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注水开发不断深入,油田已进入中高含水阶段,层间矛盾日益突出,地应力平面及纵向分布变化极不均衡,致使注水井套损套变逐年增加,严重阻碍油井产量,使得开发中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注采关系建立不起来。本文从新木油田油水井井下技术现状入手,搜集统计了大量的地质资料,对套变因深入分析,通过研究分析,归纳出套变井形成原因,制定了适合新木油田特点的套变井挖潜措施,取得了一定的开发效果,对今后新木油田套变井的措施挖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部分注水井在生产过程中套压值会升高,当套压值升高至与油压相等时注水井出现油套压平衡问题。当出现油套压平衡问题时可能会导致水从套管注入地层,不仅影响油藏的精准开发而且易造成套损,增加套管外漏发生概率从而造成环境污染。本文,对引起油套压平衡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研究治理对策,对油田稳产增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中油田随着油井含水进一步升高,开发逐渐进入中后期。平面矛盾、层间矛盾、层内矛盾日益尖锐。老区复杂带注采关系复杂,部分注水井注水量过大易造成对应油井过快水淹。无效注水不但由此带来了油田的水锥突进等问题,还额外增加了注水工作量,造成巨大的经济浪费。因而需要对部分复杂区域需要重新确定注采对应关系,对文中油田注水量进行调整与优化,减少无效注水。  相似文献   

4.
红岗油田与新木油田各区块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回注污水中硫酸盐还原菌部分含量超标,使得注水井井下管柱腐蚀严重,尤其红岗高台子油藏较为严重,使得分注合格率低,修井一次合格率也低。本文通过对注水工艺管柱及配套工具的改进,使得注水井分注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修井一次合格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5.
油水井是采油和注水的唯一通道。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增长,在对注水井进行施工作业时,由于压力过高,如果不进行带压作业,可能会引起套损,导致油气层收到破坏,对安全环保也会有一定的影响。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油砂山油田中119井采用小套管完井的圆满成功,不仅使苏制套管井"死而复生",而且为精细化老油田套损井大修技术开辟了新途径,为今后套损井大修技术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6.
雁木西油田注水开发9年以来,随着注水井以及注水强度的增加,套变井越来越多,为油田开发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对此我们从现场收集第一手资料,经过整理、查阅相关文献,分析确定出套变的相关因素,并针对性的总结出预防及治理套变的几点认识,为后期油田注水井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注水井日常开发管理中,由于储层非均质性较强,随着开发程度不断加深,层间矛盾逐渐暴露出来,降低了注水井的产量,使得油藏采收率日渐下降。因此要想实现油田高产稳产,必须加强对注水井的日常管理,严抓分注质量,提高分层注水的合格率,从而达到注够水、注好水的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了注水井管理中提高注水合格率的方法,希望能为注水井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压注水井分层注水过程中,投捞测试困难,分注有效期短,频繁作业和大修作业,有效注水量少的特点,研究开发出补偿式高压分注工艺。该工艺有效的减少了投捞测试工作量,延长了分注有效期,减少了水井作业工作量,增加了油田有效注水。  相似文献   

9.
针对油田井况恶化日趋严重,套变、套损井日益增多和注水效果日趋变差的生产形势,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和攻关,油田开发研制了ZYY341-103FS小直径注水管柱技术,满足了油田大部分套变井分注的要求。该技术施工成功率高、有效期长,使用面广,水井分注率高,有效提高了油田水驱动用程度和油田开发效果,成为油田后期注水开发的一项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0.
随着渤海油田的开发,为满足开发生产需求,注水井数量及单井配注量正在逐年增加,当前仅渤海油田注入井已有800口之多。但是注入水多为处理后的污水,水质较差,再加之井下腐蚀工作环境,使得注水管柱腐蚀、结垢问题严重。为了解决注水管柱腐蚀结垢的问题,本文对绥中36-1油田注水井管材腐蚀成因及管材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便于依据不同油田片区和井下工况选择合理注水注聚井的管柱材质。  相似文献   

11.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套损井严重影响注水井的正常注水,降低了注水效果,同时也增加了作业成本。文章中对油田中注水井套管损坏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预防套损的几种点建议,对于油田注水井的维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进行,油井逐渐老化,油田的开发也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井下作业变得越来越复杂,使得油田井不能正常生产,因此,油田中的井下大修作业成为了要想使油田井恢复正常生产从而更好地达到高效开发的目的的重要手段。油田井下作业的大修施工是指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生产中发生各种事故的原因,导致油井不能正常作业,从而影响了正常生产,甚至使油井被迫停产等,并针对这些事故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使油水井恢复正常生产。本文就打捞解卡、修套、侧钻等油水井大修工序中的其中几道工序做了大概的介绍,其他工序在施工中均需要参考相关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3.
文卫马油田经过近20年的开发,井况恶化日益严重,随着套损井的增多和大修侧钻力度的加大,4"套管井逐步增多,为了实现调整层间矛盾,部分井需要分注注水,但受套管内径的影响,配套的4"套管分注技术还不完善,追成部分井不能达到应有的分注效果.2010年推广应用RF免投捞分注管柱,减少了因无法正常调配造成的作业换封,延长了分注井换封周期,提高了测试成功率和措施效果,对于油田开发后期的油田注水开发,提高油田采收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注水井管理工作当中,随着开发程度的深入和油气的采出,地层之间的压力就会下降,进而产生一些矛盾,从而大大降低了注水井的产量,油田开发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下降。因此,为了确保油田开发的高质高量,加大油田产出率,就需要对注水井管理工作进行严格把控,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注水合格率,让注够水、注好水成为提升油田开发水平的有力保障。基于此,本文分析并论述了水井注水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探究并提出了在注水井管理工作当中提高注水合格率的方法,以期为注水井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油田的井况恶化是我国陆上老油田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尤其是油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油水井套管损坏严重,影响了注采井网的完善,特别是小断块油藏失去井网控制,水驱控制储量下降,采收率下降,储采失衡的矛盾十分突出。井况的日益恶化,严重制约了油气生产的发展,加重了油田的成本负担。套损井和落物井占油田生产井的比重很高,有相当一部分无法用常规的大修方法使其恢复生产,严重影响了油田储量动用和产量,再加上小井眼钻井比常规钻井可节约25~41%的钻井费用,并可减少环境保护的压力,使得小井眼开窗侧钻井日益成为油田今后钻井发展的新方向,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16.
曹妃甸油田油藏类型属于典型的边底水油藏,主要靠大排量提液生产,进而实现"水中捞油",开发中后期生产污水处理成为油田生产运行的一大难题,研究注水开发工艺对油田开发显得尤为重要,全通径大排量注水井在渤海油田又无实际参考经验。本文介绍了全通径大排量注水井工艺在曹妃甸油田的应用,经过探索实践,总结出一套适用于该油田的注水井工艺,为渤海油田类似作业提供可靠经验。  相似文献   

17.
目前,注水工艺已贯穿整个油田开发的始终,对油田增产、增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注水井管柱往往受到腐蚀介质及环境的影响,常出现腐蚀穿孔、结垢等现象,影响注水能力、增加注水能耗,影响油田的正常生产。因此,注水井管柱防腐工作就变的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注水井管柱及井下工具腐蚀的几种主要原因,对其提出合理的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油田开发高效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注水是目前油田开发中应用最广泛的二次采油技术,也是目前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但在油田注水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注水井吸水能力下降,影响了油田注水开发的效果。为此,分析影响注水井吸水能力下降的因素,有的放矢治理好水井,实现"注足水、注好水",为油藏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石油开采中为了增加石油开采率,一般通过注水井向油田注水增加油层压力,增加油藏的驱替效果,从而提高石油开采的效率。但是随着油井开发年限的不断延长,注水井套管的工作环境也在逐渐恶化,注水井发生套管变形、套管破裂、套管错断、套管腐蚀穿孔和密封性破坏等的几率也越来越大,套损井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注水工作,降低了石油开采的效率。本文主要分析了注水井套损的原因及预防治理措施,以减少和防止注水井套管损坏现象,为油田正常的注水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0.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由于液体腐蚀等因素造成油水井套管强度降低,再加上油层压力变化,修井作业过程中外力作用以及油藏本身条件变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就会发生变形、破裂、错断等损坏,对油田开发后期注采造成巨大影响,本文笔者参与了多口井的套管修复工作,其中的工具选择、大修方案的制定等供大家参考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