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旧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查明垃圾污染区域对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非常重要。为解决场地限制的局限性,采用瞬变电磁法对封场后的垃圾填埋场进行了探测。根据电阻率等值线分布和形态,并结合钻孔信息划分了垃圾填埋深度和范围,圈定了污染边界,为后期环境修复和治理提供了设计基础。分析结果表明,测试区域垃圾顶界面附近电阻率约为200Ω·m,垃圾底界面附近电阻率约为300Ω·m,受渗滤液的影响导致强风化砂岩的电阻率较低,强风化与中等风化砂质泥岩界面附近电阻率约为350Ω·m。  相似文献   

2.
为查明湖南杨村一带因碎石、土体常年废弃堆积形成的不稳定斜坡的规模大小,采用高密度电法对其厚度和滑动界面进行了探测。根据土体和下伏基岩电阻率差异特征,对测量成果进行了推断解释;同时,以60Ω·m为异常上限,圈化了内部滑动界面。通过钻探验证,在20/L2测点揭露土体厚度为27.2m,物探推断厚度为24.0m,准确度达88.2%;在32/L3测点处揭露0~4.5m为含水土体和强风化碎石,与物探成果显示的浅表层状低阻十分吻合。由此说明,在探测目标层与基岩电性差异明显的情况下,通过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可有效查明控滑控崩界面,可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后期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2)
南京市岔路口硫铁矿矿区存在为数众多、大小不一、范围不详的采空区,这对工程建设将有隐患。本文利用高密度电法方法探测了该地区采空区的分布范围。探测结果表明该地区第四系松散层电阻率较小,一般不大于10Ω·m,形态近似水平,厚度小于20m,多数在10m以内;三叠系地层电阻率也较小,一般在20100Ω·m左右,厚度在20-150m左右;三叠系下覆地层为岩浆岩,电阻率一般大于100Ω·m。结合钻孔资料分析可知640/1、710/1、730/1、970/2、840/3、900/4点附近可能为采空区。本次探测成果将为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选取碳纤维、石墨为导电相材料制备用于接地工程的导电混凝土,对石墨碳纤维导电混凝土的拌合工艺、配合比和接地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碳纤维掺量0.6%、石墨掺量2%、单位用水量240 kg、砂率32%并采用半干拌法拌合工艺时,导电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混凝土电阻率随龄期增长趋于稳定,稳定值为1.62Ω·m左右,电阻率在-10~60℃范围内的变化幅度小于0.52Ω·m,随环境湿度变化电阻率的变化幅度小于0.28Ω·m,导电性能稳定;导电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达到37.3 MPa,抗折强度达到5.0 MPa,满足接地材料的力学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5.
利用云南非选矿硫铁矿氧化烧渣(YN-FOPC)制备了导电掺合料(FS-ECA),采用化学分析、XRD等分析手段及自制电阻率测试方法对导电掺合料(FS-ECA)进行了表征,并以安县选矿硫铁矿还原烧渣(AX-XRPC)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氧化烧渣(YN-FOPS)中赤铁矿基本被还原为磁铁矿,Fe2O3的含量由29.80%降至18.32%,FeO的含量由2.13%增至13.85%,电阻率由104Ω·m降低至2.02Ω·m。而导电掺合料中的活性SiO2、Al2O3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0.62%、26.42%,是水泥基材料的理想掺合料。该导电掺合料(FS-ECA)在水泥基材料中应用效果良好,28 d净浆电阻率仅80Ω·m,掺入至40%趋于稳定,28 d净浆强度达到基准水泥净浆强度的76%。  相似文献   

6.
西藏昂青银多金属矿床为大型矽卡岩型银、铅、锌、铜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矿体赋存于中—下三叠统马拉松多组第一岩性段矽卡岩、大理岩地层中,矿化有黄铁矿化、方铅矿化、闪锌矿化和黄铜矿化等。运用激电中梯扫面方法,在矿区圈出JD1和JD2两个低阻高极化激电异常,JD1异常长1500 m,宽700 m,视极化率η_s:6.03%~14.2%,视电阻率ρ_s:22. 1~197 n·m,;JD2异常长900 m,宽500 m,视极化率η_s:6.04%~9.70%,视电阻率ρ_s:100~494Ω·m。两异常经钻孔验证,均见到隐伏银—铅—锌—铜多金属矿体,累计见矿30条。运用激电测深推测矿化体顶板埋深,钻孔验证基本相符。研究结果表明,激发极化法在昂青银多金属矿床勘查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溶洞是遂道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利用高频电磁法沿遂道规划线进行了张量电磁法勘探。研究表明测区灰岩区电阻率呈高阻,电阻率大于4000Ω·m,浮土和砂岩区电阻率呈低阻,电阻率在800~4000Ω·m之间。获得了测区的电阻率分布特征及浮土、灰岩和砂岩的分布规律。通过对电阻率异常特征的分析指出了测区的构造分布及溶洞可能存在的位置。测区岩洞并不发育,但由岩体破碎所引起电阻率异常则较多。岩溶发育区位于48号点标高310m的区域,电阻率异常主要位于17~18、30~31点,标高320m区域。  相似文献   

8.
输电线路安装避雷器是有效的防雷措施,但是有必要合理分析杆塔接地装置冲击特性对避雷器性能的影响。利用EMTP软件搭建220 kV输电线路模型,考虑杆塔接地装置的冲击特性,分析线路安装避雷器的防护效果,计算避雷器吸收的能量,预测避雷器的运行寿命,讨论土壤电阻率对线路避雷器运行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接地装置冲击特性后,避雷器残压和波形持续时间均小于未考虑冲击特性情况;线路安装避雷器后反击耐雷水平得到大幅提升,50Ω·m土壤电阻率情况下提升幅度可达70%;考虑接地装置冲击特性后反击耐雷水平高于未考虑冲击特性情况,但两种情况下耐雷水平均随着土壤电阻率的增加而降低;考虑接地装置冲击特性后,避雷器吸收能量小于未考虑冲击特性情况,因此避雷器预期寿命高于未考虑情况,在2 000Ω·m土壤电阻率情况下,避雷器预期寿命仍可延长35%。避雷器预期寿命随着土壤电阻率的增大而显著减小,土壤电阻率从50Ω·m增大至2 000Ω·m时,考虑接地装置冲击特性后避雷器预期寿命也缩短了45. 6%。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需要尽可能降低接地装置电阻以提升避雷器防护效果和运行寿命。  相似文献   

9.
选取碳纤维、石墨和钢纤维为导电相材料制备接地特性良好的三相导电混凝土,对其拌和工艺、配合比及接地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相导电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为:碳纤维掺量0.4%、石墨掺量2%、钢纤维掺量0.8%,按此配比制备的三相导电混凝土28 d抗折、抗压强度分别为6.1、36.5 MPa,电阻率为1.97Ω·m,符合接地材料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要求。电阻率在-10~60℃范围内的变化幅度为0.56Ω·m,随环境湿度变化电阻率的变化幅度为0.28Ω·m,具有优良的电阻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3):495-499
九石公路地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境内,地质构造情况复杂,工程勘察设计中需要对岩体完整性及断裂破碎带进行分析评价。根据EH4高频大地电磁法对隧道进行勘察的反演结果,将电阻率反演异常分为Ⅲ、Ⅳ、Ⅴ等三类异常,其中Ⅴ类异常电阻率小于100Ω·m的区域划分为物探,对应为极破碎岩体(V级围岩);Ⅳ类异常电阻率值在100~300Ω·m,对应为破碎岩体(Ⅳ级围岩);Ⅲ类异常以电阻率大于300Ω·m为划分依据,对应为较破碎岩体(Ⅲ级围岩)。综合地表路线踏勘与地质剖面、钻孔资料,对所测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紧张综合解释推断,初步查明九石公路长海子隧道轴线附近岩性、断层破碎带、富水地段等位置;根据《工程地质手册》中对围岩完整性分级要求,对隧道轴线经过岩体进行围岩等级划分,为下一步工程施工提供基础地质资料。经钻探等资料验证,EH4高频大地电磁法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加速加载试验、冻融循环试验测试了导电超薄抗滑磨耗层在冻融、水压及重复荷载等因素作用下的导电和抗滑性能的长期耐久性.结果表明:导电超薄抗滑磨耗层初始电阻率为4.18×10-3Ω·m,3次冻融循环后变为4.15×10-3Ω·m,经冻融与100万轴次累积荷载耦合作用和50万轴次浸水加速加载后电阻率分别增大5.0%与2.5%;导电超薄抗滑磨耗层初始摩擦摆值为65~67BPN,经冻融与100万轴次累积荷载耦合作用和50万轴次浸水加速加载后摩擦摆值分别衰减10.0%与6.0%,即导电超薄抗滑磨耗层在导电和抗滑性能方面均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在36V供电条件下,导电超薄抗滑磨耗层发热功率为427.7 W/m2(电极间距2m),可满足路面融冰雪需要.  相似文献   

12.
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测量方法,获得了相山云际矿床1000 m深度范围的电阻率。云际矿床及外围地区在浅部表现为西部高阻东部低阻的特征,在深部表现为东、西高阻,中间低阻的形态。分析了云际矿床及外围火山岩地层、控矿断裂及铀矿体的电性特征。风化层和下白垩统打鼓顶组分布于近地表和浅部,电阻率小于1000Ω·m,表现为低阻特征;下白垩统鹅湖岭组从浅部至深部均有分布,其电阻率介于1000~2000Ω·m,表现为高阻特征;次斑状花岗岩主要位于深部,电阻率大于2000Ω·m,为岩株、岩墙状的高阻体;控矿断裂F1、F2表现为条带状低阻,虽然向深部电阻率逐渐增高,但在相同深度其电阻率明显低于两侧围岩,断裂延伸超过1000 m,断裂在0 m标高以上电阻率相对较低,反映了此深度范围断裂附近岩石相对破碎富水,在0 m标高以下电阻率相对较高,反映了断裂深部岩石破碎程度较小,含水性相对较低;云际矿床目前的勘探深度大约400 m,已探明的多个铀矿体处于0~300 m深度,铀矿体产出部位电阻率明显低于围岩。云际矿床铀矿体严格受断裂F1、F2控制,断裂切割深度大,陡倾,断裂深部仍具备热液活动及矿化的有利条件,该地区进一步的铀矿找矿工作应沿断裂F1、F2深部低阻带进行。  相似文献   

13.
三叉冲钨钼矿位于博白—岑溪深断裂的西南段,是钦杭成矿带(广西段)大型钨钼矿床之一。矿体赋存于三叉冲复式花岗岩岩株与奥陶系中统东冲组接触带内,受北东向断裂控制。本文通过岩石物性分析,认为矿体具有中低电阻率和中高极化率的物性特征。在矿区开展了高精度磁测、激电中梯、激电测深和音频大地电磁法(EH4)试验,结合地质资料和地球物理异常特征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已知矿体部位磁异常不明显,矿体位于低阻向高阻变化梯度带和低极化背景下的相对高极化异常内,视电阻率值一般小于500Ω·m,充电率值30mV/V左右,激电测深和EH4断面图可反映出矿体倾向和埋深。在三叉冲矿区和外围开展了综合物探成矿预测,圈定了2个成矿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高频电磁屏蔽原理,研究了石墨、不锈钢纤维和焦炭对水泥基材料的高频电磁波屏蔽效能和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是一种较好的屏蔽材料,掺石墨10%、不锈钢纤维1.0%、焦碳5%,当频率为11GHz时,屏蔽效能为49.3dB,复合 材料的电阻率为85.23Ω·m.  相似文献   

15.
《世界建筑》2014,(2):86-93
<正>景观设计: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Landscape Design:Depart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t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Tsinghua Tongheng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Ltd.辰山采石坑属人工采矿遗迹,山体被挖出东西两个"眼睛",表面风化严重,部分区域有明显皴纹。平台为采石留下的断面,北部剔出一层台地,其边缘有数层挡墙以防止滑坡。深潭高差约30m,潭水  相似文献   

16.
在坦桑尼亚天然气管道工程中,采用原位视电阻率测井方法,查明了沿线海底土的视电阻率参数和现场实验室测试所需的腐蚀性参数,综合评价路由介质对管道的腐蚀性,为海底管道防腐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朱琳  张如一 《河南建材》2011,(3):142-142
综合运用物探方法进行研究,包括浅层地震折射法、高密度电阻率法,查明了北仑至春晓供水隧道洞身地段的覆盖层厚度及基岩面的起伏状况,并对围岩进行有效分类,为隧道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工作特点,应用该方法在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南接线中的某一段路面进行了探测,获得了测区内测线的视电阻率二维成像图,通过对视电阻率二维成像图异常形态、高低阻等特征的分析,推断出工区的基岩埋深以及地下岩溶、溶洞的分布范围、大小和埋深。经钻探资料证实,推断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9.
正5号采石场是7个采石坑中面积最大的一个,约3.2ha,开采深度也最深,达28m。它是最后停采的,整个山体基本被挖空,满目疮痍。这个采石场没有形成突兀陡峭的山崖,只留下来两处岩石岬角将坑体分隔成不同的空间层次,岬角最高处与坑底最低处高差有30多米。采石场底部高低不平,被采成了好几层岩台。由于规模大,采场一周崖壁环绕起来有900m长,大部分极为破碎,有些地方还有坍塌的危险。随着停采,地下水逐渐蓄积。但由于停采时间短,水位还在不断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杆塔接地装置的降阻效率,通过电磁分析软件CDEGS建模,研究了降阻材料敷设厚度和敷设位置对接地电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降阻材料敷设厚度的增加,一维直线型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和冲击接地电阻的降低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趋势,并且土壤电阻率越高,接地电阻降幅越明显。至于敷设位置,对于放射型接地极,土壤电阻率为100~2 000Ω·m时,对射线敷设就可以达到全部敷设的降阻效果。对于复合型接地极,仅射线敷设和仅垂直接地极敷设降阻效果相同。土壤电阻率为2 000Ω·m时,射线、垂直接地极均敷设和全部敷设的降阻效果相差不大。仿真结果证实了降阻材料的有效性,并为其现场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