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1 毫秒
1.
主要分析了强力珩磨技术的工艺特点及技术关键,通过强力珩磨技术在钛合金和沉淀不锈钢精密深孔加工中的应用,指出强力珩磨技术是解决难加工材料精密深孔加工的主要途径之一,是难加工材料深孔的精密、高效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2.
深孔强力珩磨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孔珩磨是深孔精加工的主要手段,目前,存在的主要瓿是珩磨效率很低,珩磨表面粗糙度较高,在加工难切削材料时尤为突出。本研究针对钛合金材料,选用不同磨料和磨削用量对钛合金深孔珩磨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 粗珩磨量可达到0.003毫米/双行程(孔深为2000-3000mm),精珩磨孔表面粗糙度可达到Ra0.4μm,充分体现了该深孔强力珩磨技术磨削效率高、表面粗糙度低的特点,还介绍了深孔强力珩磨工具的改进。  相似文献   

3.
赵波  赵学良 《机械制造》1992,30(5):23-24
难切削材料的大直径长深孔精密加工,目前国内常用珩磨工艺达到其质量要求,所带来的问题是工艺流程长、生产效率低。利用镗铰加工方法达到珩磨的效果(Ra0.4以下),迄今在国内尚未见到。生产实践巾,我们采用新设计的 BTA 陶瓷刚性镗铰刀,加工直径为Φ80~Φ150mm、长度1050~3000mm 的 PCrNiMo系、27SiMn、35CrMnSi 等高强度超高强度调质钢获得良好效果。加工质量均可满足图纸要求,不仅提高了精密大深孔的加工效率,而且也开创了一种可靠与可行的新的加工方法,同时为陶瓷材料在深孔加工领域的应用开拓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超声珩磨难加工材料精密表面的高效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高效超声珩磨加工的理论模型,分析超声珩磨高效切除材料的机理。试验验证了理论模型,表明超声珩磨方法对于难加工材料是一种精密高效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5.
超声振动珩磨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的精密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坦克发动机缸套或缸体类零部件中。针对特种难加工材料38CrMnA,分别利用超声振动珩磨和普通珩磨进行加工,主要对比了磨削力、磨削区温度、工件表面粗糙度等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振动珩磨具有加工效率高、珩磨磨削力小、磨削区温度低、加工精度高等优点,为提高珩磨效率和解决韧性、高硬、高强材料的光整加工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基于和田玉材料高硬度、高韧性的特点,设计一种和田玉超声波振动深孔珩磨系统;完成了振动系统主要部件的设计与选择、珩磨头的设计,特别是针对和田玉设计了珩磨油石,并运用三维软件对整个加工系统等进行三维实体仿真。实现了和田玉超声波振动深孔珩磨理论设计的研究;从工作原理和结构原理验证其是可行的;为后期和田玉超声波深孔精密加工研究提供了一定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高温镍基合金精密小直径深孔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高温镍基合金精密小直径深孔加工方法和过程 ,分析BTA系统排屑原理和强力珩磨原理 ,阐述BTA钻的选取与刃磨、钻削用量和珩磨参数的选取原则 ,并进行了试验。试验表明只要刀具材料、工艺参数选择得当 ,就可以实现深孔钻削和深孔强力珩磨 ,并能达到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较低的表面粗糙度 ,工艺效果良好 ,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40CrNiMoA深孔薄壁件的加工难点,从深孔加工方法及刀具、珩磨和定位装夹等方面入手,采用拉镗拉铰加工内孔后进行立式珩磨,再以内孔定位车削外形。该方法解决了40CrNiMoA深孔薄壁件的加工问题,质量稳定可靠,完全满足生产需求,可为加工类似难加工材料深孔薄壁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透明石英玻璃厚壁管是拉制高质量石英玻璃(特别是光导纤维包层管的预制件,其制造技术关键之一就是要解决厚壁管的内圆表面(φ80×1500mm)加工问题。由于加工工艺的特殊要求,对于厚壁管内孔的圆度、锥度和表面粗糙度规定都比较严格,而对石英玻璃材质的深孔加工在国内尚无先例。现参照金属深孔加工技术决定采用深孔钻削和珩磨工艺解决此问题,并研制了适用的深孔钻削专用机床和卧式强力珩磨机床,试验选用了珩磨石英玻璃的切削参数。一、石英玻璃冷加工特点与脆性材料磨削机理  相似文献   

10.
针对小直径精密深孔加工中珩磨加工的特点、珩磨工具的设计以及工艺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举例分析了加工效果。所设计的两种珩磨工具具有刚性好、切削效率高、易于操作等特点,有着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介绍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并展望其前景;阐述超精密切削加工及超精密砂轮磨削加工中的核心技术,对超精密加工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陶瓷球研磨精度的在线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线示波器和频谱分析仪,对陶瓷球研磨加工过程中磨削力和振动信号进行了测试,从时域和频域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分析表明:对磨削力和振动信号的监测可以有效地监控整个研磨加工过程,控制加工精度,并能够生产出高精度的陶瓷球,满足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4.
动静压轴承油楔最佳加工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动静压轴承油楔在磨床上加工工装的改进,将原来的偏心套工装,改为工件与偏心轴通过四杆机构连动进行油楔磨削的方式,使磨削油楔的形状和尺寸更容易控制和高速,从而提高轴承精度.该工装的改进为磨床行业动静压轴承油楔的加工提供更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CD磨削技术是2005年以来磨削加工领域发展中最快的一种高效磨削加工技术,针对CD磨削为什么能实现高效、高精度的加工问题,文中从CD磨削的加工机理、CD磨削修整原理及自动补偿、加工控制三个方面,解释了CD磨削是如何能达到最佳磨削效果的。  相似文献   

16.
在简述精密、超精密加工内涵和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影响精密、超精密加工的因素及采取对策。针对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研制开发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已达到了很高技术水平的现状,提出了我国超精密加工的主要研究方向及目标。  相似文献   

17.
发夹模具是当前模具行业中竞争比较激烈的模具之一,如何提高发夹模具曲面加工精度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发夹模具加工工艺的角度出发,寻找影响发夹模具曲面加工精度的因素,针对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改进的措施,提高了发夹模具曲面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8.
汽车发动机曲轴结构复杂,加工要求高,保证连杆轴颈的各项技术要求是曲轴加工的关键。分析了连杆轴颈的主要技术要求和工艺,巧妙设计了精磨连杆轴颈夹具,并基于Pro/E软件行为建模技术对精磨连杆轴颈夹具的静平衡配重进行了设计,实现了用普通曲轴磨床磨削精密汽车曲轴,为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A graphical computer model of the chip geometry resulting from a three-dimensional grinding operation was developed for use in relating the critical depth data obtained from the one-dimensional plunge-grinding technique. This model predicts the resulting surface finish and calculates the theoretical roughness and the final chip geometry for a precision grinding operation. The model is based on euclidean geometry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surfaces of two solid objects. This model was programmed to calculate the remaining surface height as the wheel progresses across the part. The output of the surface profile for successive cuts can be subtracted to illustrate the shape of the chip removed for each revolution of the grinding wheel. Chip geometry as influenced by depth of cut, feed rate, and tool shape was shown to be an important parameter in diamond turning of brittle materials. Similar relationships are developed for the additional geometric complexities of a precision grinding operation. The theoretical surface features are then compared with the actual features generated by grinding brittle materi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