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净水厂沉淀池排泥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小试试验探究沉淀池排泥水回用的最佳回流比以及回用对沉后水水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排泥水回流比在5%~10%,最高节药率可达到33.3%;沉淀池排泥水回用可提高对浊度、CODMn、UV254水质指标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8.56%、47.11%和61.93%;综合考虑经济成本、资源节约率、混凝效果等因素,该水厂的沉淀池排泥水最佳回流比为5%。沉淀池排泥水回用增加了沉后出水的氨氮含量,建议回流排泥水时配合深度处理工艺,保障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2.
通过自然沉淀和混凝沉淀试验,研究了沉淀池排泥水性质和上清液回用对水质的影响,考察了南方地区排泥水回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沉淀池排泥水沉降性能良好,自然沉淀30 min后上清液水质明显改善。排泥水上清液回用提高了对COD_(Mn)和DOC的去除效果,对浊度和UV254小分子有机物无不利影响;沉后水锰、铝、镍、铊重金属含量均在标准范围内,但回流比较大时存在一定的锰超标风险。排泥水经自然沉淀后回用(回用比≤10%)具有良好的水质安全性,可实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3.
通过探讨排泥水前端工艺优化和排泥水处理方式的选择,阐述了对排泥水进行综合控制和处理的方法。采用优化砂滤池、炭滤吸附池、浓缩池、脱水机的系统设计和运行方式,可减少排泥水的排放量。结合多年的工程经验对排泥水处理方式进行归纳和总结,为类似项目选择合适的排泥水处理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对水厂沉淀池排泥水进行了自然沉淀、混凝沉淀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排泥水经过0.5 h自然沉淀后,上清液水质趋于稳定,浊度、CODMn、氨氮、细菌、藻密度、浮游动物死体和活体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去除。继续延长沉淀时间对上清液水质的改善效果不明显,个别生物类指标反而有上升趋势。投加混凝剂可以进一步提高回用水水质,阳离子PAM投加量为0.8 mg/L时,排泥水浊度从2 219 NTU下降至1.59~3.84 NTU。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的发展,自来水供水需求亦同步增长,水厂供水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了排泥水的体积日益增大,排泥水质也随着水源水质的污染而逐渐恶化。给水厂排泥水直接排入水体,必将再次污染水体、淤塞航道、浪费大量的水资源。目前,国内大型水厂正陆续进行排泥水处理工艺的研究及建设。  相似文献   

6.
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技术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探讨了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技术的若干问题,诸如正确确定自来水厂的污泥干固体产量的方法,减少自来水厂沉淀池的排泥水水量的措施,设置污泥调蓄均衡池的必要性等,指出自来水厂的排泥水处理工作应从对具体水厂的排泥水水质特性分析出发,注意自来水厂污泥和污水厂污泥之间的本质差别。  相似文献   

7.
分析总结了净水厂排泥水污泥量确定原则、排水排泥池及脱水机械类型选择等工艺设计要点。以陕西省渭南市某水厂排泥水处理工程为例,重点介绍了排水排泥池、污泥均衡池以及污泥脱水间等排泥水处理系统建、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和工艺特点,以期为类似项目选择合适的排泥水处理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发展城市给水厂排泥水节水技术,在示范水厂开展了排泥水的减量化试验研究。通过对示范水厂排泥水水质的分析和排泥水的减量化生产性试验,提出了水厂各构筑物的节水排泥工况:折板絮凝池1#、2#排泥管的排泥时间为20s/次,3#、4#的为40s/次,5#~8#的为60s/次;平流沉淀池前20m的排泥周期为24h,采用双程排泥,后70m的排泥周期为48h,为单程排泥;V型砂滤池的反冲洗周期为48h,采用气冲(3min)/气水冲(3min)/水冲(5min)/全程表扫的反冲洗方式。运行表明,节水排泥工况对各构筑物的出水水质基本无影响,并可使絮凝池、沉淀池、砂滤池分别节水约25%、37.5%、39.7%,水厂的总排泥耗水率可从原来的3.07%降至1.9%。采用节水排泥工况后,水厂可减少排泥水量近43×104m3/a,同时节约生产成本约42万元/a,环境、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9.
通过混凝搅拌试验研究了沉淀池排泥水回用对水质的影响,考察了南方地区排泥水回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回用排泥水上清液或混浊液,均有较好的助凝效果;回用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不大,不会改变原水中溶解性物质的分类;回用比较高时,混凝沉淀出水存在锰超标风险,其他金属指标均远低于国标限值。在合适的回用比下回用沉淀池排泥切实可行,能实现给水厂节能减耗和环境保护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0.
温宏亮  王增长 《山西建筑》2007,33(5):174-175
在整个排泥水处理工艺中,排泥水的调质和浓缩是关键。通过对现阶段自来水厂排泥水浓缩和调质的研究成果、技术方法和工程应用的总结分析,提出对于排泥水处理系统的合理设计、优化运行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首次采用浸入式中空纤维膜处理净水厂沉淀池排泥,对膜通量、过滤后水质及膜污染的清洗等问题进行了现场试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减少排泥水对自然水体的污染,福州市西区水厂对排泥水处理系统进行改造。在设计中将沉淀池排泥水、滤池反冲洗水收集后经高密度浓缩池处理后,上清液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后排放至闽江,浓缩污泥经厢式隔膜压滤机脱水至60%后外运填埋。本文详细介绍了该工程排泥水处理的设计方案、设计参数及系统特点,为类似工程的应用提供更有效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粉煤灰调理自来水厂排泥水污泥的比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来水厂污泥直排水体会使水环境恶化,为此开展了掺调理剂改善其脱水性能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自来水厂污泥不宜采用混凝处理,而利用电厂粉煤灰作调理剂,可使污泥比阻大幅度下降,改善了脱水性能;细粉煤灰的最佳投量是20g/100mL,粗粉煤灰的最佳投量是30g/100mL;粉煤灰与污泥混合形成的滤饼掺入一定比例的煤炭后可做成燃料,实现了自来水厂污泥的焚烧处置。  相似文献   

14.
膜技术回收处理水厂生产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机械搅拌澄清池→保安过滤器→超滤膜过滤工艺对北京某水厂生产废水(沉淀池排泥水的上清液与煤砂滤池、活性炭滤池的反冲洗水的混合液)进行了回收利用的中试研究,并对比了不同种类混凝剂对膜过滤性能及除浊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聚铝的最佳投量为4 mg/L.中试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处理生产废水,产水各项指标均优于或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水的回收率达到了95%.此外还对膜面上的污染物进行了能谱分析,确定了其清洗方法(化学清洗剂为盐酸和次氯酸钠,清洗周期为2个月).  相似文献   

15.
曝气生物滤池设计与施工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新型的水处理工艺,兼具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的许多优点。结合工程实践,从主要参数、池型选择、滤板滤梁、滤头与开孔率、承托层、空气压缩系统、滤头防堵、土建质量、空气管道吹扫以及调试等方面讨论了污水处理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UBAF)设计与施工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中东部地区的52个常规工艺处理厂自用水消耗情况的调查,分析总结了不同地域城市供水厂工艺单元的类型特点;研究水厂絮凝池、沉淀池的池型及排泥工况对水厂自用水耗水率及排泥水含固率的影响;研究水厂滤池池型及反冲洗工况对自用水耗水率和反冲洗效果的影响;分析了现阶段城市供水厂建有自用水废水回用工艺的比例及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外压浸入式中空纤维超滤膜处理排泥水重力浓缩上清液。试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从16℃下降到2℃时,TMP从0.032MPa上升到0.055MPa。排泥水经6h重力浓缩后,上清液浊度为9.99~80.33NTU,CODMn为5.36~18.64mg/L;超滤膜出水浊度为0.08~0.11NTU,CODMn小于3mg/L,颗粒数小于1个/mL。在排泥水上清液水质波动较大情况下,经超滤处理后,出水水质优于常规处理工艺出水,加氯后可直接进入清水池。  相似文献   

18.
采用调节池/混凝反应槽/絮凝反应池/污泥浓缩池/带式压滤机工艺处理电炉和连铸机净循环旁滤过滤器反冲洗排泥、连铸浊循环水系统斜板除油沉淀器排泥及VOD浊循环水系统斜板沉淀器排泥等的混合钢铁污泥。该系统自2007年9月初调试正常以来,运行良好,泥饼含固率为30%。  相似文献   

19.
透气真空快速泥水分离技术对淤泥水分的促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透气真空快速泥水分离技术适用于高含水率高黏粒含量疏浚淤泥的堆场处理,可快速减小堆场中淤泥的体积,加速堆场的周转利用,并能解决常规真空处理方法中存在的滤层淤堵问题。通过自行研制的室内模型试验装置,进行透气真空快速泥水分离和自然静置泥水分离的室内模型对比试验,可以看出透气真空快速泥水分离技术对淤泥中水分有促排作用,不仅能快速通过滤层管道抽吸出大量水分,而且其表面水增厚速度也大于自然静置下的增厚速度。透气真空技术中淤泥存在2个排水面,土颗粒与孔隙水存在渗流作用,渗流使得固相与液相产生相对运动。相对渗流使得土颗粒受到拖拽力的作用,拖拽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相对渗流中的等速界面有关。在拖拽力作用下,淤泥内部会发生“胶结—断裂”压缩过程并产生“稀薄”效应,使得淤泥骨架的体积压密速度大于抽出孔隙水体积速度,进而解释透气真空对淤泥促排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