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同宇  徐均  邵琦  赵峰 《软件》2015,(2):27-30
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有效的食品质量溯源系统可以准确地追溯食品的相关信息,加强对食品安全监控力度。基于物联网的食品质量追溯管理系统利用二维码技术、数据同步技术、智能传感器技术等物联网相关技术,采集食品的加工、物流及流通销售过程中的数据,建立产品溯源数据中心。该系统主要包含生产线在线控制系统、追溯查询系统和收发货管理系统三个子系统,实现了生产商与经销商之间食品信息的共享以及帮助消费者快速、准确地查询食品信息,保证了食品信息可追溯,增强了依据生产链和销售链追溯食品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食品流通追溯信息系统可实现一定区域范围内食品流通的过程跟踪与追溯。IT服务管理(IT Service Management,ITSM)结合信息系统管理活动中的变更、资产等管理内容,由服务级别协议(SLA)来保证IT服务质量的协同流程,从而提高组织系统运行维护支持的能力及水平。运用ITSM技术,规范追溯系统运行工作,为食品流通追溯信息系统应用推广提供决策支撑数据,使食品流通追溯系统的管理者全面了解食品追溯系统的运行和管理的情况,从而保障该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首先介绍了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性,阐述了忽视食品安全问题造成的严重危害。然后从食品安全在营造智慧城市中的重要作用出发,研究智慧城市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最后构建一个支持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全过程跟踪与追溯的智慧城市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研究表明,本文构建的系统有助于在智慧城市中实现"从餐桌到农牧基地"的食品安全追溯。  相似文献   

4.
基于RFID射频识别的企业食品追溯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物联网和食品安全的大背景下,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针对企业开发食品安全追溯管理系统,能加强对企业内部食品各流通环节的管理,也可以和城市食品追溯平台进行衔接,从而建成一个统一的食品追溯管理平台。该平台能有力地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管理水平和竞争力,促进国家食品安全管理和物联网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5.
通过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等是在构建食品安全监测追溯系统采用的几种方法。这个系统全过程跟踪、追溯食品的生产养殖、出场、流通批发以及零售环节,从而使食品的安全监测管理得以实现。本文针对RFID食品安全追溯的系统进行相应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食品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对食品的生产和流通,特别是原材料的采购、加工、存储、物流、销售等环节进行监管,为消费者提供完整、诚信、高效的食品信息查询服务,建立"从源头到餐桌"的信息溯源体系,是食品安全的理想手段。本文以相城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中的阳澄湖大闸蟹为例,论述借助云计算数据库功能,研究物联网环境下的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以便实现有效的数据跟踪与实时监管决策。  相似文献   

7.
目前,各种不同形式的肉类食品安全追溯工程普遍存在缺乏理论指导和统一规划、建设目标不清晰、工程设计不合理、缺少技术标准体系等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只停留在信息的追溯上而没有通过安全流通控制理论来保证传递信息不被篡改,传递信息的可信问题。本项目针对基于上述问题和需求,围绕肉类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以可信计算和安全体系结构理论为指导初步提出一个完整的可信安全体系结构,以改进和推动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食品安全追溯是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卫生安全的基本技术手段,建立食品溯源系统可以实现对食品的生产、加工及流通信息的跟踪与监管,对于预防与处置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文章首先介绍了二维码技术,并对基于二维码的食品溯源系统的框架结构、二维码编码、解码方式进行了设计。最后详细阐述了改进的QR码解码算法的具体实现及效率分析。  相似文献   

9.
《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为我国开展食品安全追溯提供了法律保障。怎样应用合适的技术手段,实现相应的追溯能力,成为摆在食品供应链中各方面前的现实问题。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钱恒从政府、企业、消费者在食品追溯系统中的具体需求出发,探讨了构建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RFID技术在食品安全追溯平台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RFID技术在食品安全追溯平台中的应用,从食品生产加工到运输销售过程,采集各环节食品有关的信息,能够给消费者或监管部门一份真实的食品质量报告及相关食品详细信息,是一种理想的溯源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
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得到了不断的应用,校校通工程在每个校园中都在不断推进,对学校的教育工 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校园网接入到每个校园中,校园的安全受到一定的威胁,这越来越成为当今我们需要关注的 重点。本文就是对校园网的安全性进行研究,解决校园安全问题,使得学生们的校园生活更有保障。  相似文献   

12.
保障校园网安全是学校信息工作的重点和关键点,随着日常不断深入的信息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推进,可构建出适用于学校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策略,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其安全问题,提升了网络运行水平,为校园网信息数据保护提供了达到安全要求和建设目标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3.
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问题,本文从多主体多中心食品安全质量链协同视角,分析中国食品安全的主要治理方向及其协同控制策略。第一,食品违规者或犯罪者类似于元胞自动机,主要依靠邻域的信息或行为来调整或改变自主行动,使食品安全发生概率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分散性和隐蔽性。因此,食品安全治理体制上既要发挥政府监管的“正面战场”作用,也要大力推动食品安全监管的多中心体制,形成食品安全治理的“敌后战场”,在基层社会组织中形成针锋相对的食品安全监管的元胞自动机。第二,食品安全治理不仅需要依靠建立可追溯信息系统等技术,或缔结更多的契约等制度安排,而且需要将信息可追溯等技术与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进行混合治理来形成互补效应和同步效应,以此提高对食品安全违规者或犯罪者的发现概率和社会惩罚力度。  相似文献   

14.
传统食品溯源系统数据层均由核心企业维护的关系型数据库组成,无法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且效率低、维护成本高。食品供应链参与主体众多,消费者购买到有质量问题食品往往维权困难,食品的问题来源难以界定,不能及时精准追溯到具体责任人。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食品溯源系统,该系统在Ethereum(以太坊)平台中开发,除了实现去中心化、防篡改、可追溯等功能外,还在区块链系统中引入食品药品监督局节点,实现了数据变更服务和食品召回功能。消费者不仅能查询食品的全流程溯源信息,还能在该溯源系统中进行维权投诉。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型食品安全存储中的水分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旭  翟宝峰  徐进  张野 《微机发展》2014,(2):220-223
食品安全是国内外各国共同关注的一项重要问题,其安全存储涉及到温度、湿度、紧实度等多种因素,其中水分是影响食品安全存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的检测方法是学术界和工程领域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地测量食品中所含有的水分数量,文中设计了一种结构优化的用于粮食水分检测的电容式传感器,针对所设计的传感器设计了相应的检测电路,给出了调试结果。并利用BP神经网络融合各种传感数据,对影响检测的因素作了详细分析,进而提出了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保障食品安全是全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和责任。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减少食源性疾病,需要在食品安全 体系方面进行不断探索与研究。建立面向水果产业的食品安全监测系统,就是为了实现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监测和控制。该 系统通过持续地收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最后通过信息门 户及时通报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网络数据库系统是开放环境下的信息仓库,管理着大量的数据信息.可能受到来自多方面频繁的安全攻击,从而导致一系列安全问题.随着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就网络数据库安全问题予以简要的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8.
网络数据库系统是开放环境下的信息仓库,管理着大量的数据信息。可能受到来自多方面频繁的安全攻击,从而导致一系列安全问题。随着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就网络数据库安全问题予以简要的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9.
基于网络技术的食品生产企业监督管理系统,运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通过政府网或公共网,将分布在各地的食品生产企业各类信息迅速、方便地传送到食品安全监管中心,从而使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全面掌握食品企业的生产状况,监督食品的安全生产。该系统以SQL Server为数据库后台,通过面向对象语言编程。已经在现场稳定运行了较长时间,大大提高了食品生产企业的行政监管水平,为食品的安全生产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监督指导。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中心的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从汽车主动安全基本思想人手,追溯了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研究的起源、发展;分析了人、车、环境三者在主动安全中的作用,介绍了“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在汽车主动安全技术中的作用和以人为中心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为中心汽车主动安全技术还应当从人的感知,判断,决策和操作特性、人的生理特性、心理特性、人的免疫机理与汽车机械故障预报等方面加强研究;解决好信息优先权、信息流程和人机接口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