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颖华 《丝绸》1993,(6):34-35
分析了立缫工艺设计应用比例配茧缩小生丝纤度均方差的原理,指出由于庄口的茧丝纤度特征数有差异,其合理的配茧比例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影响生丝条价偏差的大小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原料条件,工艺设计合理与否,缫丝操作及配茧方法等。为了提高生丝产品质量,适应修订后的桑蚕丝质量标准,缫制出国内外市场满意的优质生丝,更好地为毛主席的革命外交路线服务,笔者从茧丝纤度开差与生丝条份偏差的关系,茧丝初终纤度率与生丝偏差的关系,及蚕茧分型与否,配茧符合率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提供研讨。  相似文献   

3.
陈尧根 《丝绸》1996,(6):18-19
甩薄缫工艺设计中几个主要指标的设计陈尧根海盐第二丝厂甩薄缫丝工艺一般在原料茧丝纤度呈尴尬情况下使用。当茧丝单纤度对生丝设计规格纤度而言偏细时,采用在缫丝过程中,把茧内层最细部分的茧丝主动掐掉,以增粗茧丝平均纤度,达到其整数倍符合设计纤度规格范围,便于...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省许多地区的丝厂,特别是小型缫丝厂,在工艺设计时,对并庄混茧的工艺条件基本上不进行考虑,只要纤度设计在允许范围之内,即行上车生产。其主要原因是:茧质差,而且茧丝纤度达不到要求;单庄茧量太少,必须多庄口并庄;多数丝厂无筛茧设备,无自动缫丝机;工人的操作技术水平也较差。这就迫使工艺设计人员拋开工艺设计的要求,从其他途径想办法。我地区有的丝厂就采取了春、秋茧混缫的办法。从春、秋茧并庄混茧缫制的生  相似文献   

5.
徐作耀 《丝绸》1990,(5):53-56
日本开发了一种特殊用途茧——细纤度茧,用来缫制复合丝等新型生丝。由于这种细纤度茧与普通茧相比,具有茧形小、茧丝纤度细、粒内纤度偏差小、茧丝长度长等纤度特性,故最近又用来缫制15.5dtex(13/15D)和23dtex(20/22D)的“高档生丝”。这种“高档生丝”由于组成的茧丝数多,与普通生丝相比,具有纤度偏差小,匀度好,显色性、光泽、触感、悬垂性等优良的特性,故可用来制作高级和服与西服的优质面料,有很高的开发价值。为此,日本正在广  相似文献   

6.
我厂1989年春茧共十二个庄口、其中十个庄口的茧丝纤度在3~3.2dtex之间,即80%以上的原料茧,缫制23dtex生丝都将成为尴尬纤度。往年我们为了解决尴尬纤度曾经采用过甩薄缫,筛茧分型等方法,这些方法对解决尴尬纤度虽然也比较可行,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某些缺陷。甩薄缫由于将最后几百回薄皮甩掉,造成原料茧浪费,增大了成本费用,筛茧对茧丝有一定的损伤,造成解舒率下降,增加劳动强度。为此,我厂针对茧质情况和质量要求,制订了集薄缫制工艺,经几个庄口的缫制表明,解决了1989年春茧纤度尴尬的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7.
四、均粒缫与茧丝组合 (1)添绪点纤度变化:缫丝时茧丝纤度变化情况,均粒缫与定粒缫相似,都依照茧丝自身变化规律遽减的。所不同的是均粒缫的茧粒组合不受规定粒数限制,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变动。当丝条降至细限条份S_时,便发出信号进行添绪,如果不考虑感知至添绪这段机械动作时间,则细限条份S_由下式  相似文献   

8.
《丝绸》1980,(10)
第四章小型试验小型试验是在单庄茧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原料性能、生产需要有选择地进行试验。第一节茧丝纤度开差调查(一)调查项目:每百回茧丝纤度、茧丝纤度极差、开差,茧丝纤度均方差。  相似文献   

9.
沈振秋 《丝绸》2003,(5):51-51
外地采购的干茧原料大多茧质混杂,给自动缫批绪管理和纤度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由于混庄不匀或茧质混杂,茧丝纤度差距过大,在缫丝时发生绪下茧粒数的频繁变化,而操作人员根据批绪的平均粒数多少而不断调节纤度集体链条长短来纠正粒数,造成生丝纤度的不稳定。 笔者认为,对原料混杂的茧质进行纤度控制,必须真正认识自动缫纤度管理的原理:采用短杠杆纤度感知器,根据摩擦力F与生丝纤度S成正相关的理论,按细限纤度感知的原则设计,即根据力矩平衡原理,在不考虑摩擦力矩的条件下,感知器正确的感知条件为:∑M(F)≤0因此,只要感知系统处于正常状…  相似文献   

10.
三、定粒缫与茧丝组合 (l)纤度在缫丝中降细变化:设用n粒茧做定粒缫,自D_1缫至D_4,虽有增粗段和降细段之别,但总的变化规律还是不断降细的,例如将一根茧丝长分成若干段,每段的茧丝纤度分别为S_1、S_2……Sk,缫丝中纤度降细变化值h为:  相似文献   

11.
秦波 《四川丝绸》1994,(1):20-23
本文运用回归分析,根据百回茧丝纤度的分布,建立了茧丝纤度方程,采用积分法分析预测实缫茧丝纤度,设计生丝纤度和平均粒数。  相似文献   

12.
胡琛瑜 《丝绸》1993,(5):20-22
茧丝纤度标准曲线和内层茧丝纤度曲线可视为一条直线的理论,给制丝工艺设计提供了广阔的思路及简捷、科学的计算方法,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它们在掐薄缫和数控分组缫的纤度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靠薄缫丝工艺就是每粒蚕茧缫至靠薄点时添上一粒蚕茧,同时,靠薄茧继续缫至蛹衬为止的一 种缫丝方法。它设计简便,准确,科学,是解决茧丝尴尬纤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靠薄缫丝工艺就是每粒蚕茧缫至靠薄点时添上一粒蚕茧,同时,靠薄茧继续缫至蛹衬为止的一种缫丝方法。它设计简便、准确、科学,是解决茧丝尴尬纤度的有效途径。但操作上与立缫传统的定位缫丝操作有很大的区别,为此,本文同时提出了靠薄缫丝的配茧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许才定 《丝绸》2002,(1):47-47
我们知道 ,定纤式自动缫丝机缫制的生丝纤度是由生丝纤度控制机构自动控制完成的 ,但是为了保证缫制生丝的纤度质量 ,自动缫管理人员和挡车工必须对每只感知器的灵敏度和每套生丝纤度控制机构的完好运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由于感知器的间隙很小 ,生丝纤度控制机构零部件多 ,结构复杂 ,要对其进行直接检查比较困难 ,只能通过检查各绪绪头的茧粒数进行间接检查 ,因此 ,混庄茧缫丝工艺设计人员必须对中心粒数和允许粒附数进行设计计算 ,并在新混庄茧上车缫制前 ,使自动缫管理员和挡车工了解和掌握中心粒数和允许粒附数。在缫丝时 ,一个绪头…  相似文献   

16.
茧幅整齐率是描述茧形大小整齐程度的一个工艺参数,它与生丝均方差无直接联系,而是通过茧丝纤度特征与生丝均方差发生关系。茧丝纤度特征与生丝均方差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茧丝纤度和生丝纤度的变化都是连续的,即每一个微小长度都有一个纤度  相似文献   

17.
原料茧粒内纤度偏差及茧丝纤度曲线是缫制高品质生丝和品牌生丝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以往,粒内纤度偏差以及茧丝纤度曲线是用检尺器进行一粒缫或者多粒缫获得纤度丝,再称重求得。(以下称“老方法”) 但是,在这种方法中,由于缫丝过程中的落绪,操作经常被中断,纤度丝的样本数又  相似文献   

18.
刘冠峰  陈建国 《丝绸》1992,(7):15-17
本文应用1粒、8粒缫以及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全龄人工饲料育蚕茧的茧丝性状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全龄人工饲料育蚕茧具有茧丝纤度细、茧丝纤度偏差小的特征;其生丝强力低于普通桑蚕茧,但伸度好、初始模量小;雌雄茧相比较,雄茧的茧层缫丝率和出丝率显著高于雌茧。多项测定表明:在微观结构方面,全龄人工饲料育蚕的茧丝和普通桑蚕茧丝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丝绸》1986,(6)
在立缫工艺设计中,经常会碰到原料茧的平均纤度不能用整数定粒缫制的情况,现行的工艺设计中就采用并庄缫、分型缫、缫制特殊规格生丝的办法来解决原料茧纤度尴尬的问题,给立缫工艺设计带来很多困难。近几年来我厂创造了一种“立缫数控定纤缫丝工艺”,自79年开始,通过六个庄口在全厂120台立缫机中作大面积生产试验结果证明:对尴尬纤度原料,采用此法,都能缫制出22.2/24.4  相似文献   

20.
李益新 《丝绸》1992,(10):8-9
本文分析了目前多粒缫调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大量的数据计算,提出了绪内茧丝纤度均方差同绪内各粒茧茧丝纤度均方差的关系式和经验数据,介绍了多粒缫调查的取样方法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