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群控调度效率.通过改进电梯外呼信号源.使电梯外呼信号内选化.从而使乘客要达到的目标层信号提前进入控制器。在乘客未进入轿厢前完成派梯.按照最优控制调度原则分派电梯接送乘客.采用智能控制调度方法的基础上.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原则。通过与普通外呼信号的群控电梯对比分析.仿真模拟运行实验表明.平均候梯时间减少.群控调度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2.
闫冬梅 《中国电梯》2004,15(10):36-37
采用心理性时间评价方式来控制梯群的运行是一种新的电梯群控设计方式。统计表明,乘客候梯的焦虑感与候梯时间成抛物线关系,如图1所示,最小等待时间调度算法属于心理候机时间评价方式,它是根据所产生的层站召唤信息及各电梯当前运行情况.通过计算,预测各电梯应答时间,从中选择应答时间为最短的电梯去响应召唤。  相似文献   

3.
基于遗传算法的双子电梯群优化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型双子电梯群控系统多目标性、不确定性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双子电梯群优化控制方法。在分析双子电梯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将双子电梯运行规则融入到多目标控制策略中,构造了适合双子电梯群的目标函数;运用遗传算法进行双子电梯群的优化控制仿真,并与最小候梯时间算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适应双子电梯运行特点,并能适应不同交通流模式,与最小候梯时间算法比较,平均候梯时间、长候梯时间发生率和电梯停靠次数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4.
龚茨聘 《中国电梯》2004,15(4):25-26
在电梯的选择与使用中.我们都会涉及到备用电源操作和派梯这两个不可缺少的功能.备用电源能使乘客在停电时,安全地离开电梯。派梯使乘客候梯时间最少,电梯利用率达到最高。但这两个功能到底是什么概念.包括什么内容,如何表现7下面我们针对两个功能分别进行详尽的说明。  相似文献   

5.
随着各地高层建筑物的不断出现,高效调度的电梯群控系统正变得越来越重要。通常乘客的侯梯时间和电梯的能耗是相互矛盾的,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新的电梯群控系统,尝试存减少乘客侯梯时间的同时降低电梯的能耗。实验结果表明,此系统在减少乘客的侯梯时间的同时也明屁降低了电梯的能耗,保证在乘客能够容忍的侯梯时间内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6.
陈景和 《中国电梯》2009,20(1):40-44
本文将针对某办公大楼群控电梯使用中存在的候梯时间长、乘梯拥挤等实际问题,通过对大楼的客流流量、客流特点及客流方向的数据统计分析,计算了群控电梯的平均候梯时间、最大候梯时间、长时候梯率及电梯运输能力等指标参数。本文还总结了电梯群控配置的问题,分析了造成的原因并提出了改造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梯》2004,15(22):37-39
为地下室提供电梯服务在传统上被认为是高成本的麻烦事或者仅仅是被认为为大楼内主要入口及地面以上楼层服务的普通电梯系统的附属功能.而普通电梯系统的这种服务被认作是电梯设计的重要部分,因为它要为大楼内几乎所有的人员提供交通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地下室作为这种主要行程的很小的一部分.却增加了乘客的候梯时间.并且当电梯满载直驶或者停站时电梯内已有乘客只允许少量乘客进入时,会使等候在主入口的乘客感到恼火。然而基于多种目的且地下室是大楼的组成部分因而绝不能被忽略。  相似文献   

8.
环型电梯群控系统调配设计是当前电梯群控系统研究的重点之一。在本文中,给出了在候梯时间和输送时间具有最小值的原则下。调配轿厢设计的实施过程;派生电梯调配设计概念.原则及实施;在给定条件下.三轿厢环型运行随机情形的优化设计。这对于环型电梯群控系统优化设计和提高输送效率有应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樊秀利 《中国电梯》2007,18(9):49-50
传统的群控电梯调度系统,遇到电梯停站不同的情况时,不能保证乘客直达目的层。如果响应乘客呼梯信号的电梯在乘客的目的层没有站.就要求乘客在且仅在与同类目的层站相邻层站转梯,重新呼叫电梯,调度系统才能选择能够到达目的层的电梯来响应乘客的呼梯信号。常见的解决方法是把电梯分成2组:把能够到达特殊层站的电梯作为一组群控,不能到达特殊层站的电梯作为一组群控。这种分组群控的方法大大降低了电梯的运输能力,而且乘客往往会在2组都能到达的层站对2组电梯都进行呼叫登记,更加降低了电梯的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10.
当今,人们对电梯的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单台电梯已经达不到人们的需要和交通需求。为了缩短人们的候梯时间,同时也为了节能,电梯群控系统应运而生。电梯群控制的特点是运用比较完善的控制系统进行一对多控制,也就是一个电梯群控系统能同时控制多台电梯进行工作,这样工作效率得到大大提高。然而也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们需要越来越多的电梯,因此电梯群控系统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范蓬京 《中国电梯》2022,(22):59-61
介绍了电梯群组控制技术的进展,以及电梯群组分区分层运行管理模式的进展;阐述了医院如何应用电梯群组控制技术和分区分层运行模式,减少电梯配置数量,提高电梯运行效率,缩短乘客候梯时间,降低电梯运行能耗。  相似文献   

12.
朱元晨 《中国电梯》2010,(12):42-44
通过对电梯用户乘坐电梯心理感受的调查,发现使用户产生不满情绪的主要原因是候梯时间长,占到了被调查用户的74.3%;电梯运行速度慢,占到了被调查用户的40.7%。提高电梯运载效率(减少候梯、乘梯的时间)成为电梯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利用电梯电机曳引力余量的可变速技术,成为一种较先进的解决方法。这里,笔者着重分析可变速技术在旧电梯改造中相比于其它改造方案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3.
最近,缩短候梯和乘梯时间,作为用户的需要被列为首位。为了缩短候梯和乘梯时间,可考虑使电梯高速化和增加电梯设置台数,但受到投资费用和能源效率的限制。为此,日本三菱电机(株)开发了可应对轿厢内乘客人数(载荷大小)而运行速度可变的最大限度利用驱动机器能力的“可变速电梯系统”。  相似文献   

14.
王冲富 《中国电梯》2011,(17):41-41
在平时电梯检验工作中,笔者发现电梯在检修状态运行时不同的电梯外呼显示的内容五花八门,多数电梯不能有效地从外呼显示上来判断电梯当时的状况,厅门外候梯的乘客经常误以为电梯发生故障,甚至出现乘客投诉或用脚踹厅门等过激行为,下面笔者探讨如何减少或防止该类事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电梯工业》2005,6(2):45-45
该系统操纵盘设置在各层站候梯厅,操纵盘号码对应各楼层号码。乘客只需在呼梯时登记目的楼层号码,就会知道应该去乘梯组中哪台电梯,从而提前去厅门等候待乘客进入轿厢后不再需要选层,轿厢会在目的楼层停梯,由于该系统的操作便利性及结合强大的计算机群控技术使得候梯和乘梯时间缩减。该系统的关键是处理好新召唤的候梯时间对原先已安排好的那些召唤服务时间的延误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电梯工业》2005,6(1):44-44
该系统操纵盘设置在各层站候梯厅,操纵盘号码对应各楼层号码。乘客只需在呼梯时登记目的楼层号码,就会知道应该去乘梯组中哪台电梯,从而提前去厅门等候。待乘客进入轿厢后不再需要选层,轿厢会在目的楼层停梯。由于该系统的操作便利性及结合强大的计算机群控技术使得候梯和乘梯时间缩减。该系统的关键是处理好新召唤的候梯时间对原先已安排好的那些召唤服务时间的延误问题。  相似文献   

17.
肖铁军 《中国电梯》2009,(13):14-20
以一个工程实例介绍了写字楼电梯系统配置的评估方法,着重介绍了电梯乘客的人员密度、5min处理能力、候梯间隔、电梯速度等重要设计参数及各项指标,并对实例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给出双层电梯半双层运行模式的详细概念.提出半双层运行下层间交通可能停站数的公式.并对双层电梯的各种运行方式在平均候梯时间、可能停站数及运行周期等方面进行比较。为双层电梯在提高输送能力和量化研究上向前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9.
尹玉琴 《中国电梯》2014,(18):40-41
1 目的层群控的介绍 电梯群控系统的控制策略需要越来越多的派梯信息对电梯系统进行派梯控制,以使电梯系统达到更优的性能指标,进一步满足电梯系统管理者以及乘客的需求。1997年,迅达电梯公司采用计算机技术成功地开发出了“电梯乘客目的层客流管理系统”,该电梯系统的选层信号盘改在电梯轿厢外的候梯厅内,乘客在候梯厅通过楼层按钮盘选择自己要前往的目的楼层,电梯管理系统将所有选定的内呼信号进行存储并统一进行派梯规划,群控派梯中心得到派梯结果后,在选层盘或显示系统中给出信号通知客人到该指定梯等待。  相似文献   

20.
王世飞 《中国电梯》2004,15(20):17-18
电梯因故障将乘客困至轿厢内.一般情况下乘客容易紧张,限制了乘客的自由.还会引起乘客的极大不满.时间长了还可能发生其它意想不到的事情:电梯发生困人故障,降低了电梯的可靠性,对使用单位,电梯的制造和维修保养单位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尽量避免电梯困人故障的发生。现将我市2000~2003年度部分电梯困人故障列举如下.分析发生故障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以减少困人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