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钢球团生产线原设计无烟气脱硫、脱硝装置.随着国家环保形势的日益严峻,对球团120万t/a球团生产线进行超低排放改造,首次实现了采用电除尘器+密相塔半干法脱硫+低温SCR脱硝系统,脱硫脱硝效率均达到95%以上.2021年在原脱硫脱硝设备设施的基础上,经过热工操作制度的优化、低氮燃烧技术应用、SCR催化剂备用层投入,达到...  相似文献   

2.
刘江 《中州煤炭》2021,(5):184-188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烟气脱硝改造工程,研究了SCR脱硝系统内不可逆能量损失分布情况。以某电站SCR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数值模拟与熵产计算,建立系统内熵产分布场,综合考虑熵产分布和传统流场优化理论,以期更有针对性地对系统进行改造,减少工程量。研究表明,烟道转弯、渐扩处,以及导流板附近熵产较大。优化后可以减少SCR系统内能量损失,完成工程目标。  相似文献   

3.
李鹏 《煤炭科技》2023,(6):35-39+44
对超临界流化床锅炉低负荷时NOx超标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反应区温度下降是导致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改用液氨或氨水作为脱硝还原剂,仅能将脱硝效率提高5%,效果并不理想;低负荷时炉膛内温度降低,仅比分离器入口处温度高10℃左右,在二次风口或点火油枪口加装尿素喷枪,未能获得较高的脱硝效率。经过分析比较,可行的改造方案是:在两级省煤器间加装SCR系统,或采用烟气再循环将低温烟气引入一次风系统。加装SCR系统需要做好催化剂的防堵塞、防磨损措施,烟气再循环投用要尽量避免锅炉效率降低太多。  相似文献   

4.
300MW燃煤锅炉SCR脱硝系统导流装置的设计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优化某300 MW亚临界燃煤锅炉SCR脱硝系统,基于FLUENT6.3软件,对系统烟道及反应器区域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无导流装置下因烟道截面变化及弯头的偏转,反应器前烟道烟气流速不均,反应器入口烟气流速标准偏差Cv高达47.1%,氨氮混合较差,氨氮比最高值可达4.08;加装设计导流装置后,流场得到显著改善,系统内烟气流速和氨氮比标准偏差均下降到15%以内,各区域内氨氮比均控制在1左右,脱硝效率由66.48%提高至89.62%,系统压降由1 155.8 Pa降低到549.2 Pa,这使得SCR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得以显著提高。此外,优化后系统在不同负荷下压降及速度偏差均满足运行要求,因而该方案适用于机组的变负荷运行。  相似文献   

5.
以氨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是烧结球团烟气脱硝的主流技术。行业普遍应用的中高温脱硝存在能耗高的缺点,在国家推动节能降碳工作的背景下,低温SCR脱硝技术可有效降低煤气消耗量和电耗,节能减排效果和经济效益显著。湿法脱硫后的烟气具有烟气含水量高、烟气含有颗粒物和可溶盐、SO3浓度较高等问题。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应用于湿法脱硫后的烟气时,通过催化剂选型、脱硝系统设计、脱硝系统运行维护等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可保证脱硝效率和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的原理,分析某1050MW燃煤机组在不进行脱硝烟温提升设备改造的前提下,采用提高锅炉上水温度、尽早投入2号高加、回收高加和锅炉热工质等操作优化方案,在机组并网前满足脱硝催化剂最低入口烟温要求,正常投运脱硝系统,达到NO_x超低排放目的,并针对该优化方案提出控制要点和相应的风险及预控措施,在国内燃煤电厂具有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某电厂尿素水解制氨系统设计、安装、调试、试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对尿素水解制氨系统的工艺设计、影响因素和应用效果进行了描述;对锅炉SCR系统稀释风加热方式的工艺选择、炉侧精准喷氨的设计方案的选择进行了分析.脱硝性能检测结果证明,尿素水解制氨可在燃煤电厂烟气脱硝系统中广泛应用,替代脱硝氨站,消除燃煤电厂重大危...  相似文献   

8.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脱硝技术,而V2O5/TiO2催化剂是SCR系统中最常用的催化剂.综述了V2O5/TiO2催化剂在NH3为还原剂条件下的SCR脱硝反应机理,并阐述了以碳基为载体的低温V2O5催化剂研究现状与催化机理.最终提出了V2O5催化剂应在低温催化剂的研制、实际运行时的脱硝反应机理、表征方法的改进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臭氧氧化脱硝适用于燃煤工业锅炉的烟气净化,结合脱硫技术可实现硫硝重金属多污染物的协同脱除。阐述臭氧氧化结合半干法高倍率灰钙循环(NGD)烟气脱硝工艺原理及工业效果,并对比分析半干法臭氧氧化脱硝和湿法臭氧氧化脱硝、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该3种脱硝工艺的技术经济性。经工业试验验证,臭氧氧化结合NGD脱硝工艺的脱硝率最高可达87%,实现了NO_x超低排放。与湿法氧化脱硝法和SCR脱硝法相比,半干法臭氧氧化结合NGD脱硝在技术上具有优势,其硫硝脱除综合物耗成本比氧化结合湿法吸收工艺低,与SCR脱硝加湿法脱硫的工艺相当。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国内外常规火电烟气脱硝技术的分析,制定合理的煤矿瓦斯发电厂烟气脱硝工艺路线,选择适宜的还原剂和催化剂,并结合现场条件对余热锅炉进行改造安装SCR反应器,实现烟气脱硝处理。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燃煤电厂SCR烟气脱硝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现状,讨论了该技术的应用效果、设计运行经验及发展方向。结果发现,SCR烟气脱硝技术具有成熟和可靠的工艺,易于控制,运行安全可靠,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虽然初期投资成本较高,但脱硝效率高、运行成本比较低,是一种比较适合燃煤锅炉的烟气脱硝技术。  相似文献   

12.
SCR脱硝后粉煤灰的pH值较未脱硝粉煤灰降低,尤其是脱硝超细灰pH值降低更加明显,SCR脱硝后粉煤灰酸碱度改变的原因尚不清楚。本文以某电厂未脱硝二级粉煤灰、脱硝二级粉煤灰和超细粉煤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水泥化学分析方法、XRD衍射分析仪等手段研究粉煤灰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等性质,从而探究SCR脱硝对粉煤灰尤其是超细灰酸碱度改变的原因。结果表明,粉煤灰脱硝氨氮副产物(NH_4)_2SO_4和NH_4HSO_4富集,是造成粉煤灰pH值改变的主要原因;而超细灰氨氮副产物更为集中,CaO含量相对减少,SO_3含量相对增加,使超细灰pH降低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煤矸石电厂2台75t/h锅炉不能满足新的排放标准,故进行除尘脱硫脱硝技术改造,包括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电袋复合除尘器、脱硝系统采用低氮燃烧改造+SCR技术,改造后实际排放满足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广泛被应用于燃煤电厂NOx减排,而SCR脱硝技术对颗粒物(PM)的影响尚不清楚。在两台300 MW煤粉锅炉机组SCR反应器的入口和出口进行了颗粒物现场采样,分析了SCR脱硝过程对PM的质量粒径分布和痕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SCR脱硝过程产生NH+4,SO2+4等组分并部分转化为颗粒物,促使0.1 μm以下颗粒物团聚、长大,导致0.3 μm以下颗粒物的峰值粒径由0.1 μm增大到0.3 μm,同时使S含量显著升高,最终导致0.3 μm以下颗粒物浓度升高约30.67%。烟气中部分0.3 μm以上颗粒物在SCR反应器中受惯性碰撞作用而分离,使其浓度降低0.06%~33.11%,但峰值粒径和组成成分不变。SCR反应器入口烟气中的气态痕量元素在脱硝过程中向颗粒物转移,引起PM中痕量元素含量变化。实验条件下,经过SCR反应器后,0.3 μm以下颗粒物中Cd,As,Pb含量分别升高104.15%,12.26%和12.18%,而Cr含量降低23.38%;0.3 μm以上颗粒物中各痕量元素含量均略有升高。  相似文献   

15.
用于烟气净化的活性焦及其联合脱硫脱硝技术,可治理钢铁生产过程中向大气排放总量大且浓度高的污染物。基于活性焦自身特性及其干法烟气净化技术的特点,阐述了活性焦脱硫脱硝机制,列举了干法烟气净化技术在国内外应用及发展状况。由分析表明:活性焦能够联合脱除多种污染物,脱硫效率高且能够回收硫资源,尤其可在110℃~200℃低温条件下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非常适用于烟气流量大、污染物成分复杂的矿石烧结、球团烟气净化;随着钢铁行业排放标准日益严格,活性焦作为炭基催化剂自身特性的限制,其脱硝效率较低,且煤基活性焦生产技术壁垒已被突破;选用含碳量高的一些固废作为原料、采用干式成型、炭化-活化一体工艺生产活性焦较有前景;结合低温SCR高效脱硝催化剂及活性焦脱硫性能较高的特点,活性焦脱硫-低温SCR催化剂脱硝工艺在未来钢铁行业烟气净化领域的应用较有前景。  相似文献   

16.
王芳  李红红  姜新峰  归柯庭 《煤炭学报》2011,36(8):1381-1384
以铁矿石为催化剂对烟气进行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研究不同铁矿石对烟气中低浓度氮氧化物NOx的催化还原特性,对铁矿石进行XRD和Mssbauer分析,确定对NOx脱除起关键作用的物质。研究结果表明:对NOx脱除起催化作用的主要成分是α-Fe 2O3;经不同温度煅烧后的A铁矿石在较低的温度180~230 ℃对NOx有较高的催化性能,在200 ℃左右脱硝效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某电厂锅炉SCR脱硝投入运行后对脱硫GGH金属框架的腐蚀情况,并结合脱硫系统烟道灰样及GGH金属框架锈蚀物元素及物相分析结果,对脱硫GGH金属框架腐蚀速度加快的因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控制腐蚀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焦炉烟气污染物排放新标准的执行,表明国家对焦化行业的达标排放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焦炉烟气中氮氧化物的生成机理及焦化脱硝技术现状的研究探讨,对现有焦炉烟气脱硝方案进行分析对比,阐述了中低温SCR催化法对焦化企业脱硝工作实际应用的意义,可为焦化企业NOx的排放控制工作提供改进思路与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环保治理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邯钢链箅机-回转窑球团生产线烟气净化系统在原CFB脱硫除尘系统基础上新建一套SCR脱硝系统。该SCR系统采用"一机一塔"独立的脱硝工艺,串接于CFB脱硫除尘系统之后,并于2019年7月投入运行。运行一年多来,球团焙烧烟气NO_x浓度从入口的400~700 mg/m~3成功脱除至出口的不大于30 mg/m~3,脱除效稳定在90%以上,解决了邯钢球团生产过程NO_x排放浓度高的问题,实现稳定超低排放。  相似文献   

20.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两种典型氨基和4种典型碱金属沉淀剂对其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NH3-SCR)的影响规律;借助N2吸附、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IR),探讨不同沉淀剂影响铁铈催化剂SCR脱硝性能的原因。结果表明:与碱金属沉淀剂(NaOH,KOH,Na2CO3和K2CO3)相比,氨基沉淀剂(NH4OH和(NH4)2CO3)制备的铁铈催化剂具有良好SCR脱硝性能;氨基沉淀剂促使铁铈催化剂中形成铁铈固溶体,优化铁铈催化剂的孔隙结构,增大其表面积和孔容,细化其孔径,使铁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SCR脱硝性能;FeCe-NH4OH和FeCe-(NH4)2CO3的比表面积依次为107.05,108.80 m 2/g,分别为FeCe-NaOH和FeCe-Na2CO3比表面积的1.36和1.8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