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目前国内邻氯氯苄生产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选用新型催化剂CHJ-3,改进催化氯化工艺,使氯化反应邻氯甲苯转化率达到60%。与传统催化剂相比较,氯化反应时间缩短一倍,反应转化率提高50%,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国内邻氯氯苄生产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选用新型催化剂XJ-2,改进催化氯化工艺,使氯化反应邻氯甲苯转化率达到60%。与传统催化剂相比较,氯化反应时间缩短1倍,反应转化率提高50%,从而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国内邻氯氯苄生产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选用新型催化剂XJ-2,改进催化氯化工艺,使氯化反应邻氯甲苯转化率达到60%。与传统催化剂相比较,氯化反应时间缩短一倍,反应转化率提高50%,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陈文娟 《化学工程师》2014,(10):57-58,61
本研究通过采用过氧化苯甲酰作为催化氯化合成邻氯氯苄的催化剂与传统催化剂的对比实验,得出使用新型催化剂后,邻氯甲苯的转化率可提高到60%左右,邻氯氯苄的收率可高达90%以上,并可创造出显著的经济效益。此外,在研究选定最优催化剂的基础上进一步实验探索了最佳工艺控制条件,具有较好的工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邻氯氯苄合成中,采用塔式光氯化反应器替代釜式氯化反应器技术。该技术改善了反应条件,氯气利用率、邻氯甲苯转化率等明显提高,降低了消耗,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邻氯甲苯光氯化生成邻氯氯苄的各项影响因素,在适宜条件下,邻氯甲苯的转化率可达75%以上,反应过程邻氯氯苄的收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7.
唐薰 《化学世界》1998,39(4):192-199
研究了在自制的TPC-06氯化催化剂作用下邻氯甲苯氯化生成邻氯氯苄的工艺条件,探索了合成邻氯氯苄的最佳条件,其一次收率达75%以上。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在自制的TPC-06氯化催化剂作用下邻氯甲苯氯化生成邻氯氯苄的各项影响因素,在适宜条件下,邻氯氯苄的一次收率可达75%以上。  相似文献   

9.
邻氯氯苄催化合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薰  刘鑫 《湖南化工》1999,29(2):19-20
研究在自制的TPC-06氯化催化剂作用下邻氯甲苯氯化生成邻氯氯苄的各项影响因素,在适宜条件下,邻氯氯苄的一次收率可达75%以上。  相似文献   

10.
邻氯氯苄生产工艺改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目前国内邻氯氯苄生产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采用先进的反应精馏技术,改进氯化合成工艺,将反应转化率提高到78%,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很好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研制了一种应用于环己酮自缩合反应的新型固体催化剂CC-1。与传统的浓硫酸催化剂相比,CC-1催化剂具有更优异的选择性,操作更简便。通过对不同用量的带水剂包括环己烷、正庚烷以及甲苯的使用效果进行考察,发现以用量为50 mL的正庚烷作带水剂的效果最理想,环己酮的转化率和二聚物的选择性分别达到87.5%和97.9%。对CC-1催化环己酮缩合反应的进程研究表明,该反应具有典型的连串反应特点。对CC-1催化剂的再生性能考察表明,该催化剂具有优良的再生性能,至少可以再生8次,维持催化剂活性在转化率85%和选择性96%左右。  相似文献   

12.
固载化离子液体催化环氧乙烷和二氧化碳合成碳酸乙烯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溴化1-羟乙基-3-乙烯基咪唑、甲基丙烯酸钠、丙烯酸羟乙酯、苯乙烯4种单体共聚合成了高分子离子液体催化剂,表征了其结构. 将该催化剂固载到分子筛上制成固体颗粒催化剂,催化环氧乙烷(EO)与CO2合成碳酸乙烯酯(EC)的反应,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压力、催化剂用量对EO转化率及生成EC选择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4 h、温度403.15 K、压力2.5 MPa、催化剂与环氧乙烷质量比9%的条件下,EO转化率为95%, EC选择性为98%,催化剂在循环使用10次后,EO转化率无明显下降,EC选择性接近100%. 该反应为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为r=-dCEO/dt=9.872×104e-52.00/(RT)CEO.  相似文献   

13.
采用浸渍-化学还原法制备了非晶态镍-硼合金柱撑膨润土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不同制备条件对其催化硝基苯加氢制苯胺反应性能的影响;并对催化剂的晶相、形貌和比表面积等方面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非晶态镍-硼合金柱撑膨润土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非晶态镍-硼在柱撑膨润土孔道中分散性较好,具有较好的催化加氢性能和稳定性。非晶态镍-硼柱撑膨润土催化剂在加氢反应的初始压力为2.0 MPa、温度为110 ℃、反应时间为2 h条件下,催化硝基苯加氢制苯胺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分别达到92.6%和96.1%,并且催化剂在连续使用6次后硝基苯的转化率和苯胺的选择性分别为88.9%和93.8%。  相似文献   

14.
采用固体碱催化剂KF/MgO催化环氧丙烷(PO)和正丁醇合成丙二醇丁醚,对催化剂进行了XRD、TEM、CO2-TPD表征,经FT-IR表征确认目标产物为丙二醇丁醚。同时对合成丙二醇丁醚的反应工艺进行了研究,优化了反应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30 ℃,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1.5%,n(丁醇)∶n(环氧丙烷)为4∶1。在此条件下,PO转化率达97.88%,丙二醇丁醚产率达81.34%。同时对催化剂使用寿命进行了考察,在重复使用4次之后,催化剂依然保持较高的活性,PO转化率达90.86%,丙二醇丁醚产率达76.13%。  相似文献   

15.
Layered lanthanum and copper(II) laurates were tested as catalysts for methanolic esterification of lauric acid (C12). Factorial design evidenced a positive effect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amount of catalyst on ester conversion, while the acid:alcohol molar ratio (MR) had a negative effect. With lanthanum laurate, 90.5% conversion was reached at 140???C with 10% catalyst and MR of 6:1. Although the highest conversion with copper(II) laurate converted 81.5%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results were better with a lower amount of catalyst (78% ester at 140???C with 2% catalyst and MR of 6:1). A calcium hydroxide succinate was also investigated showing better catalytic performance than the well-known CaO, under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120???C with 1% catalyst and MR of 3:1). Although layered carboxylates can be successively reused, the layered calcium hydroxide salt transformed into inactive CaCO3 in the second reuse reaction.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Al2O3负载Cu催化剂,表征了其晶相、孔结构、表面形貌,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催化肉桂醛加氢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浸渍法所制催化剂相比,共沉淀法所制催化剂具有更高的肉桂醛加氢活性;随焙烧温度升高,催化剂活性组分粒径增大,肉桂醛的转化率先升高后下降,873 K还原的催化剂的活性最高;随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迅速上升,肉桂醇的选择性则下降. 在2 MPa和363 K条件下,反应4 h后肉桂醛的转化率为14.7%,肉桂醇的选择性为56.5%.  相似文献   

17.
以十聚钨酸季铵盐([Bmim]4 W10 O32)为催化剂,30%H2O2为氧化剂,研究环己醇催化氧化生成环己酮的反应,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30%H2O2和催化剂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催化剂用量0.065 mmol、30%H2O2用量75 mmol、环己醇用量50 mmol和回流反应6 h的条件下,环己醇...  相似文献   

18.
以对苯二甲酸(PTA)和1,4-丁二醇(BD)为原料,采用直接酯化法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比较了钛酸四异丙酯(TPT)、钛酸四丁酯(TBT)以及自制的复合催化剂(TY)3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讨论了催化剂类型及其用量对酯化速率、酯化率、四氢呋喃(THF)生成量、聚合反应速率和PBT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催化剂加入量(相对于PTA催化剂的Ti含量)为200~600μg/g时,TY,TPT和TBT催化剂的酯化率均能达到90%,TY催化剂较TPT和TBT能有效地提高酯化反应和聚合反应的速率,并能减少THF的生成量;采用TY催化剂,酯化率达95%,THF生成量降低20%~40%,聚合速度提高30%~50%,得到的PBT特性黏数达到0.880 dL/g,产品色相L值最高为79.19,b值最低为0.23;TY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较TBT和TPT高,而TBT催化剂稍优于TPT催化剂。  相似文献   

19.
以制备的1-丙基磺酸-3-甲基咪唑对甲苯磺酸([MIMPS][C7H7O3S])离子液体为催化剂结合自行设计的反应装置,对高酸值酸化油进行酯化降酸试验,考察了甲醇通入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酸化油转化率和预酯化油酸值的影响,并考察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对离子液体的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离子液体符合反应产物化学结构特征;热稳定性分析表明该离子液体在200℃以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酸化油50 g、甲醇通入量0.99 mL/min、催化剂用量(以酸化油质量计)2.5%、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105℃,在此条件下转化率可达98.42%,酸值由120 mg/g变为1.9 mg/g。油脂酯化降酸后酸值达到后续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酸值小于4 mg/g的指标要求。催化剂重复使用9次,转化率仍保持在75%以上,说明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对高酸值原料酯化降酸有很好的催化活性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