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不锈钢材料耐点腐蚀、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能力的顺序(1)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0Cr18Ni9(304)→0Cr18Ni11Ti(321)→00Cr19Ni10(304L)0Cr17Ni12Mo2Ti(316)→00Cr17Ni14Mo2→(316L)→00Cr19Nil3M03(317L)→00Cr20Ni25Mo4.5Cu(904L)→00Cr27Ni31MMoCu(2)铁素体不锈钢:  相似文献   

2.
针对0Cr18Ni10Mo2Ti不锈钢制乙醛精馏塔体表面产生裂纹失效的现象,在生产设备上截取分析样品,采用显微组织分析、裂纹扩展路径分析及裂纹断裂面的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壳体内表面的裂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量裂纹产生的原因是在乙醛中混入了含有S、Cl元素的介质,对壳体钢板表面产生了晶间腐蚀和点腐蚀,进而在工作应力下产生应力腐蚀,形成了应力腐蚀裂纹。  相似文献   

3.
采用一种新型的试样加载方式模拟乙二醇蒸发器不锈钢材料焊接接头附近的应力,通过硫酸-硫酸铜腐蚀实验和金相分析对1Cr18Ni9Ti和SAF2205 2种不锈钢材料在应力状态下,焊态与敏化状态试样进行晶间腐蚀敏感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焊接工艺条件下,随着腐蚀时间的增长, 1Cr18Ni9Ti焊态试样的抗晶间应力腐蚀能力有所下降;而敏化态的试样抗晶间应力腐蚀能力有明显降低。对于SAF2205双相不锈钢,无论在焊态下还是在敏化态下,均表现出良好的抗晶间应力腐蚀性能。综合而言,SAF2205的耐晶间应力腐蚀能力要比1Cr18Ni9Ti强。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 18- 8- 0 .5Ti不锈钢、3Re6 0双相钢 ,及单金属 Fe、Ni、Cr、Mo、Ti等在沸腾 4 2 % Mg Cl2 溶液中的电化学测量和表面俄歇能谱分析 ,证实了在沸腾 4 2 % Mg-Cl2 溶液中 ,不锈钢表面形成了钝化膜而不是 Ni的富集膜 ;合金中的含铬氧化物钝化膜比单质金属铬的氧化物膜更具保护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0Cr18Ni9Ti钢在常温空气、常温饱和H2S水溶液和高温(85℃)饱和H2S水溶液三种不同条件下的慢应变速率拉伸腐蚀试验(SSRT)比较,分析了0Cr18Ni9Ti钢在饱和H2S水溶液中的应力腐蚀情况,对其断口和拉伸曲线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该材料对饱和H2S水溶液的应力腐蚀敏感性,指出0Cr18Ni9Ti钢在常温饱和H2S水溶液中的敏感性指数较高,高温时敏感性指数相对常温低。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含氯化合物水溶液对普通不锈钢具有极强的腐蚀性. 使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装置,研究了4种镍基合金不锈钢试样(1Cr18Ni9Ti, 316L, 0Cr18Ni12Ti和QLC12)在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400~620℃, 28~32 MPa)处理含氯废水时的腐蚀情况. 经过30 d的实验,用金相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试样腐蚀的形貌. 结果表明,4种合金在15%(w)含氯水溶液中经过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均存在腐蚀. 对腐蚀速率进行了测试,其中1Cr18Ni9Ti和316L腐蚀速率较大,而QLC12腐蚀速率最小,为0.06 mm/a, 可用于制造反应器. 实验发现0Cr18Ni12Ti存在晶间腐蚀现象. 同时对腐蚀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35CrMo和00Cr13Ni5Mo硫化氢环境应力腐蚀开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智勇  董超芳  李晓刚  王立贤  梁平 《化工学报》2008,59(10):2561-2567
用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和U形试样浸泡实验、电化学极化技术并结合微观分析手段,在湿硫化氢介质中研究了35CrMo和00Cr13Ni5Mo两种钢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规律。结果表明,35CrMo和00Cr13Ni5Mo钢在实验条件下均具有一定应力腐蚀开裂(SCC)敏感性,其敏感性随着溶液pH的降低和H2 S浓度的增大而增大;00Cr13Ni5Mo 在实验条件下抗SCC的能力均高于同条件下的35CrMo,在pH3.0的溶液中,二者性能比较接近,在pH4.5的溶液中,00Cr13Ni5Mo 耐H2S环境SCC的性能明显提高,高于35CrMo,这主要是因为00Cr13Ni5Mo中的耐蚀合金元素增强了其钝化膜的稳定性、降低了氢脆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8.
脉冲电沉积纳米镍-碳化硅复合镀层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直流(DC)和换向脉冲电流(PRC)电沉积法制得纳米Ni-SiC复合镀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能谱仪对比研究了纯Ni镀层和Ni-SiC复合镀层的微观结构、宏观残余应力、表面形貌及成分。用浸泡法研究了不同镀层在3.5%(质量分数)NaCl和10%(体积分数)H2SO4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脉冲电沉积能改变镀层的微观结构,有效提高镀层硬度,降低宏观残余应力。脉冲电沉积所得到的纯Ni镀层和纳米Ni-SiC复合镀层在3.5%NaCl及10%H2SO4溶液中的耐蚀性均优于直流镀层。脉冲镀层在3.5%NaCl溶液中受腐蚀很轻,主要腐蚀形态为点蚀,而在10%H2SO4溶液中,SiC粒子作为增强相使镀层的耐腐蚀性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电沉积Ni-P合金镀层耐蚀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究了不同磷含量的Ni-P合金镀层在NaCl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能。通过浸泡实验,得出不同磷含量的Ni-P合金镀层在w(NaCl)=5%和饱和NaCl溶液中的腐蚀数据,同时还与纯镍镀层、化学镀Ni-P合金镀层、1Cr18Ni9Ti不锈钢以及A3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 31 6L、1 Cr1 8Ni9Ti、0 0 Cr2 0 Ni2 5Mo4.5Cu、30 4等四种不锈钢材料在高温甲、乙混合酸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 ,探讨了甲酸含量对不锈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当甲酸含量为 1 0 %时 ,四种材料腐蚀最为严重 ;在混合酸中 ,这四种材料均不宜采用阳极保护。  相似文献   

11.
试验显示 Na Cl溶液的存在,其浓度增加及加载频率降低都加快 0 Cr18 Ni9 钢在低浓度 Na Cl溶液中腐蚀疲劳裂纹的扩展速率。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由4.0 g/L ZnO、4 g/L CaCl2、5%(体积分数)H3PO3、4 g/L酒石酸和3 g/L氯酸钠组成的锌钙系磷化液,在温度为70°C和电流密度为4 mA/cm2的条件下对1Cr18Ni9Ti不锈钢表面进行电化学磷化20 min。对比了所得磷化膜与采用相同磷化液化学磷化2 h所得膜层的表面形貌、相结构和耐蚀性。结果表明,与化学磷化相比,电化学磷化所需时间较短,所得膜层的结晶大小和分布均匀,耐腐蚀性更好。  相似文献   

13.
黄磊  崔克清 《化工时刊》2005,19(7):23-24,26
针对反应器1Cr18Ni9Ti不锈钢搅拌浆在使用含氯物料生产中的腐蚀破坏现象,选用4种材料进行现场挂片试验。得出腐蚀是氯离子的点蚀造成的,指出对不锈钢作阳极氧化处理后耐蚀性增强,并建议使用含钼较高的1Cr18Ni9TiMo不锈钢作搅拌浆。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粉煤灰与矿渣、硅灰复掺混凝土干湿循环作用下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在室内开展了三组掺合料混凝土在3种不同浓度硫酸根溶液侵蚀以及4种硫酸盐溶液侵蚀下的干湿循环和抗压试验。结果表明:掺合料种类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能力的影响较大,掺入硅灰能明显提升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能力,复掺15%粉煤灰+30%矿渣+5%硅灰试验组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最强;硫酸根离子浓度越高,生成的钙矾石和石膏量越多,混凝土的抗侵蚀能力越弱;MgSO_4对混凝土的侵蚀能力强于Na_2SO_4,掺入NaCl能减弱硫酸盐的侵蚀能力,混凝土对四种硫酸盐的抗侵蚀能力大小依次为:5% Na_2SO_4+3.5%NaCl>5% Na_2SO_4>5%MgSO_4+3.5%NaCl>5%MgSO_4。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为一氧化碳气相偶联合成草酸二乙酯设备进行了选材试验。将 7种金属矩形材料 :30 6、31 4L、31 6L、锆 (Zr)、Ti(2 )、Ti(1 0 )、1Cr1 8Ni9Ti和一种非金属材料矩形PE(高密度聚乙烯 )悬挂于再生反应器的液体混合物中进行模试试验。悬挂时间为1 5 0 0h ,并测量了腐蚀速度 ,得知 31 4L的腐蚀速度最大 ,其它依次为 30 6L、31 6L、Ti(1 0 )、1Cr1 8Ni9Ti、锆 (Zr)、Ti(2 ) ,PE最小 ;1Cr1 8Ni9Ti为合适的设备材料。  相似文献   

16.
刘幼平  朱日彰 《化工学报》1995,46(4):487-492
采用恒电流模拟闭塞电池装置研究阴极保护对局部腐蚀扩展阶段闭塞区化学和电化学状态之影响。对lCr13和0Cr18Ni9不锈钢-0.5mol/L NaCl溶液体系,发现阴极极化均使闭塞区溶液的pH值从各自的临界pH以下上升到临界值以上;Cl~-闭塞区向外电迁移;闭塞区的电极电位负移,可从电位-pH图上的“腐蚀区”降至“免蚀区”。由此可解释阴极保护抑制蚀孔或裂纹扩展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