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对海燕皂苷P1的分离纯化及海燕总皂苷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研究。海燕经70%乙醇进行提取,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梯度萃取,经多种柱色谱对海星正丁醇层部分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理化常数的测定和核磁共振光谱,鉴定了化合物结构为海燕皂苷P1(5’-O-硫酸酯24(-3-O-甲基-L-阿拉伯呋喃糖基)-5-胆甾-3,6,8,15-24-五醇),并采用闪式萃取结合热回流提取法制备海燕总皂苷,其适宜提取条件为以甲醇作为溶剂,闪式破碎5min,甲醇浓度100%,料液比1∶50(即1g海燕加入50mL提取液),加热回流时间1.5h。  相似文献   

2.
以肉桂为原料,进行了肉桂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建立了以芦丁为标准品,NaNO2-Al(NO3)3-NaOH为显色剂,分光光度法测定肉桂总黄酮含量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肉桂总黄酮提取的优化工艺为乙醇浓度60%,肉桂与溶液的比1∶60(g/mL),回流温度70℃,提取时间6 h,总黄酮提取率达16.10%,含量达70.02%。肉桂总黄酮的抗氧化性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当总黄酮浓度为4.5 mg/mL时,OH自由基清除率达40.49%;当总黄酮浓度为2.0 m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94.29%。  相似文献   

3.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野菊花总黄酮的闪式提取工艺.获得的最佳闪式提取工艺条件为采用体积分数61%乙醇,在料液比为34 mL·g-1条件下,闪式提取147 s.此时,总黄酮的提取得率为4.72%±0.06%,与预测值4.698%非常接近,且优于传统的回流提取.优选的野菊花总黄酮的闪式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提取...  相似文献   

4.
为了优化水蔓菁总黄酮的闪式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水蔓菁总黄酮的闪式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闪式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7∶1 (m L/g),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76 s,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1.72%。优化工艺提取效果好,可用于水蔓菁的总黄酮提取。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大型海藻——角叉菜经70%乙醇提取后的藻渣中活性多糖的制备方法。采用闪式破碎辅助萃取结合热水提取,并优化其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获得制备角叉菜藻渣多糖的适宜条件为:提取时间2.5h,提取温度95℃,闪式破碎时间4min,料液(藻粉-水)比为1:25(g/mL)。结合溶剂除蛋白及不同浓度乙醇沉淀多糖,获得3种角叉菜多糖,并测得3种多糖组分的硫酸酯基团含量分别约为45.87%、26.78%、31.94%,均值约为34.88%。  相似文献   

6.
采用比色法测定了不同产地黄蜀葵花提取物(Abelmoschi corolla extracts, ACE)中的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通过琼脂打孔法和微量稀释法研究了ACE的体外抑菌活性,并通过DPPH法、ABTS法和FRAP法评价了ACE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产地ACE中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差别不大,安徽ACE中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为(4.68±0.37)mg·g-1,陕西ACE中的总多酚含量最高,为(1.48±0.11) mg·g-1;ACE具有一定的体外抑菌活性,能显著抑制变异链球菌的生长,且呈浓度依赖性,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3 mg·mL-1和6 mg·mL-1;ACE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清除DPPH、ABTS等自由基,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7.
优选中药豨莶草中奇壬醇的闪式提取工艺。以奇壬醇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法优化闪式提取奇壬醇的工艺参数,对比闪式提取、热回流提取、常温浸提三种方法的提取效果。采用HPLC测定奇壬醇含量,流动相为乙腈-0.1%的磷酸水溶液(体积比24∶76),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15 nm。最佳闪式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35(g∶mL)、提取时间2.0 min;此时奇壬醇的平均提取率为1.327 mg/g。优选的工艺稳定,提取效率高,能耗少,重复性好的特点,可为豨莶草资源的开发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乙醇回流提取葫芦巴中的总黄酮,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温度、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葫芦巴中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50 g/mL,乙醇浓度40%,提取时间0.5 h,提取温度50℃。在该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1.017%。  相似文献   

9.
采用乙醇回流提取葫芦巴中的总黄酮,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温度、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葫芦巴中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50 g/mL,乙醇浓度40%,提取时间0.5 h,提取温度50℃。在该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1.017%。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22,(Z2):20-27
以修剪抛弃的竹柏枝叶为原材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减压内部沸腾法提取竹柏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以竹柏总黄酮得率为响应值,采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选取液料比、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在一定的真空度下,按照Box-Behnken试验设计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试验。得到减压内部沸腾法提取竹柏总黄酮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25∶1(mL/g)、提取温度71℃、提取时间43 min,竹柏总黄酮得率为11.836%(RSD=0.12%,n=3)。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竹柏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总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且对DPPH·清除作用极其显著,在总黄酮质量浓度为0.078 mg/mL时,最大清除率为89.28%,质量浓度为0.039 mg/mL时,其对O(2-)·和·OH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64.35%,83.72%,并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现较好的量效关系,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0.016 5,0.012 7,0.002 0 mg/mL。研究表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减压内部沸腾法提取竹柏总黄酮稳定可行,为竹柏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龙  袁见萍  张前军 《广州化工》2012,40(20):53-56
研究了波叶山蚂蝗(Desmodium sequax Wall)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利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乙醇回流、超声波两种提取法对波叶山蚂蝗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0℃,料液比1∶50 g/mL,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2.0 h,提取率为2.209%;超声波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20 g/mL的料液比,70%的乙醇浓度,提取时间40 min,提取率为1.256%。结论乙醇回流提取法的效果较为优越,其提取率远远大于超声波提取法。  相似文献   

12.
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猪毛菜总黄酮,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实验优化猪毛菜总黄酮提取工艺。以浸泡时间、液料比、乙醇浓度、回流温度、回流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乙醇回流法的主要影响因素;再通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实验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乙醇回流法提取猪毛菜总黄酮的最优条件为:浸泡时间30min、液料比21∶1(mL∶g)、乙醇浓度62%、回流温度100℃、回流时间109min,该条件下猪毛菜总黄酮得率预测值为0.8405%,实测平均值为0.8387%,平均偏差为0.65%,RSD为0.47%。该方法模型预测性良好、偏差较小、提取条件稳定、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小花玄参化学成分,并测定了总黄酮含量。采集自然野生比较成熟的小花玄参,进行样品处理,优化提取工艺,选择连续回流法提取,进行针对溶剂类型、浓度、回流时间、回流次数、水温五个变动参数正交试验,最终以70%甲醇为溶剂,回流时间120min,回流2次,提取温度80℃作为总黄酮检测条件,采用乙醇提取液作为强心苷的监测,石油醚提取液用于甾体类、三萜类物质的检测。对照品浓度c与吸光度A存在线性关系,A=2.264c-0.025,r=0.984,线性范围0.020~0.15mg/ml,相对标准差=0.251,RSD=0.271,最大波长510nm,总黄酮含量(5.625±0.251)%,精密度、稳定性相对保留时间RSD(%)分别为2.46%、1.16%,回收率99.99%。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乙醇浸提法提取香蒲雌花序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基于单因素试验法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回流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并以正交实验法进行工艺条件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0%,料液比1∶50(g∶mL),回流提取时间1h,此条件下香蒲雌花序中总黄酮的提取率可达3.45%.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对罗汉松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采用闪式提取法提取罗汉松总黄酮,并通过单因素法和响应面优化方法,同时考察了罗汉松总黄酮对DPPH•、O2-•和•OH自由基清除作用。结果表明,闪式提取罗汉松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1 %、料液比1:36 (g·mL-1)、提取时间53 s、提取电压为75 V时,罗汉松总黄酮提取率为8.147 %。罗汉松总黄酮对DPPH•、O2-•和•OH具有明显的清除能力,最大清除率分别达到87.13%、58.24%和67.56%,为罗汉松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洪杰  李小吉 《广东化工》2011,38(5):201-202,190
文章以芹菜为研究对象,就其中总黄酮的提取分离和测定工艺进行了探讨。实验考察了单因素(提取溶剂浓度、物料比、回流提取时间和pH等)对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正交试验,得到了芹菜中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40%(v/v)乙醇溶液,物料比(g/mL)1∶20,回流提取时间60 min,pH为6。得到总黄酮的含量为0.0794%。通过精密度实验和稳定性实验对测定方法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马齿苋中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直接回流法提取马齿苋中总黄酮,通过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对马齿苋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检测;同时研究了马齿苋总黄酮提取液对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效果,并与Vc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确定马齿苋中总黄酮最优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50min、水浴温度90℃、提取溶剂为30%乙酸乙酯、固液比1∶50(g∶mL),在此条件下,马齿苋总黄酮提取率可达7.15mg·g-1。当马齿苋总黄酮浓度为0.18 mg·mL-1时,对·OH的清除率高达73.12%,对·O-2的清除率可达49.02%,相同浓度时,其抗氧化活性低于Vc。  相似文献   

18.
应用响应面法优化竹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确定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为响应因素,竹子中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乙醇回流提取的最优方案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17(g/mL)、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1 min,在此条件下理论提取率为2.37%,与实测值2.35%基本相符,说明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提取条件可靠。  相似文献   

19.
刘莹  赵杰 《陕西化工》2012,(1):113-115
用乙醇回流提取接骨木茎总黄酮,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考察了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接骨木茎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g/mL),乙醇浓度50%,提取时间1.5 h,提取温度70℃,提取次数1次,提取率为0.566%。  相似文献   

20.
对桔梗中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以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为考察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实验,获得最优条件:乙醇质量浓度60%,桔梗细粉与60%乙醇溶液的料液比1∶20(g/mL),超声时间15min。测定了桔梗总黄酮提取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当总黄酮浓度为1.2mg/mL时,其抑制率分别为69.46%和0.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