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出口态势     
主要化工中间体及精细化学品进出口统计及走势(2002年1~7月)单位:kg葱醒-娜.~进口-曰-出口300020001000 02000000150000010000005000000︵罗︶拟戴月份 甲酸 ‘-Oee.进口-曰-出口妥“o。。000「_广\‘。1‘000000篇“000000}叹了瓜落产沪{5。。。。。双_‘000000「了_\了\了_} O’…”l’几‘,0 0 1 2 3 4 5 6 78月份 甲酸盐 一.-进口~曰-出口3’s000oof人_.。尸召、1 600000名‘000000犷f,少苏呷盯刁声霭1 400000蓑“00000「团产一丫1 200000 O’‘『·”’二’·‘’O 0 1 2 3 4 5 6 78 月份冰乙酸(冰醋酸)一嘴卜-进口-拒卜.出口6000000…  相似文献   

2.
进出口态势     
主要化工中间体及精细化学品进出口统计及注:以上数据由亚洲化工商务网提供。势(2002年I N 11月)单位:kg5000000400000030000002000000i000000 O二乙醇胺及其盐O 1 2 3 4 5 6 7 8 9 10 1l 122000015000100005000O一5000 月份300000025000002000000i500000i000000 500000 O单乙醇胺及其盐0 1 2 3 4 5 6 7 8 9 lO ll 12800006000040000200000 月份^里u埘巅^堂v蜘籁主要化工中间体及精细化学品进出口统计及走势(2002年1~11月)单位:kg注:以上数据由亚洲化工商务网提供。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 O2,6-甲基乙基苯胺o 1 2 3 4 5 6 7 8 9 10…  相似文献   

3.
共沸蒸馏法制备Bi2O3微细粉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共沸蒸馏法制取Bi2O3微细粉的关键是控制中和沉淀、共沸蒸馏,以及烘干、煅烧过程中团聚体的形成。实验表明,常温下硝酸铋与4%-6%氨水进行中和沉淀反应,并加入添加剂A1.0wt%,调节pH值至7-8,制得胶状沉淀Bi(OH)3;经过滤、洗涤后,以1:1.58的比例与共沸溶剂正丁醇混合制得浆液;再经共沸蒸馏至温度达117.7℃,共沸蒸馏后的Bi(OH)3在100℃下干燥1h;最后在500-550℃煅烧1h,自然冷却即得粒度为0.5-0.7μm、晶型为α型的无定型Bi2O3微细粉。  相似文献   

4.
《化学工程》2001,29(2):74-78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2 0 0 0年 12月出版的《1999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报导 ,《化学工程》期刊列入“1999年E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数较多的 10 0种期刊” ,名列第 35位。  经本部检索 ,Ei收录《化学工程》论文 ,1998年第 2 6期共 37篇 ,1999年第 16期共 75篇 ,2 0 0 0年第 13期共 4 4篇 ,现公布如下 ( 1996年及 1997年收录情况见本刊1997年第 5期和 1999年第 3期的报导 )。   1.醇 水集热共沸精馏模拟研究———沈文豪 (上海大学 ) ,V .VanBrunt (美国南卡罗林纳大学 ) . 1998,2 6 (2 ) :10 .2 .…  相似文献   

5.
以125种含水二元共沸物为研究对象,基于定量结构-性质关系,对该类共沸物在常压下的共沸温度及组成进行了预测研究,分别建立了多个预测模型。首先,利用HyperChem 8.0软件绘制了纯组分的三维分子结构,并利用分子力学方法和量子力学半经验方法对分子结构进行优化;然后,利用Materials Studio 8.0软件计算纯物质的分子描述符;其次,利用遗传算法分别筛选出与共沸温度及组成最为密切的特征描述符;再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6个共沸温度预测模型及5个共沸组成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稳定性、拟合能力和预测能力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最适宜模型分别进行内部验证、外部验证、应用域分析、与文献中同类模型及UNIFAC基团贡献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最适宜共沸温度/组成预测模型分别是利用8/5个特征描述符所建立的模型;其复相关系数,调整复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留一法交叉验证系数和外部验证系数分别为0.960 6/0.997 0、0.957 2/0.996 9、2.940 0/0.016 1、1.890 0/0.010 4、0.947 5/0.995 7和0.943 9/0.997 6,且模型的稳定性、预测能力和泛化能力均优同类模型。  相似文献   

6.
通过高低沸塔计算机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运行开车过程的结果比较,得出低沸塔中低沸物质量分数为(0~2)×10-6,塔底氯乙烯单体质量分数在99%以上;高沸塔中低沸物杂质质量分数为(1~3)×10-6,高沸物杂质质量分数为(1~5)×10-6,总杂质质量分数(2~8)×10-6,塔顶氯乙烯单体质量分数达99.999%。结果表明,模拟计算过程具有可行性,结果可靠。据此设计后,可节省资金253万元/a。  相似文献   

7.
王伟林  李忠  郑华艳 《精细化工》2020,37(8):1665-1671
采用正庚烷、正己烷、环己烷、1,2-二氯乙烷、四氯化碳和苯等共沸剂,较系统地考察了共沸剂及回流比对碳酸二甲酯(DMC)-甲醇共沸物共沸精馏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共沸精馏法可以高效分离DMCCH_3OH共沸物,调控回流比以及共沸剂可以有效改变分离后釜液中组分的组成。在相同共沸剂下,当回流比为7∶1和8∶1时DMC-CH3OH共沸物的分离效果较好。在相同回流比7∶1下,采用不同共沸剂共沸精馏DMC-CH_3OH混合物得到DMC质量分数顺序为:1,2-二氯乙烷四氯化碳环己烷苯正己烷正庚烷。  相似文献   

8.
正1,1,1,3,3-五氟丁烷的类共沸物组合物1种2元类共沸物组合物,基本上由1,1,1,3,3-五氟丁烷(HFC-365mfc)和1,1,1,2,3,4,4,5,5,5-十氟戊烷(HFC-43-10mee)或九氟甲氧基丁烷组成。还涉及3元或4元类共沸物组合物,基本上由1,1,1,3,3-五氟丁烷和1,1,1,2,3,4,4,5,5,5-十氟戊烷或九氟甲氧基丁烷以及另外的反-1,2-二氯乙烯、正丙基溴、丙酮、甲醇、乙醇或异丙醇组成。作为清洁剂和压缩制  相似文献   

9.
(万吨)国一百、一19751976197722 .1}256 l 2 .5}3 .5 3 .6 1 4.65 .2}5.5 6 .1;7 .1 8 .1 8.6 l 0 .3{0 .810!1 .1。6}1.,3·3{3·030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的聚烯烃纤维产量  相似文献   

10.
碳酸二甲酯精馏工艺的优化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宏伟 《广东化工》2005,32(7):43-46
通过对操作条件的优化分析,找到反应精馏塔最佳的操作条件为甲醇:碳酸丙烯酯摩尔比为4:1.回流比为3~5.压力为1.6-1.8kPa,温度为65~67℃。在此条件下进行酯交换反应,生成DMC和丙二醇的收率最高,甲醇和DMC则在精馏段形成共沸物;加压精流塔最佳操作条件为:进料量11000kg/h,DMC含量为26%~27%,泡点进料,压力为0.64~0.66MPa,温度120~130℃,回流比为2.5~3.5,甲醇与DMC由常压共沸组成变成高压共沸组成,改善二者的分离程度,提高DMC的收率。整个生产过程中无腐蚀性物质生成。在环保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注:以上数据由亚洲化工商务网提供。^∞兰喀彝四氯乙烯(全氯乙烯)0 l 2:;_5 6 7 8 9 1011 121 3一凹专口昏妊三氯乙烯0 l 2 3 4 5 6 7 8 9 1011 I 21 33000()2500020000l 5000100005000O 月份140000l 200001000008000060000,10000200()O0—◆一进u0000000080000000600000004000000020000000 0氯乙烯月份O l 2 3 4 5 6 7 8 9 lO ll 12 131,1,1.三氯乙烷(甲基氯仿)—◆一进口月份20000 15000】OOOO 5000 O一50003 月份主要化工中间体及精细化学品进出口统计及走势(2002年1~1 2月)电位:k。洼:以上数据由亚洲化工商务网提供。2.二二氯乙烷 …  相似文献   

12.
3,5-二溴 - 4-羟基苯甲醛晶体经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 ,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P2 (l) /m。晶体学参数 :a=4.30 0 3(7) ,b =1 4.1 2 2 (l) ,c=6.6958(8) A ,β =1 0 0 .0 6(1 )°,V =40 0 .38(9)A。3,Z =2 ,Mr=2 79.92 ,Dc=2 .32 2 g/cm3,μ =1 0 .0 65mm- 1 ,F(0 0 0 ) =2 64。偏离因子R =0 .0 381 ,wR =0 .0 883,S =0 .91 4,(△ρ) max=0 .0 4 78eA。 - 3。分子具有镜面对称。分子中 ,醛基为取向无序。  相似文献   

13.
UNIFAC基团贡献法估算甲醇-碳酸二甲酯的汽液相平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甲醇-碳酸二甲酯为实验物系,在考虑了汽、液混合物非理想性的情况下,用UNIFAC基团贡献法估算了液相活度系数,用维里方程求算了汽相逸度系数。并最终给出了此二元物系在不同压力下的汽液相平衡数据,结果表明其共沸组成(甲醇摩尔分数)随压力的增高而增大,当压力从0.1MPa增至1.5MPa时,共沸组成由0.890增加到0.960。最后将常压下的相平衡数据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二者的最大偏差为9.4%。  相似文献   

14.
几种酰胺类除草剂毒力、药效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几种酰胺类除草剂在南方玉米田应用的可能 ,对 4种此类除草剂的毒力、药效及安全性作了全面的比较。室内小杯法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4种除草剂毒力从大到小 (IC50 从小到大 )依次为 :乙草胺 (2 9 7770± 9 0 6 4 1μl/L) >甲草胺 (180 2 0 0 8± 2 5 8796 μl/L) >异丙甲草胺(194 2 374± 2 8 4 731μl/L) >丁草胺 (373 5 5 0 6± 17 80 79μl/L)。 4种药剂 4 5天鲜重防效 ,乙草胺为 73 75 %~ 85 31% (10 0、2 0 0和 30 0ml/6 6 7m2 ) ;甲草胺为 5 1 5 1%~ 77 10 % (15 0、30 0和 4 5 0ml/6 6 7m2 ) ;异丙甲草胺为 2 1 0 0 %~ 6 7 30 % (10 0、2 0 0和 30 0ml/6 6 7m2 ) ;丁草胺为 9 5 1%~35 4 1% (75、15 0和 30 0ml/6 6 7m2 )。对各处理玉米株高测量及统计结果表明 ,甲草胺 4 5 0ml/6 6 7m2和乙草胺 10 0、2 0 0ml/6 6 7m2 的玉米株高显著高于对照 ,丁草胺 30 0ml/6 6 7m2 的玉米株高显著低于对照 ,其余各处理玉米株高与对照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我社现有少童过期期刊和其它玻瑞初专业书籍,((玻璃钢/复合材料》杂志过刊: 80年(2期):0 .6元99年(1一6期) 88年(4一6期):1.8元(合订本30元)20年(l一6期) 93年(2、3、5、6期):8 .8元01年(l一6期) 94年(1一6期):18元(合订本30元)02年(1一6期) 95(l一6期):24元(合订本35元)03年(  相似文献   

16.
用填料塔(柱)进行了用环己烷作夹带剂的连续共沸精馏法异丙醇(IPA)脱水生产无水异丙醇的实验,系统地研究了连续共沸精馏脱水的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连续共沸精馏最佳条件是进料位置在提馏段填料高度占全塔填料高的4/5处,进料流速为2mL·min~-1,回流比为17和塔釜温度为83℃。在最佳条件下可得到高纯无水异丙醇。实验比较了工业化的两个流程方案:(1)由预浓缩精馏塔、共沸精馏塔、异丙醇精制塔和夹带剂回收塔各1个构成的4塔流程;(2)3塔流程(比方案(1)少1个异丙醇精制塔)。结果表明,方案(1)的共沸精馏塔易产出无水异丙醇-环己烷混合物,再在精制塔中得到含水和环己烷分别小于0.2 wt%和0.1 wt%的高纯度无水异丙醇产品,此方案共沸塔操作弹性大(釜温75℃~82℃)、易于连续生产。方案(2)同样可产出高纯度无水IPA,且比方案(1)节能139kWh/t IPA,但对共沸精馏塔的操作自控严格(釜温82℃~83℃),一旦塔釜进入较多水分(如1wt%)则要中断进料、蒸馏约2h排水。  相似文献   

17.
研究速报     
可聚合性表面活性剂的研制及其在乳液聚合中的应用姚义刚1,朱永年21 江苏省技术开发研究所 ,2 10 0 4 2 ;2 南京林产化工研究所 ,2 10 0 4 2中图分类号 :TQ42 3 9  文献标识码 :B可聚合性表面活性剂具不饱和双键和乳化剂的双重功能 ,既可使以水为分散介质的乳液体系稳定又能参与高分子聚合反应。合成方法 :(甲基 )丙烯酸(1 5mol)、二羟基聚醚 (1mol)用与 (甲基 )丙烯酸等质量的甲苯及水共沸蒸馏 ,共沸物沸点 84 5℃ ,1%~5 %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防止丙烯酸发生自聚用对苯二酚作阻聚剂并保持温度大于 90℃。制成产品应用于新…  相似文献   

18.
牛玉锋  刘振华  乔凯  陈明 《当代化工》2011,40(6):560-561,564
由于乙二醇及1,2一丙二醇的沸点相近,采用常规精馏方法难以分离。本文通过非均相共沸精馏的方法采用乙苯、混合二甲苯、异丙苯三种共沸剂进行实验,结合共沸剂的选择性和共沸物的共沸点来确定共沸剂。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发现混合二甲苯能明显提高乙二醇及1,2一丙二醇的挥发度,是分离乙二醇及l,2一丙二醇良好的共沸剂。  相似文献   

19.
一、化工科研费用及X占化工总产值的比例单位:亿美元(1980年)化工科研费用化工总产值科研费用占产值的比例(络)OLJS嘴1 …2 231,620 .0 800 .2 776 .0 540 .0 320。04 .23。0﹄门︺︸日︸6内凡︶n︹“﹄﹄们n﹄召︺内hl ..…六0 C 4 294n‘22国联本德国美苏日西法资料来源:《世界化学工业统计》,1981年二、化工科研人员及X占职工总橄的比例单位:万人(1980年)科研人员职工总数科研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此例(%)5 .186 .281 11.3209.44。63 .02 .844。9340。054。87。l9。0 ①国联本德美苏日西说明:①包括从事开发工作人员在内。资料来源:《世界…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带两股循环的三塔变压精馏结构用于分离乙醇(C_2H_5OH)/乙酸乙酯(C_4H_8O_2-3)/2-丁酮(C_4H_8O-3)三元混合物。由该三元混合物的剩余曲线图(RCM)可知,在大气压下该混合物的每一对组元均形成二元最低共沸物,且乙醇/乙酸乙酯二元共沸物组成随压力变化敏感。三个最低共沸物的同时存在形成了精馏边界线夹紧点现象,而通常压力下的精馏塔无法跨越,以至于传统变压精馏无法应用。通过对精馏塔压力的最优化克服了这一困难,提出了新的分离流程,并对过程进行严格稳态模拟。针对初分塔(T1)塔压不同的6种流程,采用序贯迭代法对各塔的塔板数、进料板位置、回流比等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对比6种流程的经济评价和比较,得到了T1塔的最优压力,并经过能量集成使得过程的年度总费用降低了14.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