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制动电磁铁和牵引电磁铁广泛用于各种机床的控制系统中,它的工作性能可靠与否,直接影响机床的传动精度。电磁铁的紧固,传统的工艺是采用铆接方法,其不足之处在于冲模制造复杂,生产工序繁多。值得指出的是,由于电磁铁铆接部位偏于磁轭中心,冲片铆压松紧不匀,从而产生漏磁、涡流以致发热,使电磁铁耗能多,使用寿命短,工作不可靠。为改善上述不良状况,对CJ12 250型交流接触器电磁铁、MFJ145型交流阀用电磁铁和MQ1 5131型牵引电磁铁的紧固,我们曾采用钨极氩弧焊方法,效果良好。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确保质量,现改为钨极脉冲氢氩混合气体保护焊,收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铆接方法以实现牵引龟磁铁的紧固,仍为目前普遍使用的生产方式。这一传统工艺的不足之处在于工序繁多,冲模制造复杂,加之由于电磁铁铆压松紧不均,铆压部位偏于导磁体中心,磁路受阻,从而产生涡流、漏磁以致发热,对牵引电磁铁的导磁性能及使用寿命有显著影响。为改善上述不良状况,对MQ1-5131型牵引电磁铁的紧固,我们先后采用钨极氩弧焊和细丝CO_2气体保护焊,效果均较好。因钨极氩弧焊设备简单且易掌握,工艺也较成熟,故着重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3.
以脉冲TIG焊的方法取代传统的扣片及铆接工艺,实现电机定子铁心、变压器铁心、电磁铁铁心等硅钢迭片的紧固。着重介绍采用微机对脉冲TIG焊的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和弧长三个主要参数进行实时闭环控制。  相似文献   

4.
阀用单电磁铁结构简单、成本低,广泛应用于液压控制系统。为了进一步分析磁链与动铁心位置的关系,提出在原电磁铁基础上增加测量绕组,采用测量绕组的电压积分求取绕组磁链;并且搭建了磁链试验台,得出了阀用电磁铁的磁链特性,为进一步研究阀用电磁铁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厂生产的美国 F52型古典式吊扇,其中电机定子铁心外径298毫米,内径228.8毫米,长22毫米。定子铁心的紧固系采用铆接方法,如图1所示。这一工艺的弊病在于定子冲模制造复杂,生产工序繁多,不利于实现自动化。值得指出的是,由于铆接部位偏于磁轭中心,导致铁心磁路受阻,且因铆接时压力过大(180~185吨),片间气隙不均,铁  相似文献   

6.
乘磁使直流电磁铁不能可靠释放,本文介绍用四个电子元与电磁铁线圈构成振荡电路,产生祛磁作用,使电磁铁可靠释放。  相似文献   

7.
直流阀用电磁铁(以下简称电磁铁),是我国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自行设计制造的新系列产品。它适用于单相桥式全波整流的直流电源,电压为24伏或110伏的控制线路中,作为机床及自动化系统中各种液压阀的远距离控制之用。也可以作为各种机构的操作用。电磁铁的结构是采用平头一盆形装甲螺管式。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工作平稳等优点,所以已在电磁阀中广泛采用。由于目前这种型式的电磁铁设计资料较  相似文献   

8.
家用电扇电机及其它类型的微电机定子,由硅钢片冲制叠装组成后再紧固。老的紧固工艺是用穿心铆钉铆接而成,较费工时。目前国内外已有厂家改用焊接来紧固,即在叠装好的定子外圆壁上按一定距离纵向焊接几条焊缝,使每片硅钢片表面层互相熔接起来,成为一个定子整体。焊接方法有采用钨极氢孤焊的,也有采用更为先进的激光焊。利用激光新能源加热熔化金属实现焊接的应用范围已越来越广。将激光器输出的激光束经过聚焦(一次或二次聚焦),使其光斑小(直径小于1毫米),能量集中,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为了克服阀用干式电磁铁的缺点,出现了电磁铁从干式到湿式的重大转变。对湿式电磁阀的封装,七十年代末,国外采用塑料封装外壳逐步取代了老式的铝合金防护外壳,使电磁铁结构更紧凑,外形更美观,设计更合理,我国亦正在探索塑封工艺。本文对塑封材料的选择、环氧玻纤增强模塑料、塑封工艺等分别作了介绍,国产MB玻纤增强环氧模塑料在阀用电磁铁上的应用,是环氧树脂为低压电器提供的一项新服务。  相似文献   

10.
小电机的定子铁芯或磁极都是由硅钢片(磁极有时用低碳钢薄板)冲片叠压后紧固而成。目前定子铁芯的紧固多用扣片工艺,而磁极则多用铆接结构。用扣片工艺需要有扣片制造和插扣片的工序,占用人力多,自动化程度低。铆接结构在后面工序的制造过程中容易发生错动而使冲片变位。针对这种情况,近十年来国外大力发展铁芯的自动焊接,国内也着手研制和部分投入生产。为了更好地将自动焊接用于电机制造业,以适应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的需要,下面介绍几种电机铁芯的自动焊接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变压器铁心的紧固,传统的工艺系采用螺栓连接或光杆两端胀压等方法。其不足之处在于冲模制造复杂,工序繁多,加之冲片迭压压力过大,片间气隙不均,又由铁心通孔位于磁轭中心,磁路受阻,从而使变压器产生涡流、漏磁、噪声以致发热,使用寿命短,工作不可靠。为克服上述弊病,对交流弧焊机变压器铁心的紧固。曾采用手工电弧焊、钨极氩弧焊(未加填料)和CO_2气体保护焊方法,前者焊接材料耗费多,热输入量大,铁心焊后产生变形:次者因铁心体积大使外张力随着增加,焊缝抗拉强度较低,铁心易出现裂纹;后者产生飞溅较严重,焊缝成型不佳,故均未能满足工艺要求。通过反复试验对比,最后选用了CO_2+O_2混合气体(CO_280~82%、O_2 18~20%)保护焊,同时利  相似文献   

12.
电机定子铁心的紧固,采用铆接或钨极氩弧焊都有一些缺点。文中对ZXG-300型焊机的主电源电路、焊接电流控制系统进行了改造,改钨极氩弧焊为钨极氩、氢混合气体保护焊,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交流阀用电磁铁磁轭边柱应力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其寿命低的原因并非边柱强度不够,而是由于长期冲击使其夹片铆钉锥孔变形,造成硅钢片松动错位所致。文中建议改用半圆头铆钉、加装缓冲弹簧片、改善线圈散热、防止磁性密封作用、改善导向性、适当增大电磁吸力及改善加工工艺等措施,以提高阀用电磁铁的寿命。  相似文献   

14.
高速高精度机床直线进给系统用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存在法向力波动的问题,法向力波动会造成进给工作台振动,影响精密机床的加工精度和定位精度.分析表明,磁阻力波动是产生法向力波动的主要原因.采用初级齿槽两次倒角优化和次级斜极相结合的方法来减小磁阻力波动.应用有限元方法对齿槽结构和斜极角度进行优化,计算优化后的电动机参数,并使用分层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优化方法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可在推力损失较小的情况下有效抑制法向力的波动幅值.  相似文献   

15.
在电机制造业中,电机定子的叠压组合工艺大部分采用铆接的方法。采用此方法时,需要铆接极杆,定子冲片都有孔,制做极杆或冲制定子冲片都要用冲模和工装,冲模制造复杂,因此该方法费工时费材料。现在叠压组合电机定子时有的采用普通的焊接方  相似文献   

16.
1、概述电机转子铁芯是由硅钢片叠压固定而成。铁芯的固定方法主要有扣片法、铆接法、焊接法、粘接法和螺钉紧固法等多种形式。目前国内大部份采用扣片法、铆接法和螺钉紧固法。用这三种方法存在铁芯形位尺寸精度误差大,并在装机后经长期运转使用,逐渐出现松散、变形、噪音增大、温度升高等现象,影响电机性能,不能满足高性能电机的要求。为此往往还要加一道焊接工序,以防止固定不牢固。用这三种方法,还需要扣片、铆钉、螺钉  相似文献   

17.
直流电磁铁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寿命长,但在动作速度、外形尺寸和重量方面均不如交流电磁铁。故采用强励控制可以使其兼具交直流电磁铁的优点,只是可靠性略有降低。直流电磁铁采用强励控制,能大大减少材料消耗量,理由如下: 假定直流电磁铁工作在非强励状态下,在行程为δ时,产生的吸力为Q,工作绕组(铁心窗口横截面尺寸为α、ι,匝数为ω)产生的磁势为F;在稳定工作状态,电压为U时,温升为θ。如果在电磁铁动作后,强励装置可以保证电压降低到1/k,则绕组的磁势也大致降低到1/k。衔铁吸合时,磁系  相似文献   

18.
直流电器的剩磁会影响释放的可靠性,采用反向激励祛剩磁的方案是令人瞩目的,但一直因缺乏廉价可靠的电子线路而很少采用.如解决了这关键之后,就可用廉价的铁磁材料、普通的热处理工艺制造电磁铁、电磁吸盘和电磁阀等,配合本电子线路亦可以可靠释放.另外,对交流接触器节电直流运行提供了释放的可靠性;对电力系统现有的直流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电磁阀采用反励法祛磁后,增加了释放的快速性.  相似文献   

19.
在铆接工艺中有着广泛用途的滚辗式压铆机是北京长空机械公司(原国营长空机械厂)在70年代初研制的液压铆接设备.在当时填补了我国机床行业中的一项空白,因而获得了国家发明奖.滚辗式压铆机采用液压传动,是一种新型的集压、辗、滚、扩和收口于一体的无声铆接设备.铆头在与铆钉表面接触后,走出梅花形运动轨迹,使铆钉沿径向垂直重叠滑移,轴向变形很小,铆接玻璃器皿都不易破  相似文献   

20.
磁阀式可控电抗器(MCR)因磁阀处铁芯截面积减小而导致局部磁密增大,加之MCR铁芯常工作于饱和状态,因此其损耗较常规的变压器、电抗器大得多。这些损耗引起局部温升过高,影响MCR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过热损坏。不同的磁阀结构对MCR的漏磁、损耗的影响难以通过其等效模型反映,需要采用场路耦合的方法建立电-磁-热多物理场模型进行分析。本文针对集中式、两侧分布式和均匀分布式3种不同磁阀结构的MCR在有限元仿真软件中建立模型研究其损耗特性。此外,考虑到均匀分布式磁阀在实际加工中往往由硅钢片与磁阻材料堆叠而成,对不理想的工艺条件导致的磁阀的不规则分布及其损耗特性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理想情况下均匀分布式磁阀结构的MCR漏磁最小,损耗最低;不规则分布磁阀会引起局部损耗过高。最后,分析了均匀分布式磁阀结构MCR的温度场分布,为其实际运维中的温度检测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