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HMX基混合炸药的声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数学超声检测仪研究了质量分数分别为87%和95%的两种HMX基混合炸药的声学特性,确定出超声检测频率与炸药的超声特性参数、炸药密度与超声声速及其增益值以及炸药厚度与超声增益的实验关系,讨论了炸药内部质量特别是裂纹和疏松对炸药声学特性的影响。研究HMX基混合炸药的声学特性将为其内部质量的超声评估提供直接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炸药C-J爆轰理论公式,对JO-9C炸药传爆管的爆轰参数进行了近似计算。  相似文献   

3.
含能材料导热系数及热扩散率的微热量热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用Joule效应径向加热与Peltier效应致补偿相结合,在微量热量计上测定含能材料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率的装置及方法,利用该装置测定了聚四氟乙烯,有机玻璃,石英玻璃,高密聚乙烯四种标准物质及JH-9105,JOB-9003,JO-9159,JO-9185,JB-9001,JOB-9006六种塑料粘结炸药在298.2K下的导热系数及热扩散率,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误差分析,四种标准物质的导热系数及热  相似文献   

4.
TEX——一种低易损炸药(英)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低易损弹药(LOVA)的分类就合成新炸药和复合炸药的问题进行了扼要分析,并对一些已知的炸药特性进行了讨论。认为4,10-二硝基-4,10-二氮杂-2,6,8,12-四氧四环十二烷(TEX)是一种LOVA炸药,但是至今未见其广泛应用的报道,本文试图对炸药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寻找一种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将JH9005(RDX/PVB/WAX)和JBO9013(TATB/HMX/F2311/AS/WAX)炸药分别与CG47-2^#胶、LY12铝、1Cr18Ni9Ti不锈钢两两接触,然后采用变温-变湿和变温-恒湿两种方法对这种两两接触的体系进行湿热循环处理,并用VST、TG、DTA和布氏压力计法对体系的相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⑴在室温至98℃的变温-变湿条件下,JH9005和JBO9013同CG47-2^#胶不相容,同LY12铝、1Cr18Ni9Ti不锈钢相容;⑵在20 ̄75℃变温-恒湿(90%RH)条件下,JH9005和JBO9013与CG47-2^#胶、LY12铝、1Cr18Ni9Ti不锈钢均相容。  相似文献   

6.
利用一级轻气炮对JB9014炸药进行了冲击实验,实验中使用F4/203A锰铜压力计测量样品碰撞界面的压力剖面,得到了JB9014炸药从受冲击到爆燃,从爆燃到爆轰转变(SDDT)的特性曲线,根据曲线上的特征拐点,确定了这种炸药的爆燃阈值(Pb)和爆轰阈值(pd)。  相似文献   

7.
利用圆筒实验结果,建立非线性优化模型,确定炸药Octol爆轰产物的JWL物态方程中的参数.圆筒膨胀过程分别用流体编码和解析模型描述.  相似文献   

8.
瑞典的BOL箔条布撒器当人们认为箔条已不能干扰雷达制导导弹时,瑞典的箔条布撒器却使其获得了第二次生命。Celsius技术公司研制的BOL箔条布撒器有许多优良特性,为此美国海军的F-14欧洲战斗机和瑞典JAS-39鹰狮都装备了这种布撒器。这种布撒器可安...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压力对比法”实验技术,通过锰铜压力计测试待测炸药样品和LY12铝样品在LY12铝飞片的同时撞击下的界面压力p_exp和p_Al,由冲击波关系式和正文回归直线拟合分析,确定了钝感高能炸药JB-9001的冲击Hugoniot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过氯酰胺盐的一些性质,指出过氯酰胺盐是激光起爆阈值低的光敏炸药。用10%光学透明的聚合物分别50mg/cm^2的过氯酰胺钾和过氯酰胺钡制1cm^2的光敏炸药薄板并进行了实验。Ⅱ的起爆阈值经久0.1J/cm^2,Ⅳ的起爆阈值为5-7mJ/cm^2,皆低于压装的叠氮化铅药柱,全都实现了平面起爆。  相似文献   

11.
超声波在超细炸药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平  秦德新  辛芳  蔡华强 《含能材料》2003,11(2):107-109
介绍了超声技术在超细炸药制备中的应用。超声振荡对炸药破碎、微细颗粒的分散、破聚及调节微粉孔隙度有很好的效果;超声辐射可抑制晶体长大,制备细颗粒TATB。  相似文献   

12.
炸药冲击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低速气炮对B炸药和PBXN—5高聚物粘结炸药进行冲击损伤加载。通过控制弹速对试样进行不同程度的损伤,同时记录冲击加载过程中应力变化过程。对冲击损伤形貌进行显微观察,同时对冲击损伤前后试样密度和声衰减进行测量。结果表明,B炸药和PBXN—5炸药均表现出脆性材料的损伤特征,但其材料组成上的不同也导致了二者损伤特征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3.
起爆药的结晶控制技术与单晶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结晶学原理出发,对影响起爆药结晶的因素分别进行了讨论,同时,对起爆药超细结晶的制备和单晶培养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从微观分子水平认识起爆药爆炸性能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范俊余  方秦  张亚栋  陈力 《兵工学报》2011,32(10):1243-1249
为了研究岩石乳化炸药的TNT当量系数,采用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岩石乳化炸药在空气中自由场和通道外爆炸时的TNT当量系数.根据试验结果,得到了两种情况下爆炸冲击波压力峰值与比例距离的关系曲线,确定了在空气中自由场和通道外爆炸时岩石乳化炸药的等压力TNT当量系数分别为0.609和0.582.在此基础上,将岩石...  相似文献   

15.
运用基于最优保存和自适应交叉变异的混合遗传算法训练的BP神经网络,根据三维数据建模和炸药的分子量、氧平衡以及装药密度,构建了一个3-4-1型的炸药爆速预测BP神经网络模型。同时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对炸药的爆速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与有关文献的实验值接近,绝对误差为±7%;也说明了炸药的分子量,氧平衡和装药密度等相关参数与其爆速具有一定的可类推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光纤光谱测温系统对膏状乳化炸药和粉状乳化炸药的爆轰瞬态温度进行了实时连续测量,获得了瞬态爆轰温度——时间分布曲线,同时还分析了造成爆温差异的根本原因。测试结果表明,粉状乳化炸药的爆温大于膏状乳化炸药的爆温,与炸药的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也证明了两种乳化炸药的理论与实践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徐春光  白晓征  刘瑜  刘君 《兵工学报》2012,33(5):566-573
提出了一种用于模拟爆炸近区炸药、爆轰产物、空气等相互作用流场的数值方法。在欧拉型方法中引入了一种炸药、爆轰产物、空气3种组分的混合模型,该模型中炸药及爆轰产物采用Jones-Wilkins-Lee(JWL)状态方程,空气采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固相与气相间满足等压假设和体积可加性,气相组分间满足等温假设和分压定理。该模型无需迭代求解,计算效率较高。化学反应率采用“点火—生长”模型,采用AUSM+-up格式计算通量。计算了空气中球形TNT装药的爆炸问题,可以清晰地看到爆轰波在流体界面上发生的透射、反射等一系列复杂作用过程。计算得到的超压峰值在直至距药球表面5 cm的位置都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冲击波到达时间、超压比冲量等与现有实验结果也符合较好,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黑索今(RDX)基含铝炸药中铝粉的颗粒尺寸对炸药冲击点火的影响,以及建立该含铝炸药冲击点火的细观反应速率模型,开展了含铝炸药冲击起爆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设计5 μm、 16 μm、40 μm和100 μm不同铝粉粒径,具有相同组分配比和RDX颗粒尺寸的4种炸药配方,对4种RDX基含铝炸药进行了冲击点火起爆实验;通过合理假设,提出RDX基含铝炸药的细观点火模型,并在考虑点火增长的基础上,完善细观反应速率模型,利用细观反应速率模型和含铝炸药的I&G模型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于100 μm、 40 μm、 16 μm和 5 μm粒径铝粉含铝炸药,铝粉在CJ面前的反应度分别为0.80%、2.45%、3.20%和4.15%;随着RDX基含铝炸药中的铝粉尺寸减小,铝粉在CJ面前的反应速率增快,炸药中的前导冲击波传播速度变快且压力峰值增高,压力峰值的出现时间与前导冲击波到达时间的间隔减短,炸药的冲击感度提高;与I&G模型相比,细观反应速率模型计算的压力历史与实验结果更为吻合;细观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较大尺寸颗粒铝粉(铝粉尺寸大于炸药颗粒尺寸的1/10)的反应特征,对于100 μm和40 μm铝粉粒径含铝炸药,模拟计算每个拉格朗日位置的前导冲击波到达时间、压力峰值时间和压力峰值等参量与实验结果相差不超过10%。  相似文献   

19.
飞片冲击起爆高能钝感高聚物粘结炸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比奥克托今(HMX)基和三氨基三硝基苯(TATB)基高聚物粘结(PBX)炸药冲击起爆爆轰建立过程的差异,研究高能钝感炸药的爆轰成长特性,采用火炮驱动铝飞片实现平面冲击加载,建立一维拉格朗日锰铜压阻实验测试系统,得到高能PBXC03(以HMX为主)和高能钝感PBXC10(以TATB为主)炸药冲击起爆爆轰成长过程的不同拉格朗日位置处压力变化历史和前导冲击波时程曲线。结果表明:高能钝感PBXC10炸药的爆轰建立过程与高能PBXC03炸药明显不同,HMX基和TATB基PBX炸药冲击起爆和爆轰成长的物理机制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所得数据可标定高能钝感PBX炸药的反应速率方程。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敏化方式对MgH_2型储氢乳化炸药爆轰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两种储氢乳化炸药的水下爆炸和猛度测试实验。借助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研究了MgH_2型储氢乳化炸药作功能力与猛度之间的关系,并对用比冲量表示炸药猛度的理论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在物理敏化和化学敏化的MgH_2型储氢乳化炸药中,MgH_2粉末分别起到含能添加剂和化学发泡剂的作用。与化学敏化相比,物理敏化的MgH_2型储氢乳化炸药比冲击波能、比气泡能和总能量分别下降了11.98%、5.38%和8.66%,但其猛度(铅柱压缩量)却提高了5.15 mm,说明敏化方式对MgH_2型储氢乳化炸药的作功能力和猛度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