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茶皂素在农药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钱琴菊 《农药》1993,(2):15-16
本文介绍了一种天然表面活性剂——茶皂素。重点谈了茶皂素作为润浮剂(湿润剂、悬浮剂)在农药可湿性粉剂中的应用。指出茶皂素在农药工业中的应用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茶皂素专利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静静  时钢印  关爱莹 《农药》2015,(3):157-161
茶皂素是一种植物源化合物,着眼于国内外茶皂素的应用现状,以"茶皂素"为关键词并对其进行扩展,在CNABS、VEN数据库中对涉及茶皂素相关专利技术进行了收集、梳理和统计,对茶皂素具有杀虫、杀螨、杀线虫、杀菌、毒鱼、杀螺等生物活性的专利技术分别进行了总结。此外,还介绍了茶皂素可作为农药表面活性剂、农药增效剂的专利技术。  相似文献   

3.
茶皂素(Tea Saponin)又称茶皂苷或茶皂甙,山茶科(Theacease)山茶属(Camellia)各植物种中含量极丰富,主要有油茶(Camellia oleifera)、尖叶山茶(C.cuspidatd)、茶梅(C.sasanqua)、茶(C.sinensis)等。可从其种子经榨油后的产物中提取茶皂素。目前,国内生产茶皂素的厂家至少有20个。茶皂素的用途非常广泛,医药、建材、水产、农药、化妆品、洗涤等各方面均有应用和研究的报道。本文主要阐述其在农药上的应用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制取高含量茶皂素的新工艺及精制茶皂素在医药、农药、日用化工、化妆品、切削液、乳化剂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茶皂素是一种性能良好的天然表面活性剂,能被加工成多种高值产品。茶皂素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发泡、湿润、消炎、镇痛等作用,已被用于各个领域。本文对国内茶皂素的主要应用领域进行了归类,包含日化、农业、医药、环境等行业,并对主要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茶皂素的精制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一种制取高含量茶皂素的新工艺及精制茶皂素的在医药、农药、日用化工、化妆品、切削液、乳化剂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室内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茶皂素可做杀虫剂的增效剂。杀虫单与茶皂素3∶1混配对叶蝉、粘虫均表现显著增效,其增效系数(SR)分别为181和282。马拉硫磷与茶皂素以4∶1混配对叶蝉、蚜虫表现为增效,SR分别为149和109;而对红蜘蛛其联合毒力表现为相加作用,其共毒系数(CTC)为10304。这些都说明茶皂素在农药工业中具有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茶皂素某些表面活性,如表面张力、起泡力、泡沫持久性及接触角等的研究,证明茶皂素是一种性能良好的天然表面活性剂,适用于洗发精生产.由于茶皂素有较强的分散性,在香波研制过程中,其关键技术是增稠增厚,使其粘度达到规定指标.通过增稠增厚剂的筛选和茶皂素加量试验,确定了符合粘度指标(大于250cP,25℃)的"茶皂素洗理香波"配方.并相应地提出了茶皂素洗理香波的生产工艺及各项技术指标.同时,对生产皂素洗理香波的经济效益和该产品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茶皂素对杀虫剂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淑英  盛书祥 《湖南化工》1998,28(5):31-32,34
室内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茶皂素可铸杀虫剂的增效剂。杀虫单与茶皂素3:1混配对叶蝉、粘虫均表现显著增效,其增效系数分别为1.81和2.82。这些都说明茶皂素在农药工业中具有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探索了一条通过将茶皂素的羟基采用醋酸酐/碘体系进行酯化,再由硼氢化钠/氯化锌体系还原,最后用双氧水氧化多羟基茶皂素制得多羧基茶皂素的茶皂素改性路线。该方法在保证茶皂素原有生物活性以及良好水溶性的前提下,增加茶皂素分子的活性羧基,提高对重金属镉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茶皂素对重金属镉的去除率为32%,改性后茶皂素对重金属镉的去除率为54%。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国内外茶皂素研究的整体概况,探究茶皂素研究的热点与态势,基于Web of Science和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利用文献计量分析并结合CiteSpace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方法,对1990~2019年的茶皂素研究文献的年度分布、涉及学科、基金资助情况、研究国家和机构、主要作者、硕博论文数量、来源期刊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茶皂素研究自2004年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茶皂素研究论文总量和论文引用率整体均呈逐年增长趋势;茶皂素研究主要的基金资助来源于国家层面,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浙江省和湖南省的资助力度较大;全球而言,茶皂素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其次是日本和美国;国内有关茶皂素研究的中文文献数量发表最多的机构是华南农业大学,国际上有关茶皂素研究的SCI论文发表最多的机构是浙江大学,而有关茶皂素研究的SCI论文发表最多的作者是京都药科大学的YOSHIKAWA M;综合来看,目前茶皂素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体外药理活性(抗氧化活性等)、瘤胃发酵和甲烷生成等方向。此外,茶皂素提取方法的不断创新和优化虽不是研究前沿,但一直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12.
从茶籽饼粕中提取茶皂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叙述了大孔吸附树脂法提取茶皂素工艺。结果表明 ,取等量茶皂素提取液 12 0mL ,大孔树脂法得茶皂素产量 10 98g ,茶皂素质量分数 91 7% ,正丁醇萃取法产量 5 86g ,茶皂素质量分数78.0 %  相似文献   

13.
刘瑞华  卫桃娥  袁华  张能敏 《应用化工》2007,36(7):649-650,659
对茶皂甙的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了研究。以含量为70%的粗茶皂甙为原料,经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乙酸乙酯沉析、胆甾醇复合吸附、苯解吸工艺得到含量大于99%的茶皂甙,提取率大于80%。结果表明,该工艺为高纯度茶皂甙的制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孟维  李湘洲  丁建 《广东化工》2012,39(7):35-36,66
以60%的粗茶皂素为原料,考察了不同大孔树脂对茶皂素的纯化效果,确定用A型树脂进行纯化。研究得出较佳动态吸附一脱附优化工艺为:乙醇浓度50%、上样液浓度30mg/mL、上样液流速1BV/h:洗脱液浓度80%、洗脱剂用量1.75BV、洗脱液流速为1BV/h。在此条件下树脂对茶皂紊的吸附率为96.07%,洗脱率达90.23%,所得茶皂素的纯度达88.90%。  相似文献   

15.
以茶皂素为原料,通过胺解反应获得了脱酯基茶皂素。由于脱酯基茶皂素少了两个酯基连接基团的空间阻碍作用,与茶皂素相比,表现出了更强的聚集能力;茶皂素的临界胶束浓度Ccmc和临界胶束浓度时对应的表面张力值γcmc分别为0.54 g/L和40.4 mN/m,脱酯基茶皂素的Ccmcγcmc分别为0.25 g/L和47.6 mN/m。同时,脱酯基茶皂素新生成的两个羟基进一步增强了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使液膜内水分不易流失,虽然初始泡沫高度(起泡能力)略低于茶皂素,但泡沫高度开始明显下降的时间达到了1360min,表现出更为持久的泡沫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以油茶茶籽粕为原料,采用乙醇水溶液提取茶皂素。在茶籽粉和乙醇料液比1 : 9(g : mL),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60 ℃和提取时间3 h的最佳条件下茶皂素的提取得率达14.9%。用NKA-9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纯化茶皂素粗品,树脂静态吸附与解吸结果表明:树脂静态吸附茶皂素粗提液0.5 h基本饱和,体积分数80%乙醇解吸率为91.1%;动态吸附与解吸时,上样流速8 mL/min较佳,吸附率为66.04%,体积分数80%乙醇洗脱,洗脱流速5.0 mL/min,洗脱体积50 mL时,可使流出液中茶皂素质量浓度在1.25~1.57 g/L之间,茶皂素纯度为95%。  相似文献   

17.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MAE) was utilized to extract tea saponin from oil-tea camellia seed cak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were studied, including the effects of microwave power, irradiation duration, temperature, ratio of solvent to material and aqueous ethanol concentration. By systematic orthogonal experiments, the optimal extraction technology was determined. Compared with a conventional extraction method, MAE shows great advantages with the extraction time reduced from 6 h to 4 min, 50 % organic solvent saved and about 14 % extraction yield enhance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testing an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alysis proved that the extracted resultants were tea saponin with similar compounds as a standard tea saponin. The extracted tea saponin was applied on the cleaning of historic silks and showed good removal effect on the stains. This work provides useful information for fully use of oil-tea camellia seed cake and new applications of tea saponin at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 textiles.  相似文献   

18.
茶皂素提取和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龙  刘彤 《广州化工》2012,(4):14-15,20
以贵州省优势资源油茶利用后产生的油茶籽和废弃茶籽饼为主要原料,从中提取表面活性剂茶皂素,介绍了目前茶皂素的提取和纯化工艺,并进行了一定对比,以对生产实践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9.
天然茶皂素的泡沫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天然表面活性剂茶皂素的泡沫性能用不同的测定方法和多种表面活性剂对比进行研究,说明茶皂素是一种发泡性较好泡沫稳定性优良的发泡剂.  相似文献   

20.
介绍水提法和醇提法从茶饼粕中提取茶皂素的传统工艺,指出茶皂素水解、杂质去除及滤液浓缩是水提法工业化生产茶皂素的三个关键问题。发明了一种新的水提法,浸提前用化学处理抑制、消除茶饼粕中水解酶的活性,有效抑制茶皂素的水解;用纳滤膜浓缩澄清的浸提液,减少废弃相中茶皂素含量;高速离心分离,有效除去浸提液中的糖类、蛋白质、淀粉、果胶等杂质。从 2个实例来看:该工艺过程简单、设备投资和生产成本低、能耗少,所得茶皂素产品呈淡黄色,纯度超过80%,得率超过 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