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以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1∶50 000地质灾害调查项目为依托,结合修水县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发育概况,选取了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降雨量、斜坡结构类型、坡度、坡高、坡向和人类工程活动等8项指标,构成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修水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层次结构模型.通过构造两两判断矩阵,计算得出了各指标的权重值.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将研究区划分为高危险区、中危险区和低危险区,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在该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评价结果基本与野外调查结果相吻合,为修水县地质灾害的防治及城镇规划建设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龙南县足洞地区滑坡地质灾害,对研究区进行野外详细地质调查,分析工程地质岩组、坡度、边坡高程、地质构造及人类活动等对滑坡的影响,结合斜坡稳定性影响因素选定滑坡危险性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加权信息量模型并利用ArcGIS软件对研究区进行滑坡危险性评价分区,得到研究区滑坡灾害危险区划分图及相关统计信息,结果表明:区内稀土矿山的池浸、堆浸及原地浸矿等人工活动对滑坡灾害影响最大,高程及坡度其次,坡向影响最小,稀土矿山采场应作为研究区重点滑坡防治及监测区域,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实际情况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德江县共调查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96处,其中滑坡55处,崩塌34处,地面塌陷6处,泥石流1处。对德江县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进行了评价,将德江县划分出德江县地质灾害高危险区2个,地质灾害中等危险性区2个、地质灾害低危险性区3个。同时建议对德江县地质灾害高易发区进行1:1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以更准确掌握德江县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为地质灾害防治作更精确的部署。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精度,采用斜坡单元作为研究对象,以GIS技术作为平台.利用水文解析工具,提出了一种将大面积研究区自动划分为最小适宜评价单元的新方法.使用此方法将陕西省黄陵县划分为6 258个最小适宜评价单元后,再通过一个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贡献分值模型计算每个评价单元易发度的分布,并以此进行黄陵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评价.评价结果为:据易发度分值将黄陵县分为5个地质灾害易发区,其中高易发区占全县面积的9.94%,主要分布于洛河、沮河及寇家河河谷区,是今后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基于GIS的贵州省暴雨灾害风险区划.[方法]选取贵tM作为研究区域,以1 km×1 km栅格数据为评价单元,利用贵州省1961~2008年气象站点日降雨资料,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受体易损性、孕灾环境敏感性及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构建暴雨灾害风险区划指标体系;在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因子权重的基础上,构建基于GIS的风险评价模型对4个子指标和风险性总指标分别评价,并最终得到贵州省暴雨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贵州省暴雨灾害风险自中部向四周呈递减的总趋势,低风险区集中在贵州省东北部,暴雨较少、抗灾能力较强是该区风险低的主要原因;高风险区集中在省中部偏西地区,主要因为暴雨集中、地形变化大、森林覆盖率低,其中安顺市较高以上风险地区占该市98.02%,而2010年发生特大地质灾害的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岗乌镇也属于高风险区,这与实际受灾情况相吻合.[结论]该研究为以区域为对象的宏观防灾减灾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贵港市莲花山风电项目,开展前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工作。研究发现,莲花山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结合现状及预测认为评估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为一级,并将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建设用地适宜性及地质灾害防治区分别划分出3个等级,并圈出与之对应的6个亚区。同时,对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遭受的地质灾害提出了一系列防治措施,为莲花山风电项目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是地质灾害早期预警的基础.为了探索秦岭山区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方法,文中在陕西凤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利用GIS技术结合信息量模型方法完成了凤县地质灾害的易发性评价区划.结果显示:凤县地质灾害分布主要与河流侵蚀、植被覆盖率及人类工程活动相关.根据评价结果将凤县地质灾害易发性划分为4个等级,其中,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190.3km2,占全县总面积的6.0%;中易发区面积642.0km2,占20.1%;低易发区面积1314.5km2,占41.2%;基本安全区面积1040.1km2,占32.6%.评价结果可为凤县土地利用规划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提供依据,并可为秦岭山区城镇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极多,随着科技的发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逐渐向综合化发展,且作用日益加强,故而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探究。首先介绍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作用及研究现状;其次指出了当前不同的地质灾害评价方法的目的及内容;再次通过分析提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类型及构建危险性评价体系;最后在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把浅埋矿层地质灾害稳定性作为出发点,利用文献分析法分析影响地质灾害稳定性的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建立了浅埋矿层地质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根据模糊数据对浅埋矿层地质灾害稳定性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选取相应的治理方法进行治理,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此次设计的浅埋矿层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及治理方法比传统方法的精准度高,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拟建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为一级。本文在对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先对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评估,有一处地面沉降,发育程度中等,危险性小。其次对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建设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和地面沉降,最后针对不同的地质灾害提出了相对应的防治措施,研究结果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1.
研究城市土壤氡浓度分布特征和健康风险评价,填补城市地质调查放射性领域空白,为城市开发建设提供基础数据。运用GIS分析技术,将研究区划分为特定区域型、线型和区域型三种调查尺度,应用地累积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了土壤氡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用地累积指数、内梅罗指数、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测算健康风险,全区污染等级和污染指数分别为清洁(-0.287)、轻度污染(2.585)和生态危害高(103.42),各尺度调查对象土壤氡污染程度排序为:全区地质体>全区>秋长构造>沙田构造>秋长社区空地;2)地累积指数、内梅罗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测算不同调查尺度的土壤氡健康风险水平基本一致,可作为土壤氡健康风险评价较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正伟 《世界有色金属》2020,(2):109-109,11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各类矿产资源需求是越来越多,为了更好的满足市场对矿产资源需求,需要加大对矿山的开采工作。在矿山开采中,为了更好的保证开采工作的安全性,需要做好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保障矿山开采工作能够安排进行。本文主要对当前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存在问题和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策略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漆佳裕 《铜业工程》2020,(1):40-42.55
露天边坡稳定性受岩性、岩体结构、水文地质、边坡形态和爆破等多种因素影响。露天矿常见的边坡失稳,滑坡等地质灾害直接威胁露天采场的正常生产。为研究银山矿现有边坡的稳定性,建立了Dimine软件三维模型,采用工程地质分区、极限平衡法分析边坡各种破坏模式下的受力状态,以边坡滑体上的抗滑力和下滑力之间的关系评价边坡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面银山矿总体边坡较稳定,南部后续开采过程中需加强现场巡视与边坡监测,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的某铁矿采空区危险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模糊数学的原理,以影响采空区稳定性的地质和水文条件、采空区特征参数及其他等3种因素共16项因子为指标集,同时以我国矿山采空区稳定性的5个评价等级为评价集,对各因素之间权重按多因素两两对比法来确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采空区危险度评定的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以该评定模型对某铁矿420中段至460中段的采空区进行了危险度评定,评定结果为该采空区处于危险度较高的第Ⅱ级.  相似文献   

15.
矿山开采活动易引起矿山次生地质灾害、土地资源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含水层破坏以及水土污染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以吉安县井开区太丁采石场为例,在分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危害的基础上,从矿山次生地质灾害、土地资源破坏及地形地貌景观破坏三个方面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预测评估并作防治分区,对露采场、排土场、矿区公路及其他区域提出了防治措施,为同类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矿区场地风险管控与治理技术的量化评估方法及体系建立不完善的问题,以矿区场地风险管控与治理技术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法及已有研究初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取专家咨询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调整优化,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矿区场地风险管控与治理技术综合评估体系。根据文献调研,通过隶属函数给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赋值,通过各项指标权重与赋值相乘之和得到综合评价得分。最终筛选出3个准则层、7个因素层、9个指标层,准则层中权重最大的指标为技术指标B1(0.45),指标层中综合权重最高的为生态恢复率D9(0.2);对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均使用隶属函数定量化,最终得到矿区场地风险管控与治理技术综合评估得分。  相似文献   

17.
经济转型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必由之路,环境因素是影响经济转型的重要因素。该文针对陕西潼关金矿区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主要问题,通过分析矿渣型泥石流和废弃尾矿渣场的危害与特征,确定了疏浚拦挡、隔离覆土的治理方法,并应用于"示范工程"治理实践,改善了区内矿山地质环境,促进了潼关黄金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和县域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8.
从区域地质背景及地层、构造、岩浆岩、地球物理化学特征、成矿系统动力学条件等控矿因素入手,分析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总结其矿化富集规律,并对山后金矿目前资源前景进行了初步分析评价,有利于推动勘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9.
管道滑坡危险性评价是长输油气管道沿线滑坡灾害预防和治理中规划决策的重要依据.该评价组织由定量和定性两类指标构成,评价系统具有随机性和模糊性的特点.针对常用的定性和半定量评价法在处理系统的随机性和模糊性上存在顾此失彼和人为主观性强的问题,引入能同时有效反映事物随机性和模糊性的云理论,运用黄金分割率法构建5级标度的管道滑坡危险性状态标尺云和指标重要性权重云,提出定量指标的不确定性推理过程和定性指标专家群语言云转化的浮动云偏好集结算法,构建了油气管道滑坡危险性的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工程例证分析.4处待评样本的综合评价结果与半定量法结果基本一致,并与实际相符.该模型软化了指标边界的硬划分,简化了指标数据的预处理;实现了评价的定量与定性融合和集成决策;提高了结果的精确性、合理性和可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