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文军 《硅谷》2012,(7):60-61,155
介绍一种用于拼接显示系统的简洁廉价的信号级联及通讯系统的实现方法,通过DVI链路将拼接显示系统组成一个闭环,每一个单元均可将本地图像信息送入此闭环内,在设为主机的单元把控制指令嵌入到DVI数据链路内,控制指令通过图像的行数与单元编号一一对应的方法来进行识别,并通过DVI的一个辅助控制信号CTL区分图像与控制指令,并经抗抖动处理后传输给下一单元,以此确保图像信息与控制指令可以传递到所有单元,每个单元收到控制指令并处理后再将应答信息放置到与自己编号一致的行所对应的位置,最终通过级联链路返回到设为主机的单元,通过此方法可以将通讯系统与图像传输系统融为一体,可降低系统成本、简化布线并提升控制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火炮内膛检测存在的问题,结合计算机图像拼接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高精度、高可靠性、智能化的身管内膛疵病检测系统,主要由内膛观测硬件系统和图像拼接分析软件系统组成.观测硬件系统主要是通过CCD摄像头获取内膛疵病图像,由液晶屏实时显示并保存,包括CCD摄像头分系统、计算机分系统和便携式控制箱三大分系统;图像拼接分析软件系统是基于特征点稀少的图像拼接算法对内膛图像进行处理拼接,提供完整的分析图像.系统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能获得无缝、清晰、完整火炮身管内膛图像,满足炮管实时检测需要.该系统为实现直观、快速、准确地对火炮的质量、寿命等性能做出判断有较大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3.
邵枫  蒋刚毅  郁梅  陈偕雄 《光电工程》2007,34(8):82-86,125
针对多视点图像系统中视点图像颜色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规正参数调节的多视点图像规正算法.基于像素均值和直方图均值对图像的动态范围进行分割,在参考图像和需规正图像的动态区间内建立映射关系,并扩展到lαβ去相关颜色空间来求取规正系数,最后进行规正操作和全局亮度恢复.与传统的单视点颜色校正算法相比,本文的规正算法在保持图像视觉效果的同时,能将图像规正到与参考图像颜色基本一致的水平,并且校正图像的均方根误差明显小于无校正图像.  相似文献   

4.
针对各种多视点成像系统中视点图像颜色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式融合的多视点图像颜色校正方法.该方法通过定义四种通用的线性和非线性校正模式,首先对输入的源图像和参考图像进行视差估计,以视差估计得到的匹配块作为样本,然后对样本分别用四种校正模式进行训练,得到各种模式的校正参数,最后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对各种校正模式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校正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现参考图像与校正图像的最小均方根误差,且具有较好的校正效果.  相似文献   

5.
现有鱼眼图像校正法仅针对单幅图像,无法提供足够信息来自动修正由于相机抖动或环境干扰等因素造成的形变误差.本文利用图像拼接时的特征点,计算出待拼接图像之间几何变换关系,进而准确估计出图像的俯仰角度,基于此提出了一种精确校正鱼眼图像的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特点能恢复校正图像的垂直不变性,增强校正图像之间的对齐程度,使得全景拼接中变换矩阵求解变得更为简单,增强融合效果.实验证明,本文校正算法可以消除由于形变误差造成的图像拼接中的重影,增强拼接图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模仿昆虫复眼结构形状,设计了一种仿生复眼测量系统.该系统由七个CCD摄像机按照复眼最小单元排列组成,利用多个DSP处理板对七路视频信号进行同步处理,模拟实现了复眼的功能.与传统的视觉测量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更宽的视场和更高的运动灵敏度.本文利用改进的相关性方法实现视频图像的拼接,生成全景图,并提出了新的方法,较好地消除了因图像局部不齐和图像灰度不一致带来的人为拼接痕迹.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反射式拼接CCD相机成像渐晕问题,依据辐射定标理论采用多亮度点渐晕图像校正算法处理渐晕图像。首先,针对典型的反射镜拼接方式,分析了成像时产生渐晕的原因;然后,根据实验室多亮度等级下成像结果,得出拼接CCD渐晕区各像元数码输出值与入瞳处辐射亮度成线性关系的结论;最后,应用多亮度点校正算法,计算出渐晕区各像元的渐晕校正因子,校正渐晕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对非均匀性大于10%的多幅原始渐晕拼接图像,校正后,图像的非均匀性下降到0.5%以内,可满足反射镜拼接CCD相机非均匀性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8.
激光显示中声光调制器的非线性实时校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激光显示中常采用高速宽带声光调制器(AOM)调制激光光强,以此控制图像每个像素的灰度。AOM衍射效率的非线性使显示图像的灰度失真,必须实时校正。为此,提出了一种实时校正的方法:实测AOM调制电压与衍射效率的调制特性数据,通过六阶多项式拟合后再插值的方法建立了校正非线性的查询表;通过查询电路实时查找视频图像中每个像素的灰度对应的调制电压值,从而达到间接校正AOM调制非线性的目的。实验证明了该校正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个以XC2S200为核心的视频信号滤波处理系统,该系统为水下图像目标识别和监控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它采用共轭算法对图像进行统一、高效的全局变换,滤波增强效率更高,并且采用Xilinx公司的FPGA芯片XC2S200位处理核心,使得该系统结构紧凑,配置灵活,便于携带。该系统可实时使水下昏暗、模糊的视频图像获得较好的噪声滤波效果,并输出给液晶显示器显示。可应用于水下场景监测或监控,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全景图像实时校正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FPGA作为可见光全景图像处理器,使用硬件畸变校正系统,以达到对全景图像畸变场景的实时校正.全景图像畸变校正核心问题是像素空间位置校正,以CORDIC算法为基础,设计了全景环形图像展开算法,实现了全景环形图像的展开.设计采用ITU-656标准数字视频格式,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实现整个校正算法的FPGA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能实现全景环形图像的360.实时展开.  相似文献   

11.
多路CCD成像不均匀性校正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多路CCD成像中,每路图像之间存在不均匀性,造成这种不均匀性的因素十分复杂,常规算法常无法将所有因素都考虑,影响了校正效果.根据图像的非均匀性特征,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的,采用两点校正理论,利用每路图像之间的线性关系来进行校正的方法,与传统两点校正算法和多点校正算法校正结果进行对比,给出了对比实验的校正结果.这种算法不需要标准辐射图像就可对多路CCD图像进行实时校正.为多CCD成像系统校正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当一些视频系统需更大观测范围,同时获得完整场景是一个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套基于FPGA和DSP双处理器协同工作的视频拼接系统,设计了包括双处理器、FLASH程序存储器、SDRAM数据存储器、SRAM数据存储器、视频AD和视频解码器等硬件结构.系统采集两路视频信号输入,对其进行数字视频转换,然后由FPGA做基本图像处理,并将其送入SDRAM进行存储.DSP将初步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取出,并对其进行图像配准和图像融合.为了保证图像的实时性,系统采用实时高效易实现的改进的PSO算法实现图像配准,采用平均加权法实现图像融合.实验结果表明,此系统可对两幅720×576分辨率、25帧/秒的视频图像进行实时拼接,满足所需大视场视频图像要求.  相似文献   

13.
陈殿生  范兴  胡磊 《高技术通讯》2006,16(10):1030-1033
在对C臂X光图像和现有的医学图像匹配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制标尺的C臂X光图像拼接方法.该图像拼接方法分为失真校正、图像匹配和图像合成三步,其中图像匹配是算法的关键.首先采用双线性变换模型进行失真校正;然后基于自制标尺,采用图像灰度匹配法对校正后的C臂X光图像进行图像匹配;最后将其余各幅图像间的匹配矩阵均换算成以第一幅图像为基准,据此合成出全景图像.通过尸腿骨X光图像拼接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电子会议系统是使用电子辅助手段的会议系统,它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例如电话会议、电视会议和通信会议等。随着社会的发展,DLP大屏幕背投拼接墙在电子会议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相似文献   

15.
高频医学断层成像系统的硬件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超  刘俊霞  王化祥 《计量学报》2004,25(2):177-180
详细论述了高频医学电阻抗断层成像(EIT)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其中包括激励信号源、电压控制电流源、模拟开关阵列以及信号解调等环节。设计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主从式数据采集系统。PC机作为主控机,进行可视控制、图像重建、实时显示等操作;DSP实现电极选通、数据采集并与PC机进行数据通信。该系统具有数据采集速度快、使用灵活、可扩展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光电经纬仪上高速率、高分辨率实时图像传输及处理瓶颈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光纤传输的实时图像处理平台体系架构思想,设计了以FPGA+多核DSP结构的图像处理单元,实现高速实时图像经光纤传输至处理单元。在此基础上,开发了自定义的光纤图像传输协议。利用该协议,使得图像处理系统与各个分系统之间的光纤互联,以及高速实时图像光纤传输至显示子系统,处理子系统和记录子系统。本文阐述了系统总体结构思想,系统硬件原理设计和软件设计,并对其中的图像光纤传输协议设计,多核DSP处理单元设计等进行详细介绍。搭建了实验测试平台,通过实验平台对系统进行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实时图像在光纤上进行3.125Gb/s、在FPGA与多核DSP之间进行3.125Gb/s速率上传输,系统稳定、可靠、误码率低,且具有处理能力强、抗电磁干扰性能强等优点,并已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  相似文献   

17.
沈淦松  叶玉堂  刘霖  刘娟秀 《光电工程》2012,39(10):143-150
基于PC机图像处理系统实时性不强,DSP+FPGA图像处理系统的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单纯使用FPGA硬件实现的图像算法类型较为单一,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软硬件协同处理的实时图像处理系统.采用一片FPGA芯片作为系统的核心,利用CCD相机等采集图像,通过SSRAM将图像缓存,以SOPC为控制核心,协调软硬件共同进行图像处理.易于使用硬件实现的图像处理模块(如滤波、形态学算法、图像校正、边缘检测等)均使用Verilog HDL语言实现,通过SOPC控制这些图像处理模块,实现相应的图像处理功能;而硬件难于实现的部分(如流程控制、复杂的分支判断)则使用SOPC中的CPU来实现.实验表明,系统卖时性强、图像处理速度快、可进行复杂图像算法的运算,同时具有设计简单、应用灵活、成本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1.1概述巴可交互式背景屏的出现,使得真实,灵活,高效的演播室背景显示成为可能。它由专为演播室环境设计的DLP投影单元及高效灵活的演示图像处理控制系统组成,具有高亮度,低噪音,与演播室相适应的3200K色温及同步锁相等特点,是演播室传统视屏墙或虚拟蓝屏的升级替代产品,完全满足高要求、内容丰富的交互式使用需求。以其出色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完美体现了在演播可视化方面的强大实力。它必将带来全新的背景设计理念,并大大提升观众的参与度。1.2巴可背景屏的特点大屏幕背景系统整体效果要体现美观、持重、风格鲜明的特点。显示屏幕亮度高且均匀、会聚洪差低、显示清晰、色彩还原真实、图像失真小、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灯泡寿命超过4000小时,满足长时间连续显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高速窄带多光谱成像系统光谱重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谱成像技术可以同时从光谱维和空间维上获取被测目标的信息,即结合了空间成像系统和光谱检测系统的功能,因此近年在影像获取与处理领域中倍受重视。本论文基于窄带多光谱成像技术建立八通道CCD多光谱成像系统,它能够实时采集八个通道的图像,获得波长分布从可见到红外(420-940nm)八个波段的光谱响应值。在此基础上对图像进行位置配准、反射率定标、采用插值算法获得其它波段光谱响应值,最终能够获取图像中任意一点的光谱反射率及颜色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使用的三次样条插值法对原始光谱图像进行平滑操作的方法是有效的,能够以一定精度模拟出目标物点的真实光谱特性。该系统在动态目标检测识别、艺术品评价复制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原子力显微镜图像降噪与平面校正的同步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小波阈值收缩去噪技术应用于原子力显微镜(AFM)图像去噪的同时,应用最小二乘拟合法对AFM二维小波分解近似子图像的一次倾斜平面进行校正,从而同步实现了AFM图像去噪与平面校正.在保证图像去噪效果及平面校正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减少了最小二乘拟合计算量,提高了算法实时性能.由于该方法借助于小波变换实现,可以方便地与图像的小波压缩方法相结合,因此更有利于AFM扫描图像的原位分析与处理.通过实验,采用上述方法对AFM扫描图像进行了降噪与平面校正处理,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