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断层生长是一个动态过程,具有典型分段生长特征。为了明确断层分段生长与"源-储"的耦合关系,以塔南凹陷东次凹TN1断裂为研究对象,以三维地震为基础,应用"两图一剥"(两图包括断距-距离曲线和断层面断距等值线,一剥是指最大断距回剥)技术可以有效识别并定量厘定主干断裂形成演化规律,深入探讨断层分段生长对洼槽结构(烃源岩)和砂体展布规律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主干边界断层分段生长过程决定着洼槽结构演化和构造转换带的形成;通过断距回剥技术,明确塔南凹陷东次凹TN1断裂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洼槽结构和构造转换带类型;塔南凹陷主干边界断层具有"强烈活动段控洼槽并控优质烃源岩"和"构造转换带控砂"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人机交互等值线编辑能克服等值线(含断层或不含断层)自动怕出现的不合理现象,有助于得到符合实际地质情况的解释成果图件。本文提出了人机交互等值线查询与编辑的两种快速方式;逐点判断法发区查询法,通过在工作站上的实际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裂缝、断层及地质体边界等在地震资料上具不连续性特征,现有的边界检测方法往往因为噪声而导致提取的边界特征模糊,完整性和连贯性较低,这给地质解释增加了困难。为此,提出基于张量投票的地震不连续性特征增强方法。首先利用梯度结构张量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分析地震几何属性,确定具有地质构造特征的种子点;然后通过种子点的投票域叠加的方式增强地质构造特征,同时挖掘地震属性中隐含的不连续结构特征,使地质体构造特征具有完整性;最终通过张量分解提取连续性、平滑性的特征骨架。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张量投票方法能在刻画断层特征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视觉上低连续的断裂信息,从而使识别的断层更连续、完整、清晰。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适用性,可有效识别地质体边界。  相似文献   

4.
绘制地震等值线是一种特殊的技术,它要求将地震信号的可变性与岩石变形的不同构造类型结合在一起。计算机在快速产生图件中是很有用的,然而在构造类型和断层结合成富有意义的地质等值线往往是不成功的。这种综合法需要有能说明构造的直观图象。这种图象由解释员手工绘制或由解释员手工操纵的人机联作工作站即可很好完成。在绘制等值线图及地震资料图时,下列不同的情况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对待。(1)岩石褶皱的三种主要类型:(a)同心褶皱,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种受断层约束的等值区域追踪算法及等值区域的填色方案。区域追踪算法适用于任何形状的研究区域,与插值格网类型无关,不需要对等值线进行细致分类。本文所述算法假定断层以多边形存在于研究区域内,研究区域的边界和断层多边形围成多连通域。该算法为基于区域拓扑形变的多连通区域上的追踪算法,首先对区域进行拓扑变形,从区域外边界的-个节点处将区域切开;然后把区域的外边界拉成-条水平直线段,使所有等值线围成的区域在这条直线段的上侧;最后在变形区域上,从上到下,从外向里,-层-层剥离出等值区域。文中同时研究了等值区域内属性的变化规律,提出双检测点法填充颜色设置方案。实际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并在商业软件中应用,使用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
《油气工业技术》2002,29(1):9-12
要了解油气藏中断层和裂缝系统的地质特点和水动力性质,必须识别和绘制其断层和裂缝系统。三维地震资料可为绘制这些大断层提供基本信息,而要从油气藏中有效地开采油气,还需要识别一些地震断层和裂缝。  相似文献   

7.
以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西南庄边界断层为例,应用地震资料,结合构造图和地层厚度图,分析不同地质时期边界断层垂直位移沿走向变化,对边界断层分段生长与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这种过程对沉积的控制作用。西南庄断层在沙三段沉积期可分为东、中、西3个相对独立的断层,它们间呈侧列式分布,在断层段叠覆处发育转换斜坡;沙一段沉积时期,3个断层段连接并出现了统一趋势,同时高柳断层以北的断层段开始废弃。在东营组沉积末期各断层段连接形成统一断层,但仍表现出分段特征,在断层分段处形成横向褶皱,同时高柳断层以北的断层段废弃。横向褶皱和转换斜坡是下盘碎屑物质进入盆地的通道,是有利储层发育区。   相似文献   

8.
大港油田利用地层倾角测井资料能够准确识别地下地质构造、断层、不整合等构造特征;可以确定地层沉积环境、古水流方向.介绍了地层倾角测井在大港油田6个应用实例以及部分解释成果图.应用结果表明地层倾角测井方法在指导勘探、开发部署方案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在储集层中识别和绘制断裂系统图对掌握地质轮廓和油气动态特征是很有必要的,三维地震数据能给大断提供基本信息,然而次一级的断层和裂缝也是有效发现储层中油气的必要信息。  相似文献   

10.
利用曲率识别地震褶皱、断层、裂缝、溶蚀孔洞等地质构造是一种常用的地震属性分析技术。为了更加精细地刻画褶皱、断层等地质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广义S变换的分频曲率提取方法,对地震数据进行分频处理。通过在单频剖面中求取最大正曲率和最小负曲率两种属性,达到识别地下地质构造和层位等地质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计算机上绘制含断层的等值线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跃 《石油物探》1991,30(1):109-114
  相似文献   

12.
东营凹陷是由西部和北部的伸展边界断层控制发育的复式半地堑。凹陷北部边缘的陈南断层(带)、西部边缘的平南断层(带)和高青断层等主干边界断层的产状多变。在区域尺度上,主干边界断层总体走向西段为北东向、中段为近东西向、东段为北西西向;在制图尺度上,断层面为呈波状起伏的铲式断层面,发育有侧向和斜向断坡。不同走向的断层在古近纪同时具有正断层位移特征,显示出双向伸展的构造变形格局。对主干边界断层上盘的层序充填特征及沉积中心的迁移规律的分析表明,始新世主干边界断层主要为北西—南东向伸展位移,渐新世主要为近南北向伸展位移。这种双向伸展变形的运动学特征,可以用区域北西—南东向引张作用和北北东向深断裂(如郯庐断裂带)右旋走滑诱导的近南北向引张作用的双重动力学过程叠加来加以解释。图4参13  相似文献   

13.
"无煤带"是康平煤田特有的一种构造现象;"无煤带"是指煤层缺失变薄至不可采的地带或条带;"无煤带"多分布于构造复杂地区,并且与该地区断层走向一致,而且均伴有一条或几条断层。通过对该区三维地震资料及正演地震模型的研究,发现煤层反射波振幅异常(振幅变弱)带恰恰对应着各种原因造成无煤区和煤层变薄区域。在1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圈定出了1煤层反射波振幅异常带,这些成果为测区内采面划分、巷道布局和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地质保证。  相似文献   

14.
胡七南断块构造的确认及构造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真实地再现胡状集油田胡七南断块的地下地质模型,在三维地震资料分析构造特征的基础上,利用较密井网资料,绘制主要断层的断面等值线图,对主断层的断层面形态及局部构造高点进行构造的确认,使构造更加精确。在此基础上,利用合理的模拟方法建立断层三维模型,并以5m等高距编制构造等高线图。最后应用确定性建模方法,建立了胡七南断块的三维构造模型。可以看出,在构造重新研究的基础上,新发现了一些局部构造高点,所构建的断层模型和构造模型为下一步建立精确的地质模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利用模式识别方法解释微小断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利用模式识别方法(包括模糊综合评判、模糊模式识别、模糊聚类分析、线性模式识别及模糊分段线性模式识别等五种)解释煤层中的微小断层。该方法充分利用地震波动力学特征参数(包括振幅、频率、相位、波形曲率等),将模糊数学理论与模式识别技术应用到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中。通过两个矿区的地震资料处理和重新解释,对小断层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推测,查明了一批新断点(垂直落差均在5m左右),其中部分已被井下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6.
通过岩心分析、成像测井、地球物理、储层地质、油藏动态等资料,对塔里木盆地迪那2气田古近系裂缝进行了研究.利用构造光滑、三维边界探测和边界加强等联合技术识别不同尺度的裂缝分布,采用分级次的裂缝建模技术建立裂缝分布的三维地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①迪那地区古近系裂缝走向以近东西向的高角度斜交缝和垂直缝为主,宏观裂缝真开度普遍...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塔北某区块奥陶系碳酸盐岩地质年代老,地层埋深大,原生基质孔隙发育较差,其储层的有利分布区多受断裂控制。因此,对该区断裂进行精细预测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断裂精细预测难度较大这一实际问题,选用近年来颇受关注的地震曲率技术,运用曲率原理和基于层面的地震曲率属性对研究区奥陶系一间房组顶界进行断裂预测,从常用的几种地震曲率中优选出最小负曲率和最大正曲率对断裂进行刻画,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通过地震剖面和基于层面的地震曲率属性平面图的交互分析发现,所预测的断裂级别、性质及走向都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三维地震技术的发展及高采样密度地震资料的灵活显示,地震资料的解释工作量在成倍增加,广泛采用三维地震切片进行资料解释,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大量实例介绍了我国江汉GN地区三维地震切片的水平切片显示技术及解释方法。水平切片显示技术包括:正振幅水平切片、负振幅水平切片、同相双密度水平切片、全振幅水平切片和双密度水平切片。在水平切片上可显示地层产状、构造形态、断层性质、地层接触关系、特殊地质体(盐丘)形态。直接利用水平切片可绘制等时图,其主要步骤如下:①定层及分块,即先根据钻井资料和连井地震剖面确定切片上的作图层位,然后按波组特征分块,分别进行定性解释;②确定断点,追踪层位;③绘制等时图(仍取相位峰值点)。该方法是相当于把作图层位的全部数据逐级取到平面图上,从而省略了取数的繁琐过程。直接利用水平切片解释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可利用的信息较多,作图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受限于有限的断层表征手段,目前针对复杂断块油气田的断层封堵性尚无有效的综合评价方法。基于体元的构造建模技术,能够不受地震解释质量的限制,精确地在三维空间里建立地质模型。进一步依据三维地质模型,从几何形态、粗糙程度、断层与地层接触关系、断层两侧岩性对接情况以及断层泥岩涂抹等5个方面对断层面进行断层封堵性特征描述,再用神经网络算法对断层封堵性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类评价。通过实例样本的应用,为开发阶段高精度断层封堵性研究提供了思路,证实使用基于体元的构造建模技术为基础的复杂断层封堵性研究相对于传统方法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