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二氧化碳储存技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面对巨大的一次能源消耗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急剧上升,利用各种技术来储存从集中排放源分离得到的大量的二氧化碳成为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关键.介绍了几种二氧化碳的储存方法:地质储存、陆地生态系统储存、生物储存、海洋储存和矿物储存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具体应用情况.全面概述了各种二氧化碳储存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讨论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总结有关好氧颗粒污泥(AGS)储存及活性恢复的研究发现,AGS的储存技术包括原位储存和异位储存两类。原位储存过程中,AGS的理化特性明显恶化,活性显著下降。异位储存包括湿式储存和干式储存2种,常温湿式储存效果与原位储存相当;低温湿式储存及干式储存较有利于AGS结构完整性的保持,但也不能避免微生物活性的下降。另外,将储存后的AGS作为接种污泥可在短期内恢复正常。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塑料科技》2019,(5):113-117
装备储存时的防护对于其储存和使用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采用封套封存技术对储存装备进行防护,可以降低维护成本,使装备能够长时间处于良好状态,有效延长其储存和使用期限。本文主要针对装备的自身特点、储存环境、储存时间等要素,对目前用于装备长期储存的封套封存材料的选择、技术设计和应用发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中国CO2地质储存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储存是减少CO2排放和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其方法主要包括:油气田储存、沉积盆地咸水含水层储存、无商业开采价值的深部煤层储存.介绍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工程经验,分析了适宜中国CO2地质储存的潜在区域以及CO2地质储存地质处置中存在的风险,并对中国CO2地质储存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卢保峰 《中国化工贸易》2013,(4):330-330,350
储罐变更品种储存在一些专业液体化工中转储存罐区项目中频繁发生,而这些项目的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常忽略对储罐变更产品储存的安全风险评价。一个液体化工储罐变更品种储存,应该充分考虑目标储罐的硬件条件是否满足安全储存需要,否则在使用时极有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故而这类项目的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应设置章节对变更产品储存进行安全论证,比照储罐的设计参数、储运工艺以及配套安全设施等全面评价具体储罐更换储存液体化学品的储存适宜性,明确指出项目获批的储存品种和已建储罐可储存配伍状况,并提出更换储存品种的安全准则以及更换化学品储存时安全管理措施等,为项目储运操作提供安全指导。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香型啤酒花扎一香花和苦型啤酒花纳盖特、马可波罗、青岛大花等在不同储存条件下啤酒花贮存指数(H.S.I.)的变化。以H.S.I.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对储存时间、残氧量、温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大花的最佳储存方案为温度4℃、残氧量1.0%、储存时间30 d;扎一香花的最佳储存方案为温度4℃、残氧量0.2%、储存时间30 d;纳盖特的最佳储存方案为温度4℃、残氧量0.4%、储存时间60 d;马可波罗的最佳储存方案为温度4℃、残氧量0.4%、储存时间30 d。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整体建设的不断发展,油气储存规模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在这种情况下,油气储存设备也逐渐成为了企业管理当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管理工作人员的重视,通过不断加强油气储存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可以极大的从某些方面提高了油气储存的质量和经济效益,也可以不断的改善油气储存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本文主要针对油气储存的重要性进行详细分析,并且还提出了一些油气储存设备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不断的深化了油气储存安全管理的解决措施,从而从各个方面不断提高了油气储存的管理维护水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氯化聚乙烯橡胶混炼胶在30℃×35 d和40℃×35 d条件下的门尼粘度、焦烧时间、硫化特性及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储存温度的升高和储存时间的延长,混炼胶门尼粘度增大;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混炼胶焦烧时间缩短,且当储存温度升高时缩短幅度增大;焦烧时间(t10)随储存温度的升高和储存时间的延长有缩短趋势;胶料...  相似文献   

9.
对国内外LPG采用地下水封洞库储存情况、储存原理,水封洞库的结构及设置要素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其储存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再采用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进行风险分析,证明该储存方式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液氨泄漏事故,对不同储存条件下泄漏量的大小、扩散范围、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区域进行模拟预测和环境风险分析,对比说明了储存方式、储存条件对液氨储罐潜在环境危险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常温高压储存较低温加压储存影响范围大,潜在环境风险性大,同时紧急撤离和疏散范围也较大。  相似文献   

11.
程友良  王月坤  张夏  韩健 《化工进展》2018,37(5):1718-1725
针对单罐系统的放热效率普遍较低,在单罐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增加一个壳管式相变换热器,构成单罐混合蓄热罐。建立了单罐混合蓄热罐的数值模型,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了相同情况下混合蓄热罐与常规斜温层蓄热罐在放热特性方面的差异,并探究入口熔融盐速度和石英石颗粒直径的变化对蓄热罐放热特性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入口熔融盐速度uin=2.0×10-4m/s下,混合蓄热罐的放热性能比常规斜温层蓄热罐更优;随着入口熔盐速度的增加,蓄热罐的总放热时间、有效放热时间以及放热效率均下降,并且混合蓄热罐中不同速度与放热效率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相对于常规斜温层蓄热罐,石英石颗粒直径的变化对混合蓄热罐放热性能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2.
《云南化工》2020,(1):91-93
根据甲醇的性质和储存中的注意事项,对甲醇储罐设计中的必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结合目前国内外压力容器的设计技术进展,阐明了甲醇储罐的结构形式等优化设计的方向,总结了合理选择设计类型、必要的防范措施和控制措施,总结了甲醇储罐区内需要重点注意的事项,归纳了今后甲醇储罐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李小玲  温莹莹 《当代化工》2014,(6):1090-1092
储存增压系统是LNG气化站工艺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低温储罐和储罐增压器的设计又是储存增压系统设计的关键。从低温储罐的选择、运行参数的确定及压力控制等方面讨论了LNG储罐的设计方法。从储罐增压器的增压方式、布置形式、选型等方面讨论了LNG储罐增压器的设计方法。最后给出了设计举例。  相似文献   

14.
储罐的剩余寿命是其长期平稳运行的保证,目前国内尚无明确的方法处置服役期满的储罐。根据储罐腐蚀特点,底板是其腐蚀最严重的部位,而底板腐蚀的最大孔深度服从Gumbel I型最大极值分布。根据最大极值分布和概率统计,推导出储罐剩余寿命计算公式,建立储罐底板剩余寿命的极大值分布预测评价方法,得出某公司储罐在0.99、0.999和0.999 9的可靠度下的剩余寿命分别为40年、34年和25年,有效指导了储罐检修周期的确定。  相似文献   

15.
屈长龙  张超  陈团海 《化工进展》2014,33(7):1713-1717
为了研究更合适的大型液化天然气(LNG)储罐隔震减震方法,本文分析了现有大型建构筑的减震隔震措施,结合LNG储罐隔震工程设计的需求,基于物理隔震方法、隔震理论,总结了不同措施下的设计计算方法;分析了LNG储罐结构体系的组成及其特点,提出了用于LNG储罐反应谱分析的标准复合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各种物理隔震方法均可以在LNG储罐中得到应用,设置隔震装置后储罐固有频率的改变情况是影响隔震效果的关键,深入的隔震理论研究是LNG储罐抗震技术发展的基础条件,基于LNG储罐反应谱分析的标准复合模型为储罐抗震设计提供了一套简单有效的工程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石油产品储罐导静电涂层结构中,导电填料的电极电位和涂层抗渗透性及干膜厚度对罐壁防锈寿命的影响;介绍了国外依据不同油品的使用要求和不同结构的储罐选择涂料,提出油罐内壁防静电的配套原则。  相似文献   

17.
孙立强 《化工机械》2014,(3):339-341
根据石油石化行业卧式储罐特点,结合对目前漏磁检测的一些研究,提出将漏磁检测技术应用于卧式储罐检测中。分析了影响卧式储罐漏磁检测的因素,设计了卧式储罐内部漏磁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结构简单、体积小,可以对被测卧式储罐进行连续扫描,且不会对容器造成损伤;在此基础上对检测系统实际应用进行研究,验证漏磁检测应到卧式储罐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大型LNG储罐预冷动态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型常压LNG储罐在接收站中占有很高的投资份额,是接收站关键的储存容器,在启用时对调试技术的要求较高,其中,储罐的冷却是最重要的预备环节。基于气液两相容积节点原理,建立喷淋LNG蒸发计算模型,搭建大型LNG储罐预冷过程动态仿真平台,以160000 m3大型LNG地上全容储罐为例,计算其在预冷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以及预冷所用LNG总量,得到了预冷过程中储罐压力、BOG产生量以及储罐内部温度的动态变化,为设计优化液化天然气储罐预冷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介绍用于大型原油储罐罐板焊接的主要四种方法,提出解决储罐罐板焊接及反变形焊接控制方法和焊接程序的合理工程解决方案。对大型原油储罐焊接的各个环节采用合理的焊接方法和步骤是至关重要的,本方法程序可为其他同类储罐焊接的方法程序借鉴。  相似文献   

20.
根据基于风险的检验(RBI)原理,对某储罐群进行了风险评估,得到了储罐壁板和底板的失效可能性、失效后果与风险等级。结合RBI分析结果,针对储罐的主要失效模式及损伤机理制定了相应的检验策略。选取中高风险储罐开罐实施底板漏磁检测,并与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储罐RBI技术的可靠性,有效降低了罐群运行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