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翡翠玉雕艺术珍品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种质好、水头足、净度高、颜色俏艳等材质美,更重要的体现在良好的创意设计和精湛的雕琢工艺。本文系统分析翡翠玉雕创作中审料、问料的基本规律,玉料形体特征与造型形象的取材方位、构图章法以及作品品相美观程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对有“缺点”的天然玉料的合理处理,  相似文献   

2.
翠玉阁     
正"翠玉阁"意韵悠远,时刻沉醉在艺术的殿堂;在巧夺天工的曼妙工艺与才华横溢的灵感巧思中绽放,它象征传承、精致和不朽,玲珑剔透间释放出无比强大的吸引力。它化身魅力四溢的翡翠精灵,在斑斓的历史和现实中来回穿梭,以无上奢华和光芒演绎出灵动、隽秀之美,令人深深着迷。翡翠的欣赏有两层内容,一是欣赏翡翠材质的自然美,此乃"天趣";二是欣赏工艺,即"人文之美",饱含极深的历史文化意蕴。两种美,正如古人所提出美的"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和"错彩镂金,雕馈满眼"之分。前者美是自然,后者美是创造,二者结合即体现"天人合一"之美。  相似文献   

3.
翡翠是一种含蓄神秘的宝石,与生俱来优雅娴静的气质让人折服,在翡翠首饰设计中应充分展现其材质美.本文以材质作为切入点.希望通过对材质的认识来拓展翡翠首饰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玉不琢,不成器”,可见玉的内涵及精神一般要通过匠心雕琢才能得以完整体现。翡翠也一样。其貌不扬的翡翠原石经过一系列的加工、打磨,最后以美轮美奂的艺术品呈现在众人眼前时,往往令人怦然心动。现今的翡翠雕刻师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翡翠加工经验,创造了一系列独到的工艺,不仅能充分利用原料,还可多方位地去表现大自然赋予翡翠的那种温润、含蓄的美,使之达到最完美的艺术效果。当今的翡翠加工存在地域差异。大体上讲,长江以北地区以河南工为代表,其加工优势及亮点体现:在器皿等大型雕件方面;而东南部则是以福建和广东为主,注重细节描写,譬如福建以鸟兽著称等。  相似文献   

5.
材质在书籍设计中有着独特的语言以及艺术感染力,其主要的物质承载特性与艺术韵律,构成了书籍设计材质之美.通过书籍装帧设计中的材质语言,展示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内容之美,能够使读者通过书籍装帧设计中的材质语言深入思考,对呈现书籍装帧设计的美感挖掘空间,扩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翡翠的美,一美在材质,产量稀少,质地坚硬,光泽明净。种水色皆有各自美妙,种质细腻幼洁,温婉含蓄;水头充足,通透玲珑;色彩鲜阳,光彩夺目。二美在工艺,浑玉璞金都需要精雕细刻,出众的设计会让翡翠更加出彩。三美在人文,君子比德于玉,并有玉之五德"仁、义、智、勇、洁"。佳翠珠宝首饰公司是一个集翡翠珠宝的设计研发、镶嵌加工、雕刻生产、批发零售经营与一体的专业系统翡翠公司,并涉及珠宝欣赏茶室、珠宝艺术沙龙、线上翡翠交流等文化氛围。致力于传承悠久的中华玉石  相似文献   

7.
中国玉器雕琢的取材十分广泛,琢玉的题材有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宗教故事;有山川花木,飞禽走兽等等。每件翡翠饰品,无论是挂件,还是摆件,都有一定的美学意义和文化寓意。其中,翡翠饰品的思想文化寓意,往往又是通过谐音、借喻、比拟、象征等手法来表达的。而谐音,则是理解白菜雕件寓意的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在近代的玉雕作品中,一些普通的生活用品、食品也成为玉雕的题材登上了大雅之堂,或进入了百姓之家,如玉雕白菜、南瓜、葫芦、黄瓜等。  相似文献   

8.
王晓菡  曾毅 《中国宝石》2008,17(3):120-121
古语说“玉不琢,不成器”(出自《礼记&#183;学记》).可见玉的内涵及精神要通过精心雕琢才能得以完美体现。翡翠雕刻师们运用精湛的技艺.充分利用翡翠原料,全方位地去表现大自然赋予翡翠的那种温润、含蓄的美.使之展现出最佳的艺术效果。其貌不扬的翡翠原石要变成美轮美奂的艺术品,都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相似文献   

9.
李兴宇  闵思佳 《丝绸》2007,(4):52-54
讨论了吴服对东方之美的体现,吴服的美既缘于美丽的丝绸,也缘于在这个载体之上的文化内涵。在日本的文化艺术中,东方之美处处有体现,吴服就是一个很好的代表。从吴服的和谐、意境、简约这三个角度来探讨其与东方美学的关系,同时也关注和服这种传统文化的保存对于我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翡翠的美,一美在材质,产量稀少,质地坚硬,光泽明净。种水色皆有各自美妙,种质细腻幼洁,温婉含蓄;水头充足,通透玲珑;色彩鲜阳,光彩夺目。二美在工艺,浑玉璞金都需要精雕细刻,出众的设计会让翡翠更加出彩。三美在人文,君子比德于玉,并有玉之五德"仁、义、智、勇、洁"。佳翠珠宝首饰公司是一个集翡翠饰品的研发设计、镶嵌、雕刻生产、批发零售经营与一体的专业机构,致力于传承悠久的中华玉石文化,发扬珠宝时尚创新理念。以原创性、艺术性、文化性为设计基础,并融汇全球时尚艺术设计新内涵,精心发展演绎翡翠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儒家美学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的重要思想之一,在历史长河中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并深刻影响着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儒家“中和之美”讲的是不偏不倚的适度之美,是刚柔相济的平衡之美,是温柔敦厚的含蓄之美。文章以传承并发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为目标,探究儒家“中和之美”在制服设计中的应用。以儒家“中和之美”思想的研究为切入点,结合制服设计的结构、色彩、材质等方面研究,运用案例分析等方法,归纳和总结儒家“中和之美”在制服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制服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玉石之美,在其材质的自然之美,更在其造型之美、雕琢之美和内在蕴含之美。玉所代表的文化和思想,体现出中国人的君子之气和文人之风,因此,玉石深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继承着八千年积淀下来的玉文化底蕴。好的玉雕作品表现在玉质美、形式美、意境美等诸方面。其中,形式美展现是作品的物象,是"有我之境";意境美反映的是作品的意韵内涵,是"无我之境"。形式美和意境美能否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对玉雕作品的成败起着特别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论清代龙袍纹样织绣的技艺之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清代龙袍纹样的织绣为对象,从技术与艺术两方面对其作了具体研究,尤其是对纹样的织造和刺绣进行了详尽分析,直观地体现了其工艺技术之美,为当代服装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结合笔者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阐述了龙泉青瓷的造型美:一是整体造型美——追求给人心灵的默契;二是特写造型美——追求适度的艺术夸张而又逼真;三是造型中的力感美——凸显作品的吸引力和震撼力。青瓷作品的造型美赋予青瓷美的形态特征和特殊的寓意,体现着青瓷人的艺术追求,熔铸了青瓷艺人的艺术灵魂,使之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动人心笙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正玉器人为审美价值,是指通过人工获得较大幅度提升玉材审美价值的部分,主要表现在玉器造型设计和雕琢工艺上。造型设计是形成玉器的胚胎基因,雕琢工艺是满足胚胎基因健康发育的必要条件。因此,玉器的造型样式、题材内容、艺术含量多少等,皆来源于造型设计;玉器设计目标能否充分地表现出来,雕琢工艺则是满足造型设计不可或缺的工序。故而玉器所呈现出来的审美效果,是玉材之美、设计水平与制作工艺的综合展现。造型是玉器设计的核心,既是充分展示玉质美、型韵美、纹饰美、寓意美和工艺美的基础;又是于审美中融入人们的希望、心志和情怀手段;因而它是展示玉器总体效果和决定玉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硕果盈枝     
<正>金迹珠宝沿袭品牌独特的金属面纹理表现技法,对设计意趣的不断追求,以展现出匠心与自然之美。精工细作,将叶子的生命之力、翡翠的温润之美相结合,创造出独特且富有艺术感的珠宝首饰。以金、翡翠、钻石三种元素为基本素材,通过对叶子造型的提取和设计,传递和谐与美好的珍贵寓意。  相似文献   

17.
郝石林先生是当代画坛著名的资深国画家,几十年的艺术创作中,他坚持以自己的生命审美意识去注视自然之美,并身体力行地体现了将自然之美升华为艺术之美,再升华为生命之美的朴素原理。郝先生在长期的师造化过程中,修炼了卓尔不群的个性品格,培养了对生活敏税的观察力与感受力,创作出了诸多具有深厚底蕴、透着东方古朴厚重之美、有较强艺术感染力的山水画佳作。  相似文献   

18.
手镯是新石器时代就开始流行的饰品,如今,它不仅是象征爱情忠贞圆满的定情物,也是寓意人们生活美满幸福的吉祥物。翡翠手镯加工非常考究,是将大块的翡翠原料先切成片,在片料上选择没有裂纹、颜色好、花纹好、种质好的部位,用圆筒形旋刀套切下方条环状毛胚,再打磨成手镯。手镯心子和边角碎料,再用来制作挂件,所以,选料考究,用  相似文献   

19.
暖暖 《缤纷家居》2008,(11):188-189
自然主义,无疑是目前最受青睐的设计风格。自然的美,在于不刻意雕琢,而是寻求和谐,无喧宾夺主之嫌,却有实实在在之味。而这种风格,在卫浴空间无疑可以得到最佳的展示——感受休闲气息的同时,尽享自然之美!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曾有一篇文章谈及翡翠雕刻的形式美和意境美,这两种美是建立在对玉石材质的胸有成竹、对设计构思的匠心独运和对雕刻工艺的驾轻就熟之上。材质是构成艺术品的物质基础,艺术品设计实质上就是在用材料来书写创意。再完美的创意如果没有材料来体现,设计者的创作意图也很难完美的传达。多年的设计实践告诉我,材质是有生命的,这是一种自然生命的美。设计者要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