着污水处理量和处理率的提高,污泥产物处置问题迫在眉睫。为解决污泥的随意倾倒、堆放和填埋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从2015年8月3日开始实施《广西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物土地利用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9.
青浦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与处置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简要介绍城镇污水处理厂几种污泥处置典型工艺的基础上,结合青浦区污泥处置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已投入运营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特性,提出采用焚烧工艺作为青浦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方式。  相似文献   

10.
朱启凤  吴雪  张英  何佳  贾付权 《给水排水》2021,47(12):20-25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在削减水污染负荷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污泥,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处置,会造成二次污染和资源浪费.目前,昆明市共有38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日产污泥1059 t,其中主城区污泥产生量占全市的77.8%.昆明市污泥处理处置经历了从简易堆存到资源化利用的规范化过程.以昆明市为例,分析当代城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径的选择,并进行污泥管理现状分析和处理处置成本测算,提出进一步完善污泥处理处置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老虎坑污泥处理厂一期工程规模为800t/d(含水率80%),采用干化加焚烧工艺,烟气采用干法处理达标后排放。对老虎坑污泥处理厂污泥干化焚烧工艺、主要设计参数的确定,以及主要设备配置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镇水务"十二五"发展战略与主要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水务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总结"十一五"期间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分析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水务所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供水的安全压力增大,污水、污泥处理的覆盖率低,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不高等.并详细介绍了我国城镇水务"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战略与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唐家沱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工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家沱污水处理厂设计总规模40万m3/d,分为三期建设,其中三期扩建工程建设规模为10万m3/d。介绍了污水处理厂的现状运行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由此确定三期扩建工程污水、污泥处理工艺及设计参数,并对一、二期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唐家沱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及其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家沱污水处理工程总规模40万m3/d,分三期实施,是重庆市主城区的两大核心排水工程之一.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采用中温厌氧二级消化-干化-卫生填埋的处理处置路线.介绍了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部分和污泥处理部分的相关设计情况,并着重介绍三期扩建工程中针对一、二期工程存在的问题所做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寿光市城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处理能力为5万m3/d,以改良型A2/O反应池为核心处理单元,进水中约有60%为工业废水。改良型A2/O反应池的启动调试历时33d,调试结束时,活性污泥性状良好,CODCr、NH3—N、TP完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反硝化作用明显。结果表明,在调试期间,污泥培养方式、内回流比、好氧池DO等对该污水处理厂改良型A2/O反应池处理能力影响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
国内首家BOT污泥处理厂今年年中将全面投入运营,首期日处理量为90 0t,除可满足广州地区污泥处理外,更可协助珠三角和港澳地区解决污泥处理的出路问题。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病原体和重金属,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调查发现,随着广东省珠江综合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污水处理能力不断提高,但往往只考虑污水的处理,并未全面考虑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大部分污泥被填埋。广州全市污水处理厂每日产生约30 0t污泥,大部分运到珠江伶仃洋倾倒入海,少部分用来制作陶粒作为建材。为解决污泥二次污染问题,广州市规划建设一座污泥处理厂,处…  相似文献   

17.
武昌南污泥处理厂总处理规模400t/d(以含水率80%计)。首先根据项目所在地周边的条件,确定了污泥处理厂污泥产品的主要消纳途径,其后按照各消纳途径对污泥泥质的要求,明确了该厂采用热干化工艺,并经方案比选后确定采用带式干化系统,最后介绍了该系统的主要设备及其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8.
1.建设污泥处理处置工程的必要性 石家庄市桥西污水处理厂一、二期工程每天共产生脱水污泥300m~3,污泥目前处理方式为外运填埋。建设部于2007年颁布实施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泥质》(CJ/T248-2007),规范中规定污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与生活垃圾进行共同处置时,要求其污泥含水率不大于60%,  相似文献   

19.
郑州市王新庄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州王新庄污水处理厂原采用厌氧-好氧二级生化处理工艺,为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排放要求,在充分利用原有处理设施的基础上,采用带前置缺氧段的A2/O工艺对原有设施进行改造,并新建部分污水和污泥处理设施.介绍了污水处理厂改造中的污水、污泥处理工艺,主要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并对污水处理厂改造的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咸阳路污水处理厂采用A/O厌氧除磷工艺,近期建设规模45万m3/d,最大处理能力58.5万m3/d,是集中了污水、污泥处理,回用水处理,污泥干化后处理和填埋处置的综合型、环保型排水工程。介绍了该工程的工艺流程、进出水水质指标、主要构筑物的设计参数以及工艺特点。目前污水处理厂出水已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污泥转鼓干化也已进入试运行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