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米科技》2012,(4):61-61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徐恒泳研究组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金荣超研究组合作,采用低温动力学尺寸控制法合成了尺寸约1纳米的Au25(SR)18(R=CH2CH2Ph)纳米簇,并将其负载于氧化物载体上,应用于多相CO催化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2.
以氧化石墨和醋酸铜为前驱体,采用一缩二乙二醇为溶剂和还原剂,制备了不同尺寸的Cu_2O纳米颗粒负载于石墨烯的Cu_2O/石墨烯复合材料。研究了加入蒸馏水后保持时间的不同对Cu_2O颗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保持时间的延长,负载于石墨烯的Cu_2O颗粒尺寸逐渐变小;当保持时间为30min或更长时间时,Cu_2O颗粒的尺寸减小到4nm,并且不再减小。由此提出了Cu_2O纳米颗粒在石墨烯表面异相成核的生长机理,并采用过饱和度解释了不同尺寸Cu_2O纳米颗粒在石墨烯表面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3.
用高压气淬真空炉对模具和刀具的硬化处理与日俱增,现已成功地对冷加工钢或热加工钢制成的大小锻铸件进行了硬化。较大尺寸的高速钢刀具气淬后也得到了高的热硬性、好的韧性、极好的耐磨性。 本文重点强调高压气淬所能得到的淬火速度,同时也论述了它在实践中的特殊用途。 高压气淬真空炉的各种性能已经得到了证实,现在又做了进一步改进,即将原来的气体流动系统改进成可以在炉腔内从顶部和底部或者顶底结合交替地对负载进行淬火,这就使得整个负载温差最小,负载淬火均匀。其循环气流强度可随时调到所需要的值。 本文还对该新型炉的某些实验给以讨论。  相似文献   

4.
负载型超小尺寸金属纳米颗粒在多相催化过程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虽然已经发展了一些合成方法,但仍缺少便捷地合成超小尺寸催化剂的方法.通常情况下,加氢金属催化剂往往需要经过高温还原过程.但过量的还原剂,如H2,会导致金属纳米颗粒的聚集.本研究利用含有有机配体的钯前驱体合成了金属氧化物负载的超小尺寸钯催化剂.在惰性气氛下,通过简单的煅烧即可得到尺寸均一、超小的Pd纳米颗粒(~1 nm).有机配体中的-CHx基团与氧化物载体的表面氧物种反应促进了Pd物种的还原.同时,反应过程中原位产生的CO和氧空位稳定了超小尺寸纳米颗粒.该方法所制备得到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抗烧结能力、优异和稳定的催化加氢反应性能.  相似文献   

5.
温姝曼  任天斌  王怀基 《材料导报》2018,32(Z1):164-168
通过小分子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调节牛血清白蛋白(BSA)疏水区域暴露,使白蛋白分子在不借助额外催化剂和交联剂的相对温和条件下自组装,合成了一种可共载光敏剂二氢卟吩e6(Ce6)及基因(CpG寡脱氧核苷酸)的白蛋白纳米载体。在其成功负载光敏剂Ce6后,用聚醚酰亚胺(PEI)对BSA纳米颗粒(BSA NP)表面进行了修饰,并通过调节合适的修饰比例得到高效负载基因的纳米体系。随后对纳米颗粒体系的形貌、尺寸分布、表面电荷、稳定性以及基因负载能力、产生活性氧能力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合成得到的PEI修饰的白蛋白共负载Ce6及CpG(BSA-Ce6-PEI-CpG)的纳米颗粒尺寸分布均匀,微观形貌呈现光滑规整的圆球形,对CpG基因有较好的负载能力,并在光照下高效产生活性氧,且纳米体系能够在表面活性剂处理后依然保持结构稳定,可作为良好的光敏剂和基因递送载体。  相似文献   

6.
石墨烯是一种以碳元素为基本原子经过sp2杂化,π-π共轭而紧密堆积的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多个领域具有优异性能而成为研究热点。因石墨烯比表面积大,可作为基体,所形成的石墨烯基复合材料是石墨烯应用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可分为负载型和增强型。本文主要综述了石墨烯负载金属(单金属、双金属和三金属)/化合物(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和金属氟化物)复合材料近几年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现状。此外,通过对上述复合材料的总结,得出金属/化合物的颗粒尺寸和形状、分散程度以及石墨烯片层的堆叠等问题会影响性能的结论,并对石墨烯负载金属/化合物复合材料能够在磁性、力学、微波吸收以及导热等领域所具有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张文丽  赵英娜 《材料导报》2005,19(9):118-120
依据玻璃分相原理设计了制备负载型纳米氧化物的新方法:熔融-分相法.以Na2O-B2O3-SiO2玻璃系统为基本组成,引入一定量的TiO2(SnO2),在高温下熔融、淬冷,经热处理和化学处理,制备了负载于富硅多孔载体的纳米TiO2(SnO2)材料.结果表明,得到的晶体尺寸和载体的孔径尺度均小于100 nm;负载型纳米TiO2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负载型纳米SnO2对CO具有催化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8.
对Na2O-B2O3-SiO2-SnO2四元系统的分相与析晶进行了探讨.通过对不同组成点在热处理、化学处理各阶段的试样进行能谱分析、XRD分析及SEM分析,确认了SnO2分布在分相结构中的富硼碱相中;在该系统中SnO2晶体的析出有赖于分相过程;分相结构尺度限制了SnO2的析晶尺寸.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分相结构得到了负载于多孔富硅载体的纳米尺寸的SnO2材料.该材料具有较高的CO氧化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浮游菌采样器作为一种大流量采样器,对空气中浮游尘菌进行收集,具有恒流采样、等速采样等特点。由于仪器开口尺寸大,而采用的风机电机功率比较小,抗负载能力差,难以克服管路连接时口径显著差异引入的阻力,从而不能利用常规的中流量孔口流量计对采样器采样流量进行检测。可采用尺寸与采样器口径相当、基于叶轮风速原理的流量测量装置,对浮游菌采样器进行校准,再将该测量装置溯源到流量,从而实现大流量、低负载浮游菌采样器的量值溯源。  相似文献   

10.
张玲姚日生  邓胜松 《功能材料》2007,38(A07):2450-2452
首先采用聚合法制备右旋糖苷基钛酸酯Dex-OTi,然后再通过热解右旋糖苷基钛酸酯中的葡聚糖制备碳负载型纳米TiO2。利用DSC、FTIR、XRD及TEM等手段对其热稳定性、结构、晶型以及粒子大小等进行了分析和表征。通过FTIR分析可得目标产物中含有锐钛矿型TiO2,由TEM可看出TiO2纳米粒子大小均一,尺寸范围为100nm以内。  相似文献   

1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HZSM-5分子筛负载SrTiO_3,对其进行XRD、FTIR和N2吸附-脱附表征,研究负载对活性艳红X-3B光催化降解过程的影响。通过分析降解液的FTIR谱图、紫外-可见光谱和总有机碳(TOC)数据,对活性艳红X-3B的光催化降解过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为钙钛矿结构SrTiO_3,负载对SrTiO_3晶粒尺寸几乎没有影响。纯SrTiO_3没有明显的孔结构,负载后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隙主要由HZSM-5提供。负载之后催化剂的降解活性显著提高,30%SrTiO_3/HZSM-5对活性艳红X-3B染料溶液的脱色和TOC去除速率最快。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利用质量片和弹性膜谐振的300 Hz环路双作用热声发动机。利用该谐振系统取代谐振管能有效降低系统尺寸,使发动机具有结构紧凑、能量密度高的优点。基于热声理论优化设计了这一新型发动机,系统考察了无负载和外接负载情况下主要物理参数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当负载阻抗实部为4.15×108Pa·s/m3,虚部为-3×107Pa·s/m3,单元输入加热功率为1 k W、平均压力为4 MPa时,能获得最高的热声转换效率为35.3%、负载处压比为1.31。  相似文献   

13.
真空烧结对纳米铜粒子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杜芳林  陈克正  张志琨  崔作林 《功能材料》2001,32(3):301-302,307
用TEM、XRD等方法研究了蒸发法制备的纳米铜粒子真空烧结后粒子尺寸及晶相的变化。将烧结处理后的铜粒子负载于低温氧化铝上,考察了对CO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随处理温度的增加,纳米铜粒子烧结程度增加,尺寸变大,催化活性下降,晶相也由Cu、CuO变为Cu2O。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PAMAM型树形大分子上搭载不同尺寸的金纳米颗粒构建树形大分子-金纳米颗粒复合体系,采用经典分子动力学方法考察了金纳米颗粒尺寸、搭载数量及树形大分子聚乙二醇化修饰对复合体系构型、结合强度及在水中扩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PAMAM型树形大分子经过聚乙二醇化修饰可负载更多的金纳米颗粒,使得有效包埋金纳米颗粒的同时自身尺寸未产生明显膨胀。研究结果为探索新型多功能造影剂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用化学还原法制备Au-Pd双金属混合纳米胶体溶液,然后负载在活性炭上获得Au-Pd/C催化剂,利用TEM表征了纳米粒子负载前后的尺寸与形态,并用XPS技术表征了纳米Au-Pd/C催化剂上Au、Pd的表面化学状态,讨论了胶体溶液混合前后所得到的催化剂上Au、Pd的结合能变化。结果得到了Au混合“肠状”Pd纳米线的Au-Pd/C催化剂,两者结合产生的协同催化效应同时降低了Au和Pd的结合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乙二醇溶剂热的方法制备了分散性良好、粒径均一的球形氧化铈抛光粉,并通过浸渍法在氧化铈的表面引入氧化铜(CuO),研究了不同含量CuO对氧化铈的物相结构、比表面积、尺寸、表面形貌、氧化还原能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负载范围内,CuO对氧化铈的物相结构、形貌及宏观粒度分布并无明显影响,但其比表面积以及氧化还原能力发生明显的改变。抛光测试结果表明,CuO的引入会明显改变铈基抛光粉的抛光能力。当Cu占Cu和Ce原子摩尔总量的5%时,抛光粉的抛光性能最佳,抛光速率高达213.4 nm/min,抛光后硅片表面的粗糙度仅为0.239 nm(Rq)和0.188 nm(Ra)。通过溶剂热的方法合成的氧化铈抛光粉形貌及尺寸良好,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经过CuO修饰后的氧化铈形貌及尺寸并未发生改变,抛光性能得到较大提升。该策略在提高铈基抛光粉的抛光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7.
钱伯章 《纳米科技》2009,6(1):81-81
美同宾夕法尼亚州的研究人员于2009年1月28日宣布开发了一种方法,采用含氮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可更有效地利用太阳光使CO2和水蒸汽转化为甲烷和其他烃类。这些纳米管阵列的特征为薄的壁厚,有助于有效的将载体转移为可吸附的形式,并且具有由共催化剂铂(Pt)和/或铜(Cu)的纳米尺寸岛负载的表面。  相似文献   

18.
采用金溶胶负载法分别在CNTs、Vxc-72R炭黑和ECP 600JD科琴炭黑上负载了平均粒径约为5.0nm且尺寸分布均匀的纳米金颗粒,考察了酸处理对炭载体的影响及不同Au/C催化剂对BH4-电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经过酸处理三种炭载体的表面亲水性提高,其中CNTs的BET比表面积提高,而Vxc-72R和ECP 600JD的BET比表面积降低.炭载体负载纳米Au的能力与其BET比表面积密切相关.对炭载体进行酸处理可大幅度提高Au/C催化剂对BH4-的电催化性能,其中金负载在经酸处理的ECP 600JD炭黑上显示出最佳的电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9.
齿轮是超声珩齿加工中的一类特殊负载,它的振动特性和固有频率对系统的加工频率影响很大.由于齿轮的尺寸和质量大,且其尺寸不能任意更改,现有的振动系统设计理论,如全谐振设计理论、质量置换理论、局部共振理论等,都不能适用于这一情况.为解决此问题,应用Mindlin中厚板理论、变幅杆设计原理和机械阻抗理论对由变幅杆、齿轮组成的变...  相似文献   

20.
甲醛污染已经成为室内主要污染物之一,去除室内甲醛势在必行。本文结合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与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降解室内甲醛,结果表明负载于活性炭表面的纳米二氧化锰尺寸更小,没有团聚现象,复合物对甲醛去除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