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3 毫秒
1.
利用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纳米氧化锌的表面化学改性,制备了乙烯基活化的纳米氧化锌。研究了在BPO热引发体系下苯乙烯在这种氧化锌表面的接枝共聚反应,并采用FT-IR、TGA、SEM等手段对该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水的用量对氧化锌的表面乙烯基改性影响明显;利用化学手段负载到氧化锌表面的乙烯基,可以实现苯乙烯在其表面的接枝聚合;经聚合物表面改性后纳米氧化锌-甲苯分散液的稳定性高于未接枝改性的同类试样,随着接枝率的提高,该分散液的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亚麻织物的染色性能,采用等离子体对亚麻织物进行处理,引发接枝改性,采用混合丙烯酸和苯乙烯为接枝单体。确定了较优工艺条件:苯乙烯与丙烯酸的体积比为3∶7,接枝温度为60℃,接枝单体质量分数为80%,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为4 min。结果表明,接枝亚麻对阳离子染料的上染率从接枝前的22.4%提高到55.7%。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亚麻织物的染色性能,采用等离子体对亚麻织物进行处理,引发接枝改性,采用混合丙烯酸和苯乙烯为接枝单体。确定了较优工艺条件:苯乙烯与丙烯酸的体积比为3∶7,接枝温度为60℃,接枝单体质量分数为80%,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为4 min。结果表明,接枝亚麻对阳离子染料的上染率从接枝前的22.4%提高到55.7%。  相似文献   

4.
用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表面改性后的表面负载有乙烯基官能团活化的纳米氧化锌与苯乙烯在BPO热引发体系下进行接枝共聚,采用红外光谱、热失重和电子扫描显微镜对产物进行表征.实验表明苯乙烯成功地接枝到了活化后的纳米氧化锌表面上,当纳米氧化锌的用量为苯乙烯1%~8%(质量分数)时,纳米氧化锌的用量为苯乙烯4%(质量分数)左右时接枝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EBS)接枝物在利用接枝基团的极性或反应性起到增容和增韧作用的同时又赋予材料新性能的特点使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SEBS接枝物的制备方法,包括自由基接枝聚合、表面紫外接枝、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接枝和其他接枝方法,介绍了接枝方法的相关机制和优缺点。最后对SEBS接枝物的高性能化、功能化和工程化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用MonteCarlo模拟方法对苯乙烯在顺式-1,4-聚丁二烯上的接枝反应这进行了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橡胶浓度,接枝和均聚的聚苯乙烯的数均聚合度,接枝效率与苯乙烯顺式-1,4-聚丁二烯上的接枝共聚反应的动力学的解析解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7.
苯乙烯在纳米氧化锌表面的接枝聚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表面改性后的表面负载有乙烯基官能团活化的纳米氧化锌与苯乙烯在BPO热引发体系下进行接枝共聚,采用红外光谱、热失重和电子扫描显微镜对产物进行表征,实验表明苯乙烯成功地接枝到了活化后的纳米氧化锌表面上,当纳米氧化锌的用量为苯乙烯1%~8%(质量分数)时,纳米氧化锌的用量为苯乙烯4%(质量分数)左右时接枝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改性棉织物热转移印花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元羧酸、六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及其它多官能团化合物对纯棉织物进行改性处理,探讨了改性棉织物的热转移印花工艺。试验表明,改性后的棉纤维大分子上的部分羟基被封闭,降低了棉织物的亲水性,提高了对分散染料的亲和力。改性后的织物在200℃,20 s条件下进行转移印花。测试结果表明,该印花织物的染料相对转移率高达79.23%,耐洗牢度达到4级,磨擦牢度达到3级,手感较好。  相似文献   

9.
氧气等离子体法制备强酸性离子交换纤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的方法制备离子交换纤维,研究了接枝阶段,以丙纶无纺布为基体,苯乙烯为目标接枝物时,等离子体的照射时间、功率、压强对接枝率的影响,得到最佳接枝条件,并将接枝产物磺化,得到目标产物.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法的最佳接枝条件是功率50w,时间5min,压强30Pa.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制备离子交换材料,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0.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制备了苯乙烯、乙酸乙烯酯对马来酸酐和聚丙烯(PP)的二元固相接枝共聚物,并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剪切应力、剪切速率和温度对固相接枝改性PP熔体流动行为、熔体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固相接枝改性PP的熔点和热焓比纯PP的相应值均有所下降;其非牛顿指数n值比纯PP的n值有所增加,说明改性后PP的熔体流动比纯PP偏离非牛顿型流体;其粘流活化能(Eη)比纯PP的Eη有大幅度提高,说明接枝改性后PP的表观粘度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初探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接枝加工后的真丝织物,具有较优异的干式转移印花性,用改性剂乙酸酐处理,在增进手感方面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印刷速度与油墨转移率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讨论了印刷速度与油墨转移率的关系。在实验的基础上,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法讨论印刷速度与油墨转移率之间的关系,拟合了曲线方程,得出印刷速度与油墨转移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式。  相似文献   

13.
热转印油墨是热转印技术领域中的一个要素,要想使热转印技术在不同面料上能够通融,就要对涂布在纸基表面上的油墨的流变性能和印刷适应性能进行一定的研究,需要通过数码印花或者丝网印花等技术方法,将具有可以转移到化纤和自然纤维面料上的油墨转移到转印纸上,然后再转移到相应的面料上。通过实验,分析了热转印油墨的流变性能,完成了对油墨密度、转印纸张的测定,从中找出油墨与印刷通融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0 INTRODUCTIONColorisapowerfulandattractiveaspectofourexpe rienceoftheworld .Itshapesourperception ,interpreta tion ,andmemoryofeverythingwesee .Colorthereforeprovidesanimportantdimensioninvisualcommunication :whenusedwell ,itcangreatlyenhancetheeffectivene…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喷墨打印纸的发展历程、质量要求、特性和发展方向。喷墨打印纸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一个由专用纸发展到涂布纸,由涂布纸发展到普通纸,再发展到当前的普通纸和涂布纸同时并兴的过程。喷墨打印纸主要的特性有吸墨性、网点直径和网点圆度、图像的打印浓度、图像的保存性、输送性和可操作性等。喷墨打印纸的技术动向完全取决于喷墨打印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转移印花纸替代品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能替代转移印花纸的材质,实验证明铝箔是优良的转移印花的替代品,与纸相比,铝箔不仅能达到了纸的印花效果,而且还能缩短转移时间,提高生产能力,降低染料的消耗,同时又能重复印刷数千次,可显降低转移印花工艺的成本。  相似文献   

17.
针对纺织印染工业中广泛应用的有机热载体锅炉效率低,能耗高的实际情况,结合苏州地区部分纺织印染企业有机热载体锅炉成功技改经验,总结出了提高有机热载体锅炉效率的有效措施,以期为该类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三家企业的石头纸相关性能及印刷适性,并与铜版纸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石头纸相关性能对印品质量影响的综合排序是:吸水性﹥光泽度﹥白度﹥抗张强度﹥平滑度;石头纸印品的油墨转移率峰值、实地密度、色域均小于铜版纸.采用吹膜法生产工艺石头纸,其油墨转移率整体上优于采用压流延法生产工艺石头纸;石头纸在作为包装材料方面的性能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9.
采用UHMWPEF与碳纤维混杂复合,可有望解决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过程中的高成本问题.为了提高UHMWPEF与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的界面强度,采用紫外辐照接枝方法对UHMWPEF织物表面进行改性,考察了不同接枝条件对织物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接枝方法、接枝单体、引发剂、除氧剂和紫外辐照时间等因素的变化都可明显改变UHMWPEF织物表面接枝率;UHMWPEF与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性能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购物的发展, 订单打印需求增大, 集群打印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效率。但集群系统需要较高的鲁棒性和可靠性, 因此订单监控和处理打印设备故障成为集群打印系统的核心问题。通过将具有实时监控节点数据和揭示故障传播路径特点的符号有向图(Signed Directed Graph, SDG)技术应用到集群打印系统, 建立了集群打印系统故障诊断推理规则, 并形成“If-Then”形式的诊断规则库。此外, 构建了订单全生命追踪模型, 结合诊断规则库对故障任务进行识别和管理, 实现了集群打印系统的故障任务转移和自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