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TN中基于服务等级的Push-Pull拥塞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徐昌彪  王宇  祁彦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27(10):3929-3931
提出了一种基于服务等级的拥塞控制机制,通过为后续高优先级业务预留缓存资源的方法来减小容迟网络(DTN)中由于保管传输协议造成节点缓存资源的耗尽而引起的网络拥塞,从而改善服务质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拥塞控制方法在缓解网络拥塞的同时可以有效改善高优先级业务的传输性能,但其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低优先级业务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远程作战飞机接入卫星信道的业务具有优先级且高优先级业务存在突发性影响信道利用率与吞吐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支持业务优先级的卫星网络信道动态接入策略。该接入策略通过引入认知无线电技术构建频谱池以共享信道,设置高优先级业务透明接入信道的同时通过预留信道保证低优先级业务成功接入信道,未接入信道的业务采用排队模型等待接入。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高效地保证高优先级业务接入信道的成功率,有效降低接入时延;同时较好地减小高优先级业务的突发性对低优先级业务接入的影响,有效地提升了卫星信道的综合利用率,降低了低优先级业务的接入时延,保证了低优先级业务接入卫星网络的吞吐效率。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的Ad Hoc网络QoS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任杰  余敬东 《计算机工程》2008,34(19):115-117
提出一种新的Ad Hoc网络QoS保障框架。该框架能够区分不同优先级的业务和不同QoS要求的业务。能够保障在网络可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高优先级的业务通过“抢占”的方式接入网络,而同时保障低优先级的业务使用网络资源的最低容限。仿真显示该框架具有区分业务优先级和保障业务不同QoS要求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资源预留的WiMAX Mesh网络支持QoS的微时隙动态分配算法。通过区分数据流优先级的方式将业务分为高优先级业务和低优先级业务两类,对高优先级的业务在每帧中预留一定的微时隙作为分配高优先级业务的时隙,预留时隙大小可以根据网络时隙使用状态动态地进行调整。仿真表明该算法在满足高优先级业务QoS的同时兼顾业务的请求失败率与时隙的利用率,降低了分组的平均时延。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基于优先级业务分类的Ad hoc网络QoS模型,它能够为多种优先级多种类别的业务提供不同等级的服务。源端判断业务是否允许接入,中间节点只负责转发允许接入的业务。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能为最高优先级业务提供相对稳定的带宽资源,高优先级业务能获得比低优先级业务更高的调度权限。通过OPNET下的仿真,证明该模型能满足不同级别QoS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IEEE 802.11e增强型分布式信道访问机制对高优先级业务服务质量的保证,是通过牺牲低优先级业务服务质量来实现的.为避免这种信道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提出一种优化算法.将信道中部分时隙合并起来构成合并时隙,高优先级和低优先级业务在合并时隙中被先后发送,而单个时隙通常只发送低优先级业务.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提高业务的吞吐量,当站点数目增多时,高优先级业务和低优先级业务的吞吐量均表现稳定,可达到各种业务公平利用信道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为使Internet具备应急通信服务能力,需提高高优先级业务的接纳效率并保障其服务质量.介绍了基于策略的接纳控制技术,并在该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利用资源预留协议(RSVP)的策略控制信息提高高优先级业务接纳率的两种方法:基于优先级策略和基于抢占优先级策略.该方法有效地改善了传统IP网络尽力而为的服务方式,最后针对两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指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实时业务传输的服务质量(QoS)保障问题一直是限制Ad Hoc网络发展的瓶颈.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下,分组冲突十分普遍,节点很难在限定的时间内成功接入信道.现有很多算法(如FPRP)虽能很好的消除冲突,却需要非常多的控制分组,同样造成过高的接入时延.在研究动态时隙分配类MAC协议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采用渐进式预留机制的MAC协议,协议通过分级预留、协同竞争和空闲时隙的时隙重构来达到分组冲突的充分化解,信道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不同优先级业务的有效接入.仿真表明,与现有时隙类协议相比,新协议可以显著减少分组冲突,提高信道利用率,实现较低的分组接入延迟,并且能够较好的支持数据报业务.  相似文献   

9.
《微型机与应用》2018,(2):11-14
针对SDN构建的数据中心,互联网出口带宽无法同时满足所有业务的带宽需求,提出一个基于优先级的带宽保障算法,在满足高优先级业务带宽需求的情况下再满足低优先级业务的带宽需求,保障带宽资源的合理分配。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没有采用带宽保障算法的模拟数据中心,基于优先级的带宽保障算法能确保高优先级业务在总体带宽资源不充足情况下保障业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综合业务网中IEEE802.4优先级控制准公平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令牌总线介质访问协议提供了选择优先级的机制,优先级机制的功能是把网络信道首先分配给优先级较高的信息帧,而当高优先级帧足够发送时,才发送优先级较低的帧。通常信息帧优先级分为4个级别。考虑到综合业务高负载的特点,需要对IEEE802.4优先级协议进行改进。其出发点是既要尽可能保证高优先级信息的发送,又防止出现低优先级信息(特别是优先级最低信息)长时间得不到发送的局面。该文提出的策略,比较合理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其实质是在合理范围内牺牲高优先级业务的服务质量,适当换来部分提高低优先级业务的服务质量。模拟实验验证,该文改进的IEEE802.4协议是适合于综合业务数字网优先级控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