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设计出一种用于处理含油污水的新型气携式水力旋流器,采用该旋流器对油田聚驱采出污水进行了现场除油实验。实验研究表明:在原水油的质量浓度为1 000 mg/L左右、聚合物的质量浓度为400~500 mg/L的条件下,最佳分流比为30%、气液比为0.45,出水油的质量浓度在100 mg/L以下。与常规旋流器相比,气携式水力旋流器提高除油效率约10%,在油田聚驱采出污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油水分离剂在化学驱采出液和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庆油田聚北-1联合站处理的化学驱采出液和含油污水因含有表面活性剂(52 8mg/L)、碱(294 5mg/L)和聚合物(347 5mg/L)而油水分离困难,造成该站处理后污水含油量严重超标的问题。从非离子型药剂的思路出发研制了适用于含表面活性剂、碱和聚合物的反相原油乳状液的油水分离剂。在聚北-1联合站原有的两级沉降和一级石英砂过滤含油污水处理工艺不变的条件下,在采出液中投加60mg/L本文研制的油水分离剂(药剂费用为0 51元/m3)后,该站处理后污水的平均含油量由投加油水分离剂前的99 0mg/L降低到9 9mg/L。  相似文献   

3.
聚合物驱采出液和含油污水油水分离化学剂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吴迪  孟祥春等 《精细化工》2002,19(B08):80-82
针对大庆油田部分聚合物驱区块含油污水油水分离难度大的问题,从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药剂的思路出发,研发了对聚合物驱采出液有良好破乳作用且对聚合物驱含油污水有浮选除油功能的油水分离化学剂,提出了将油水分离化学剂的加药点设在聚物驱采出液破乳之前,加药量20mg/L,采用热化学沉降-浮选处理工艺,使采出液中油的质量浓度从1500mg/L降到30mg/L以下。  相似文献   

4.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黏度大、污水中油珠粒径小、乳化程度高、难以分离的问题,研制了具有除油功能的除油剂D01001.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除油剂投加量、药剂强化反应的搅拌强度和搅拌时间,以及药剂反应后捕获时间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除油效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小型处理试验装置的现场试验研究,小型处理试验装置出水含油平均为29.27 mg/L,可以满足大庆油田过滤设备要求的进水含油量指标.  相似文献   

5.
某海上油田井口平台进行生产工艺改造后,生产水仅通过水力旋流器处理后排海。在试验中,尝试了多种类型的清水剂提高生产水处理质量。实验表明:对于水力旋流器采用TS-786C清水剂浓度为20 mg/L时,该清水剂能够将排海污水含油值从65mg/L降至25 mg/L,确保排海污水含油值小于国家海洋环保排放标准。促进油田节能减排环保工作,增加油田的污水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新疆彩南油田蒸发池污水具有含油高、悬浮物高,组成成分复杂且性质稳定,净化困难等特点。针对该污水进行了预处理药剂筛选评价,优选出了净水药剂体系为脱稳剂120mg/L、混凝剂400mg/L、絮凝剂6mg/L,处理后污水悬浮物35.2mg/L、含油18.7mg/L、聚合物38.9mg/L。处理后污水用于回掺彩南污水系统,回掺后混合水处理后悬浮物及含油量均小于5mg/L,处理效果良好,污水处理系统运行平稳,满足油田回注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含油污水精细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在联合站采用双微处理工艺技术,开展了水驱含油污水(试验规模6m~3/h)现场试验,采用该处理工艺最终出水平均含油量为痕迹、悬浮固体为0.74 mg/L、颗粒直径中值≤0.89 um,达到"5.1.1"指标,即:含油量≤5.0 mg/L、悬浮固体≤1.0 mg/L、颗粒直径中值≤1.0 um,其吨水处理费用1.24元/m~3。此研究成果能够确保水质稳定达标,且运行费用较为经济。  相似文献   

8.
通过室内和现场试验评价了针对聚合物驱采出液研制的油水分离剂SP1003处理大庆油田杏二中试验区低驱油剂含量(NaOH388mg/L,重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25mg/L,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108mg/L)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可行性。现场试验过程中在SP1003加药量为30mg/L的情况下,游离水脱除器放水和水处理设施进水含油量分别由试验前的平均40030mg/L和1547mg/L降低到858mg/L和197mg/L,降低幅度分别为97.9%和87.3%。试验过程中还发现杏二中试验站游离水脱除器前的离心脱水泵造成采出液严重二次乳化,二次乳化后的采出液在脱水泵至游离水脱除器间管道内的停留时间过短使得采出液中的油珠聚并不充分,以及采出液处理设施运行不平稳都对杏二中试验区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和采出水处理有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含油污水因其水质复杂、含油量大等特点导致其处理难度较大。采用了氧化-混凝技术对含油污水的处理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pH为3、H2O2的加量为0.3%、FeSO4的加量为140 mg/L时,含油污水的氧化效果最佳,处理后水的透光率可达94.26%,COD值也降为140.89 mg/L。同时经芬顿试剂氧化后,筛选出在pH为8、PAC的加量为140 mg/L、PAM的加量为1 mg/L时,混凝效果最佳,处理后水的透光率可达98.76%,且处理后水的的含油量、悬浮物含量分别为1.95和0.86 mg/L,满足污水的回注标准。  相似文献   

10.
黄斌  张威  王捷  傅程 《化工进展》2019,38(2):1053-1061
三元复合驱技术已在大庆油田成功进行工业化应用。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中由于含有残余的化学药剂,导致其很难处理,从而限制了三元复合驱技术的推广。本文首先采用室内实验制备模拟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然后通过沉降实验研究驱油剂对油滴稳定性的影响,最后结合驱油剂对油水界面张力、油滴Zeta电位、油滴粒径大小的影响来阐释驱油剂对油滴稳定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油滴的稳定性随着NaOH浓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NaOH浓度由0增大到400mg/L时,NaOH与原油中的酸性物质反应生成表面活性剂增强油滴的稳定性;当NaOH浓度大于400mg/L时,NaOH本身作为电解质压缩双电层,使油滴的稳定性减小。油滴的稳定性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这是因为表面活性剂可以吸附在油滴表面,使油水界面张力减小,同时增大油滴表面的Zeta电位,从而使油滴的稳定性增强。油滴的稳定性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当聚合物的浓度小于300mg/L时,聚合物的桥接、絮凝作用起主导作用,聚合物分子可以吸附到油滴表面,将油滴连接到一起,同时聚合物分子可以压缩液滴表面的双电层,从而有利于油滴的聚结;当聚合物的浓度大于300mg/L时,体系的黏度增大,油滴的运动速度减小,此时聚合物分子占满油滴表面,表现出空间位阻作用,从而使油滴的稳定性增强,不利于油滴的聚结。  相似文献   

11.
聚合物驱油技术已在河南油田得到了大规模应用,随着聚合物驱油技术的实施,河南油田含油污水油水乳状液的稳定性较以往水驱时显著增强,使得油田已建含油污水处理站的处理能力显著下降。分析了聚合物对含油污水处理的影响,对含聚合物的采油污水的处理工艺提出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12.
含聚污水的高效分离处理是注聚采出液处理的热点难点之一。结合LD10-1平台斜管除油器V-3010的设计运行参数,探讨了污水含聚量为200 mg/L时、斜管除油器中斜管倾角600、500、450和污水停留分离时间20 min时的斜管除油率为60.8%~72.5%,悬浮物去除率为56.37%~66.21%;斜管倾角500时和污水停留分离时间15~40 min时的斜管除油率为59.8%~79.5%,悬浮物去除率为54.23%~73.48%。污水含聚量在50~600 mg/L变化时斜管倾角500的除油率为75.91~61.7%,模拟现场流程与核桃壳过滤器串联使用后,处理后水中粒径中值的分布范围0.972~26.16μm。  相似文献   

13.
以聚表剂驱采出水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水质特性分析及现场水处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出水中聚表剂质量浓度在312~656 mg/L之间,粘度在1.2~2.4 m Pa·s之间,Zeta电位在-27.0~-22.0 m V之间,粒径小于或等于10.0μm的油珠占35%以上;其油水分离难于聚驱采出水,静置沉降16 h后,水中油的质量浓度降至100 mg/L以下。传统的连续流两级沉降除油工艺累计运行24 h,出水中油的平均质量浓度为107.9 mg/L;序批流沉降除油工艺能够实现累计运行22 h内出水油的质量浓度在96 mg/L以下,处理效果优于传统的连续流两级沉降工艺。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斯托克斯(Stokes)定律与电脱盐(EDD)原理,叙述了2者结合在炼油厂常压-催化车间的应用,解决了油与无机盐及水的分离问题.(1)增加液-液旋流分离器,使进污水汽提塔的污水含油量降低了89%,解决了焚烧炉下火雨及炉膛超温的问题;(2)先后2次改造电脱盐流程及电脱盐罐,并应用鼠笼式平流电脱盐技术,使脱后含盐质量分数由8.74mg/L降为1.45 mg/L,含水的质量分数由0.43%降为0.11%,脱盐率由81.4%增加到96.4%.可保护催化剂,提高催化液收收率,降低成本,并稳定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5.
X区块二类油层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平均含水91.7%。油层水淹程度高,水驱调整难度越来越大,为了减缓产量递减,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初步计划对X区块注水开发10年后进行聚合物驱挖潜。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该区块聚合物溶液浓度、不同聚合物用量对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该区块的聚合物溶液浓度为1 200 mg/L,最佳聚合物用量为1 200 mg/(L·PV)。  相似文献   

16.
罗锋  孙刚 《当代化工》2016,(4):661-664,692
以大庆萨南油田南二西和南三西区块为研究平台,首先通过研究由油田新鲜污水和曝氧污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的粘度稳定性受WDJ-1稳定剂的影响,分析了稳定剂的作用机理;随后,在60 cm长岩心上开展传输运移实验,研究了稳定剂对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里的流动性和传输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大庆油田45℃低温油藏条件下,使用油田污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存在明显的化学降解作用;HPAM聚合物的热氧降解是因为自由基O·攻击聚合物造成聚合物链发生断裂,导致溶液粘度急剧降低;在新鲜污水和曝氧污水配制聚合物溶液中添加100~120 mg/L稳定剂,能明显提高聚合物粘度在油层条件下的长期稳定性,改善聚合物溶液在岩石多孔介质中的流动性和传输性能,进而确保污水聚合物驱具有较好的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17.
降低聚丙烯酰胺的黏度对于研究聚合物驱采油及其采出水的处理、煤气化灰渣的循环利用等有重大意义。本文考察了pH值、氧化物及矿化度对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溶液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pH值达到8.5时,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溶液黏度急剧下降;当NaClO加入浓度达到60 mg/L时就能有效的分解聚丙烯酰胺;当NaCl加入量在250 mg/L时就能使聚丙烯酰胺溶液的黏度降低一半。  相似文献   

18.
旋流器对电脱盐装置含油污水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自力  訾毅东 《化工机械》2000,27(4):225-227
介绍了旋流器在炼油厂电脱盐装置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工艺流程。经旋流器处理,电脱盐装置排出污水的含油量可稳定降低到150mg/L以下,实现了装置排出污水分级达标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